最高統帥部送來了一些情報,被我們包圍的是稱為尼羅河集團軍的英國部隊,包括了英國步兵第 6 師,裝甲第 7 師的剩餘部隊和澳大利亞步兵第 7 師 。


    隆美爾立刻意識到他們在人數上的劣勢,不再主動進攻英軍防禦陣地,轉而使用火炮和空軍對其展開打擊,這下我的工作量陡增,坐在電台前聯係著各個部隊,隆美爾則利用正在休整的第15裝甲師,部署了對代巴方向的防線。


    似乎過了三天,也似乎過了兩天,反正現在我已經分不清天數了,整天就是接連不斷的炮聲和炸彈爆炸的聲音,頭頂時時刻刻都有飛機飛過。


    我們損失了一個補給分隊,他們在使用卡車給我們送水的時候被英國空軍發現,這讓隆美爾下令加強了炮擊的頻率,而英國人則使用他們的空軍開始攻擊卡車、鐵路和火車,想要切斷我們的後勤。


    88 毫米高射炮幹迴了本職工作,而在海麵上,英國人的艦隊趁著夜色突破了我們潛艇的防線,將一批運輸船送到了港口裏,而第二天,fw190們發現了還沒運完,留在碼頭的補給,使用炸彈將他們摧毀,爆炸產生的火光直接照亮了夜空,黑煙直到次日才消散。


    當炮擊和轟炸進行到第三天時,剛剛抵達港口外圍的潛艇在晚上發現英國人的運輸船組隊離開,他立刻展開進攻,取得了擊沉兩艘的成果,得到這一消息的隆美爾立刻讓部隊突襲,他判斷英國人已經將主力調離。


    果不其然,原本難以逾越的防線被輕易突破,敵人的反擊,正麵的步兵師直接包圍了塹壕,甚至還有餘力分出部隊和我們一起進攻城區。


    原因很快就被查明,甚至隻需要朝指揮部外看一眼就知道了——成群結隊的印度人被繳械俘虜,他們獨特的膚色和一口特別的英語口音簡直把他們的身份寫在了臉上,盡管他們身上還穿著英國人軍裝來偽裝。


    他們聚在一起嚷嚷著,隨後派出了一名代表,要求我們提供不含牛肉及其製品的早餐。


    這讓已經為協調海空軍忙得暈頭轉向的我忍不住發了火,直接讓接受他們投降的部隊自己解決。


    兩個小時後,帝國的旗幟飄揚在了西迪拜拉尼的最高建築上。


    隆美爾讓我負責城裏接下來的工作,而他則去城外的代巴方向的防線,防止英國人趁我們立足未穩的反擊。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那些啃著能量棒的印度俘虜被火車運到了後方,讓意大利人去和他們打交道吧。


    城裏家家戶戶門窗緊閉,有的靠近城中市政廳的房子被炮彈命中,空軍懷疑那是英國人的指揮部而給予了額外關注,不過城裏的平民沒有因此造成額外傷亡,那些靠近城市中心的二層或是三層房屋都是有錢人的房子,而他們早就離開了這裏,要麽逃亡開羅,要麽跑到英國。


    我們的到來對於那些平民來說並沒有什麽影響,反倒意味著戰亂終於結束,他們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對於我來說,亦是如此,這幾天的炮聲實在影響睡眠。


    可當我處理完平民安置和間諜辨別的事務準備補覺的時候,意大利後方的元帥和將軍們抵達了城裏,他們帶著記者,想要把這一好消息傳迴羅馬。


    格拉齊亞尼元帥帶著伊塔洛?加裏波第將軍找到了我的臨時臥室,堅持要和我在市政府飄揚的德意兩國旗幟下合影。


    我哈欠還沒打完就被他倆拉走了,原本士兵們奮力作戰插上去的帝國和兵團旗幟的旗幟中間多了一麵意大利三色徽盾國旗。


    他們還拉來了一堆印度俘虜,將繳獲的武器擺在他們麵前,構成了他們想要的攝影效果,還好那些印度人毫無想法,甚至積極配合,否則我都來不及反應。


    在糊弄完他們後,那位格拉齊亞尼元帥將一份情報遞到了我手裏,上麵記錄著亞曆山大港裏剛剛抵達的從遠東調迴來的艦隊的信息。


    看著上麵詳細的戰艦型號和名稱,我忍不住詢問他們情報的來源,格拉齊亞尼元帥故作神秘,用手貼到我耳邊說了緣由。


    他們擁有一個沒有人能夠想得到的情報來源,那就是美國駐開羅大使館武官波納·菲勒斯上校。


    這位上校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要把他所了解到的北非英軍的實力、裝備、位置、動向和士氣情況報告給華盛頓,再加上美英兩國的特殊關係使他得以在前線隨意行動和觀察,而能成為外交官的人觀察力都很敏銳,因此他掌握了較為準確的第一手資料。


    在他之前擔任羅馬大使時,意大利女郎就拿到了他發送報告所使用的美國外交“黑色密碼”(ckcode)。


    這一封情報被截獲然後破譯,從意大利情報機構上報到最高領袖,然後才分發給陸軍,層層轉達,直到前天,格拉齊亞尼元帥拿到了副本,然後以他的意大利效率,今天遞交給了我。


    這是一份無比重要的情報,上麵不僅有開羅一個月的部隊調動及遠東支援艦隊構成,還有北非英軍物資的來源——大部分來自殖民地,包括印度、新加坡、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少部分短時間無法生產的則有采購自美國,運輸艦隊直接從美國西海岸出發,途徑馬六甲,經蘇伊士運河直達。


    沿途沒有狼群攔截後,他們的運輸效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甚至造成了英國國內情況不如北非,不少駐防部隊想要輪換到北非戰場,而丘吉爾對北非也極其重視,甚至為此開始商量“物資換基地協議”,他們想用海外基地來換取更多物資,但從菲勒斯的電文看來,美國人更希望用他們老舊的驅逐艦來換,這樣能讓英國人恢複一定的護航力量,從而更好地壓榨他們的戰爭潛力,達成兩敗俱傷的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潛艇指揮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ffa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ffad並收藏我是潛艇指揮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