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斯坦福碩士畢業的顧轍迴到國內,迴到東海省,迎接他的已經是母校東海大學的盛大歡迎。
哪怕他後續什麽新的學術成績都做不出來,他此生的成就也已經足以碾壓%以上的校友了。
2005年的前5個月,他光是舊的技術的授權費收入,就又多了七八億人民幣——沒辦法,誰讓他有一本萬利的現金奶牛呢。
他之前那些專利,都屬於“後續什麽都不用幹,每天躺在床上,過幾個月想到看一眼銀行卡,就能憑白多出來幾個億”的大殺器。
何況從這年年初開始,天元光學已經和天康威視達成了全麵戰略合作,成為了其低端鏡頭的頭號供應商,這一塊的實業製造業利潤,也高達每個鏡頭白撿幾百塊人民幣。
05年監控攝像頭鏡頭還比較貴,低端的都要好幾百到上千元一個,歸屬於天元光學的毛利也能達到至少兩百塊以上。所以比賣眼鏡片還要賺得多。
當時天康威視的年營收大約在20多億人民幣,一年能賣出幾十萬台監控攝像,還要算上維修更換的耗材。
後世2010年前後,天康威視營收達到50億規模,2020年達到800億。如今有了天元光學的高性價比鏡頭加持,天康威視的產品競爭力更強,增長也會快些。強強聯合估計2015年就能達到原本2020年的高度。
所以,雖然眼下天康威視的訂單、每年帶給天元光學的毛利,也才一個多億,看起來絕對值還不如框架眼鏡片行業。
但考慮到這個行業的成長性,未來十年八年後、天康威視賣幾百億一年時,天元光學的鏡頭利潤也能有好幾十億。
更誇張的是,除了上述成熟的技術授權生意,顧轍在斯坦福的最後七八個月,也稍微鼓搗出了一些新玩意兒,隻是還沒到投產的階段。
比如,因為他對電離膜沉積法材料的最新研究,他在3d膜沉積打印和3d粉末冶金打印方麵,也稍稍取得了一些前期突破。
這些技術,同樣是顧轍前世涉獵過的增材加工工藝技術之一。原理上看似複雜,其實說白了還是好理解的——
3d打印技術的崛起,最早94年就開始了,所以本身沒什麽稀罕的,這些年來的技術進步,關鍵在於能打什麽材料。如果隻是打塑膠、黏土這些垃圾材料,十年前就做得到。
但是你要用金屬進行3d打印,還不能是低熔點金屬,那就有點麻煩了,原本以05年的科技水平,是絕對做不到的。
當時最多也就打印打印鉛、錫這些稍一加熱就融化的玩意兒,那打印頭就像電烙鐵焊東西差不多。
而顧轍因為搞了一年電離膜沉積法,所以研發出了一種專門的膜材料,3d打印的時候可以先把這層膜打出來,然後往上噴灑沉積吸附高熔點的粉末金屬,
然後用高溫粉末冶金燒結成型,燒結過程中那層電離吸附金屬的沉積膜本身也被蒸發掉了,留下的就隻是需要打印的金屬。
而如果沒有這層膜,那麽金屬粉末在定型的時候就會出現亂飄亂灑、導致打印精度驟降,根本無法使用。
這種3d打印粉末冶金的增材工藝,最後的終極目標當然是直接打印高強度鈦合金,但顧轍眼下還做不到這麽牛逼的技術程度,他隻能從其他金屬一步步探索,但這也已經算是為人類的增材工藝技術進步做出貢獻了,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向更高端的材料摸索。
而顧轍那篇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畢業論文,其實也是關於這個領域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假以時日,在這個賽道上,顧轍起碼又是一個百億級的市場。
也正是這些電離膜沉積法領域的科學探索成果,可以確保後續顧轍如果再在這個思路下做出別的什麽逆天成績,全球科學界也不會覺得他是運氣好、碰巧撞上了。隻會覺得是天道酬勤、有備而來。
為了這些科學研究,在斯坦福的那一年,顧轍也花了至少千萬美元級別的經費,來采購各種科研儀器設備,還花了數百萬美元的科研人員工資——
畢竟光是安德烈海姆一個人的年薪就達到了五十萬美元,其他科研團隊總薪酬達到數百萬很正常。米國那邊科研人員待遇是很高的。
……
身懷那麽多財富和有前途的獨門技術,顧轍迴國的第一周,就被母校請去參加了很多發布會,還竭盡資源幫他宣傳、也是為大學自己貼金。
東海大學還組織了盛大的校友會,把之前的成名校友都請迴來,跟顧轍喝酒應酬,校長還趁機化緣募捐。
最後,知名校友段老板帶頭,捐了4000萬人民幣,顧轍也不想當出頭鳥,就跟著隨喜了4000萬。
段老板就是那個做出了小霸王學習機/遊戲機、步步高vcd/dvd,未來還會做出ov兄弟手機的家夥,後世國內消費電子業地位僅次於雷老板的存在。
曆史上段老板2007年才迴母校捐了4000萬,也是東海大學拿到的最大筆私人捐助。這次是因為顧轍的蝴蝶效應,提前兩年迴校給小學弟接風、順便提前捐了。
顧轍捐了錢之後,東海大學也立刻以顧轍的錢成立了一個獎學基金,拿出每年的基金收益給學生們發獎學金,金額跟“邱成桐獎學金”也差不多了,命名當然是直接叫“顧轍獎學金”。
搞完這些衣錦還鄉的社會活動後,顧轍在五月份剩下的時間裏,以及整個六月,密集做了一連串的親自科研工作。
首先,他親手撕膠帶,經過好幾天的嚐試後,撕出了隻有單層原子厚度的石墨烯——
單層碳原子的石墨烯,厚度大約是納米,而普通的石墨材料,實驗室裏日常備料的,怎麽著也有幾十幾百微米厚,不會刻意儲存很薄的石墨。
不過,既然是二分法撕膠帶,每撕一次厚度減半,所以小學生都算得出來,撕十次厚度就能降低到二的十次方分之一,也就是千分之一左右。
最多二十次,其實石墨烯就出來了。隻是很多薄的部位撕到後來就沒有石墨黏連了,能觀測到的麵積也越撕越小。
這些都是小問題,顧轍一開始選料的時候就選得很不錯,最後用掃描電鏡嚴密驗證,確保自己的數據絕無問題。
如果是曆史上的安德烈海姆等人,那麽觀測到這個結果的時候就已經很熱切地搶著發論文了。
但顧轍有備而來,他當然要做的更多、更紮實。
所以哪怕五月下旬就已經撕膠帶撕完了,他還是把自己的發現偷偷保密憋了四十天之久。
這四十天裏,他分兩個階段,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是撰寫“如果這個世界存在單層原子/分子厚度的二維材料,對目前的物理學底層理論有什麽影響、會推翻哪些固有認知、發現什麽新的物理特性”。
第二麽,就是做了一點產業界方麵的嚐試,試圖證明石墨烯這種材料並不是偶然撕出來才能得到的,是可以通過科學方法量產的。
而他選擇的科學方法,毫無疑問正是顧轍之前已經有了近一年積累的“電離膜沉積法”。
他發現,用傳統的膜沉積設備,隻要在特定的溫度、壓強和其他苛刻環境指標條件下,
再配合上氣相沉積環境的氣體除雜、確保反應氣體環境內隻有甲烷氣體和另外兩種專門的保護氣、催化氣。
然後,把這種甲烷噴到表麵產生電離銅的特殊膜材料上。甲烷遇到銅離子後,就會被置換出氫離子、然後甲烷中的碳原子失去氫後,剛好可以形成單層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吸附在電離膜的表麵。
也就是說,從撕膠帶、到物理理論分析、再到初代製備工藝,顧轍至少一個人做出了原本曆史上需要三組頂級科學家前仆後繼完成的工作,他單打獨鬥畢其功於一役。
雖然這種電離膜沉積法的石墨烯生產技術,跟後世的工業化大規模生產還有很大差距,如今還沒有直接的商業前景。但這至少也是一種穩定可控的實驗室方法,科研價值已經足夠大了。
三組論文,在2005年6月底,到7月初,被顧轍連續投遞出去。其中撕膠帶和物理原理討論的文章發給了《自然》,而後續的甲烷-銅離子膜電離沉積法的文章,發給了《科學》。
曆史上,安德烈海姆的文章,創造了“6月份投稿,7月12日就刊登”的神速,因為成果太顛覆了。
這一次,顧轍因為吃了是華人的虧,被別人稍微多質疑了一會兒,但依然創造了《自然》和《科學》審稿速度的奇跡。這兩大全球最頂級神刊,隻用了一個月就發了顧轍的文章——
尤其是在《自然》和《科學》的負責人分別得知,顧轍的文章不止一篇,他同時就兩個細分方向的研究、分別投稿給了兩家期刊。
這可不算一稿多投,完全是正常操作。但這也意味著,刊發慢的一方,會被全世界鄙視“鼠目寸光、不識貨”。
所以,連《自然》和《科學》都卷起來了,搶著證明“我比另一家更識貨”。
最後三篇文章分別在7月底和8月初刊登,天下震驚,全世界第一次知道了石墨烯這種東西。
第一次知道了單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在宏觀世界是真的存在的。
雪片一樣的榮譽紛至遝來,而斯坦福大學也立刻緊急召開了校董會,最後搶在9月1號新的秋季學期開學前,搶著給顧轍白發了博士學位。
等於是顧轍原本說好了5月1日碩士畢業、不再讀了,後續四個月的夏季學期,他已經迴國做生意搞自己的科研了。
但該來的終究躲不掉,四個月後,夏季學期一結束,博士學位還是白給硬塞過來了。
斯坦福內部也有人質疑過,但是校董直接一指曆史書:我們這麽做是有先例的——
當年愛因斯坦寫出狹義相對論時,已經不讀書了,但是蘇黎世大學還是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給他追發了物理學博士。
今天的操作隻是如愛因斯坦故事,沒什麽丟人的。
至於有人拿顧轍的人品說三道四、覺得他不是專注於科研的正直之人,而是“一個在科技專利法務領域不擇手段的訟棍”,這種說辭同樣也被斯坦福校董會嗤之以鼻——
愛因斯坦當年拿蘇黎世物理博士時,不也是瑞士伯爾尼的專利審查員?又搞科研又搞專利法務有問題嗎?
反對者統統啞口無言。
……
因為是有備而來,顧轍在研究出石墨烯之後,當然知道如何布局發展相關技術、落地轉入商業應用。
石墨烯這玩意在製備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早期應用場景,主要也就局限於“給蓄電池的電極材料做一層鍍膜”,來提升電極充放電性能。
因為所需的鍍膜極薄,用不了多少材料,所以哪怕製備成本很高,也還是扛得住的。
此後數年,顧轍從電極鍍膜切入,始終占據相關電子電力產業的上遊供應鏈,漸漸做到了細分領域的絕對霸主。
因為電池技術的提前突破,整個世界的電子產業和其他電能動力產業的發展也被這個蝴蝶效應所扇動,出現了科技研發提速。
超薄大容量電池的手機提前出現、靠電池技術進步推動的無人機產業也發展得更快,甚至後續電動車產業也比曆史同期提早發展了兩三年之多。
當然,這些都跟顧轍沒有直接關係,他始終是占據上遊搞獨門原材料,占住大頭的利潤即可。
另外,由於方舟市這地方的產業政策不符合顧轍的需要,當地太傾向於互聯網經濟了,不適合先進製造業,
所以顧轍根據當地“互聯網往西、先進製造業往東”的布局,迴明州老家方向,在明州城西、會稽東北部等地的“方舟灣跨海大橋產業園”附近,建立起了一個屬於他的先進製造業帝國。
明州與會稽兩個地級市的gdp,都在顧轍的長期拉動下,出現了持久的迅猛增長,省城方舟市隻有最東邊的下沙和大江東新區得到了一點好處,分潤到了一些產業鏈邊邊角角的附加值。
哪怕他後續什麽新的學術成績都做不出來,他此生的成就也已經足以碾壓%以上的校友了。
2005年的前5個月,他光是舊的技術的授權費收入,就又多了七八億人民幣——沒辦法,誰讓他有一本萬利的現金奶牛呢。
他之前那些專利,都屬於“後續什麽都不用幹,每天躺在床上,過幾個月想到看一眼銀行卡,就能憑白多出來幾個億”的大殺器。
何況從這年年初開始,天元光學已經和天康威視達成了全麵戰略合作,成為了其低端鏡頭的頭號供應商,這一塊的實業製造業利潤,也高達每個鏡頭白撿幾百塊人民幣。
05年監控攝像頭鏡頭還比較貴,低端的都要好幾百到上千元一個,歸屬於天元光學的毛利也能達到至少兩百塊以上。所以比賣眼鏡片還要賺得多。
當時天康威視的年營收大約在20多億人民幣,一年能賣出幾十萬台監控攝像,還要算上維修更換的耗材。
後世2010年前後,天康威視營收達到50億規模,2020年達到800億。如今有了天元光學的高性價比鏡頭加持,天康威視的產品競爭力更強,增長也會快些。強強聯合估計2015年就能達到原本2020年的高度。
所以,雖然眼下天康威視的訂單、每年帶給天元光學的毛利,也才一個多億,看起來絕對值還不如框架眼鏡片行業。
但考慮到這個行業的成長性,未來十年八年後、天康威視賣幾百億一年時,天元光學的鏡頭利潤也能有好幾十億。
更誇張的是,除了上述成熟的技術授權生意,顧轍在斯坦福的最後七八個月,也稍微鼓搗出了一些新玩意兒,隻是還沒到投產的階段。
比如,因為他對電離膜沉積法材料的最新研究,他在3d膜沉積打印和3d粉末冶金打印方麵,也稍稍取得了一些前期突破。
這些技術,同樣是顧轍前世涉獵過的增材加工工藝技術之一。原理上看似複雜,其實說白了還是好理解的——
3d打印技術的崛起,最早94年就開始了,所以本身沒什麽稀罕的,這些年來的技術進步,關鍵在於能打什麽材料。如果隻是打塑膠、黏土這些垃圾材料,十年前就做得到。
但是你要用金屬進行3d打印,還不能是低熔點金屬,那就有點麻煩了,原本以05年的科技水平,是絕對做不到的。
當時最多也就打印打印鉛、錫這些稍一加熱就融化的玩意兒,那打印頭就像電烙鐵焊東西差不多。
而顧轍因為搞了一年電離膜沉積法,所以研發出了一種專門的膜材料,3d打印的時候可以先把這層膜打出來,然後往上噴灑沉積吸附高熔點的粉末金屬,
然後用高溫粉末冶金燒結成型,燒結過程中那層電離吸附金屬的沉積膜本身也被蒸發掉了,留下的就隻是需要打印的金屬。
而如果沒有這層膜,那麽金屬粉末在定型的時候就會出現亂飄亂灑、導致打印精度驟降,根本無法使用。
這種3d打印粉末冶金的增材工藝,最後的終極目標當然是直接打印高強度鈦合金,但顧轍眼下還做不到這麽牛逼的技術程度,他隻能從其他金屬一步步探索,但這也已經算是為人類的增材工藝技術進步做出貢獻了,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向更高端的材料摸索。
而顧轍那篇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畢業論文,其實也是關於這個領域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假以時日,在這個賽道上,顧轍起碼又是一個百億級的市場。
也正是這些電離膜沉積法領域的科學探索成果,可以確保後續顧轍如果再在這個思路下做出別的什麽逆天成績,全球科學界也不會覺得他是運氣好、碰巧撞上了。隻會覺得是天道酬勤、有備而來。
為了這些科學研究,在斯坦福的那一年,顧轍也花了至少千萬美元級別的經費,來采購各種科研儀器設備,還花了數百萬美元的科研人員工資——
畢竟光是安德烈海姆一個人的年薪就達到了五十萬美元,其他科研團隊總薪酬達到數百萬很正常。米國那邊科研人員待遇是很高的。
……
身懷那麽多財富和有前途的獨門技術,顧轍迴國的第一周,就被母校請去參加了很多發布會,還竭盡資源幫他宣傳、也是為大學自己貼金。
東海大學還組織了盛大的校友會,把之前的成名校友都請迴來,跟顧轍喝酒應酬,校長還趁機化緣募捐。
最後,知名校友段老板帶頭,捐了4000萬人民幣,顧轍也不想當出頭鳥,就跟著隨喜了4000萬。
段老板就是那個做出了小霸王學習機/遊戲機、步步高vcd/dvd,未來還會做出ov兄弟手機的家夥,後世國內消費電子業地位僅次於雷老板的存在。
曆史上段老板2007年才迴母校捐了4000萬,也是東海大學拿到的最大筆私人捐助。這次是因為顧轍的蝴蝶效應,提前兩年迴校給小學弟接風、順便提前捐了。
顧轍捐了錢之後,東海大學也立刻以顧轍的錢成立了一個獎學基金,拿出每年的基金收益給學生們發獎學金,金額跟“邱成桐獎學金”也差不多了,命名當然是直接叫“顧轍獎學金”。
搞完這些衣錦還鄉的社會活動後,顧轍在五月份剩下的時間裏,以及整個六月,密集做了一連串的親自科研工作。
首先,他親手撕膠帶,經過好幾天的嚐試後,撕出了隻有單層原子厚度的石墨烯——
單層碳原子的石墨烯,厚度大約是納米,而普通的石墨材料,實驗室裏日常備料的,怎麽著也有幾十幾百微米厚,不會刻意儲存很薄的石墨。
不過,既然是二分法撕膠帶,每撕一次厚度減半,所以小學生都算得出來,撕十次厚度就能降低到二的十次方分之一,也就是千分之一左右。
最多二十次,其實石墨烯就出來了。隻是很多薄的部位撕到後來就沒有石墨黏連了,能觀測到的麵積也越撕越小。
這些都是小問題,顧轍一開始選料的時候就選得很不錯,最後用掃描電鏡嚴密驗證,確保自己的數據絕無問題。
如果是曆史上的安德烈海姆等人,那麽觀測到這個結果的時候就已經很熱切地搶著發論文了。
但顧轍有備而來,他當然要做的更多、更紮實。
所以哪怕五月下旬就已經撕膠帶撕完了,他還是把自己的發現偷偷保密憋了四十天之久。
這四十天裏,他分兩個階段,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是撰寫“如果這個世界存在單層原子/分子厚度的二維材料,對目前的物理學底層理論有什麽影響、會推翻哪些固有認知、發現什麽新的物理特性”。
第二麽,就是做了一點產業界方麵的嚐試,試圖證明石墨烯這種材料並不是偶然撕出來才能得到的,是可以通過科學方法量產的。
而他選擇的科學方法,毫無疑問正是顧轍之前已經有了近一年積累的“電離膜沉積法”。
他發現,用傳統的膜沉積設備,隻要在特定的溫度、壓強和其他苛刻環境指標條件下,
再配合上氣相沉積環境的氣體除雜、確保反應氣體環境內隻有甲烷氣體和另外兩種專門的保護氣、催化氣。
然後,把這種甲烷噴到表麵產生電離銅的特殊膜材料上。甲烷遇到銅離子後,就會被置換出氫離子、然後甲烷中的碳原子失去氫後,剛好可以形成單層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吸附在電離膜的表麵。
也就是說,從撕膠帶、到物理理論分析、再到初代製備工藝,顧轍至少一個人做出了原本曆史上需要三組頂級科學家前仆後繼完成的工作,他單打獨鬥畢其功於一役。
雖然這種電離膜沉積法的石墨烯生產技術,跟後世的工業化大規模生產還有很大差距,如今還沒有直接的商業前景。但這至少也是一種穩定可控的實驗室方法,科研價值已經足夠大了。
三組論文,在2005年6月底,到7月初,被顧轍連續投遞出去。其中撕膠帶和物理原理討論的文章發給了《自然》,而後續的甲烷-銅離子膜電離沉積法的文章,發給了《科學》。
曆史上,安德烈海姆的文章,創造了“6月份投稿,7月12日就刊登”的神速,因為成果太顛覆了。
這一次,顧轍因為吃了是華人的虧,被別人稍微多質疑了一會兒,但依然創造了《自然》和《科學》審稿速度的奇跡。這兩大全球最頂級神刊,隻用了一個月就發了顧轍的文章——
尤其是在《自然》和《科學》的負責人分別得知,顧轍的文章不止一篇,他同時就兩個細分方向的研究、分別投稿給了兩家期刊。
這可不算一稿多投,完全是正常操作。但這也意味著,刊發慢的一方,會被全世界鄙視“鼠目寸光、不識貨”。
所以,連《自然》和《科學》都卷起來了,搶著證明“我比另一家更識貨”。
最後三篇文章分別在7月底和8月初刊登,天下震驚,全世界第一次知道了石墨烯這種東西。
第一次知道了單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在宏觀世界是真的存在的。
雪片一樣的榮譽紛至遝來,而斯坦福大學也立刻緊急召開了校董會,最後搶在9月1號新的秋季學期開學前,搶著給顧轍白發了博士學位。
等於是顧轍原本說好了5月1日碩士畢業、不再讀了,後續四個月的夏季學期,他已經迴國做生意搞自己的科研了。
但該來的終究躲不掉,四個月後,夏季學期一結束,博士學位還是白給硬塞過來了。
斯坦福內部也有人質疑過,但是校董直接一指曆史書:我們這麽做是有先例的——
當年愛因斯坦寫出狹義相對論時,已經不讀書了,但是蘇黎世大學還是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給他追發了物理學博士。
今天的操作隻是如愛因斯坦故事,沒什麽丟人的。
至於有人拿顧轍的人品說三道四、覺得他不是專注於科研的正直之人,而是“一個在科技專利法務領域不擇手段的訟棍”,這種說辭同樣也被斯坦福校董會嗤之以鼻——
愛因斯坦當年拿蘇黎世物理博士時,不也是瑞士伯爾尼的專利審查員?又搞科研又搞專利法務有問題嗎?
反對者統統啞口無言。
……
因為是有備而來,顧轍在研究出石墨烯之後,當然知道如何布局發展相關技術、落地轉入商業應用。
石墨烯這玩意在製備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早期應用場景,主要也就局限於“給蓄電池的電極材料做一層鍍膜”,來提升電極充放電性能。
因為所需的鍍膜極薄,用不了多少材料,所以哪怕製備成本很高,也還是扛得住的。
此後數年,顧轍從電極鍍膜切入,始終占據相關電子電力產業的上遊供應鏈,漸漸做到了細分領域的絕對霸主。
因為電池技術的提前突破,整個世界的電子產業和其他電能動力產業的發展也被這個蝴蝶效應所扇動,出現了科技研發提速。
超薄大容量電池的手機提前出現、靠電池技術進步推動的無人機產業也發展得更快,甚至後續電動車產業也比曆史同期提早發展了兩三年之多。
當然,這些都跟顧轍沒有直接關係,他始終是占據上遊搞獨門原材料,占住大頭的利潤即可。
另外,由於方舟市這地方的產業政策不符合顧轍的需要,當地太傾向於互聯網經濟了,不適合先進製造業,
所以顧轍根據當地“互聯網往西、先進製造業往東”的布局,迴明州老家方向,在明州城西、會稽東北部等地的“方舟灣跨海大橋產業園”附近,建立起了一個屬於他的先進製造業帝國。
明州與會稽兩個地級市的gdp,都在顧轍的長期拉動下,出現了持久的迅猛增長,省城方舟市隻有最東邊的下沙和大江東新區得到了一點好處,分潤到了一些產業鏈邊邊角角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