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城南門外,縷縷行行的人群中有一位老僧:
九道戒疤鑲玉頂,兩道長眉垂腮旁。
佛目含光濟慈慧,兩耳垂輪聽十方。
頜下短須白似雪,百八念珠韻佛光。
身穿土黃袈裟衣,手持九環銀錫杖。
這老僧正是佛聖,來京打探消息。
自離開齊平後,佛聖幾乎直線行進,一路飛馳。他乃得道高僧,又身懷絕技,不似普通人那般對衣食住行特別依賴。
從人煙稀少的地方走,佛聖可以全速前進,速度更快。
“阿彌陀佛!”
佛聖看著繁華熱鬧的大街,熙熙攘攘的人流,不由得高頌佛號。
相隔數十年,故地重遊,物是人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雖說出家人五蘊皆空,但難免也會觸景生情。
誰又能記得,他曾經也是中州城人。
遙想當年,他也是官宦子弟,出身豪門,使奴喚俾,前唿後擁。
後來,父親獲罪於朝廷,致使滿門抄斬,隻逃得他一人。
當時,他就藏匿在大相國寺中。為了掩人耳目,他不得不剃度,裝作和尚。
後來,事態平息,他心灰意懶之下,看破紅塵,遂遁入空門。
因為心中恨意難平,他便發了瘋的練武,直至累到虛脫,便蒙頭大睡。
睡醒後再繼續玩了命的練武,再練到虛脫為止。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如是往複。
最終,心中恨意漸消,武功造詣也越來越高。
“阿彌陀佛!悠悠往事不可追!”
佛聖平複心神,朝著記憶中大相國寺的方向走去。
……
皇宮,禦書房。
老太傅和六部尚書跪在地上,涕淚橫流,不停的哭訴:
“陛下,要給老臣們做主啊。”
他們收到信息,自己的孫兒們被綁架,因此前來哭訴。
太子和睿王一左一右垂手而立,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一語不發。
睿王與這幫老臣根本不對付,因此坐壁上觀,概不參與。
而太子得到了太子詹事的提醒,有意與這些老臣保持距離,因此也沒有亂出頭。
大衍四帝英宗坐在龍榻之上,鐵青著臉,看完手中的信件,猛然摔在了龍書案上。
“可惡!該殺!”
他心裏很氣憤,幾乎怒不可遏,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
這七個老臣演苦肉計,居然把朕當槍使,著實可惡。
“都給朕住口,哭哭啼啼的像什麽話。難道……就憑這一封信,就要朕下旨緝拿,抄家滅門嗎!”
“臣等不敢,還望陛下派員前往察查,營救……”
啪!
英宗皇帝猛然一拍龍膽,嚇得七位老臣立即止住了話頭。
“太子,睿王,此事就交於你們了,同他們七個議一下,擬一個章程出來,都跪安吧。”
“兒臣遵旨!”太子和睿王聽了英宗皇帝的話,再也不能裝聾作啞。
“老臣領旨謝恩!”老太傅和六部尚書雖然心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再繼續糾纏下去,萬一惹惱了皇帝老爺子,後果不堪設想。
九人出了禦書房,直奔承乾殿。
他們幾個各懷心思,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裏,想要擬出個完美的章程來,絕非易事。
……
大相國寺,方丈室內。
三苦大師直勾勾的盯著佛聖,他見佛聖很是麵善,一時之間卻想不起來,是以欲言又止。
佛聖見到三苦大師也覺得麵善,仔細迴想,陡然雙眼一亮。萬沒有想到,當年那個木訥寡言的小和尚,居然成為了方丈主持。
當真是……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無十餘年不見,不知是否還如當年那般木訥!”
“你……”三苦大師陡然瞪大了眼睛,完全不敢置信。
佛聖並沒有說話,而是微笑著點點頭。
三苦大師仔細打量佛聖,怪不得剛剛看著麵善,原來是方麵的三儺小和尚。不過,想想也是,畢竟時隔五十餘年,變化還是很大的,認不出來也正常。
“三儺師兄,當年一別音信皆無,在何處清修啊。還是打算葉落歸根,自此就在大相國寺。”
佛聖臉皮一抽,當初在大相國寺的時候,他就很討厭這個法號。因為三儺與三懦同音,懦弱的懦。
“三苦師弟,我在天柱峰清修,現在你應該叫我佛聖。”
三苦大師陡然瞪大了眼睛,太震驚了!太刺激了!也太恐怖了!
佛聖,那是何等存在!
若說如來佛祖以及眾位菩薩是精神寄托,那麽,佛聖便是天下佛門看得見的真實領袖。不僅佛法精深,而且武功高絕,乃是通天徹地的存在。
昔日的三儺師兄居然成為了佛聖,這可是天大的幸事,大相國寺與有榮焉,即使是他,也覺得與有榮焉。
“阿彌陀佛!居然是佛聖降臨,看起來我要隆重迎接啊。”
“不必如此,你當我還是以前的三儺便可,不要跟任何人說起。我來這裏的目的太過重要,千萬要保密。”佛聖告誡道。
“一切但憑佛聖……呃!全憑師兄安排就是。”三苦大師恭敬道。
“還是叫師兄好,親切!師弟可曾聽聞過天煞門?”
三苦大師聞言一愣,天煞門,他並沒有聽說過。於是,他對著佛聖搖了搖頭。
佛聖點了點頭,並沒有感覺到失望,因為根本就未曾有過希望。
看起來,天煞門隱藏的很深。不過,他確信這天煞門的總部必定在中州城附近。
至於在哪個方位?那就不得而知了。
“師兄,有什麽事情需要我幫忙的,直接吩咐一聲就行,不需要客套。”
“三苦師弟,你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自作多情。以我們之間的關係,我豈能與你客套。”
說完,佛聖微微一笑,繼續道:
“不過,還真有一事需要你幫忙。我需要弄明白京中朝廷的局勢,以及那些官員屬於哪個陣營?是以太子為首的守舊派,還是以睿王為首的維新派,亦或是中間派。”
“另外,也要弄清他們對於楊振的態度如何?這點尤為重要。”
三苦大師點點頭,問道:“楊振?可是曾經柳州平叛,最近又跑到西夏折騰一番的那個小子。”
佛聖聞言一愣,不解的問道:“難道那小子有這麽大名氣嗎?”
“何止是名氣大,簡直頂了天了。無論是那次柳州平叛,還是這一次的西夏事件,可是把中州皇城攪得不得安寧,完全成為了兩黨政治交鋒的中心。”
九道戒疤鑲玉頂,兩道長眉垂腮旁。
佛目含光濟慈慧,兩耳垂輪聽十方。
頜下短須白似雪,百八念珠韻佛光。
身穿土黃袈裟衣,手持九環銀錫杖。
這老僧正是佛聖,來京打探消息。
自離開齊平後,佛聖幾乎直線行進,一路飛馳。他乃得道高僧,又身懷絕技,不似普通人那般對衣食住行特別依賴。
從人煙稀少的地方走,佛聖可以全速前進,速度更快。
“阿彌陀佛!”
佛聖看著繁華熱鬧的大街,熙熙攘攘的人流,不由得高頌佛號。
相隔數十年,故地重遊,物是人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雖說出家人五蘊皆空,但難免也會觸景生情。
誰又能記得,他曾經也是中州城人。
遙想當年,他也是官宦子弟,出身豪門,使奴喚俾,前唿後擁。
後來,父親獲罪於朝廷,致使滿門抄斬,隻逃得他一人。
當時,他就藏匿在大相國寺中。為了掩人耳目,他不得不剃度,裝作和尚。
後來,事態平息,他心灰意懶之下,看破紅塵,遂遁入空門。
因為心中恨意難平,他便發了瘋的練武,直至累到虛脫,便蒙頭大睡。
睡醒後再繼續玩了命的練武,再練到虛脫為止。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如是往複。
最終,心中恨意漸消,武功造詣也越來越高。
“阿彌陀佛!悠悠往事不可追!”
佛聖平複心神,朝著記憶中大相國寺的方向走去。
……
皇宮,禦書房。
老太傅和六部尚書跪在地上,涕淚橫流,不停的哭訴:
“陛下,要給老臣們做主啊。”
他們收到信息,自己的孫兒們被綁架,因此前來哭訴。
太子和睿王一左一右垂手而立,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一語不發。
睿王與這幫老臣根本不對付,因此坐壁上觀,概不參與。
而太子得到了太子詹事的提醒,有意與這些老臣保持距離,因此也沒有亂出頭。
大衍四帝英宗坐在龍榻之上,鐵青著臉,看完手中的信件,猛然摔在了龍書案上。
“可惡!該殺!”
他心裏很氣憤,幾乎怒不可遏,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
這七個老臣演苦肉計,居然把朕當槍使,著實可惡。
“都給朕住口,哭哭啼啼的像什麽話。難道……就憑這一封信,就要朕下旨緝拿,抄家滅門嗎!”
“臣等不敢,還望陛下派員前往察查,營救……”
啪!
英宗皇帝猛然一拍龍膽,嚇得七位老臣立即止住了話頭。
“太子,睿王,此事就交於你們了,同他們七個議一下,擬一個章程出來,都跪安吧。”
“兒臣遵旨!”太子和睿王聽了英宗皇帝的話,再也不能裝聾作啞。
“老臣領旨謝恩!”老太傅和六部尚書雖然心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再繼續糾纏下去,萬一惹惱了皇帝老爺子,後果不堪設想。
九人出了禦書房,直奔承乾殿。
他們幾個各懷心思,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裏,想要擬出個完美的章程來,絕非易事。
……
大相國寺,方丈室內。
三苦大師直勾勾的盯著佛聖,他見佛聖很是麵善,一時之間卻想不起來,是以欲言又止。
佛聖見到三苦大師也覺得麵善,仔細迴想,陡然雙眼一亮。萬沒有想到,當年那個木訥寡言的小和尚,居然成為了方丈主持。
當真是……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無十餘年不見,不知是否還如當年那般木訥!”
“你……”三苦大師陡然瞪大了眼睛,完全不敢置信。
佛聖並沒有說話,而是微笑著點點頭。
三苦大師仔細打量佛聖,怪不得剛剛看著麵善,原來是方麵的三儺小和尚。不過,想想也是,畢竟時隔五十餘年,變化還是很大的,認不出來也正常。
“三儺師兄,當年一別音信皆無,在何處清修啊。還是打算葉落歸根,自此就在大相國寺。”
佛聖臉皮一抽,當初在大相國寺的時候,他就很討厭這個法號。因為三儺與三懦同音,懦弱的懦。
“三苦師弟,我在天柱峰清修,現在你應該叫我佛聖。”
三苦大師陡然瞪大了眼睛,太震驚了!太刺激了!也太恐怖了!
佛聖,那是何等存在!
若說如來佛祖以及眾位菩薩是精神寄托,那麽,佛聖便是天下佛門看得見的真實領袖。不僅佛法精深,而且武功高絕,乃是通天徹地的存在。
昔日的三儺師兄居然成為了佛聖,這可是天大的幸事,大相國寺與有榮焉,即使是他,也覺得與有榮焉。
“阿彌陀佛!居然是佛聖降臨,看起來我要隆重迎接啊。”
“不必如此,你當我還是以前的三儺便可,不要跟任何人說起。我來這裏的目的太過重要,千萬要保密。”佛聖告誡道。
“一切但憑佛聖……呃!全憑師兄安排就是。”三苦大師恭敬道。
“還是叫師兄好,親切!師弟可曾聽聞過天煞門?”
三苦大師聞言一愣,天煞門,他並沒有聽說過。於是,他對著佛聖搖了搖頭。
佛聖點了點頭,並沒有感覺到失望,因為根本就未曾有過希望。
看起來,天煞門隱藏的很深。不過,他確信這天煞門的總部必定在中州城附近。
至於在哪個方位?那就不得而知了。
“師兄,有什麽事情需要我幫忙的,直接吩咐一聲就行,不需要客套。”
“三苦師弟,你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自作多情。以我們之間的關係,我豈能與你客套。”
說完,佛聖微微一笑,繼續道:
“不過,還真有一事需要你幫忙。我需要弄明白京中朝廷的局勢,以及那些官員屬於哪個陣營?是以太子為首的守舊派,還是以睿王為首的維新派,亦或是中間派。”
“另外,也要弄清他們對於楊振的態度如何?這點尤為重要。”
三苦大師點點頭,問道:“楊振?可是曾經柳州平叛,最近又跑到西夏折騰一番的那個小子。”
佛聖聞言一愣,不解的問道:“難道那小子有這麽大名氣嗎?”
“何止是名氣大,簡直頂了天了。無論是那次柳州平叛,還是這一次的西夏事件,可是把中州皇城攪得不得安寧,完全成為了兩黨政治交鋒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