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賣車幹什麽?
買夢中的數字,竟然中獎五億 作者:青陽山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早料到他的反應。
葉小東開始攆人,
“大家都出去吧,我們說點正事,”吩咐自己兩個助手,“門外看著點,別讓人進來”
等包廂內剩下他們四個,孟元龍指著凳子對陶京京說:“你先坐下,別吹胡子瞪眼,大家是兄弟,怎麽能害你?為你開脫事,你要分清好壞,”
楊見說:“你要是願意半輩子背黑鍋,我們馬上就走,你愛咋咋地,當啥事沒發生,”
葉小東說:“我們可都是為了你好,京京,大家多年來玩的不錯,把事情說清楚,也讓老陶家、老葉家不為你承受罵名,”
“你有義氣,大家都知道,但是要分事情,沒必要包容幾個雜碎,他們要真的為你好,夠朋友,也不會讓你自個兒頂雷。”
聽了三人的話,陶京京無可反駁,坐下來悶聲悶氣問:
“你們想要我做什麽?出賣朋友的事,我可不幹,”
楊見說:
“不是讓你出賣誰,隻是調查經過…如果他們手腳幹淨,賬目清楚,肯定沒問題。”
“到底有多少人參與募捐和賑災?誰掌握款項?誰購買東西?發票在哪裏?具體進出多少數字?你詳細說清楚。”
陶京京耷拉著耳朵,
“具體的我不太仔細,總數大約是8000來萬,十幾個朋友幫忙調度,段江和曹希他們幾個管錢,”
楊見遞過紙筆,“把所有人寫在上麵,一個不落”
陶京京生氣的說:“這是嘛呢?寫口供啊?”
孟元龍說:“趕緊寫,別說廢話,”
葉小東也瞪著他。
號稱“強不過”的陶京京首次乖乖就範,如果他爺爺陶鐸看到這一幕,恐怕也會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
拿到名單後,孟元龍說:
“把他們抓起來?需不需要向上麵報備?”
“不用,來之前我親自找聶部長,經鄧煒秘書同意…我們兵分三路,先把十幾個人全部控製起來,找個羈押審查地點,分別問話”
關在哪裏呢?
楊見想了想,給安全局周生明打電話:“周局長,我奉命查個案子,需要找一個比較僻靜的辦公地點,你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借用一下?”
“朝陽街分局怎麽樣?”
“可以,”
一切妥當。
三個人分頭出擊,每人帶三輛車,車上荷槍實彈的軍人,經過一天迅速出擊,把參與賑災集資的十幾個紈絝子弟全部控製起來。
這些人平時依仗後台,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當看到一臉嚴肅、軍裝筆挺、手握武器的軍人站在自己麵前,褲子都嚇尿了。
十幾個人一個不落,全部歸案,分開關押在朝陽分局。
楊見和孟元龍親自審訊,段江和曹希一開始強硬的很,以為老子會找人把自己弄出去,等了三天,沒有任何動靜。
楊見告訴兩人,
“別耍心眼,一五一十的交代,否則在這裏住到過年。”
“別以為有老子做靠山,夢想逃脫,既然敢動你們,手裏就有尚方寶劍,明白嗎?”
兩人經不住楊見嚇唬,最後扛不住,交出賬本,並詳細敘述所有經過。
孟元龍和楊見一對賬本,怒不可遏,恨不得斃了這群敗類,
“怪不得捐款者舉報,果然膽大包天,”
根據賬本上的記載,籌集到8000萬救災款項,真正用到災民身上不足3000萬,其餘的被巧立各種名目私吞了。
比如,一袋大米100元,到賬上變成800元,一桶普通食用油80元,他們報成600,100塊錢的衣服,竟然寫成1000。
更可氣的是,還買了五輛大卡車,每人工資高達30萬,一頓飯花了6000多。
十個人某日給兩戶村民送一萬元救濟款,路上食宿費竟然花費六萬…越查越心驚,越看越氣憤,楊見和孟元龍忍不住拍桌子,爆粗口,大罵這幫肆無忌憚的無良之徒!
查到最後,
陶京京到底拿錢沒有?
孟元龍和楊見分別審問段江和曹希,得到一致答案,“因為怕挨罵,不敢給陶京京錢,隻報銷了他去災區的幾天食宿費,但是現在開的那輛300萬的車,是最後捐款剩下餘額…”
楊見和孟元龍氣的說不出話來。
葉小東直接打電話叫陶京京過來,當麵質問他:
“陶京京你個混蛋,你不是說沒拿錢嗎?”
“我真沒拿錢,”
“你開的那台車是怎麽迴事?哪裏來的?”楊見問他。
陶京京支支吾吾,“朋友送的,”
孟元龍冷笑道:“300多萬說的輕巧,你可知道用的就是募捐的善款?”
陶京京低著頭不說話。
實際上,當段曹二人送車給他的時候,他心裏有個大概。
隻是他覺得出了這麽大力氣,開一台車沒什麽大不了。
“不過一台車嘛,值得如此大驚小怪,”
聽了陶京京的話,三個人你看我,我看你,無計可施。
最終還是楊見發話:“小東,把那輛車當二手車賣了頂虧空,”
陶京京急了:“賣車幹什麽?我剛開順手,”
“幹什麽?給你堵窟窿,你說你辦的叫啥事?本來大善人一個,風光體麵,現在一塌糊塗,”
葉小東恨鐵不成鋼。
“算了,我出錢,我出錢買下來還不行嗎?”陶京京哭喪著臉,腸子都悔青了。
楊見孟元龍等人在朝陽街分局忙的暈頭轉向,顧不上迴家,不知道因為這十幾個人,整個京都鬧翻了天。
這些衙內背後的人,能力非凡,孩子無緣無故被部隊的人抓走,違反常理。他們通過各種關係打聽,卻沒一個人知道關押在哪裏,幾天過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知道出自中委工作調查部的人,十幾家一合計,聯手找聶部長告狀,聶部長臉一黑,
“你們還有臉告狀,看你家孩子幹了些什麽?”
把十幾個人的供詞扔到老子麵前,他們才鴉雀無聲。
“聶部長,我們願意補錢,讓孩子迴家行不行?一個星期不見人,萬一有個好歹,就麻煩了。”
聽他們願意補足款項,聶部長點頭答應:“好,把巧立名目拿走的錢補足,就不再追究其他責任。”
各位家屬鬆口氣,趕緊迴家拿錢領人。
聶部長看他們灰溜溜的背影,感慨道:“部裏要是再多兩個楊見,他們就會收斂許多,京都的空氣也會更清朗。”
這次事件讓中委工作調查部威名大震。
葉小東開始攆人,
“大家都出去吧,我們說點正事,”吩咐自己兩個助手,“門外看著點,別讓人進來”
等包廂內剩下他們四個,孟元龍指著凳子對陶京京說:“你先坐下,別吹胡子瞪眼,大家是兄弟,怎麽能害你?為你開脫事,你要分清好壞,”
楊見說:“你要是願意半輩子背黑鍋,我們馬上就走,你愛咋咋地,當啥事沒發生,”
葉小東說:“我們可都是為了你好,京京,大家多年來玩的不錯,把事情說清楚,也讓老陶家、老葉家不為你承受罵名,”
“你有義氣,大家都知道,但是要分事情,沒必要包容幾個雜碎,他們要真的為你好,夠朋友,也不會讓你自個兒頂雷。”
聽了三人的話,陶京京無可反駁,坐下來悶聲悶氣問:
“你們想要我做什麽?出賣朋友的事,我可不幹,”
楊見說:
“不是讓你出賣誰,隻是調查經過…如果他們手腳幹淨,賬目清楚,肯定沒問題。”
“到底有多少人參與募捐和賑災?誰掌握款項?誰購買東西?發票在哪裏?具體進出多少數字?你詳細說清楚。”
陶京京耷拉著耳朵,
“具體的我不太仔細,總數大約是8000來萬,十幾個朋友幫忙調度,段江和曹希他們幾個管錢,”
楊見遞過紙筆,“把所有人寫在上麵,一個不落”
陶京京生氣的說:“這是嘛呢?寫口供啊?”
孟元龍說:“趕緊寫,別說廢話,”
葉小東也瞪著他。
號稱“強不過”的陶京京首次乖乖就範,如果他爺爺陶鐸看到這一幕,恐怕也會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
拿到名單後,孟元龍說:
“把他們抓起來?需不需要向上麵報備?”
“不用,來之前我親自找聶部長,經鄧煒秘書同意…我們兵分三路,先把十幾個人全部控製起來,找個羈押審查地點,分別問話”
關在哪裏呢?
楊見想了想,給安全局周生明打電話:“周局長,我奉命查個案子,需要找一個比較僻靜的辦公地點,你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借用一下?”
“朝陽街分局怎麽樣?”
“可以,”
一切妥當。
三個人分頭出擊,每人帶三輛車,車上荷槍實彈的軍人,經過一天迅速出擊,把參與賑災集資的十幾個紈絝子弟全部控製起來。
這些人平時依仗後台,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當看到一臉嚴肅、軍裝筆挺、手握武器的軍人站在自己麵前,褲子都嚇尿了。
十幾個人一個不落,全部歸案,分開關押在朝陽分局。
楊見和孟元龍親自審訊,段江和曹希一開始強硬的很,以為老子會找人把自己弄出去,等了三天,沒有任何動靜。
楊見告訴兩人,
“別耍心眼,一五一十的交代,否則在這裏住到過年。”
“別以為有老子做靠山,夢想逃脫,既然敢動你們,手裏就有尚方寶劍,明白嗎?”
兩人經不住楊見嚇唬,最後扛不住,交出賬本,並詳細敘述所有經過。
孟元龍和楊見一對賬本,怒不可遏,恨不得斃了這群敗類,
“怪不得捐款者舉報,果然膽大包天,”
根據賬本上的記載,籌集到8000萬救災款項,真正用到災民身上不足3000萬,其餘的被巧立各種名目私吞了。
比如,一袋大米100元,到賬上變成800元,一桶普通食用油80元,他們報成600,100塊錢的衣服,竟然寫成1000。
更可氣的是,還買了五輛大卡車,每人工資高達30萬,一頓飯花了6000多。
十個人某日給兩戶村民送一萬元救濟款,路上食宿費竟然花費六萬…越查越心驚,越看越氣憤,楊見和孟元龍忍不住拍桌子,爆粗口,大罵這幫肆無忌憚的無良之徒!
查到最後,
陶京京到底拿錢沒有?
孟元龍和楊見分別審問段江和曹希,得到一致答案,“因為怕挨罵,不敢給陶京京錢,隻報銷了他去災區的幾天食宿費,但是現在開的那輛300萬的車,是最後捐款剩下餘額…”
楊見和孟元龍氣的說不出話來。
葉小東直接打電話叫陶京京過來,當麵質問他:
“陶京京你個混蛋,你不是說沒拿錢嗎?”
“我真沒拿錢,”
“你開的那台車是怎麽迴事?哪裏來的?”楊見問他。
陶京京支支吾吾,“朋友送的,”
孟元龍冷笑道:“300多萬說的輕巧,你可知道用的就是募捐的善款?”
陶京京低著頭不說話。
實際上,當段曹二人送車給他的時候,他心裏有個大概。
隻是他覺得出了這麽大力氣,開一台車沒什麽大不了。
“不過一台車嘛,值得如此大驚小怪,”
聽了陶京京的話,三個人你看我,我看你,無計可施。
最終還是楊見發話:“小東,把那輛車當二手車賣了頂虧空,”
陶京京急了:“賣車幹什麽?我剛開順手,”
“幹什麽?給你堵窟窿,你說你辦的叫啥事?本來大善人一個,風光體麵,現在一塌糊塗,”
葉小東恨鐵不成鋼。
“算了,我出錢,我出錢買下來還不行嗎?”陶京京哭喪著臉,腸子都悔青了。
楊見孟元龍等人在朝陽街分局忙的暈頭轉向,顧不上迴家,不知道因為這十幾個人,整個京都鬧翻了天。
這些衙內背後的人,能力非凡,孩子無緣無故被部隊的人抓走,違反常理。他們通過各種關係打聽,卻沒一個人知道關押在哪裏,幾天過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知道出自中委工作調查部的人,十幾家一合計,聯手找聶部長告狀,聶部長臉一黑,
“你們還有臉告狀,看你家孩子幹了些什麽?”
把十幾個人的供詞扔到老子麵前,他們才鴉雀無聲。
“聶部長,我們願意補錢,讓孩子迴家行不行?一個星期不見人,萬一有個好歹,就麻煩了。”
聽他們願意補足款項,聶部長點頭答應:“好,把巧立名目拿走的錢補足,就不再追究其他責任。”
各位家屬鬆口氣,趕緊迴家拿錢領人。
聶部長看他們灰溜溜的背影,感慨道:“部裏要是再多兩個楊見,他們就會收斂許多,京都的空氣也會更清朗。”
這次事件讓中委工作調查部威名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