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介紹,


    “的確是,據說老槐樹存在上千年,比遷來的第一批住戶都早,很靈驗的…樹身掛滿了紅布,經常有人燒香祭拜,要想看清楚,須到跟前”


    李綱征求楊見意見,


    “我們過去看看?”


    楊見說:“不必了,知道還在就行。”


    此刻,時間到了中午。


    李綱提議大家吃點東西,休息一陣,下午再幹。


    來時考慮到路途遙遠,備好野炊午餐,有純淨水、方便麵、麵包、燒餅、點心、餅幹、牛奶、火腿腸、牛肉幹等速食物品,眾人從越野車上搬下備用燃氣爐,找個背風朝陽地方支鍋燒水煮麵。


    幾位道長不吃肉,隻吃些麵條和燒餅,眾人吃飽喝足,休息半個小時,感覺差不多了,李綱問楊見:


    “接下來,我們還去哪裏?”


    楊見說:“附近應該還有一座廢棄的寺廟,我們找找看”


    李綱問司機,


    “附近有什麽廟宇,你知道嗎?”


    司機對這位叫楊見的青年佩服的五體投地,不顯山不露水,腳步沒動,卻對附近情況了如指掌。


    他甚至懷疑楊見以前可能到這裏旅遊過,否則怎麽啥都知道呢?


    “是的,是有一座寺,不過荒廢很久了,它在另一個方向,需要開迴去,”


    榮道長和風道長不解,問:“寺廟有問題嗎?”


    “我要看到,才能確定有沒有問題。”


    於是三輛車往迴開。


    到岔路拐向另一個方向,走了大約十分鍾,前麵路上一大堆石頭和樹木,司機停車,開門下去探路。


    幾分鍾迴來說:“車不能通行,人還可以走。要不要先去村裏看?”


    楊見說:“我們不去村裏,村裏沒問題,直接去寺廟,”


    司機說,“好的,隨我來”


    大家下車步行。


    十一個人沿著路的輪廓前進,落後的兩個跟班竊竊私語:“我不明白,為什麽帶我們去看寺?東轉西轉的,有什麽意思?”


    另一個說:“你看咱們師父都沒二話,你還是別多嘴,跟著走便是。”


    那道人心裏不滿,卻不敢說什麽。


    走一陣,氣喘籲籲的司機把他們領到一個荒蕪的山坳間,停下來說:“到了,就是這裏!”


    佇立在麵前的是一座破敗不堪的古寺,門外幾棵柏樹,不知長了幾百年。


    他們上午八九點鍾從家裏出發,現在已經下午四點多,冬天天氣比較短,陽光此刻有些蒼茫。


    餘暉下,古寺老態龍鍾,兩扇腐朽的木門微斜,訴說著歲月的滄桑,依稀可見橫匾上三個字《金光寺》,屋簷破瓦在風中搖搖欲墜。


    兩個司機登上台階,推開虛掩的大門。


    眾人不清楚楊見用意,看三個道人一言不發,也跟著魚貫而入。


    走進古寺,隻見庭院雜草叢生,四處荒蕪,階上長滿青苔的痕跡,正殿幾座佛像殘缺不全,有的金漆剝落,露出黃泥,有的隻剩一個蓮花底座,建築大多倒塌,隻剩殘垣斷壁。


    寺院左旁有一口井,淒涼至極。


    風道長說:“看景象,至少幾十年無人問津。”


    楊見問:“以前是不是曾經輝煌過?”


    另一位司機說:“是的,聽老一輩人講過,小梁村金光寺很有名,全盛時期,有100多和尚,每逢佛祖誕辰,周圍幾十裏的人都來參加寺會,”


    “上一輩和尚圓寂後,剩下的和尚沒本事,香火少了,養不住人。寺廟逐漸沒落,沒人照料,最終變成這副模樣。”


    徐道長搖頭歎息:“如今世道變了,出家人以斂財為本,喜歡興旺發達的繁華去處享福,誰也不願在窮鄉僻壤受苦。”


    他的老朋友、榮道長打趣:“你還不是一樣?如果讓你來此修行,恐怕也不願意。”


    徐道長還未迴答,風道長在旁邊搖頭歎息:“出家之人修的是心性,衣食住行,隨緣而定,一味的講究奢華安榮,怎能超凡入聖,見證大道?”


    徐道長說:“老榮,小看我是不是?來來來,我們兩個把此地清理出來,粗茶淡飯,結伴住上二十年,看誰能耐得住!你敢不敢?”


    榮道長說:“有何不敢?但是我不願陪你,換成別人還行…”


    徐道長說:“知道你忍不住寂寞,三天不見人,就往山下跑…”


    說的幾個人笑起來。


    大聲說笑,氣氛便活躍起來,眾人指點各處,半小時後,楊見說:“時間不早,我們也該收工了。”


    走出山門,一陣旋風在院內刮起,草葉翻飛,都是有道之士,誰也不介意。


    三輛越野車,一前一後駛出山溝,迴到縣城賓館。


    吃完飯後,八人聚在房間,商議白天所見。


    楊見是小組組長,他首先發言,“今天實地勘探,大家應該各有所得,談談看法吧,”


    風道長:“依我所見,地震,應該是三股不同的勢力所為,”


    另外兩位道長讚同。


    但具體三股勢力是什麽東西?卻看不出來。


    以他們的本領,必須下壇做法,逼出對手,才能知曉對方底細。


    參加記錄的李綱不是內行,所以不參與討論,隻管記錄、拍視頻。


    聽大家議論紛紛,目光轉向自己,楊見開口說:


    “大方向確定,三位道長說的不錯,的確是三方勢力”


    風道長說,“楊見,你直接說是什麽東西?讓我們也有個了解,”


    “根據今天現場勘察,如果沒有看錯的話,我推斷三個東西是黑蟒、老樹、邪屍,”


    他的話立刻引起一陣沸騰。


    風道長說:“所列三種邪物大有可能,但你的依據是什麽?”


    楊見說:“我們第一次到的地方,各位還記得吧?”


    眾人點頭,


    “站在那塊平坦之地,可以看到南邊一座山峰,你們有沒有留意到,山峰外觀很像一條翹首遙望的巨蟒,”


    會場靜下來,六個道人陷入沉默。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細細觀察四周山林的形狀,隻是隱約覺得山峰延綿,陡峭林立。


    幾個道人都是內行,楊見一說,他們便明白了其中的玄義。


    自古以來,山野間成形的石峰、山石,蘊有靈氣,如果恰好處在山脈氣旺之地,用不了多少年,吸食日月精華便生出靈智,等到具備一定氣候,就會出來興風作浪,給當地帶來不安。


    榮道長問:“依你看,它有幾百年的氣候?”


    楊見說:“根據地震破壞力分析,如果三宗邪物功力相當的話,恐怕至少800年,”


    聞言幾人倒吸涼氣,道士們你看我,我看你,說不出話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買夢中的數字,竟然中獎五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陽山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陽山主並收藏買夢中的數字,竟然中獎五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