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易中海謀劃
四合院之槐花不是賈東旭的 作者:用戶559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車間內
聽到廣播後,人人都在議論著降定量的事,人人都在焦急,隻有賈東旭心裏舒服的不行。
因為他家裏人本來就就沒有定量,他自己一個人降又沒降多少,他巴不得直接腰斬降五成好了,讓這些人感受一下自己生活的艱難。
“賈哥,你說這是怎麽迴事呀,怎麽上次降了一成,這次又降二成,還讓不讓人活了!”
有那工友看到賈東旭還在幹活,連忙向他問道,想讓他跟自己一起著急。
“這個還能有什麽事,遇到了困難了唄!那許大茂不是天天在播報各地災情麽,我看就是他烏鴉嘴說的!”賈東旭沒好氣的說道。
許大茂最近也沒有閑著,為了盡快在宣傳科嶄露頭角,天天給眾人讀報紙傳達上級精神,另外一個就是宣讀外麵的災情。
同時他也沒有光說不練,在播報災情的同時,還講解起了災荒年間,應該怎麽生存的小知識。
比如家裏的糧食不夠吃怎麽辦,有哪些東西是能吃的,哪些東西是不能吃的。
比如怎麽做代食品,比如怎麽利用水桶養小球藻,怎麽做麥稈饃、人造肉、葉蛋白,有些東西聽著就讓人感覺到倍感驚心。
“這怎麽能怪到人家許幹事,人家可是去年就預知了災情,不止一次的提醒我們,讓我們珍惜糧食!”有那有不同意見的人,馬上站出來反駁道。
“就是,許幹事還是有本事的,冒著被廠領導通報批評,也要說真話,這種人才是我們應該尊敬的。”
“對,我前幾天還在開玩笑說,許幹事是不是魔怔了,居然還教我們養小球藻,看來晚上迴去,我也要試試了,以防萬一吧!”
“那肯定呀,誰你去年不屯糧,現在知道著急了?”
許大茂的“危言聳聽”並不是沒有作用的,那些有過饑餓記憶的人,老早就開始了屯糧計劃,這次減定量,最不慌的也就是他們。
賈東旭一看他們都幫許大茂說話,氣的不想理他們,跑去找易中海。
“師傅,這又減定量了,你說該怎麽辦?”
易中海一個人坐在工位上發呆,賈東旭一過來就是賣慘。
“嗯,晚上迴去我給你拿五斤棒子麵,先頂頂!”易中海歎氣的說道。
上次幫賈張氏對付李衛國,第二天就被街道的王主任給知道了,然後他被喊去街道,給嚴肅的批評了一頓,最後連治安員的身份都沒了。
也就是說他的一大爺沒了,現在劉海中是一大爺,閻埠貴是二大爺。
他現在對未來已經感覺到絕望,至於易中海精神他已經不敢想了,他現在想的是,要不要學劉海中,多收幾個徒弟,以後總有一二個孝順的吧。
“師傅,我家不著急!您說這又降定量,前院的胡家,鮑家,還有後院的王家,張家,他們該怎麽辦呀?”賈東旭問道。
自從減定量後,他現在每個月都從師傅家拿糧食,他也很難堪的很,隻能避開話題。
易中海一怔,對呀,這次可是降的太厲害了,那些家裏孩子多的絕對都不夠吃了,到時候要出大事情呀。
不對呀,危險就是機遇,別人遭難的時候,不就是自己撈聲望的時候麽,不過要怎麽做呢。
“嗯,先拿著,後麵也不知道什麽情況。還有你媽也多看著點,讓她沒事在家躺著,有事讓你媳婦去!”易中海有些不滿的說道。
為了賈家,他前前後後貼補進去一百多塊,一點迴頭錢都還沒看到呢。
主要是賈張氏太能得罪人了,就跟那沒腦子的一樣,又不是舊社會那會了,為了不被人欺負,可以強勢一點,現在大家都是工友,街坊鄰居的,以後還要不要處了。
還有那李衛國,簡直是小母牛坐飛機,牛逼上天了,居然還當上副科長了。
如果當初他進入四合院的時候,自己能跟他搞好關係,那養老的事情不就三個手指抓田螺,十拿九穩了麽!
看走眼了,實在是看走眼了。
“師傅,我聽人說,李衛國現在是考察期,如果出了什麽,那他這個副科長還得下來,你說我們要不要?”賈東旭扭扭捏捏的說道。
主要是他這個主意,有點不光明正大,還有點齷齪。
“你的意思是?”易中海好奇的問道。
看到徒弟的樣子,他就納悶了,難道他比自己還聰明,自己都想不到辦法,他能有辦法?
賈東旭看了看四周,對著易中海的耳朵輕輕數語。
“東旭,做人要守本分!”易中海震驚的看著賈東旭,然後歎氣的說道。
原來賈東旭說的是,到處散播消息說李衛國喜歡秦淮如,連上次開會的事情都抖出來,就是要抹黑他。
這種事要是傳了出來,真的被廠領導知道處理了,李衛國完了,傻柱也得玩完,那秦淮如名聲也沒了,賈東旭就不說了,他易中海都可能要跟著丟人,簡直是一傷眾傷,狠人呀!
以前怎麽沒有看出,自己這個徒弟是個狼滅呀。
“我知道了,師傅!”賈東旭有些羞愧的低下了頭。
他現在全靠師傅才能養家糊口,師傅要是不管他了,那賈家就可以銷戶了。
“好了,你先去幹活吧,天天不要胡思亂想!”易中海有些頭疼的說道。
他現在也沒有心思想這件事了,他必須盡快的收買四合院的人心,重新恢複自己一大爺的身份。
現在大家天天喊他易大爺,搞的他都不知道是一大爺,還是易大爺,都不知道該不該應,劉海中那人又是一個喜歡多心的人,到時候麻煩事少不了。
對了,他想起來一件事。
前幾天他去部裏開會的時候,和一個來自冀南工人聊過,他是上個月才被調來京城的。
聽他說,冀南靠近保城那一帶,今年沒有怎麽受到大旱影響,那地裏的玉米棒子一個比一個大。
自己能不能去那邊多換一點粗糧迴來呢,到時候分給院子裏的苦難戶,那大家還不得對自己感恩戴德呀。
聽到廣播後,人人都在議論著降定量的事,人人都在焦急,隻有賈東旭心裏舒服的不行。
因為他家裏人本來就就沒有定量,他自己一個人降又沒降多少,他巴不得直接腰斬降五成好了,讓這些人感受一下自己生活的艱難。
“賈哥,你說這是怎麽迴事呀,怎麽上次降了一成,這次又降二成,還讓不讓人活了!”
有那工友看到賈東旭還在幹活,連忙向他問道,想讓他跟自己一起著急。
“這個還能有什麽事,遇到了困難了唄!那許大茂不是天天在播報各地災情麽,我看就是他烏鴉嘴說的!”賈東旭沒好氣的說道。
許大茂最近也沒有閑著,為了盡快在宣傳科嶄露頭角,天天給眾人讀報紙傳達上級精神,另外一個就是宣讀外麵的災情。
同時他也沒有光說不練,在播報災情的同時,還講解起了災荒年間,應該怎麽生存的小知識。
比如家裏的糧食不夠吃怎麽辦,有哪些東西是能吃的,哪些東西是不能吃的。
比如怎麽做代食品,比如怎麽利用水桶養小球藻,怎麽做麥稈饃、人造肉、葉蛋白,有些東西聽著就讓人感覺到倍感驚心。
“這怎麽能怪到人家許幹事,人家可是去年就預知了災情,不止一次的提醒我們,讓我們珍惜糧食!”有那有不同意見的人,馬上站出來反駁道。
“就是,許幹事還是有本事的,冒著被廠領導通報批評,也要說真話,這種人才是我們應該尊敬的。”
“對,我前幾天還在開玩笑說,許幹事是不是魔怔了,居然還教我們養小球藻,看來晚上迴去,我也要試試了,以防萬一吧!”
“那肯定呀,誰你去年不屯糧,現在知道著急了?”
許大茂的“危言聳聽”並不是沒有作用的,那些有過饑餓記憶的人,老早就開始了屯糧計劃,這次減定量,最不慌的也就是他們。
賈東旭一看他們都幫許大茂說話,氣的不想理他們,跑去找易中海。
“師傅,這又減定量了,你說該怎麽辦?”
易中海一個人坐在工位上發呆,賈東旭一過來就是賣慘。
“嗯,晚上迴去我給你拿五斤棒子麵,先頂頂!”易中海歎氣的說道。
上次幫賈張氏對付李衛國,第二天就被街道的王主任給知道了,然後他被喊去街道,給嚴肅的批評了一頓,最後連治安員的身份都沒了。
也就是說他的一大爺沒了,現在劉海中是一大爺,閻埠貴是二大爺。
他現在對未來已經感覺到絕望,至於易中海精神他已經不敢想了,他現在想的是,要不要學劉海中,多收幾個徒弟,以後總有一二個孝順的吧。
“師傅,我家不著急!您說這又降定量,前院的胡家,鮑家,還有後院的王家,張家,他們該怎麽辦呀?”賈東旭問道。
自從減定量後,他現在每個月都從師傅家拿糧食,他也很難堪的很,隻能避開話題。
易中海一怔,對呀,這次可是降的太厲害了,那些家裏孩子多的絕對都不夠吃了,到時候要出大事情呀。
不對呀,危險就是機遇,別人遭難的時候,不就是自己撈聲望的時候麽,不過要怎麽做呢。
“嗯,先拿著,後麵也不知道什麽情況。還有你媽也多看著點,讓她沒事在家躺著,有事讓你媳婦去!”易中海有些不滿的說道。
為了賈家,他前前後後貼補進去一百多塊,一點迴頭錢都還沒看到呢。
主要是賈張氏太能得罪人了,就跟那沒腦子的一樣,又不是舊社會那會了,為了不被人欺負,可以強勢一點,現在大家都是工友,街坊鄰居的,以後還要不要處了。
還有那李衛國,簡直是小母牛坐飛機,牛逼上天了,居然還當上副科長了。
如果當初他進入四合院的時候,自己能跟他搞好關係,那養老的事情不就三個手指抓田螺,十拿九穩了麽!
看走眼了,實在是看走眼了。
“師傅,我聽人說,李衛國現在是考察期,如果出了什麽,那他這個副科長還得下來,你說我們要不要?”賈東旭扭扭捏捏的說道。
主要是他這個主意,有點不光明正大,還有點齷齪。
“你的意思是?”易中海好奇的問道。
看到徒弟的樣子,他就納悶了,難道他比自己還聰明,自己都想不到辦法,他能有辦法?
賈東旭看了看四周,對著易中海的耳朵輕輕數語。
“東旭,做人要守本分!”易中海震驚的看著賈東旭,然後歎氣的說道。
原來賈東旭說的是,到處散播消息說李衛國喜歡秦淮如,連上次開會的事情都抖出來,就是要抹黑他。
這種事要是傳了出來,真的被廠領導知道處理了,李衛國完了,傻柱也得玩完,那秦淮如名聲也沒了,賈東旭就不說了,他易中海都可能要跟著丟人,簡直是一傷眾傷,狠人呀!
以前怎麽沒有看出,自己這個徒弟是個狼滅呀。
“我知道了,師傅!”賈東旭有些羞愧的低下了頭。
他現在全靠師傅才能養家糊口,師傅要是不管他了,那賈家就可以銷戶了。
“好了,你先去幹活吧,天天不要胡思亂想!”易中海有些頭疼的說道。
他現在也沒有心思想這件事了,他必須盡快的收買四合院的人心,重新恢複自己一大爺的身份。
現在大家天天喊他易大爺,搞的他都不知道是一大爺,還是易大爺,都不知道該不該應,劉海中那人又是一個喜歡多心的人,到時候麻煩事少不了。
對了,他想起來一件事。
前幾天他去部裏開會的時候,和一個來自冀南工人聊過,他是上個月才被調來京城的。
聽他說,冀南靠近保城那一帶,今年沒有怎麽受到大旱影響,那地裏的玉米棒子一個比一個大。
自己能不能去那邊多換一點粗糧迴來呢,到時候分給院子裏的苦難戶,那大家還不得對自己感恩戴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