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番外的番外二、《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中)
當日下午,雖然女皇的婚禮尚未開始,但為了營造出一種“舉國歡慶”的氛圍,海州城的大街小巷也“劈裏啪啦”地燃放起了鞭炮。那些渾身肮髒、衣衫破爛的市民們,用他們麻木的眼神,茫然地看著諸位“大聖國”的豪門仆役到處放鞭炮、拉橫幅,不由得對傍晚可以免費吃喝的流水席也多了幾分期待
在這此起彼伏的萬家爆竹聲中,一群剃了短、穿著套頭衫號衣、麵黃肌瘦,仿佛風吹就倒的家夥,也顫巍巍地走出了海州勞改營的大鐵門,然後望著勞改營外麵的街市和鄉野,不由得黯然淚下。
“……這該死的海州大魔國!貧僧總算是活著熬出來了!當年真不該聽了那幫讀書人的忽悠,來這兒降什麽妖,除什麽魔啊!可憐我那三個師兄,全都在這個鬼地方死得好慘呐!”
一位江南口音的光頭漢子,看著自己渾身上下的傷疤和曬得黝黑的皮膚,忍不住老淚縱橫地悲歎道。
“……智丈小友,人終有一死,您也別太傷心了。不管怎麽樣,咱們好歹是活著出了火坑。”
旁邊一位瘦得脫了形的中年道士,對智丈和尚安慰說,“……等你迴到揚州禪智寺之後,就好生調養,修生養性,再也不要出來冒充什麽俠客了。海州大魔國的這些日子,就當是做了一場噩夢吧!”
“……哼,你們兩個南方人真是太沒誌氣了!看灑家迴山之後叫齊了師兄弟,帶上趁手家夥,聯絡天下義士一齊鏟平了這吃人魔窟!也讓這幫魔教妖邪和海外髡賊,好生領教一番少林武功的厲害!”
另一個自稱是出身嵩山少林寺、精通金鍾罩和十八銅人陣的中年和尚,滿臉傲氣地如此說道,隻是那雙還在微微打顫的腿腳,卻顯示出這位少林武僧同樣也是色厲內荏……
——以上這幾位被釋放的勞改犯,都是被海州“大魔國”各種淫邪妖異的傳說所惑,興衝衝前來斬妖除魔的高僧、道長和俠士們。這幫看多了“澳洲武俠”的家夥,向往著“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世如潮人如水,隻歎江湖幾人迴”的大俠風範,不顧自身斤兩,憑著幾手粗淺功夫和雜耍技倆,居然就敢東施效顰,跑到海州來“斬妖除魔”。本以為這海州大魔國真的藏著什麽武功秘笈、靈丹妙藥和金銀寶藏之類,或許還有熱情如火的妖女魔女會幡然醒悟,願意倒貼過來肉身布施他們這些正道俠士……結果才剛到了海州地麵上,就因為對著聞香教眾口出狂言,而狠狠挨了一頓棍棒,隨即被逮到了勞改營。
可想而知,統治海州的前聞香教眾,自然沒有什麽現代社會的法製和人權精神,直接把他們當成免費苦力使喚,整天戴著鐵鐐銬,被皮鞭驅使著篩砂子、砸石頭、編籮筐……那可當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連軸轉,吃得比雞少,幹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不時還要被看守毆打和餓飯。如此折騰了十幾年之後,饒是鐵打的漢子也熬不住折磨,紛紛相繼倒斃進了亂葬崗喂狗。虧得眼下“齊天大聖”徐馨兒女皇再婚,舉國大☆赦,眼前這最後幾個顫顫巍巍的死剩種,才不用繼續篩砂子篩到死,而是能囫圇著走出牢門。
“……少林寺?嘿嘿,你這禿驢是在牢裏關了多少年啊?連李自成火燒少林寺的事情都不知道?”
聽了那位少林武僧的大言不慚,旁邊一個同樣剛剛出獄的黝黑少年,頓時不由得嘿嘿冷笑起來,仿佛看到了什麽笑話似的——這家夥在前天剛剛因為打架鬥毆而被關進牢裏,結果才篩了兩天砂子,今天就趕上大☆赦被放出來了,對外界的消息,自然比這幾位吃了好些年牢飯的道長高僧們要靈通得多。
“……火燒少林寺?!”一眾僧俗俠士們在海州勞改營裏篩了那麽多年的砂子,對於江湖消息自然是閉塞得很,當即追問道:“……這是什麽時候的事?那大順皇帝李自成為何如此喪心病狂?”
“……那已經是十年前的舊事啦!至於原因麽,誰讓李自成揮師攻打洛陽的時候,少林和尚腦筋搭錯,非要幫著守城呢?這下可好,洛陽陷落之後,少林寺立刻遭了報應,被李自成派兵一把火燒個精光,大小和尚不是被殺,就是被繩子捆了賣到咱們海州來換軍餉,那時候我可是親眼看著他們一溜兒大光頭,在碼頭上被挨個兒用烙鐵在臉上燙了奴印,然後被押上荷蘭紅毛夷的販奴船的……”
那海州少年一臉嘲諷地如此說道,“……所以說,大師啊,你那些師兄弟,怕是已經被賣到爪哇國了!”
驟然聽聞這等噩耗,剛出獄的少林武僧頓時仰天哭號一聲,隨即癱倒在地,淚流滿麵。而旁邊那位揚州和尚,則是連忙扶起他安慰說,“……師兄還請節哀,若是無處可去,不妨跟我去禪智寺吧!”
不料那海州少年又是冷笑一聲,“……揚州禪智寺?嘿嘿,你們兩個光頭,還真是難兄難弟嘛!”
“……阿彌陀佛,這位小施主,何出此言?莫非貧僧所在的禪智寺,也出了什麽變故不成?”
那位來自揚州禪智寺的和尚聞言,不由得大驚失色,“……還請小施主不吝告知!”
“……還能是什麽變故?自然是遭了兵災啦!”那海州少年撓了撓頭答道,“……八年前,李自成率軍東征清國,與清國皇帝多爾袞大戰徐州,結果清軍慘敗,一路南逃到揚州之後內訌嘩變,一把火將揚州城燒了七天七夜!雖說後來李自成遇刺死了,大順朝也垮了。但清軍同樣沒膽子再迴江北,而是毀棄了揚州城,盡遷其民至江南。揚州禪智寺就算之前僥幸沒被燒掉,眼下也肯定被清軍搞成廢墟啦!”
“……阿彌陀佛!我的佛祖啊!!!”出身揚州禪智寺的和尚頓時也雙眼一黑,跌坐在地,淚如雨下。
“……咳咳!兩位若是無處可去的話,不妨跟貧道一塊兒迴泰山如何?”
之前那位瘦得脫了形的中年道士見狀頓時有些不忍,對兩位獄友說道,“……雖然貧道出身的玉帝觀,未必答應收留二位,但泰山也有不少佛寺,可供二位掛單……”
隻是道士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海州少年給打斷了,“……迴泰山?這個……道長你該不是開玩笑吧?”
那道士霎時間聽得心頭一緊,“……這個……莫非泰山玉帝觀在這些年裏,也出了什麽變故不成?”
“……唉,何止是你那玉帝觀出了變故!根本就是整座泰山上下都全完了啊!”海州少年歎了口氣,對道士解釋說,“……大概在五六年之前,從西北陝甘那邊流竄過來一群迴迴悍匪,拖家帶口的足有幾萬人,不知怎麽的闖進了山東,先是一口氣橫掃魯西各縣,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當真是所向披靡。之後,這幫迴人悍匪又在前年攻上了泰山……哎,如果他們隻是想要搶錢搶糧搶地盤,或者玩什麽泰山封禪,那倒也沒啥,誰讓人家的拳頭大呢?誰知這幫迴迴卻是一心要傳播他們的那套教義,為此要伐山破廟肅清旁神,於是把泰山上下的幾千僧人道士一概殺盡,各所佛寺道觀統統改成了掛新月旗的真神廟……”
“……那,那後來呢?這幫迴迴魔頭,如今還盤踞在泰山上嗎?”道士顫聲問道。
“……那倒沒有,這幫迴迴也就在泰山折騰了大半年,然後在去年春天被澳洲人大兵打敗,隻得逃出山東地界,重新流竄到北方去了。聽說好像打進了北京城,又在那邊狠狠造了一番殺孽,還在通州蓋了座骷髏塔。但是,被澳洲大兵收複的泰山一帶,也被糟蹋得不成樣子,農田全荒了,房子也都毀了。”
海州少年撇了撇嘴答道,“……所以澳洲大兵雖然打下了泰山,但也沒有久留,隻是將當地百姓遷到了萊州、膠州和咱們海州安置,然後就撤兵了。如今泰山上據說連活人都沒幾個,你們過去是想當野人嗎?”
聽了這話,那泰山玉帝觀的道士,和另外一個從泰山那邊來的僧人,都猶如五雷轟頂,瞬間呆若木雞。而剩下幾個高僧、道長和俠士們,則趕緊一擁而上,圍住那位消息靈通的海州少年,七嘴八舌地打聽各自家鄉的近況。然而結果都是慘不忍睹:不是被伐山破廟,就是被屠城滅族,最起碼也是被強製遷徙……
——過去這十多年裏,華夏大地幾乎上演了一切人類能夠想象到的悲劇和慘劇……兵馬流寇廝殺劫掠,邦國王朝旋起旋滅,名山古刹化為荒野,名城大邑淪為廢墟,旱澇大災接連不斷,中原沃土遍地荊棘。
至於湖廣、江南、川蜀、關中等地,同樣也是戰火連天、餓殍遍地,再加上接二連三的瘟疫和水災旱災,簡直是不給老百姓留下半點兒活路,很多地方連消息都斷了。天曉得是不是人全死光變成鬼國了。
相比之下,海州這個托庇於“澳洲髡賊”的大魔國,居然已經稱得上是安樂之地了。
“……老天爺啊!本以為這海州乃是魔窟,想不到故鄉更是早已淪為煉獄,這叫人何去何從呐!”
一位道士跌坐在地上,滿臉苦澀地哀歎,“……罷了罷了,眼下就是想要迴鄉,手裏也沒有盤纏,還是先找個能安頓下來的地方,好歹掙一碗飯吃吧!我今天連早飯都沒吃上呢!”他揉著咕咕叫的肚皮,用期盼的眼神看著海州少年,“……這位小兄弟,可否打聽一下,這附近有什麽招人的地方嗎?”
“……海州這邊……招工的地方也有幾個,可是你們肯定找不到保人,恐怕沒有哪個店鋪作坊敢收啊!在碼頭扛大包倒是不用人作保,但瞧你們這副風吹就倒的撲街衰樣,海州地麵上有哪個工頭肯要?”
少年為難地撓了撓頭皮,但隨即眼神一轉,就有了個貌似可行的鬼點子,“……不過,大家好歹是一起共患難過的,咱也不能看著你們餓死在外頭。看到海邊那座屋頂上豎著十字架的西洋寺廟了麽?你們隻要過去如此這般……好歹混上幾頓粗茶淡飯還是沒問題的。什麽?海州城裏的那個西洋教堂看上去更氣派?拜托,今天咱們的‘齊天大聖’要在那兒出嫁呢!就憑你們這副髒兮兮的邋遢模樣,居然也想混過去吃流水席?小心因為有礙觀瞻,被人家一頓棍子打出來啊!……做人要知足!!莫要再不知死活了!!!……”
幾個小時之後,一群吃了多年牢飯的前佛教界和道教界神棍人士,就坐在了城外海邊山頭上的一所天主教修道院裏,領到了一身漿洗得泛白的修士灰袍,又草草梳洗了一下髒兮兮的頭臉,然後狼吞虎咽地啃著色澤黝黑的硬饃饃,喝著帶了餿味的豆子湯或稀粥——這都是他們自願皈依上帝之後,才從修道院管事手裏拿到的免費夥食,同時豎起耳朵聽著“澳洲天主教會”的一位見習牧師,略帶粵語口音的布道: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不管世人信還是不信……須知唯有虔誠的信徒才能得救,並不是身體死亡一切就結束了,在最後審判之時,生命名冊上沒有名字的人,會被投入永遠不滅的火堆……相信耶穌吧,等待他的降臨……不要錯過天國……”
——就這樣,這幫僧道人士的轉職之路,似乎有了個還算順暢的開頭……畢竟天下神棍是一家麽?
與此同時,在海州大教堂的休息室內,這場女皇大婚的預定主持者,剛剛遠航了半個地球,從歐洲趕來東方上任的耶穌會教士,新任的日本大主教芬達.傑洛斯,正在會見一位德高望重的客人。
——對於羅馬天主教會來說,十七世紀的上半葉,是一段屢遭挫折的沮喪歲月。
從馬丁路德正式宣告新教誕生,到現在這個時候為止,歐洲天主教與新教之間的文攻武鬥,浴血廝殺,已經足足持續了一百多年,期間有過無數次的反複爭奪和互相拉鋸,讓可憐的歐洲人幾乎要流幹了血。
新教依靠大航海時代新興的工商業資產階級,借助宗教改革的時代大勢乘風而起,並且利用天主教陣營的腐朽和分裂,一路狂飆猛進,不斷攻陷一個個國家的信仰陣地。不肯走進墳墓的羅馬教廷則聯合歐洲傳統封建勢力,特別是西班牙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動反宗教改革運動,穩住剩下的核心地盤,搜羅狂熱信徒充當嫡係部隊,利用異端裁判所加緊鎮壓新教徒和其他異端,加強思想文化方麵的控製,並且從軍事和政治上對新教勢力展開一輪又一輪的反攻倒算,企圖讓歐洲基督教世界的一切恢複舊觀。
然而,隨著三十年戰爭和英國內戰的塵埃落定,天主教會最後一次徹底撲滅新教異端的努力宣告失敗,教皇也不得不低頭正視現實,承認中西歐基督徒的信仰世界全麵大分裂,無法再恢複往昔的統一盛況。
而與此同時,近東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結束了數十年的內政混亂,再次恢複戰略進攻,重新在中歐戰場和地中海上,對天主教陣營啟動了排山倒海的攻勢。擋在第一線的奧地利和威尼斯早已是左支右絀,節節敗退。一旦這道並不厚實的緩衝帶被撕裂,意大利和教皇國就要暴露在異教徒的彎刀麵前。
如此腹背受敵、內外交困的局勢,還有年複一年不斷縮小和失守的勢力範圍,讓這一時期遭到新教和綠教夾擊的羅馬教廷上下充滿了憂患意識,仿佛看到了昔日羅馬帝國崩潰的景象,再一次重演於眼前。
在這樣日漸不利的窘境之中,羅馬教廷的作風變得越來越思想保守和手段激烈——文藝複興時期那種寬容、理性的人文主義清風,早已消逝殆盡,取而代之的,則是殘暴的宗教裁判所和瘋狂的女巫狩獵。
為了落實執行上述的殘酷戰略,耶穌會應運而生,成為了天主教對抗宗教改革的重要法寶和利器。
——跟本篤會、方濟各會這些誕生於中世紀的老牌修會不同,耶穌會創立於新教誕生之後的1534年,內部組織嚴密,上下關係嚴格,缺少傳統的仁慈精神,打擊異端不擇手段,經常參與各種陰謀詭計和血腥清洗,實際上就是教皇直屬的情報特務機構,相當於教皇國的克格勃、摩薩德、cia或者阿薩辛。
據說歐洲近代史上的很多暗殺、屠殺和恐怖事件,都跟耶穌會脫不了關係,在法國,他們計劃行刺波旁王朝開國大王亨利四世,但被告而失敗。在英國,他們策劃火藥陰謀,差點兒炸死詹姆斯一世國王。在天主教陣營內部,他們也和西班牙葡萄牙的王室爭奪利益,這是因為西班牙和奧地利的王侯力圖用世俗武力控製教廷,而教廷則力圖擺脫控製並反控製王侯。此外,三十年戰爭之所以會打得如此殘酷慘烈,幾乎毀滅了整個德意誌,背後也有耶穌會企圖借機清洗德國這個路德宗新教徒大本營,不斷破壞和談的緣故。
因此,耶穌會在當時的歐洲各國堪稱是臭名昭著,類似於3k黨或納粹,甚至被各國君王當作恐怖分子來查禁,即使是天主教陣營內部最虔誠的西班牙王國,最後也無法容忍耶穌會的猖狂行徑——當時的耶穌會傳教士居然在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公然煽動分裂,一度建立起了類似條頓騎士團國的南美耶穌會國!
最終,在歐洲各國君王的反彈之下,教廷不得不在十八世紀解散了耶穌會,雖然在十九世紀,耶穌會又再次複活,但此時已經是工業革命的年代,無論是耶穌會還是羅馬教廷,都沒有了當年的瘋狂勁頭。
不過,在歐洲基督教世界以外的地方,大航海時代的耶穌會成員卻是形象頗為正麵,廣受世人讚頌。
——在十六世紀,鑒於新教勢力已經在歐洲北部日益強盛,恐怕難以遏止。為了彌補失陷的信仰陣地,羅馬教會做出一個戰略決策,那就是利用地理大現的良機,派人前往亞洲、非洲和美洲大力傳播天主教信仰,在全世界範圍內增加天主教信徒的數量,最後憑借體量上的龐大優勢,重新壓倒歐洲的新教異端。
類似這樣的戰略,在基督教的曆史上已經有過一次成功先例——在羅馬帝國後期,雖然基督教已經成為帝國的國教,但羅馬教會不過是帝國五大宗主教座之一,跟君士坦丁堡、安條克、耶路撒冷和亞曆山大宗主教平起平坐而已。然而,在西羅馬帝國崩潰的過程之中,羅馬教會依靠孜孜不倦地向各路日耳曼蠻族傳教,促使他們逐一皈依天主教,從而極大地擴張了天主教的信仰人群和勢力範圍。最終使得羅馬教會從曾經的五大宗主教座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了整個西方世界的信仰主宰,淩駕於所有的世俗君王之上。
因此,在麵對新教異端的不斷進攻之時,羅馬教廷再次啟動上述戰略,也就成了很自然的選擇。
於是,作為教皇的忠實追隨者,耶穌會毅然向全世界派出傳教士,憑著一腔宗教狂熱,不惜冒著海難、瘟疫和戰亂的風險,跋山涉水前往萬裏之外的異域傳播信仰,他們在非洲向黑人傳教,在北美向易洛魁人傳教,在東亞的傳教曆史更是聞名遐邇,比如中國的利瑪竇、湯若望,日本的沙勿略都是耶穌會成員。
然而,雖然這些耶穌會傳教士是憑著宗教狂熱支持他們前往遠方傳教,但是他們的傳教活動,想要在其它文明國家獲得成功,光靠自身的狂熱和虔誠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當地統治者的支持,至少是默許。
所以,那個年代來到東亞的耶穌會傳教士,普遍以西方的先進自然科學、軍事技術和繪畫雕像藝術作為敲門磚,設法吸引東方上流社會的關注和喜好,從而潛移默化地傳播信仰,因此在無形之中起到了東西方文化交流橋梁的重要作用。其中混得最成功的幾位耶穌會傳教士,甚至成了東方君王的座上賓。
不過,在這個被數十萬現代中國穿越者極大改變了的明末位麵,麵對著瘋狂擴張、文明興盛、技術先進、實力強橫的“澳洲人”,來到遠東的耶穌會傳教士們,卻陷入了左右為難和不知所措的困惑之中。
從好的一方麵來講,“澳洲人”對天主教的教義本身並無多少抵觸,甚至很早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天主教會和教堂,以及數量龐大的天主教徒——大約在十四世紀中葉,一位名為李維的法蘭西籍醫院騎士團成員,因為一些奇妙的際遇,偶然地輾轉來到了澳洲人的土地上,並且成功地將上帝的榮光傳播到了這片土地,讓一部分澳洲人皈依了基督教,這就是澳洲天主教會的由來。(來源於穿越者編造的《澳宋帝國興亡史》,這本書跟著各式各樣的“澳洲貨”流傳向世界各地,目前在歐洲已經成為暢銷書。)
在上述消息傳到羅馬之後,整個天主教廷都為之歡欣鼓舞。教皇正式頒布諭令,冊封“聖李維”作為澳洲人的守護聖人。而據說是“聖李維”出生地的馬賽港街頭,也豎起了李維的石像。還有一些學者和教士認為,那個傳說中的富饒東方基督教國度“約翰長老國”,或許就是曾經的“澳宋帝國”……
隨著澳洲人在東方的不斷攻城略地,曾經嚴重阻礙耶穌會傳教事業的儒家思想,遭到澳洲人堪稱冷酷無情的毀滅性打擊,天主教的傳播事業也在東方取得了爆炸式的喜人成績。目前,在澳洲人占領的中國沿海各省,已經6續出現了數百座教堂,信徒數量多達三百萬以上。在澳洲本土,也有了華麗的大教堂和宏偉的修道院。而在澳洲人的相當一部分軍隊裏,還出現了隨軍牧師和修女。此外,由於受到澳洲人的影響,曾經嚴厲禁教、甚至殺戮基督徒的“武士之島”日本國,竟然在一場血流成河的慘烈內戰之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尊崇天主教為國教的國度,從而讓上帝在東方的“羔羊”數量,在短時間內成百倍地迅暴增。
短短幾十年的歲月裏,天主教在東方贏得的信徒,就已經接近了歐洲天主教國家總人口的半數!
但從壞的一方麵來說,由於澳洲天主教會的獨立性太強,有著自己的神學院,自行培養神職人員和授予聖品,故而不可避免地跟遙遠的羅馬教廷產生了許多矛盾。更別提“澳洲人”終究是一個不設國教,反倒有宗教管理局的世俗國家,雖然對基督徒沒有歧視政策,但更不可能為了傳教士而去打壓其它宗教。
於是,圍繞著東方的天主教徒是否要守大齋、是否承認一夫多妻製、東方各地的主教任命權究竟歸誰、是否允許教會對教民征收十一稅(信徒需要向教會繳納十分之一的收入)、教會產業是否有免稅特權,神父和修女是否有權結婚生子、神職人員是否可以在教堂為“非基督教徒”(穿越者)主持婚禮、是否可以在澳洲人的地盤上設立宗教裁判所和執行“女巫狩獵”……等等一係列亂七八糟的瑣碎問題,耶穌會跟澳洲天主教會鬧出了許許多多不甚愉快的爭吵和衝突。由於耶穌會相比之下不怎麽接地氣,得不到官方和民間信徒的支持,上述爭議基本都以耶穌會的失敗而告終,哪怕搬出來自羅馬的教皇諭令也沒什麽用處。
除此之外,根據耶穌會傳教士的觀察,澳洲人治下的天主教徒,其虔誠程度普遍很成問題。能夠每個星期日都去教堂的基督徒實在寥寥無幾,大多數所謂的基督徒,都隻是在脖子上掛個十字架,一年去個三四次教堂,看心情捐點兒零錢而已。就連神職人員也很不專業,總是無視羅馬教廷的一些要求和禁令。
如果澳洲天主教會這樣的做派放在歐洲,恐怕早已被教廷指責成是異端了。但問題是,這地方卻是在遠離歐洲萬裏之外的東亞,對方又是一個疆域廣袤勝過整個歐洲的級大國,信徒們也都對羅馬教廷毫無敬畏可言,無論是羅馬教廷還是耶穌會,在這種情況下都硬氣不起來——須知澳洲天主教徒不是沒有別的選擇,英國的清教徒和荷蘭的路德宗新教徒,如今同樣也在澳洲人的地盤上出沒,雖然對傳教不如耶穌會熱衷。但是,萬一天主教會過於苛求細節,把澳洲天主教會給逼急了,對方也有可能學習英國聖公會,轉身投入新教陣營,如此一來必然會徹底顛覆兩大陣營的力量對比……那麽耶穌會可就真是哭都哭不出了。
總的來說,麵對如今的東亞局勢,耶穌會傳教士感覺就像是一個餓極了的旅行者,突然被某人宴請,吃上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然而這桌飯菜雖然能吃飽肚子,但卻燒得非常不合他的口味,偏偏他又不好意思提出來讓主人重做一桌,而且即使提出來了主人也未必肯聽,反倒有可能被趕出去,徹底沒得吃了……
對於這種異常糾結的複雜局麵,梵蒂岡方麵幾經討論,最後為了防止喪失既得利益,決定在盡量避免觸怒澳洲人的前提下,想辦法在遠東另起爐灶,豎立起一個真正純潔信仰的樣板。正好信奉天主教的毛利家在日本內戰之中得勝,讓日本這個傳說中的金銀島徹底成為了上帝的國度,羅馬教廷便趁勢任命資深耶穌會教士芬達.傑洛斯,前往遠東擔任日本大主教,設法確立羅馬教廷對日本基督教信仰的領導權。
當然,盡管這一做法等於是是在跟澳洲天主教會別苗頭,並不意味著芬達.傑洛斯就需要疏遠澳洲人。相反,從歐洲前來日本的這一路上,芬達.傑洛斯大主教一直在學習漢語,並且尋找機會跟澳洲天主教會和澳洲人中的實權人物打交道、攀交情,希望能夠在日本的傳教事務上,得到這個東方霸主的體諒和認可。
等到芬達.傑洛斯大主教抵達澳門,得知了海州“大聖國”的女皇即將出嫁,澳洲人的最高統治者也會前來觀禮,而且迎娶女皇的新郎還是一名“澳洲人”基督徒的時候,芬達.傑洛斯更是主動推遲了前往日本就職的旅途,轉而先來海州主持這場婚禮,以求跟澳洲人最高領袖麵談的機會,試圖獲得對付的好感。
眼下,徐馨兒女皇的婚禮雖然還沒有舉辦,但芬達.傑洛斯大主教卻已經成功地覲見了澳洲人的最高領袖齊建軍先生,對有關日本未來可能出現的一些教務問題交換了意見,並且獲得了還算善意的認可。
但問題是,根據他在澳門、台灣、杭州和海州等地搜集到的日本宗教情報,即使能夠得到澳洲人的認可和默許,光是日本土著人的抵製就已經夠可怕了——作為一個急轉型而成的基督教國家,如今日本國內的天主教會組織,很大程度上不過是收編了之前的和尚尼姑和神主巫女,把神社和佛寺稍微改了一下模樣而已。至於和尚娶妻生子,巫女嫁人賣肉等等日本特色,自然也一並繼承了下來,並沒有因為和尚留了頭變教士,巫女換了衣服變修女而有任何的更改——除了他們的脖子上掛了個十字架之外。
事實上,他們很大程度上是把和尚和巫女當成了一份工作,不過是在工作之餘同時信仰基督耶穌而已。
如果芬達.傑洛斯大主教為了遵循羅馬教廷的指示,硬要在日本教會和教眾之中推行歐洲式的禮儀規範,那就意味著他必須強行逼迫至少幾千名日本神父和修女離婚,還要讓上萬個原本可以成為教堂繼承人的日本孩子,變成不名譽的私生子。此外還要把一大批日本基督徒高級武士和富人的小妾,給降級為情☆婦……這其中無論哪一樁哪一件,都是肯定要犯眾怒、闖大禍的事情。而在這距離羅馬如此遙遠的東方,梵蒂岡教廷的權威實在是微乎其微,他很擔心自己上午剛頒布完命令,下午就要“被暴病而死”了……
但是,如果芬達.傑洛斯大主教為了避免日本民眾的反感與懷疑,而選擇繼續一味地遷就日本土著島民的習俗,全然不顧天主教的“純正性”,那麽他這次奉命不遠萬裏前來東方,又是為了幹嘛的?
唉,真是讓人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啊!
但是,就在芬達.傑洛斯大主教滿腦子的糾結,不知道接下來在日本究竟該如何開展工作之際,他卻在海州遇到了一位大名鼎鼎的耶穌會傳教士前輩,剛從北京城裏帶著教民逃出來的湯若望。
然後,芬達.傑洛斯大主教就現,自己的這些煩惱,跟對方經曆的磨難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
湯若望,明末著名耶穌會傳教士,出生於德國科隆,原名約翰.亞當.沙爾.馮.白爾,湯若望是他為了方便在中國傳教而取的漢名。自從1619年抵達中國之後,他就一直潛心研習中國語言文化,研究中國經史和倫理,尋找其中東西方文化的融合點。同時努力跟朝野名流交往,設法達到其傳播信仰的目的。
在天啟年間,湯若望抵達北京,通過展示歐洲的最新天文研究成果和數學知識,設法贏得了明朝士大夫的興趣。之後湯若望先是巡遊北方各省,在陝西的西安建起了一座小教堂,同時搜集中國西北地區的地理和民族情報。接下來他又迴到北京,由禮部尚書徐光啟疏薦,供職於欽天監,譯著曆書,推演天文,製作儀器。同時,湯若望利用向太監講解天文知識的機會,在宮中傳播天主教,成功讓數名太監受洗入教。
按照原本位麵的曆史,依靠長袖善舞的交際能力和多年積累的人脈關係,還有一向低調的謹慎作風,即使遇到了明清交替的鼎革變局,湯若望和他在北京的教友也能夠安然無恙地成功渡劫,並且還因為其天文曆法方麵的學識和技能,而繼續在大清朝廷裏為官。甚至還先後受到了攝政王多爾袞、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的賞識與信任,一度官至欽天監監正,得以經常出入宮廷,對朝政得失多所建言,先後上奏章三百餘封。就連順治帝臨終之際商議立嗣,也曾征求湯若望意見,可見其官運之亨通、恩寵之厚重。
然而,在這個被大批穿越者魔改過的明末位麵,湯若望卻沒有了這等好運氣。雖然大清八旗還是照樣進關了,但隻在北京待了一年就土崩瓦解,不僅麾下的漢兵漢將紛紛造反,就連遼東老家都被穿越者占領,皇太極隻得帶著殘兵敗將來到江南,搶了東林黨的地盤重新立國。而北京則被關寧軍將門領祖大壽占據,自稱“大晉皇帝”,建立了一個以北京為都城,版圖橫跨北直隸和山西北部的“大晉帝國”。
不過,祖大壽的“大晉帝國”並沒有維持多久,開國僅僅七年之後,祖大壽就在一場兵變之中被殺,而他的“大晉帝國”也在關寧軍自相殘殺的內戰之中覆滅。接下來的幾年裏,北京這座帝王之都連連城頭變幻大王旗,什麽大燕、大幽、大遼的國號相繼登場,南方聞香教建立的大乘國也一度攻入北京,但很快又因為內亂而退了出去。甚至就連塞外的蒙古韃子,都曾經撿到了便宜在北京城裏待過幾天……
在這樣一種紛紛擾擾、兵荒馬亂的糟糕世道之中,湯若望的那些天文曆法和數學知識,自然變得無人問津,甚至連維持他自己的生存都變得很困難。但即使是在如此,湯若望也沒有聽從澳洲天主教會的勸告,離開日漸荒廢的北京,撤到膠東或遼東這些澳洲人的地盤,而是繼續堅守在利瑪竇遺留的小教堂裏,艱難地維持著北京小教會的活動,甚至還要給北京城裏的天主教信徒,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庇護和接濟。
但是,到了去年秋天,就連這樣的慘淡經營,也無法再在北京城裏堅持下去了:一支自稱“聖戰軍”的西北****流寇,在最近這幾年大鬧華北平原,憑著一腔宗教狂熱,愣是把勾心鬥角的各路諸侯打得找不著北。雖然這支“聖戰軍”流寇最終因為到處伐山破廟,鬧得太不像話,被穿越者出兵一通狠揍趕出了山東,但其主力依然完好無損,隻是稍事休整,就掉頭殺奔北京而來。
於是,僅僅經曆了一番短促的戰鬥,殘破的北京城頭上很快升起了新月旗。而湯若望的天主教堂自然成了他們的眼中釘,沒幾天就慘遭迴迴流寇的血洗。依靠教民們舍生忘死的掩護,湯若望總算是在“聖戰軍”的彎刀下死裏逃生,成功衝出了北京城。但還是在逃亡途中被弓箭射瞎了一隻眼睛,又被追兵砍掉了左手。所以,如今的湯若望教士,臉上戴著一隻黑眼罩,左手則套上了一個鐵鉤,乍一看還以為是加勒比海盜……但隻要一想他為傳教事業而付出的努力和犧牲,芬達.傑洛斯大主教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真是想不到啊,都已經來到了地球另一端的東方,我們還要繼續跟阿拉伯人為了信仰而戰!就像當年十字軍在巴勒斯坦一樣……這些年來,您真是受苦了。這簡直是聖人的品行!”聽湯若望講述完他這些年堅守北京的艱苦卓絕,還有逃亡之路上的各種驚險,芬達.傑洛斯大主教忍不住由衷地驚歎道。
“……這一切都是為了上帝的事業!”湯若望淡淡地答道,同時用唯一完好的右手在胸前劃了個十字,“……而且,這些東方的異教徒應該不是阿拉伯人,至於具體是什麽民族,我也說不上來……”
“……這都是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隻要明白他們是主基督的敵人,就足夠了!”
芬達.傑洛斯大主教擺了擺手說道,“……如今,北京的天主教會已經不複存在,不知您接下來又有什麽打算?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日本?現在我的身邊很缺少像您這樣熟悉東方社會的人才!”
“……多謝您的厚愛,但是真的不必了!我之前已經跟黃石元帥談過,他最遲在明年就會揮師進攻北京,剿滅那夥暴徒。屆時我自然要跟著他的軍隊一起重返北京,再次繼續利瑪竇前輩在中國的傳教事業。至於日本的傳教事業,嗬嗬,適用於中國的經驗,未必適用於日本,像我這樣的人,過去了也隻能添亂……”
“……您真是太謙虛了……”芬達.傑洛斯大主教笑道,但是看湯若望的態度十分堅決,倒也沒有繼續強請,“……唉……相比你領導的教區,日本的形勢雖然好得多,但麻煩也不少啊……”
他一邊歎息著,一邊將日本天主教會各種不符合規矩的事情逐一道來,想要聽聽湯若望的意見。而湯若望聽完之後沉吟片刻,搖頭對芬達.傑洛斯大主教說道,“……恕我直言,您真是太心急了,日本這個國家皈依我主才隻有幾年,教會的根基都尚未穩固,實在不能要求太高。更何況,就連羅馬的教皇和樞機主教們,尚有許多眾人皆知、位高權重的私生子,又怎麽能要求日本的教會成員向聖徒看齊呢?”
“……可是,梵蒂岡的指示是……”芬達.傑洛斯大主教臉色有些為難。
“……閣下,請不要忘了,我們來到東方的任務,是在東方擴大主的羊群,而不是在已有的羊群之中製造紛爭。這隻會讓羊群統統逃走!這樣魯莽的錯誤,在過去已經犯過好幾次,如今可不能再犯了!”
湯若望沉聲說道,“……我們在東方的傳教事業,從來都不是走在一條結實的繩子上,而是走在一根頭絲上,任何急躁和衝動的做法,都會瞬間葬送幾十年辛苦贏得的一切!上個世紀,教廷就因為一次錯誤的決策(不準英王亨利八世離婚)而永遠丟失了英格蘭。如今難道還要再來一次嗎?”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就算進展緩慢、一事無成,也比毀掉前人的心血要好。”
芬達.傑洛斯大主教沉默了片刻,終於緩緩地點頭說道,“……我到了日本之後,會尊重當地教徒的意見,盡量慎重行事的。至於更進一步的事情,隻能等到教會在日本的地基被夯實了之後再說……嗯,現在似乎已經快要到舉辦婚禮的時間了,我也該準備起來了,不知您是否願意跟我一起過去?”
“……啊,那當然是不勝榮幸……”
(本章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番外的番外二、《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中)
當日下午,雖然女皇的婚禮尚未開始,但為了營造出一種“舉國歡慶”的氛圍,海州城的大街小巷也“劈裏啪啦”地燃放起了鞭炮。那些渾身肮髒、衣衫破爛的市民們,用他們麻木的眼神,茫然地看著諸位“大聖國”的豪門仆役到處放鞭炮、拉橫幅,不由得對傍晚可以免費吃喝的流水席也多了幾分期待
在這此起彼伏的萬家爆竹聲中,一群剃了短、穿著套頭衫號衣、麵黃肌瘦,仿佛風吹就倒的家夥,也顫巍巍地走出了海州勞改營的大鐵門,然後望著勞改營外麵的街市和鄉野,不由得黯然淚下。
“……這該死的海州大魔國!貧僧總算是活著熬出來了!當年真不該聽了那幫讀書人的忽悠,來這兒降什麽妖,除什麽魔啊!可憐我那三個師兄,全都在這個鬼地方死得好慘呐!”
一位江南口音的光頭漢子,看著自己渾身上下的傷疤和曬得黝黑的皮膚,忍不住老淚縱橫地悲歎道。
“……智丈小友,人終有一死,您也別太傷心了。不管怎麽樣,咱們好歹是活著出了火坑。”
旁邊一位瘦得脫了形的中年道士,對智丈和尚安慰說,“……等你迴到揚州禪智寺之後,就好生調養,修生養性,再也不要出來冒充什麽俠客了。海州大魔國的這些日子,就當是做了一場噩夢吧!”
“……哼,你們兩個南方人真是太沒誌氣了!看灑家迴山之後叫齊了師兄弟,帶上趁手家夥,聯絡天下義士一齊鏟平了這吃人魔窟!也讓這幫魔教妖邪和海外髡賊,好生領教一番少林武功的厲害!”
另一個自稱是出身嵩山少林寺、精通金鍾罩和十八銅人陣的中年和尚,滿臉傲氣地如此說道,隻是那雙還在微微打顫的腿腳,卻顯示出這位少林武僧同樣也是色厲內荏……
——以上這幾位被釋放的勞改犯,都是被海州“大魔國”各種淫邪妖異的傳說所惑,興衝衝前來斬妖除魔的高僧、道長和俠士們。這幫看多了“澳洲武俠”的家夥,向往著“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世如潮人如水,隻歎江湖幾人迴”的大俠風範,不顧自身斤兩,憑著幾手粗淺功夫和雜耍技倆,居然就敢東施效顰,跑到海州來“斬妖除魔”。本以為這海州大魔國真的藏著什麽武功秘笈、靈丹妙藥和金銀寶藏之類,或許還有熱情如火的妖女魔女會幡然醒悟,願意倒貼過來肉身布施他們這些正道俠士……結果才剛到了海州地麵上,就因為對著聞香教眾口出狂言,而狠狠挨了一頓棍棒,隨即被逮到了勞改營。
可想而知,統治海州的前聞香教眾,自然沒有什麽現代社會的法製和人權精神,直接把他們當成免費苦力使喚,整天戴著鐵鐐銬,被皮鞭驅使著篩砂子、砸石頭、編籮筐……那可當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連軸轉,吃得比雞少,幹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不時還要被看守毆打和餓飯。如此折騰了十幾年之後,饒是鐵打的漢子也熬不住折磨,紛紛相繼倒斃進了亂葬崗喂狗。虧得眼下“齊天大聖”徐馨兒女皇再婚,舉國大☆赦,眼前這最後幾個顫顫巍巍的死剩種,才不用繼續篩砂子篩到死,而是能囫圇著走出牢門。
“……少林寺?嘿嘿,你這禿驢是在牢裏關了多少年啊?連李自成火燒少林寺的事情都不知道?”
聽了那位少林武僧的大言不慚,旁邊一個同樣剛剛出獄的黝黑少年,頓時不由得嘿嘿冷笑起來,仿佛看到了什麽笑話似的——這家夥在前天剛剛因為打架鬥毆而被關進牢裏,結果才篩了兩天砂子,今天就趕上大☆赦被放出來了,對外界的消息,自然比這幾位吃了好些年牢飯的道長高僧們要靈通得多。
“……火燒少林寺?!”一眾僧俗俠士們在海州勞改營裏篩了那麽多年的砂子,對於江湖消息自然是閉塞得很,當即追問道:“……這是什麽時候的事?那大順皇帝李自成為何如此喪心病狂?”
“……那已經是十年前的舊事啦!至於原因麽,誰讓李自成揮師攻打洛陽的時候,少林和尚腦筋搭錯,非要幫著守城呢?這下可好,洛陽陷落之後,少林寺立刻遭了報應,被李自成派兵一把火燒個精光,大小和尚不是被殺,就是被繩子捆了賣到咱們海州來換軍餉,那時候我可是親眼看著他們一溜兒大光頭,在碼頭上被挨個兒用烙鐵在臉上燙了奴印,然後被押上荷蘭紅毛夷的販奴船的……”
那海州少年一臉嘲諷地如此說道,“……所以說,大師啊,你那些師兄弟,怕是已經被賣到爪哇國了!”
驟然聽聞這等噩耗,剛出獄的少林武僧頓時仰天哭號一聲,隨即癱倒在地,淚流滿麵。而旁邊那位揚州和尚,則是連忙扶起他安慰說,“……師兄還請節哀,若是無處可去,不妨跟我去禪智寺吧!”
不料那海州少年又是冷笑一聲,“……揚州禪智寺?嘿嘿,你們兩個光頭,還真是難兄難弟嘛!”
“……阿彌陀佛,這位小施主,何出此言?莫非貧僧所在的禪智寺,也出了什麽變故不成?”
那位來自揚州禪智寺的和尚聞言,不由得大驚失色,“……還請小施主不吝告知!”
“……還能是什麽變故?自然是遭了兵災啦!”那海州少年撓了撓頭答道,“……八年前,李自成率軍東征清國,與清國皇帝多爾袞大戰徐州,結果清軍慘敗,一路南逃到揚州之後內訌嘩變,一把火將揚州城燒了七天七夜!雖說後來李自成遇刺死了,大順朝也垮了。但清軍同樣沒膽子再迴江北,而是毀棄了揚州城,盡遷其民至江南。揚州禪智寺就算之前僥幸沒被燒掉,眼下也肯定被清軍搞成廢墟啦!”
“……阿彌陀佛!我的佛祖啊!!!”出身揚州禪智寺的和尚頓時也雙眼一黑,跌坐在地,淚如雨下。
“……咳咳!兩位若是無處可去的話,不妨跟貧道一塊兒迴泰山如何?”
之前那位瘦得脫了形的中年道士見狀頓時有些不忍,對兩位獄友說道,“……雖然貧道出身的玉帝觀,未必答應收留二位,但泰山也有不少佛寺,可供二位掛單……”
隻是道士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海州少年給打斷了,“……迴泰山?這個……道長你該不是開玩笑吧?”
那道士霎時間聽得心頭一緊,“……這個……莫非泰山玉帝觀在這些年裏,也出了什麽變故不成?”
“……唉,何止是你那玉帝觀出了變故!根本就是整座泰山上下都全完了啊!”海州少年歎了口氣,對道士解釋說,“……大概在五六年之前,從西北陝甘那邊流竄過來一群迴迴悍匪,拖家帶口的足有幾萬人,不知怎麽的闖進了山東,先是一口氣橫掃魯西各縣,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當真是所向披靡。之後,這幫迴人悍匪又在前年攻上了泰山……哎,如果他們隻是想要搶錢搶糧搶地盤,或者玩什麽泰山封禪,那倒也沒啥,誰讓人家的拳頭大呢?誰知這幫迴迴卻是一心要傳播他們的那套教義,為此要伐山破廟肅清旁神,於是把泰山上下的幾千僧人道士一概殺盡,各所佛寺道觀統統改成了掛新月旗的真神廟……”
“……那,那後來呢?這幫迴迴魔頭,如今還盤踞在泰山上嗎?”道士顫聲問道。
“……那倒沒有,這幫迴迴也就在泰山折騰了大半年,然後在去年春天被澳洲人大兵打敗,隻得逃出山東地界,重新流竄到北方去了。聽說好像打進了北京城,又在那邊狠狠造了一番殺孽,還在通州蓋了座骷髏塔。但是,被澳洲大兵收複的泰山一帶,也被糟蹋得不成樣子,農田全荒了,房子也都毀了。”
海州少年撇了撇嘴答道,“……所以澳洲大兵雖然打下了泰山,但也沒有久留,隻是將當地百姓遷到了萊州、膠州和咱們海州安置,然後就撤兵了。如今泰山上據說連活人都沒幾個,你們過去是想當野人嗎?”
聽了這話,那泰山玉帝觀的道士,和另外一個從泰山那邊來的僧人,都猶如五雷轟頂,瞬間呆若木雞。而剩下幾個高僧、道長和俠士們,則趕緊一擁而上,圍住那位消息靈通的海州少年,七嘴八舌地打聽各自家鄉的近況。然而結果都是慘不忍睹:不是被伐山破廟,就是被屠城滅族,最起碼也是被強製遷徙……
——過去這十多年裏,華夏大地幾乎上演了一切人類能夠想象到的悲劇和慘劇……兵馬流寇廝殺劫掠,邦國王朝旋起旋滅,名山古刹化為荒野,名城大邑淪為廢墟,旱澇大災接連不斷,中原沃土遍地荊棘。
至於湖廣、江南、川蜀、關中等地,同樣也是戰火連天、餓殍遍地,再加上接二連三的瘟疫和水災旱災,簡直是不給老百姓留下半點兒活路,很多地方連消息都斷了。天曉得是不是人全死光變成鬼國了。
相比之下,海州這個托庇於“澳洲髡賊”的大魔國,居然已經稱得上是安樂之地了。
“……老天爺啊!本以為這海州乃是魔窟,想不到故鄉更是早已淪為煉獄,這叫人何去何從呐!”
一位道士跌坐在地上,滿臉苦澀地哀歎,“……罷了罷了,眼下就是想要迴鄉,手裏也沒有盤纏,還是先找個能安頓下來的地方,好歹掙一碗飯吃吧!我今天連早飯都沒吃上呢!”他揉著咕咕叫的肚皮,用期盼的眼神看著海州少年,“……這位小兄弟,可否打聽一下,這附近有什麽招人的地方嗎?”
“……海州這邊……招工的地方也有幾個,可是你們肯定找不到保人,恐怕沒有哪個店鋪作坊敢收啊!在碼頭扛大包倒是不用人作保,但瞧你們這副風吹就倒的撲街衰樣,海州地麵上有哪個工頭肯要?”
少年為難地撓了撓頭皮,但隨即眼神一轉,就有了個貌似可行的鬼點子,“……不過,大家好歹是一起共患難過的,咱也不能看著你們餓死在外頭。看到海邊那座屋頂上豎著十字架的西洋寺廟了麽?你們隻要過去如此這般……好歹混上幾頓粗茶淡飯還是沒問題的。什麽?海州城裏的那個西洋教堂看上去更氣派?拜托,今天咱們的‘齊天大聖’要在那兒出嫁呢!就憑你們這副髒兮兮的邋遢模樣,居然也想混過去吃流水席?小心因為有礙觀瞻,被人家一頓棍子打出來啊!……做人要知足!!莫要再不知死活了!!!……”
幾個小時之後,一群吃了多年牢飯的前佛教界和道教界神棍人士,就坐在了城外海邊山頭上的一所天主教修道院裏,領到了一身漿洗得泛白的修士灰袍,又草草梳洗了一下髒兮兮的頭臉,然後狼吞虎咽地啃著色澤黝黑的硬饃饃,喝著帶了餿味的豆子湯或稀粥——這都是他們自願皈依上帝之後,才從修道院管事手裏拿到的免費夥食,同時豎起耳朵聽著“澳洲天主教會”的一位見習牧師,略帶粵語口音的布道: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不管世人信還是不信……須知唯有虔誠的信徒才能得救,並不是身體死亡一切就結束了,在最後審判之時,生命名冊上沒有名字的人,會被投入永遠不滅的火堆……相信耶穌吧,等待他的降臨……不要錯過天國……”
——就這樣,這幫僧道人士的轉職之路,似乎有了個還算順暢的開頭……畢竟天下神棍是一家麽?
與此同時,在海州大教堂的休息室內,這場女皇大婚的預定主持者,剛剛遠航了半個地球,從歐洲趕來東方上任的耶穌會教士,新任的日本大主教芬達.傑洛斯,正在會見一位德高望重的客人。
——對於羅馬天主教會來說,十七世紀的上半葉,是一段屢遭挫折的沮喪歲月。
從馬丁路德正式宣告新教誕生,到現在這個時候為止,歐洲天主教與新教之間的文攻武鬥,浴血廝殺,已經足足持續了一百多年,期間有過無數次的反複爭奪和互相拉鋸,讓可憐的歐洲人幾乎要流幹了血。
新教依靠大航海時代新興的工商業資產階級,借助宗教改革的時代大勢乘風而起,並且利用天主教陣營的腐朽和分裂,一路狂飆猛進,不斷攻陷一個個國家的信仰陣地。不肯走進墳墓的羅馬教廷則聯合歐洲傳統封建勢力,特別是西班牙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動反宗教改革運動,穩住剩下的核心地盤,搜羅狂熱信徒充當嫡係部隊,利用異端裁判所加緊鎮壓新教徒和其他異端,加強思想文化方麵的控製,並且從軍事和政治上對新教勢力展開一輪又一輪的反攻倒算,企圖讓歐洲基督教世界的一切恢複舊觀。
然而,隨著三十年戰爭和英國內戰的塵埃落定,天主教會最後一次徹底撲滅新教異端的努力宣告失敗,教皇也不得不低頭正視現實,承認中西歐基督徒的信仰世界全麵大分裂,無法再恢複往昔的統一盛況。
而與此同時,近東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結束了數十年的內政混亂,再次恢複戰略進攻,重新在中歐戰場和地中海上,對天主教陣營啟動了排山倒海的攻勢。擋在第一線的奧地利和威尼斯早已是左支右絀,節節敗退。一旦這道並不厚實的緩衝帶被撕裂,意大利和教皇國就要暴露在異教徒的彎刀麵前。
如此腹背受敵、內外交困的局勢,還有年複一年不斷縮小和失守的勢力範圍,讓這一時期遭到新教和綠教夾擊的羅馬教廷上下充滿了憂患意識,仿佛看到了昔日羅馬帝國崩潰的景象,再一次重演於眼前。
在這樣日漸不利的窘境之中,羅馬教廷的作風變得越來越思想保守和手段激烈——文藝複興時期那種寬容、理性的人文主義清風,早已消逝殆盡,取而代之的,則是殘暴的宗教裁判所和瘋狂的女巫狩獵。
為了落實執行上述的殘酷戰略,耶穌會應運而生,成為了天主教對抗宗教改革的重要法寶和利器。
——跟本篤會、方濟各會這些誕生於中世紀的老牌修會不同,耶穌會創立於新教誕生之後的1534年,內部組織嚴密,上下關係嚴格,缺少傳統的仁慈精神,打擊異端不擇手段,經常參與各種陰謀詭計和血腥清洗,實際上就是教皇直屬的情報特務機構,相當於教皇國的克格勃、摩薩德、cia或者阿薩辛。
據說歐洲近代史上的很多暗殺、屠殺和恐怖事件,都跟耶穌會脫不了關係,在法國,他們計劃行刺波旁王朝開國大王亨利四世,但被告而失敗。在英國,他們策劃火藥陰謀,差點兒炸死詹姆斯一世國王。在天主教陣營內部,他們也和西班牙葡萄牙的王室爭奪利益,這是因為西班牙和奧地利的王侯力圖用世俗武力控製教廷,而教廷則力圖擺脫控製並反控製王侯。此外,三十年戰爭之所以會打得如此殘酷慘烈,幾乎毀滅了整個德意誌,背後也有耶穌會企圖借機清洗德國這個路德宗新教徒大本營,不斷破壞和談的緣故。
因此,耶穌會在當時的歐洲各國堪稱是臭名昭著,類似於3k黨或納粹,甚至被各國君王當作恐怖分子來查禁,即使是天主教陣營內部最虔誠的西班牙王國,最後也無法容忍耶穌會的猖狂行徑——當時的耶穌會傳教士居然在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公然煽動分裂,一度建立起了類似條頓騎士團國的南美耶穌會國!
最終,在歐洲各國君王的反彈之下,教廷不得不在十八世紀解散了耶穌會,雖然在十九世紀,耶穌會又再次複活,但此時已經是工業革命的年代,無論是耶穌會還是羅馬教廷,都沒有了當年的瘋狂勁頭。
不過,在歐洲基督教世界以外的地方,大航海時代的耶穌會成員卻是形象頗為正麵,廣受世人讚頌。
——在十六世紀,鑒於新教勢力已經在歐洲北部日益強盛,恐怕難以遏止。為了彌補失陷的信仰陣地,羅馬教會做出一個戰略決策,那就是利用地理大現的良機,派人前往亞洲、非洲和美洲大力傳播天主教信仰,在全世界範圍內增加天主教信徒的數量,最後憑借體量上的龐大優勢,重新壓倒歐洲的新教異端。
類似這樣的戰略,在基督教的曆史上已經有過一次成功先例——在羅馬帝國後期,雖然基督教已經成為帝國的國教,但羅馬教會不過是帝國五大宗主教座之一,跟君士坦丁堡、安條克、耶路撒冷和亞曆山大宗主教平起平坐而已。然而,在西羅馬帝國崩潰的過程之中,羅馬教會依靠孜孜不倦地向各路日耳曼蠻族傳教,促使他們逐一皈依天主教,從而極大地擴張了天主教的信仰人群和勢力範圍。最終使得羅馬教會從曾經的五大宗主教座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了整個西方世界的信仰主宰,淩駕於所有的世俗君王之上。
因此,在麵對新教異端的不斷進攻之時,羅馬教廷再次啟動上述戰略,也就成了很自然的選擇。
於是,作為教皇的忠實追隨者,耶穌會毅然向全世界派出傳教士,憑著一腔宗教狂熱,不惜冒著海難、瘟疫和戰亂的風險,跋山涉水前往萬裏之外的異域傳播信仰,他們在非洲向黑人傳教,在北美向易洛魁人傳教,在東亞的傳教曆史更是聞名遐邇,比如中國的利瑪竇、湯若望,日本的沙勿略都是耶穌會成員。
然而,雖然這些耶穌會傳教士是憑著宗教狂熱支持他們前往遠方傳教,但是他們的傳教活動,想要在其它文明國家獲得成功,光靠自身的狂熱和虔誠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當地統治者的支持,至少是默許。
所以,那個年代來到東亞的耶穌會傳教士,普遍以西方的先進自然科學、軍事技術和繪畫雕像藝術作為敲門磚,設法吸引東方上流社會的關注和喜好,從而潛移默化地傳播信仰,因此在無形之中起到了東西方文化交流橋梁的重要作用。其中混得最成功的幾位耶穌會傳教士,甚至成了東方君王的座上賓。
不過,在這個被數十萬現代中國穿越者極大改變了的明末位麵,麵對著瘋狂擴張、文明興盛、技術先進、實力強橫的“澳洲人”,來到遠東的耶穌會傳教士們,卻陷入了左右為難和不知所措的困惑之中。
從好的一方麵來講,“澳洲人”對天主教的教義本身並無多少抵觸,甚至很早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天主教會和教堂,以及數量龐大的天主教徒——大約在十四世紀中葉,一位名為李維的法蘭西籍醫院騎士團成員,因為一些奇妙的際遇,偶然地輾轉來到了澳洲人的土地上,並且成功地將上帝的榮光傳播到了這片土地,讓一部分澳洲人皈依了基督教,這就是澳洲天主教會的由來。(來源於穿越者編造的《澳宋帝國興亡史》,這本書跟著各式各樣的“澳洲貨”流傳向世界各地,目前在歐洲已經成為暢銷書。)
在上述消息傳到羅馬之後,整個天主教廷都為之歡欣鼓舞。教皇正式頒布諭令,冊封“聖李維”作為澳洲人的守護聖人。而據說是“聖李維”出生地的馬賽港街頭,也豎起了李維的石像。還有一些學者和教士認為,那個傳說中的富饒東方基督教國度“約翰長老國”,或許就是曾經的“澳宋帝國”……
隨著澳洲人在東方的不斷攻城略地,曾經嚴重阻礙耶穌會傳教事業的儒家思想,遭到澳洲人堪稱冷酷無情的毀滅性打擊,天主教的傳播事業也在東方取得了爆炸式的喜人成績。目前,在澳洲人占領的中國沿海各省,已經6續出現了數百座教堂,信徒數量多達三百萬以上。在澳洲本土,也有了華麗的大教堂和宏偉的修道院。而在澳洲人的相當一部分軍隊裏,還出現了隨軍牧師和修女。此外,由於受到澳洲人的影響,曾經嚴厲禁教、甚至殺戮基督徒的“武士之島”日本國,竟然在一場血流成河的慘烈內戰之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尊崇天主教為國教的國度,從而讓上帝在東方的“羔羊”數量,在短時間內成百倍地迅暴增。
短短幾十年的歲月裏,天主教在東方贏得的信徒,就已經接近了歐洲天主教國家總人口的半數!
但從壞的一方麵來說,由於澳洲天主教會的獨立性太強,有著自己的神學院,自行培養神職人員和授予聖品,故而不可避免地跟遙遠的羅馬教廷產生了許多矛盾。更別提“澳洲人”終究是一個不設國教,反倒有宗教管理局的世俗國家,雖然對基督徒沒有歧視政策,但更不可能為了傳教士而去打壓其它宗教。
於是,圍繞著東方的天主教徒是否要守大齋、是否承認一夫多妻製、東方各地的主教任命權究竟歸誰、是否允許教會對教民征收十一稅(信徒需要向教會繳納十分之一的收入)、教會產業是否有免稅特權,神父和修女是否有權結婚生子、神職人員是否可以在教堂為“非基督教徒”(穿越者)主持婚禮、是否可以在澳洲人的地盤上設立宗教裁判所和執行“女巫狩獵”……等等一係列亂七八糟的瑣碎問題,耶穌會跟澳洲天主教會鬧出了許許多多不甚愉快的爭吵和衝突。由於耶穌會相比之下不怎麽接地氣,得不到官方和民間信徒的支持,上述爭議基本都以耶穌會的失敗而告終,哪怕搬出來自羅馬的教皇諭令也沒什麽用處。
除此之外,根據耶穌會傳教士的觀察,澳洲人治下的天主教徒,其虔誠程度普遍很成問題。能夠每個星期日都去教堂的基督徒實在寥寥無幾,大多數所謂的基督徒,都隻是在脖子上掛個十字架,一年去個三四次教堂,看心情捐點兒零錢而已。就連神職人員也很不專業,總是無視羅馬教廷的一些要求和禁令。
如果澳洲天主教會這樣的做派放在歐洲,恐怕早已被教廷指責成是異端了。但問題是,這地方卻是在遠離歐洲萬裏之外的東亞,對方又是一個疆域廣袤勝過整個歐洲的級大國,信徒們也都對羅馬教廷毫無敬畏可言,無論是羅馬教廷還是耶穌會,在這種情況下都硬氣不起來——須知澳洲天主教徒不是沒有別的選擇,英國的清教徒和荷蘭的路德宗新教徒,如今同樣也在澳洲人的地盤上出沒,雖然對傳教不如耶穌會熱衷。但是,萬一天主教會過於苛求細節,把澳洲天主教會給逼急了,對方也有可能學習英國聖公會,轉身投入新教陣營,如此一來必然會徹底顛覆兩大陣營的力量對比……那麽耶穌會可就真是哭都哭不出了。
總的來說,麵對如今的東亞局勢,耶穌會傳教士感覺就像是一個餓極了的旅行者,突然被某人宴請,吃上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然而這桌飯菜雖然能吃飽肚子,但卻燒得非常不合他的口味,偏偏他又不好意思提出來讓主人重做一桌,而且即使提出來了主人也未必肯聽,反倒有可能被趕出去,徹底沒得吃了……
對於這種異常糾結的複雜局麵,梵蒂岡方麵幾經討論,最後為了防止喪失既得利益,決定在盡量避免觸怒澳洲人的前提下,想辦法在遠東另起爐灶,豎立起一個真正純潔信仰的樣板。正好信奉天主教的毛利家在日本內戰之中得勝,讓日本這個傳說中的金銀島徹底成為了上帝的國度,羅馬教廷便趁勢任命資深耶穌會教士芬達.傑洛斯,前往遠東擔任日本大主教,設法確立羅馬教廷對日本基督教信仰的領導權。
當然,盡管這一做法等於是是在跟澳洲天主教會別苗頭,並不意味著芬達.傑洛斯就需要疏遠澳洲人。相反,從歐洲前來日本的這一路上,芬達.傑洛斯大主教一直在學習漢語,並且尋找機會跟澳洲天主教會和澳洲人中的實權人物打交道、攀交情,希望能夠在日本的傳教事務上,得到這個東方霸主的體諒和認可。
等到芬達.傑洛斯大主教抵達澳門,得知了海州“大聖國”的女皇即將出嫁,澳洲人的最高統治者也會前來觀禮,而且迎娶女皇的新郎還是一名“澳洲人”基督徒的時候,芬達.傑洛斯更是主動推遲了前往日本就職的旅途,轉而先來海州主持這場婚禮,以求跟澳洲人最高領袖麵談的機會,試圖獲得對付的好感。
眼下,徐馨兒女皇的婚禮雖然還沒有舉辦,但芬達.傑洛斯大主教卻已經成功地覲見了澳洲人的最高領袖齊建軍先生,對有關日本未來可能出現的一些教務問題交換了意見,並且獲得了還算善意的認可。
但問題是,根據他在澳門、台灣、杭州和海州等地搜集到的日本宗教情報,即使能夠得到澳洲人的認可和默許,光是日本土著人的抵製就已經夠可怕了——作為一個急轉型而成的基督教國家,如今日本國內的天主教會組織,很大程度上不過是收編了之前的和尚尼姑和神主巫女,把神社和佛寺稍微改了一下模樣而已。至於和尚娶妻生子,巫女嫁人賣肉等等日本特色,自然也一並繼承了下來,並沒有因為和尚留了頭變教士,巫女換了衣服變修女而有任何的更改——除了他們的脖子上掛了個十字架之外。
事實上,他們很大程度上是把和尚和巫女當成了一份工作,不過是在工作之餘同時信仰基督耶穌而已。
如果芬達.傑洛斯大主教為了遵循羅馬教廷的指示,硬要在日本教會和教眾之中推行歐洲式的禮儀規範,那就意味著他必須強行逼迫至少幾千名日本神父和修女離婚,還要讓上萬個原本可以成為教堂繼承人的日本孩子,變成不名譽的私生子。此外還要把一大批日本基督徒高級武士和富人的小妾,給降級為情☆婦……這其中無論哪一樁哪一件,都是肯定要犯眾怒、闖大禍的事情。而在這距離羅馬如此遙遠的東方,梵蒂岡教廷的權威實在是微乎其微,他很擔心自己上午剛頒布完命令,下午就要“被暴病而死”了……
但是,如果芬達.傑洛斯大主教為了避免日本民眾的反感與懷疑,而選擇繼續一味地遷就日本土著島民的習俗,全然不顧天主教的“純正性”,那麽他這次奉命不遠萬裏前來東方,又是為了幹嘛的?
唉,真是讓人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啊!
但是,就在芬達.傑洛斯大主教滿腦子的糾結,不知道接下來在日本究竟該如何開展工作之際,他卻在海州遇到了一位大名鼎鼎的耶穌會傳教士前輩,剛從北京城裏帶著教民逃出來的湯若望。
然後,芬達.傑洛斯大主教就現,自己的這些煩惱,跟對方經曆的磨難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
湯若望,明末著名耶穌會傳教士,出生於德國科隆,原名約翰.亞當.沙爾.馮.白爾,湯若望是他為了方便在中國傳教而取的漢名。自從1619年抵達中國之後,他就一直潛心研習中國語言文化,研究中國經史和倫理,尋找其中東西方文化的融合點。同時努力跟朝野名流交往,設法達到其傳播信仰的目的。
在天啟年間,湯若望抵達北京,通過展示歐洲的最新天文研究成果和數學知識,設法贏得了明朝士大夫的興趣。之後湯若望先是巡遊北方各省,在陝西的西安建起了一座小教堂,同時搜集中國西北地區的地理和民族情報。接下來他又迴到北京,由禮部尚書徐光啟疏薦,供職於欽天監,譯著曆書,推演天文,製作儀器。同時,湯若望利用向太監講解天文知識的機會,在宮中傳播天主教,成功讓數名太監受洗入教。
按照原本位麵的曆史,依靠長袖善舞的交際能力和多年積累的人脈關係,還有一向低調的謹慎作風,即使遇到了明清交替的鼎革變局,湯若望和他在北京的教友也能夠安然無恙地成功渡劫,並且還因為其天文曆法方麵的學識和技能,而繼續在大清朝廷裏為官。甚至還先後受到了攝政王多爾袞、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的賞識與信任,一度官至欽天監監正,得以經常出入宮廷,對朝政得失多所建言,先後上奏章三百餘封。就連順治帝臨終之際商議立嗣,也曾征求湯若望意見,可見其官運之亨通、恩寵之厚重。
然而,在這個被大批穿越者魔改過的明末位麵,湯若望卻沒有了這等好運氣。雖然大清八旗還是照樣進關了,但隻在北京待了一年就土崩瓦解,不僅麾下的漢兵漢將紛紛造反,就連遼東老家都被穿越者占領,皇太極隻得帶著殘兵敗將來到江南,搶了東林黨的地盤重新立國。而北京則被關寧軍將門領祖大壽占據,自稱“大晉皇帝”,建立了一個以北京為都城,版圖橫跨北直隸和山西北部的“大晉帝國”。
不過,祖大壽的“大晉帝國”並沒有維持多久,開國僅僅七年之後,祖大壽就在一場兵變之中被殺,而他的“大晉帝國”也在關寧軍自相殘殺的內戰之中覆滅。接下來的幾年裏,北京這座帝王之都連連城頭變幻大王旗,什麽大燕、大幽、大遼的國號相繼登場,南方聞香教建立的大乘國也一度攻入北京,但很快又因為內亂而退了出去。甚至就連塞外的蒙古韃子,都曾經撿到了便宜在北京城裏待過幾天……
在這樣一種紛紛擾擾、兵荒馬亂的糟糕世道之中,湯若望的那些天文曆法和數學知識,自然變得無人問津,甚至連維持他自己的生存都變得很困難。但即使是在如此,湯若望也沒有聽從澳洲天主教會的勸告,離開日漸荒廢的北京,撤到膠東或遼東這些澳洲人的地盤,而是繼續堅守在利瑪竇遺留的小教堂裏,艱難地維持著北京小教會的活動,甚至還要給北京城裏的天主教信徒,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庇護和接濟。
但是,到了去年秋天,就連這樣的慘淡經營,也無法再在北京城裏堅持下去了:一支自稱“聖戰軍”的西北****流寇,在最近這幾年大鬧華北平原,憑著一腔宗教狂熱,愣是把勾心鬥角的各路諸侯打得找不著北。雖然這支“聖戰軍”流寇最終因為到處伐山破廟,鬧得太不像話,被穿越者出兵一通狠揍趕出了山東,但其主力依然完好無損,隻是稍事休整,就掉頭殺奔北京而來。
於是,僅僅經曆了一番短促的戰鬥,殘破的北京城頭上很快升起了新月旗。而湯若望的天主教堂自然成了他們的眼中釘,沒幾天就慘遭迴迴流寇的血洗。依靠教民們舍生忘死的掩護,湯若望總算是在“聖戰軍”的彎刀下死裏逃生,成功衝出了北京城。但還是在逃亡途中被弓箭射瞎了一隻眼睛,又被追兵砍掉了左手。所以,如今的湯若望教士,臉上戴著一隻黑眼罩,左手則套上了一個鐵鉤,乍一看還以為是加勒比海盜……但隻要一想他為傳教事業而付出的努力和犧牲,芬達.傑洛斯大主教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真是想不到啊,都已經來到了地球另一端的東方,我們還要繼續跟阿拉伯人為了信仰而戰!就像當年十字軍在巴勒斯坦一樣……這些年來,您真是受苦了。這簡直是聖人的品行!”聽湯若望講述完他這些年堅守北京的艱苦卓絕,還有逃亡之路上的各種驚險,芬達.傑洛斯大主教忍不住由衷地驚歎道。
“……這一切都是為了上帝的事業!”湯若望淡淡地答道,同時用唯一完好的右手在胸前劃了個十字,“……而且,這些東方的異教徒應該不是阿拉伯人,至於具體是什麽民族,我也說不上來……”
“……這都是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隻要明白他們是主基督的敵人,就足夠了!”
芬達.傑洛斯大主教擺了擺手說道,“……如今,北京的天主教會已經不複存在,不知您接下來又有什麽打算?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日本?現在我的身邊很缺少像您這樣熟悉東方社會的人才!”
“……多謝您的厚愛,但是真的不必了!我之前已經跟黃石元帥談過,他最遲在明年就會揮師進攻北京,剿滅那夥暴徒。屆時我自然要跟著他的軍隊一起重返北京,再次繼續利瑪竇前輩在中國的傳教事業。至於日本的傳教事業,嗬嗬,適用於中國的經驗,未必適用於日本,像我這樣的人,過去了也隻能添亂……”
“……您真是太謙虛了……”芬達.傑洛斯大主教笑道,但是看湯若望的態度十分堅決,倒也沒有繼續強請,“……唉……相比你領導的教區,日本的形勢雖然好得多,但麻煩也不少啊……”
他一邊歎息著,一邊將日本天主教會各種不符合規矩的事情逐一道來,想要聽聽湯若望的意見。而湯若望聽完之後沉吟片刻,搖頭對芬達.傑洛斯大主教說道,“……恕我直言,您真是太心急了,日本這個國家皈依我主才隻有幾年,教會的根基都尚未穩固,實在不能要求太高。更何況,就連羅馬的教皇和樞機主教們,尚有許多眾人皆知、位高權重的私生子,又怎麽能要求日本的教會成員向聖徒看齊呢?”
“……可是,梵蒂岡的指示是……”芬達.傑洛斯大主教臉色有些為難。
“……閣下,請不要忘了,我們來到東方的任務,是在東方擴大主的羊群,而不是在已有的羊群之中製造紛爭。這隻會讓羊群統統逃走!這樣魯莽的錯誤,在過去已經犯過好幾次,如今可不能再犯了!”
湯若望沉聲說道,“……我們在東方的傳教事業,從來都不是走在一條結實的繩子上,而是走在一根頭絲上,任何急躁和衝動的做法,都會瞬間葬送幾十年辛苦贏得的一切!上個世紀,教廷就因為一次錯誤的決策(不準英王亨利八世離婚)而永遠丟失了英格蘭。如今難道還要再來一次嗎?”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就算進展緩慢、一事無成,也比毀掉前人的心血要好。”
芬達.傑洛斯大主教沉默了片刻,終於緩緩地點頭說道,“……我到了日本之後,會尊重當地教徒的意見,盡量慎重行事的。至於更進一步的事情,隻能等到教會在日本的地基被夯實了之後再說……嗯,現在似乎已經快要到舉辦婚禮的時間了,我也該準備起來了,不知您是否願意跟我一起過去?”
“……啊,那當然是不勝榮幸……”
(本章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