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6 虛心才能走好人生的路
青少年不可不讀的18本國學經典 作者:王豔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十四章6 虛心才能走好人生的路
曾國藩四弟澄侯曾在老家“辦賊事”,也就是類似維護鄉裏四鄰的社會治安,打擊搶劫偷盜之人的差事。既為差事,裏麵就有很多玄機,若處理不好,一是得罪鄉鄰,二來影響家族的聲譽。所以,曾國藩便把自己官場中的經驗授予四弟,千叮嚀、萬囑咐,要他務必注意不可輕受人財物,不要失去信譽,不要自以為是、剛愎自用。而其中最實在的,莫過於“不自是”這一點。
擁有權位的人,常會聽到官場上阿諛奉承的溢美之詞,在眾口一詞的讚美聲中,很容易就會迷失了自我,變得“輕飄飄起來”。如果這個時候自以為是,不知道虛心求教,就很容易鑄成大錯。オ
趙奢是趙國的一員大將,他能文能武,被人稱為“馬服君”。他有一個名叫趙括的兒子,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小飽讀詩書,在軍事理論上更是很有雄辯的才華。每次客人談論到用兵,趙括就會滔滔不絕,眾人都說將來他一定可以繼承父親的將軍之位,成為趙國的又一員猛將。
然而趙奢卻不這樣認為,他知道兒子隻是讀了幾本兵書,從來沒有領兵打過仗,因此在臨終的時候囑咐趙括,千萬不要輕易舉兵,萬一受命出征,一定要聽從前輩的意見。
趙奢死後不久,楚國就受到秦國的進攻。當時的將軍是廉頗,廉頗深知趙國實力不敵秦國,因此一直以守為攻,將秦軍控製在邊境。但是趙王不懂得廉頗的用意,認為這是在被動挨打,就換下廉頗,任命趙括為大將軍。
趙括早就將父親的遺言忘在腦後了,他在別人的讚揚聲中自信滿滿,完全不考慮趙國的情況,就與秦軍正麵硬拚。結果,趙軍寡不敵眾,趙括還在兵書中找計謀的時候,秦兵就已經打進將軍的營帳了。オ
這就是“紙上談兵”的典故。趙括之所以慘敗,就是因為他自以為是,不懂得虛心聽取建議。在別人的讚揚聲中,趙括把自己放到了一個遠離地麵的危險位置還渾然不覺,因此一旦麵對現實,就變得不堪一擊了。而有真才實學的人,則知道腳踏實地,從不自以為是。オ
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非常虛心,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誠懇地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不是說孔子學問出眾嗎,怎麽什麽都不懂,進來就問東問西的。我看他的學問也不過如此。”孔子聽了,說:“不懂就問,有什麽不好?”
還有一次,孔子向當時著名的樂師師襄子學彈七弦琴。師襄子教他一首曲子,要求他練十天。十天過去了,孔子仍在練。師襄子對孔子說:“這首曲子你已練了十天,彈熟了,可以練新曲子了。”孔子說:“不行,我僅僅學會了曲譜,還沒有掌握它的規律呢。”又過了十天,師襄子又到孔子家,隻見孔子席地而坐,正埋頭練琴。師襄子說:“你已掌握了它的規律,可以另學新曲了。”孔子非常誠懇地迴答說:“我還沒有體會到這首曲子的真正內涵呢。”說完繼續埋頭練。
幾天之後,師襄子再次去探訪孔子,遠遠就聽到一陣陣悠揚的琴聲,變化曲折,美妙動聽。師襄子快步進入書房,對孔子說:“好呀好呀!你不但熟練技法、掌握規律,而且完全彈出了它的思想感情,可以彈別的曲子了。”孔子還是搖著頭,沉思著迴答:“我不能算真會,我還不知道作者是什麽樣的人呢。”他繼續彈著、想著,十遍、二十遍……
終於有一天,孔子興奮地抬起頭,眼睛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對師襄子說:“從樂曲中我感覺到他了,黑黑的麵孔,高高的身材,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得很遠,威武莊嚴,很有王者的氣度,莫非這就是周文王所作的曲子?若不是他,還有誰呢?”師襄子聽後,對孔子的領悟能力和鑽研精神十分敬佩,說:“你說得對極了!記得老師曾告訴我,這首曲子名叫《文王操》,作者正是周文王呢。”オ
孔子沒有止步於老師的表揚,而是埋頭練習,相信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這正是難得的虛心態度。謙虛的人,做起事情來能夠腳踏實地,也就能學到更多東西。可是現在有一些青少年,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名譽和成績,有的人拔尖逞能,有的人自大自滿,有的人因為小小的成就就沾沾自喜,還有的甚至瞧不起其他同學。這些都是曾國藩非常反對的“自是”的表現,最終必會影響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甚至使自己脫離集體,失去朋友,成為一個狂妄自大的人。
那麽,我們怎樣學習“不自是”的虛心精神呢?首先就是要知道自己的知識是有限的,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事物,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先進經驗,使自己不斷進步。驕傲自滿的人,往往故步自封,也就談不上進步了。
另外,也要懂得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相比,要用自己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找出差距,向別人學習。有一首歌唱得好:“山外青山樓外樓,英雄好漢爭上遊,爭得上遊莫驕傲,還有英雄在前頭。”要做爭上遊的英雄好漢,就要培養自己謙虛的品德,養成虛心好學的習慣。
曾國藩四弟澄侯曾在老家“辦賊事”,也就是類似維護鄉裏四鄰的社會治安,打擊搶劫偷盜之人的差事。既為差事,裏麵就有很多玄機,若處理不好,一是得罪鄉鄰,二來影響家族的聲譽。所以,曾國藩便把自己官場中的經驗授予四弟,千叮嚀、萬囑咐,要他務必注意不可輕受人財物,不要失去信譽,不要自以為是、剛愎自用。而其中最實在的,莫過於“不自是”這一點。
擁有權位的人,常會聽到官場上阿諛奉承的溢美之詞,在眾口一詞的讚美聲中,很容易就會迷失了自我,變得“輕飄飄起來”。如果這個時候自以為是,不知道虛心求教,就很容易鑄成大錯。オ
趙奢是趙國的一員大將,他能文能武,被人稱為“馬服君”。他有一個名叫趙括的兒子,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小飽讀詩書,在軍事理論上更是很有雄辯的才華。每次客人談論到用兵,趙括就會滔滔不絕,眾人都說將來他一定可以繼承父親的將軍之位,成為趙國的又一員猛將。
然而趙奢卻不這樣認為,他知道兒子隻是讀了幾本兵書,從來沒有領兵打過仗,因此在臨終的時候囑咐趙括,千萬不要輕易舉兵,萬一受命出征,一定要聽從前輩的意見。
趙奢死後不久,楚國就受到秦國的進攻。當時的將軍是廉頗,廉頗深知趙國實力不敵秦國,因此一直以守為攻,將秦軍控製在邊境。但是趙王不懂得廉頗的用意,認為這是在被動挨打,就換下廉頗,任命趙括為大將軍。
趙括早就將父親的遺言忘在腦後了,他在別人的讚揚聲中自信滿滿,完全不考慮趙國的情況,就與秦軍正麵硬拚。結果,趙軍寡不敵眾,趙括還在兵書中找計謀的時候,秦兵就已經打進將軍的營帳了。オ
這就是“紙上談兵”的典故。趙括之所以慘敗,就是因為他自以為是,不懂得虛心聽取建議。在別人的讚揚聲中,趙括把自己放到了一個遠離地麵的危險位置還渾然不覺,因此一旦麵對現實,就變得不堪一擊了。而有真才實學的人,則知道腳踏實地,從不自以為是。オ
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非常虛心,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誠懇地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不是說孔子學問出眾嗎,怎麽什麽都不懂,進來就問東問西的。我看他的學問也不過如此。”孔子聽了,說:“不懂就問,有什麽不好?”
還有一次,孔子向當時著名的樂師師襄子學彈七弦琴。師襄子教他一首曲子,要求他練十天。十天過去了,孔子仍在練。師襄子對孔子說:“這首曲子你已練了十天,彈熟了,可以練新曲子了。”孔子說:“不行,我僅僅學會了曲譜,還沒有掌握它的規律呢。”又過了十天,師襄子又到孔子家,隻見孔子席地而坐,正埋頭練琴。師襄子說:“你已掌握了它的規律,可以另學新曲了。”孔子非常誠懇地迴答說:“我還沒有體會到這首曲子的真正內涵呢。”說完繼續埋頭練。
幾天之後,師襄子再次去探訪孔子,遠遠就聽到一陣陣悠揚的琴聲,變化曲折,美妙動聽。師襄子快步進入書房,對孔子說:“好呀好呀!你不但熟練技法、掌握規律,而且完全彈出了它的思想感情,可以彈別的曲子了。”孔子還是搖著頭,沉思著迴答:“我不能算真會,我還不知道作者是什麽樣的人呢。”他繼續彈著、想著,十遍、二十遍……
終於有一天,孔子興奮地抬起頭,眼睛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對師襄子說:“從樂曲中我感覺到他了,黑黑的麵孔,高高的身材,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得很遠,威武莊嚴,很有王者的氣度,莫非這就是周文王所作的曲子?若不是他,還有誰呢?”師襄子聽後,對孔子的領悟能力和鑽研精神十分敬佩,說:“你說得對極了!記得老師曾告訴我,這首曲子名叫《文王操》,作者正是周文王呢。”オ
孔子沒有止步於老師的表揚,而是埋頭練習,相信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這正是難得的虛心態度。謙虛的人,做起事情來能夠腳踏實地,也就能學到更多東西。可是現在有一些青少年,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名譽和成績,有的人拔尖逞能,有的人自大自滿,有的人因為小小的成就就沾沾自喜,還有的甚至瞧不起其他同學。這些都是曾國藩非常反對的“自是”的表現,最終必會影響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甚至使自己脫離集體,失去朋友,成為一個狂妄自大的人。
那麽,我們怎樣學習“不自是”的虛心精神呢?首先就是要知道自己的知識是有限的,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事物,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先進經驗,使自己不斷進步。驕傲自滿的人,往往故步自封,也就談不上進步了。
另外,也要懂得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相比,要用自己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找出差距,向別人學習。有一首歌唱得好:“山外青山樓外樓,英雄好漢爭上遊,爭得上遊莫驕傲,還有英雄在前頭。”要做爭上遊的英雄好漢,就要培養自己謙虛的品德,養成虛心好學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