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1 真正的逍遙,不依賴於心外之物
青少年不可不讀的18本國學經典 作者:王豔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章1 真正的逍遙,不依賴於心外之物
《莊子》:不要讓外界的幹擾蒙蔽住心靈的自由
帕斯卡、盧梭、郭爾凱戈爾、梭羅、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勞倫斯、柏格森、奧修、福科、德裏達,這些西方的大學者無不在自己的著作中承認:自己的學說,是受了東方兩千年前哲學家莊周的影響。莊子對於他們,是一劑解決心靈迷惑的靈藥。
《莊子》是戰國時期哲學家莊周的著作,莊子崇尚自由,崇尚個人心靈的無羈無絆,他筆下有扶搖直上九千裏的大鵬,也有飄忽不定的夢中蝴蝶,還有躺在荒煙蔓草裏的骷髏頭骨。莊子絢爛多姿的文筆無非是想說:心靈是自由的,不要讓外界的幹擾蒙蔽了自己;人生本來就是幸福的,不要給它加上太多人為的枷鎖。在人們越來越依靠科技、工具,對自然的破壞越來越嚴重的今天,《莊子》就越來越體現出返璞歸真的純潔光輝。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這是我們中學就學過的一篇課文,想必大家並不陌生。
在這篇《逍遙遊》裏,莊子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大鵬自由自在馳騁的故事。當現在的孩子們天天麵對做不完的功課、考不完的試,麵對老師的責罰、父母的期望時,文章裏大鵬那種逍遙的境界便讓很多人為之羨慕,想:“要是我能像它那樣就好了。”
關於莊子所謂的逍遙,曆史有很多種解釋。一種說法是,像大鵬這樣的生活,自由自在,那是最逍遙的。可是還有人說,大鵬能夠一飛九萬裏,真是逍遙到極點了,但大鵬能夠飛翔,也是借助了風的力量,談不上真正的逍遙。後來莊子又說,列子是個神人,但他也得禦風而行,借助外物,所以神人、神獸都不算是逍遙。
那麽,什麽才是真正的逍遙呢?オ
大自然中,有一種奇怪的蟲子,叫列隊毛毛蟲。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經仔細研究過這些毛毛蟲。它們從卵裏孵化出來之後,就成群集結在一起生活。在外出覓食時,通常是一隻隊長帶頭,其他的毛毛蟲便用頭頂著前一隻夥伴的屁股,一隻貼一隻排成一列或兩列前進,這支隊伍的最高紀錄是600隻。為預防自己不小心走岔路跟丟了,它們還一麵爬一麵吐絲,等到吃飽了,它們又排好隊原路返迴。法布爾先把隊長拿走,但後邊的一隻迅速補上,繼續前行;又把它們的絲路切斷,雖然會暫時把它們分開,但後邊的那隊會到處聞,到處找,隻要追上前邊的隊伍,馬上就會合二為一。
法布爾所做的實驗中,最有意思的是引誘毛毛蟲走上一個花盆的邊緣。毛毛蟲一走上去就沿著邊緣前進,一麵走一麵吐絲。令法布爾驚訝的是,這群毛毛蟲當天在花盆邊緣一直走到筋疲力盡才停下來,其間曾經稍作休息,但是沒吃也沒喝,連續走了十多個小時。
第二天,守紀律的毛毛蟲隊列絲毫不亂,依然在花盆邊緣上轉圈,沒頭沒腦地跟著前邊走。第三天、第四天……一直走了一個星期。所有的蟲子幾乎要累死、餓死了。第八天,有一隻毛毛蟲掉了下來,這一群蟲子才重返家園。オ
蟲子的盲從依賴是多麽的可笑、可悲!其實,放眼世界,人又何嚐不是如此?起哄、跟風、隨大流、亦步亦趨、湊熱鬧、依賴他人是許多孩子做人做事的習慣。看到別的同學買了“好記星”,也要讓爸爸媽媽給自己買一個;看到其他同學學鋼琴,於是暑假也要讓爸爸媽媽送自己去學,等學了一半,看現在同學們都去學畫畫了,於是又放下鋼琴買畫筆去了。也許這就是很多孩子不能成功的原因。他們遇事盲從、依賴他人、沒有主見,就像牆頭草,沒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麽,會幹什麽,自然與成功無緣。所以,真正的逍遙應該是獨立,不依賴別人生活。
莊子在《齊物論》中寫道:“今日吾喪我。”這句話裏的“吾”和“我”不都是“我”的意思嗎?當然不是,吾在這裏指這個人,而我在這裏指這個人的內心。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意識,便成了“喪我”,變成了一個行為意識完全依賴於他人的人,這樣的人,很難找到真正的自由。
誰在哪方麵不獨立,誰就在哪方麵沒有了自由。所以說,要想自由自在,首先就應該放棄事事依賴他人的念頭,這樣,我們才不會受限於人,更不會成為他人的傀儡和負擔。
《莊子》:不要讓外界的幹擾蒙蔽住心靈的自由
帕斯卡、盧梭、郭爾凱戈爾、梭羅、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勞倫斯、柏格森、奧修、福科、德裏達,這些西方的大學者無不在自己的著作中承認:自己的學說,是受了東方兩千年前哲學家莊周的影響。莊子對於他們,是一劑解決心靈迷惑的靈藥。
《莊子》是戰國時期哲學家莊周的著作,莊子崇尚自由,崇尚個人心靈的無羈無絆,他筆下有扶搖直上九千裏的大鵬,也有飄忽不定的夢中蝴蝶,還有躺在荒煙蔓草裏的骷髏頭骨。莊子絢爛多姿的文筆無非是想說:心靈是自由的,不要讓外界的幹擾蒙蔽了自己;人生本來就是幸福的,不要給它加上太多人為的枷鎖。在人們越來越依靠科技、工具,對自然的破壞越來越嚴重的今天,《莊子》就越來越體現出返璞歸真的純潔光輝。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這是我們中學就學過的一篇課文,想必大家並不陌生。
在這篇《逍遙遊》裏,莊子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大鵬自由自在馳騁的故事。當現在的孩子們天天麵對做不完的功課、考不完的試,麵對老師的責罰、父母的期望時,文章裏大鵬那種逍遙的境界便讓很多人為之羨慕,想:“要是我能像它那樣就好了。”
關於莊子所謂的逍遙,曆史有很多種解釋。一種說法是,像大鵬這樣的生活,自由自在,那是最逍遙的。可是還有人說,大鵬能夠一飛九萬裏,真是逍遙到極點了,但大鵬能夠飛翔,也是借助了風的力量,談不上真正的逍遙。後來莊子又說,列子是個神人,但他也得禦風而行,借助外物,所以神人、神獸都不算是逍遙。
那麽,什麽才是真正的逍遙呢?オ
大自然中,有一種奇怪的蟲子,叫列隊毛毛蟲。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經仔細研究過這些毛毛蟲。它們從卵裏孵化出來之後,就成群集結在一起生活。在外出覓食時,通常是一隻隊長帶頭,其他的毛毛蟲便用頭頂著前一隻夥伴的屁股,一隻貼一隻排成一列或兩列前進,這支隊伍的最高紀錄是600隻。為預防自己不小心走岔路跟丟了,它們還一麵爬一麵吐絲,等到吃飽了,它們又排好隊原路返迴。法布爾先把隊長拿走,但後邊的一隻迅速補上,繼續前行;又把它們的絲路切斷,雖然會暫時把它們分開,但後邊的那隊會到處聞,到處找,隻要追上前邊的隊伍,馬上就會合二為一。
法布爾所做的實驗中,最有意思的是引誘毛毛蟲走上一個花盆的邊緣。毛毛蟲一走上去就沿著邊緣前進,一麵走一麵吐絲。令法布爾驚訝的是,這群毛毛蟲當天在花盆邊緣一直走到筋疲力盡才停下來,其間曾經稍作休息,但是沒吃也沒喝,連續走了十多個小時。
第二天,守紀律的毛毛蟲隊列絲毫不亂,依然在花盆邊緣上轉圈,沒頭沒腦地跟著前邊走。第三天、第四天……一直走了一個星期。所有的蟲子幾乎要累死、餓死了。第八天,有一隻毛毛蟲掉了下來,這一群蟲子才重返家園。オ
蟲子的盲從依賴是多麽的可笑、可悲!其實,放眼世界,人又何嚐不是如此?起哄、跟風、隨大流、亦步亦趨、湊熱鬧、依賴他人是許多孩子做人做事的習慣。看到別的同學買了“好記星”,也要讓爸爸媽媽給自己買一個;看到其他同學學鋼琴,於是暑假也要讓爸爸媽媽送自己去學,等學了一半,看現在同學們都去學畫畫了,於是又放下鋼琴買畫筆去了。也許這就是很多孩子不能成功的原因。他們遇事盲從、依賴他人、沒有主見,就像牆頭草,沒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麽,會幹什麽,自然與成功無緣。所以,真正的逍遙應該是獨立,不依賴別人生活。
莊子在《齊物論》中寫道:“今日吾喪我。”這句話裏的“吾”和“我”不都是“我”的意思嗎?當然不是,吾在這裏指這個人,而我在這裏指這個人的內心。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意識,便成了“喪我”,變成了一個行為意識完全依賴於他人的人,這樣的人,很難找到真正的自由。
誰在哪方麵不獨立,誰就在哪方麵沒有了自由。所以說,要想自由自在,首先就應該放棄事事依賴他人的念頭,這樣,我們才不會受限於人,更不會成為他人的傀儡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