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月沒料到連揮劍都這般難,心中煩悶不已,猛地舉起劍,朝一塊石頭砍下去。
這把鐵劍雖說生了鏽,劍身鍛打得頗有韌性,撞上山石後,“當”的一聲彈了起來。吳小月雙手握不住,鐵劍向後倒飛,眼看就要擦上脖頸。
院牆上,一道身影急掠而下,閃到吳小月身旁,順勢抄住劍柄,迴手將鐵劍收在身前。
吳小月見鐵劍脫手飛起,當即驚住了,好一會才迴過神來,卻見一個陌生男子站在身邊,手裏握著那把劍,隻看向自己。
那人輕笑一聲,先說道:“小丫頭,劍可不是用來發脾氣的。”
吳小月聽著不高興,說道:“哼,你又是誰,憑什麽說我?”
那人揚了揚頭,答道:“崆峒派,楊銳。”
吳小月愣了一下,以前從未聽過這個名字,說道:“不認識。你怎麽闖進來的?”
楊銳也愣了一下,答道:“我是葉正的朋友,他請我來的。”
吳小月吃了一驚,仔細打量楊銳幾眼,覺得他不太像那些捕快,又鬆了口氣,說道:“剛才,謝謝你了。”
楊銳抬了抬手,低頭看了鐵劍一眼,問道:“你叫什麽名字,這把劍哪裏來的?”
吳小月不願理他,伸出手來,說道:“把劍還給我。”
楊銳手腕一抖,鐵劍發出“嗡”的一聲清響,說道:“這把劍,可不是讓你拿出來玩的。”
吳小月冷哼一聲,說道:“這把劍,是葉大哥給我的。他要教我最厲害的劍術。”
楊銳笑了出來,問道:“就剛才那幾下,是他教你的?”
吳小月有些失望,手放了下去,搖頭答道:“葉大哥還沒教我,是我自己練的。”
楊銳打量她幾眼,輕聲問道:“你一個小姑娘,耍劍做甚麽?”
吳小月忽然看見楊銳腰間也有一把劍,眨了眨眼睛,問道:“你也會用劍麽?”
楊銳眼中閃過一絲傲氣,答道:“崆峒掌門的親傳弟子,我若說不會用劍,這世上還有誰配用劍。”
吳小月也不知道什麽崆峒派,忍不住問道:“那你,比葉大哥還會用劍麽?”
楊銳登時愣住了,突然騰空躍起,手中鐵劍仿佛活了過來,靈蛇一般漫天遊動。
吳小月也不懂劍術,隻覺得楊銳像九天仙女一般,漫天飛舞,頗為好看,不覺看呆了。
過了一會,楊銳又落在地上,將劍收在身後,頗有些得意之色,輕聲笑了出來。
吳小月迴過神來,當即問道:“你的劍使得真好看,能教我麽?”
楊銳冷哼一聲,說道:“我的劍可不是好看。”又皺了皺眉頭,問道:“你為什麽學劍?”
吳小月想了一會,答道:“爹總是擔心我。我若學會了用劍,就能照顧好自己。爹在天之靈,也能安心了。”
楊銳輕歎一聲,低聲說道:“那也未必要學劍,安穩過日子,你爹才會放心。”
吳小月低聲抽泣,心中又難過起來,忍不住“嗚嗚”哭了出來。
楊銳上前一步,輕聲說道:“劍乃天地大道,你就算想學,也不能胡亂練的。”
吳小月不再哭了,擦幹了眼淚,看著楊銳,問道:“那你願意教我麽?”
楊銳猶豫一下,問道:“葉正,沒教你麽?”
吳小月搖了搖頭,答道:“他隻說,讓劍長在手上。可劍怎麽會長手上?”
楊銳笑了笑,接話說道:“他是讓你練好基本功,越是高深的武功,根基就越要打紮實。”
吳小月怔了一下,又問道:“那怎麽練基本功?”
楊銳沉默片刻,慢慢說道:“萬丈高樓平地起,根基越穩固,日後劍術成就才越高。初始習劍,首重對劍的體悟。持劍在手,劍之輕重、長短、方位、變化,須應乎於心。根基功夫練到極處,劍便長在了手上。”
吳小月聽得出神,雖然不是太明白,可也覺得楊銳很厲害,連連點頭附和。
楊銳卻似來了興致,又說道:“相傳上古時期,軒轅黃帝采首山之銅,銘以天文古字,鑄成軒轅神劍。並以此劍,在涿鹿之戰中斬殺蚩尤。後世之人,便尊劍為百兵之祖。世間之劍,皆兩刃而有脊,自背至刃為臘,背刃至柄為首,首以下即劍柄,柄端旋環為鐸……”說著將鐵劍橫在身前,一一指給小月看。
吳小月頭一次聽到這麽多關於劍的趣事,又見楊銳從容道來如數家珍,不由得對他多了幾分恭敬。
楊銳講解完了劍,繼續說道:“習劍第一步,乃是持劍之法。單這第一步,我便練了三年。世間劍術千差萬別,持劍之法也各不相同。我先教你最基礎的,等手腕練活了,再教八十一種變化之法。”說完也不等吳小月答話,將鐵劍遞了過去,細細教吳小月持劍,講到技法關鍵之處,又手把手地教她領悟貫通。
兩人一個教,一個學,眨眼間便過了小半個時辰。
吳小月手臂又酸又麻,掌中也起了水泡,已然握不住劍了,嗔道:“我手上一點力氣都沒有,練不下去了。”
楊銳搖了搖頭,輕歎一聲,說道:“把劍收好,你早些休息。”
吳小月長舒了口氣,又問道:“楊大哥,你明天還能再教我麽?”
楊銳側過頭去,也沒說話。
吳小月著急了,又說道:“我真是沒力氣了,等休息好了,明天一定多練幾次。”
楊銳又歎了口氣,慢慢說道:“習劍貴在持之以恆,隻要善始善終,一定會有所成就。”
吳小月笑了出來,說道:“放心罷,我都聽你的。”
楊銳點了點頭,又叮囑道:“還有,我教你學劍的事,可不要告訴別人。”
吳小月衝楊銳眨了眨眼睛,用力點了點頭。
楊銳雙足一點,掠上牆頭,又一個閃身不見了蹤影。
吳小月舒展幾下右臂,扭了扭腰身,左手提了鐵劍,徑直朝臥房走去,剛進前廳,便隱隱聽見後院“叮叮咚咚”的琴聲。
徽州城北,三十餘裏外有一處小集鎮。自北向南的驛道,在此地分出一條岔道,向東通往湖州。往來商旅若不走水路,便會在集鎮裏稍作休整,折向東走陸路進江浙。
這把鐵劍雖說生了鏽,劍身鍛打得頗有韌性,撞上山石後,“當”的一聲彈了起來。吳小月雙手握不住,鐵劍向後倒飛,眼看就要擦上脖頸。
院牆上,一道身影急掠而下,閃到吳小月身旁,順勢抄住劍柄,迴手將鐵劍收在身前。
吳小月見鐵劍脫手飛起,當即驚住了,好一會才迴過神來,卻見一個陌生男子站在身邊,手裏握著那把劍,隻看向自己。
那人輕笑一聲,先說道:“小丫頭,劍可不是用來發脾氣的。”
吳小月聽著不高興,說道:“哼,你又是誰,憑什麽說我?”
那人揚了揚頭,答道:“崆峒派,楊銳。”
吳小月愣了一下,以前從未聽過這個名字,說道:“不認識。你怎麽闖進來的?”
楊銳也愣了一下,答道:“我是葉正的朋友,他請我來的。”
吳小月吃了一驚,仔細打量楊銳幾眼,覺得他不太像那些捕快,又鬆了口氣,說道:“剛才,謝謝你了。”
楊銳抬了抬手,低頭看了鐵劍一眼,問道:“你叫什麽名字,這把劍哪裏來的?”
吳小月不願理他,伸出手來,說道:“把劍還給我。”
楊銳手腕一抖,鐵劍發出“嗡”的一聲清響,說道:“這把劍,可不是讓你拿出來玩的。”
吳小月冷哼一聲,說道:“這把劍,是葉大哥給我的。他要教我最厲害的劍術。”
楊銳笑了出來,問道:“就剛才那幾下,是他教你的?”
吳小月有些失望,手放了下去,搖頭答道:“葉大哥還沒教我,是我自己練的。”
楊銳打量她幾眼,輕聲問道:“你一個小姑娘,耍劍做甚麽?”
吳小月忽然看見楊銳腰間也有一把劍,眨了眨眼睛,問道:“你也會用劍麽?”
楊銳眼中閃過一絲傲氣,答道:“崆峒掌門的親傳弟子,我若說不會用劍,這世上還有誰配用劍。”
吳小月也不知道什麽崆峒派,忍不住問道:“那你,比葉大哥還會用劍麽?”
楊銳登時愣住了,突然騰空躍起,手中鐵劍仿佛活了過來,靈蛇一般漫天遊動。
吳小月也不懂劍術,隻覺得楊銳像九天仙女一般,漫天飛舞,頗為好看,不覺看呆了。
過了一會,楊銳又落在地上,將劍收在身後,頗有些得意之色,輕聲笑了出來。
吳小月迴過神來,當即問道:“你的劍使得真好看,能教我麽?”
楊銳冷哼一聲,說道:“我的劍可不是好看。”又皺了皺眉頭,問道:“你為什麽學劍?”
吳小月想了一會,答道:“爹總是擔心我。我若學會了用劍,就能照顧好自己。爹在天之靈,也能安心了。”
楊銳輕歎一聲,低聲說道:“那也未必要學劍,安穩過日子,你爹才會放心。”
吳小月低聲抽泣,心中又難過起來,忍不住“嗚嗚”哭了出來。
楊銳上前一步,輕聲說道:“劍乃天地大道,你就算想學,也不能胡亂練的。”
吳小月不再哭了,擦幹了眼淚,看著楊銳,問道:“那你願意教我麽?”
楊銳猶豫一下,問道:“葉正,沒教你麽?”
吳小月搖了搖頭,答道:“他隻說,讓劍長在手上。可劍怎麽會長手上?”
楊銳笑了笑,接話說道:“他是讓你練好基本功,越是高深的武功,根基就越要打紮實。”
吳小月怔了一下,又問道:“那怎麽練基本功?”
楊銳沉默片刻,慢慢說道:“萬丈高樓平地起,根基越穩固,日後劍術成就才越高。初始習劍,首重對劍的體悟。持劍在手,劍之輕重、長短、方位、變化,須應乎於心。根基功夫練到極處,劍便長在了手上。”
吳小月聽得出神,雖然不是太明白,可也覺得楊銳很厲害,連連點頭附和。
楊銳卻似來了興致,又說道:“相傳上古時期,軒轅黃帝采首山之銅,銘以天文古字,鑄成軒轅神劍。並以此劍,在涿鹿之戰中斬殺蚩尤。後世之人,便尊劍為百兵之祖。世間之劍,皆兩刃而有脊,自背至刃為臘,背刃至柄為首,首以下即劍柄,柄端旋環為鐸……”說著將鐵劍橫在身前,一一指給小月看。
吳小月頭一次聽到這麽多關於劍的趣事,又見楊銳從容道來如數家珍,不由得對他多了幾分恭敬。
楊銳講解完了劍,繼續說道:“習劍第一步,乃是持劍之法。單這第一步,我便練了三年。世間劍術千差萬別,持劍之法也各不相同。我先教你最基礎的,等手腕練活了,再教八十一種變化之法。”說完也不等吳小月答話,將鐵劍遞了過去,細細教吳小月持劍,講到技法關鍵之處,又手把手地教她領悟貫通。
兩人一個教,一個學,眨眼間便過了小半個時辰。
吳小月手臂又酸又麻,掌中也起了水泡,已然握不住劍了,嗔道:“我手上一點力氣都沒有,練不下去了。”
楊銳搖了搖頭,輕歎一聲,說道:“把劍收好,你早些休息。”
吳小月長舒了口氣,又問道:“楊大哥,你明天還能再教我麽?”
楊銳側過頭去,也沒說話。
吳小月著急了,又說道:“我真是沒力氣了,等休息好了,明天一定多練幾次。”
楊銳又歎了口氣,慢慢說道:“習劍貴在持之以恆,隻要善始善終,一定會有所成就。”
吳小月笑了出來,說道:“放心罷,我都聽你的。”
楊銳點了點頭,又叮囑道:“還有,我教你學劍的事,可不要告訴別人。”
吳小月衝楊銳眨了眨眼睛,用力點了點頭。
楊銳雙足一點,掠上牆頭,又一個閃身不見了蹤影。
吳小月舒展幾下右臂,扭了扭腰身,左手提了鐵劍,徑直朝臥房走去,剛進前廳,便隱隱聽見後院“叮叮咚咚”的琴聲。
徽州城北,三十餘裏外有一處小集鎮。自北向南的驛道,在此地分出一條岔道,向東通往湖州。往來商旅若不走水路,便會在集鎮裏稍作休整,折向東走陸路進江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