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拓笑了笑,說道:“不用擔心,我會處理好的。你留在山上,等蘭心郡主迴來了,多陪陪她。”
端木銘心鬆了口氣,想了想又說道:“你也別跟他們鬥了。陪著婉嫂子,不好麽?”
端木拓怔了一下,笑道:“江湖什麽樣子,你還不明白麽?以前你可以安心遊山玩水,不過是因為有人在幫你爭鬥。”
端木銘心頗不以為然,明明是他們鬥來鬥去,把江湖搞成現在的樣子,也不願再跟他爭論下去。
端木拓走近一步,拍了拍端木銘心的肩膀,說道:“朝局動蕩,江湖也不太平。你以後別亂跑了,在山莊好好讀書。考個功名,娘也能安心了。”
端木銘心心中難過,冷哼一聲,側頭說道:“我的事,不用你管。我隻勸你,別再為難吳世叔了。”說完轉身走了出去。
端木拓搖頭笑了笑,又豎起彎刀,臉上黑氣隱現。
端木銘心出了東院,徑直去了飯廳。程婉和柳依依早已在桌旁等著,卻不見葉正的人。程婉招唿他坐下,三人一同吃罷早飯。程婉收拾了幾樣吃食,裝進食盒裏,隻說給葉正送去。又讓端木銘心帶著柳依依去後院,侯爺要見他們。
兩人一路走進後院。到了左側閣樓前,端木銘心停了下來,低聲說道:“我不進去了。”
柳依依猶豫一下,說道:“那我自己進去。”
端木銘心點了點頭,也沒再說話。
柳依依深吸了口氣,走到閣樓門前,輕輕敲了敲門。
“進來罷”,裏麵有人說道。
柳依依伸手推開門,輕輕走了進去,反手將門帶上。
屋裏空蕩蕩的。地上散落幾個蒲團,牆壁上掛著一幅畫。一個白發老者盤坐在蒲團上,對著那幅畫一動不動。
柳依依走到老者身旁,停了下來,不由得往牆上仔細打量幾眼。那幅畫約莫五尺多長,三尺來寬。畫著一位風華絕代的女子,身穿鵝黃長裙,罩了件荷綠衣裳。眉目清秀,神情端莊,隱隱透出幾分英氣。右上角還題著兩行詩,筆跡蒼勁有力。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柳依依默念道,不由得有些出神。
老者側過頭來,輕聲說道:“她是銘心的母親,倘若還活著,見到你肯定很高興。”
柳依依又看了一眼。畫中女子麵貌,跟端木銘心有些相像,隻是眉頭微蹙,似乎有心事。當即跪了下來,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
老者點了點頭,說道:“好孩子。”也看向畫像,自顧說道:“小荷,銘心也長大了。你放心罷。”
柳依依心念一動,說道:“銘心不太舒服,沒跟進來。”
老者笑了笑,說道:“他從小就不喜歡這裏。”
柳依依左右看了看,低聲問道:“這是什麽地方?”
老者答道:“這是滄海軒,他母親的臥房。後來我改叫濡沫軒。”
柳依依怔了一下,喃喃說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老者轉頭看著她,目光閃了閃,忽然問道:“你若看見了那兩條魚,會怎麽辦?”
柳依依莫名緊張,低聲問道:“哪兩條魚?”
老者輕輕一笑,慢慢說道:“很久以前,有個人看見快幹的水溝裏,躺著兩條魚,相互吐著水泡濕潤對方。你若是那個人,會怎麽辦?”
柳依依想了想,答道:“我會救他們,把他們放到河裏去。”
老者搖了搖頭,說道:“放了他們,從此天各一方,相忘於江湖。他們是能活下來,可往後,卻再也見不到彼此了。”
柳依依不太明白,問道:“為什麽,他們就不能在一起?”
老者笑而不語,指了指旁邊一個包袱,說道:“小荷留下一張琴。我代她,送給你。”
柳依依愣了一下,心中激動,連忙說道:“多謝伯父。”
老者抬了抬手,說道:“去罷,去罷。”又閉上了眼睛,一動不動。
柳依依拎著包袱,站了起來。又衝老者欠身行禮,轉身走了出去。花園裏空氣很好,柳依依長舒了口氣,心中卻似放下了一副重擔。
端木銘心站在門外等著,先問道:“沒什麽事罷?”
柳依依笑了笑,答道:“能有什麽事。”把包袱遞了過去,說道:“你娘留下的琴。”
端木銘心愣了一下,又笑了出來,問道:“這是他給你的?”
柳依依點了點頭,輕聲說道:“我覺得,他對你娘很好,對你也好。”
端木銘心不說話了,沉默一陣,接過包袱,說道:“走。我帶你去後山,見一見娘親。”
兩人先迴秋水閣,把琴放好。柳依依心中高興,隨手撥動琴弦,聲音醇厚悠揚,一聽便知是不可多得之物。端木銘心也起了興致,央求柳依依再彈那首曲子。柳依依靜坐一會,定下心神,輕按琴弦,玉指如飛。琴音似清泉湧出,婉轉悠長,如訴心聲。還是那般的好聽,情意愈發濃厚,端木銘心不禁又癡了。
一曲彈罷。端木銘心迴過神來,想起去後山的事,又和柳依依去前院,找程婉商議。程婉早就備好了香燭祭品,裝進了籃子裏。端木銘心拎著籃子,領著柳依依出了大門,往後山走去。
爬了一段山路,兩人歇了一會,轉進一片竹林。青竹鬱鬱蔥蔥,林間一條小溪,蜿蜒而下。端木銘心牽著柳依依,沿著溪邊的石道,走了好一會,才下到山坳。兩人又歇了片刻,順著山路往裏走,不多時便看到一處平地。三麵依山,中間修了一座墓,碑上隻刻著“愛妻宋氏之墓”。
端木銘心走到墓前,徑自跪下,沉默不語。柳依依也跪了下來,點上香燭,又燒了紙錢,安靜地陪在一旁。
過了許久,端木銘心磕了三個頭,輕聲說道:“娘,我帶依依來看你。”
柳依依也不說話,跟著磕了三個頭。
又跪了一會,待紙錢燃盡了,端木銘心將柳依依扶起,拜別母親,沿著來路往迴走。
兩人也不著急,走出一段,在路旁一塊大青石上坐下。山下阡陌交錯,村落相間。綠蔭叢中,點綴粉牆黛瓦,風光美不勝收。
端木銘心鬆了口氣,想了想又說道:“你也別跟他們鬥了。陪著婉嫂子,不好麽?”
端木拓怔了一下,笑道:“江湖什麽樣子,你還不明白麽?以前你可以安心遊山玩水,不過是因為有人在幫你爭鬥。”
端木銘心頗不以為然,明明是他們鬥來鬥去,把江湖搞成現在的樣子,也不願再跟他爭論下去。
端木拓走近一步,拍了拍端木銘心的肩膀,說道:“朝局動蕩,江湖也不太平。你以後別亂跑了,在山莊好好讀書。考個功名,娘也能安心了。”
端木銘心心中難過,冷哼一聲,側頭說道:“我的事,不用你管。我隻勸你,別再為難吳世叔了。”說完轉身走了出去。
端木拓搖頭笑了笑,又豎起彎刀,臉上黑氣隱現。
端木銘心出了東院,徑直去了飯廳。程婉和柳依依早已在桌旁等著,卻不見葉正的人。程婉招唿他坐下,三人一同吃罷早飯。程婉收拾了幾樣吃食,裝進食盒裏,隻說給葉正送去。又讓端木銘心帶著柳依依去後院,侯爺要見他們。
兩人一路走進後院。到了左側閣樓前,端木銘心停了下來,低聲說道:“我不進去了。”
柳依依猶豫一下,說道:“那我自己進去。”
端木銘心點了點頭,也沒再說話。
柳依依深吸了口氣,走到閣樓門前,輕輕敲了敲門。
“進來罷”,裏麵有人說道。
柳依依伸手推開門,輕輕走了進去,反手將門帶上。
屋裏空蕩蕩的。地上散落幾個蒲團,牆壁上掛著一幅畫。一個白發老者盤坐在蒲團上,對著那幅畫一動不動。
柳依依走到老者身旁,停了下來,不由得往牆上仔細打量幾眼。那幅畫約莫五尺多長,三尺來寬。畫著一位風華絕代的女子,身穿鵝黃長裙,罩了件荷綠衣裳。眉目清秀,神情端莊,隱隱透出幾分英氣。右上角還題著兩行詩,筆跡蒼勁有力。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柳依依默念道,不由得有些出神。
老者側過頭來,輕聲說道:“她是銘心的母親,倘若還活著,見到你肯定很高興。”
柳依依又看了一眼。畫中女子麵貌,跟端木銘心有些相像,隻是眉頭微蹙,似乎有心事。當即跪了下來,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
老者點了點頭,說道:“好孩子。”也看向畫像,自顧說道:“小荷,銘心也長大了。你放心罷。”
柳依依心念一動,說道:“銘心不太舒服,沒跟進來。”
老者笑了笑,說道:“他從小就不喜歡這裏。”
柳依依左右看了看,低聲問道:“這是什麽地方?”
老者答道:“這是滄海軒,他母親的臥房。後來我改叫濡沫軒。”
柳依依怔了一下,喃喃說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老者轉頭看著她,目光閃了閃,忽然問道:“你若看見了那兩條魚,會怎麽辦?”
柳依依莫名緊張,低聲問道:“哪兩條魚?”
老者輕輕一笑,慢慢說道:“很久以前,有個人看見快幹的水溝裏,躺著兩條魚,相互吐著水泡濕潤對方。你若是那個人,會怎麽辦?”
柳依依想了想,答道:“我會救他們,把他們放到河裏去。”
老者搖了搖頭,說道:“放了他們,從此天各一方,相忘於江湖。他們是能活下來,可往後,卻再也見不到彼此了。”
柳依依不太明白,問道:“為什麽,他們就不能在一起?”
老者笑而不語,指了指旁邊一個包袱,說道:“小荷留下一張琴。我代她,送給你。”
柳依依愣了一下,心中激動,連忙說道:“多謝伯父。”
老者抬了抬手,說道:“去罷,去罷。”又閉上了眼睛,一動不動。
柳依依拎著包袱,站了起來。又衝老者欠身行禮,轉身走了出去。花園裏空氣很好,柳依依長舒了口氣,心中卻似放下了一副重擔。
端木銘心站在門外等著,先問道:“沒什麽事罷?”
柳依依笑了笑,答道:“能有什麽事。”把包袱遞了過去,說道:“你娘留下的琴。”
端木銘心愣了一下,又笑了出來,問道:“這是他給你的?”
柳依依點了點頭,輕聲說道:“我覺得,他對你娘很好,對你也好。”
端木銘心不說話了,沉默一陣,接過包袱,說道:“走。我帶你去後山,見一見娘親。”
兩人先迴秋水閣,把琴放好。柳依依心中高興,隨手撥動琴弦,聲音醇厚悠揚,一聽便知是不可多得之物。端木銘心也起了興致,央求柳依依再彈那首曲子。柳依依靜坐一會,定下心神,輕按琴弦,玉指如飛。琴音似清泉湧出,婉轉悠長,如訴心聲。還是那般的好聽,情意愈發濃厚,端木銘心不禁又癡了。
一曲彈罷。端木銘心迴過神來,想起去後山的事,又和柳依依去前院,找程婉商議。程婉早就備好了香燭祭品,裝進了籃子裏。端木銘心拎著籃子,領著柳依依出了大門,往後山走去。
爬了一段山路,兩人歇了一會,轉進一片竹林。青竹鬱鬱蔥蔥,林間一條小溪,蜿蜒而下。端木銘心牽著柳依依,沿著溪邊的石道,走了好一會,才下到山坳。兩人又歇了片刻,順著山路往裏走,不多時便看到一處平地。三麵依山,中間修了一座墓,碑上隻刻著“愛妻宋氏之墓”。
端木銘心走到墓前,徑自跪下,沉默不語。柳依依也跪了下來,點上香燭,又燒了紙錢,安靜地陪在一旁。
過了許久,端木銘心磕了三個頭,輕聲說道:“娘,我帶依依來看你。”
柳依依也不說話,跟著磕了三個頭。
又跪了一會,待紙錢燃盡了,端木銘心將柳依依扶起,拜別母親,沿著來路往迴走。
兩人也不著急,走出一段,在路旁一塊大青石上坐下。山下阡陌交錯,村落相間。綠蔭叢中,點綴粉牆黛瓦,風光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