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章第5節 想強身健體,先調攝胃氣


    想要強身健體,正氣充沛,從而不畏懼一切外來的“邪氣”,我們就不能不重視調攝胃氣。李時珍認為脾胃與人的元氣有著密切的關係,人體內的元氣因脾胃而滋生,脾胃功能正常,人體內的元氣才能生長並充實。人吃的五穀雜糧、果蔬蛋禽,都要進入胃中,人體內的各個器官攝取營養,都要從胃而來。


    李時珍說“脾者黃官,所以交媾水火,會合木金者也”,強調脾胃是五髒升降的樞紐。脾胃如果正常運轉,則心腎相交,肺肝調和,陰陽平衡;脾胃一旦受損,功能失常,就會內傷元氣,嚴重的還會影響全身而患病。


    中醫說:“食助藥力,藥不妨食。”食物與藥物兩者是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患病吃藥時,必須要有合適的食物來滋養脾胃,才能使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因此,人一定要重視養脾胃,那麽吃什麽才能養脾胃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棗、蓮子、南瓜、茼蒿、紅薯等都有養脾胃的功效。


    除了李時珍,還有很多著名中醫談到調攝胃氣的重要性,比如中醫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他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飲食不能過飽,否則會傷脾胃。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經常飲食過飽,不僅會使消化係統長期負荷過度,導致內髒器官過早衰老和免疫力下降,而且過剩的熱量還會引起體內脂肪沉積,引發“富貴病”和“文明病”。人的進食方式應該像羊吃草那樣,餓了就吃點,每次吃不多,胃腸總保持不饑不餓不飽的狀態。營養學家李瑞芬總結的秘訣是:“一日多餐,餐餐不飽,餓了就吃,吃得很少。”隻有這樣,才能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此外,要保養脾胃,調攝胃氣,人應該多吃五穀雜糧。現代醫學認為五穀雜糧裏麵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幫助腸道蠕動,排除毒素,預防便秘。在這裏要提醒大家的是,吃五穀雜糧要以新鮮者為好,一方麵新鮮粗糧的營養物質含量較豐富,另一方麵新鮮粗糧不易被黃曲黴素汙染。久置的粗糧易黴變,不但不能防癌,其中的黃曲黴素還有可能誘發肝癌。


    飲食清淡可養生,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強調清淡飲食的前提條件是:食物應該多樣化,主食以穀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經常吃奶類、豆類和適量的魚、禽、蛋、瘦肉。隻有這樣,才能保證飲食中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滿足人體需要。在此基礎上,再提倡清淡少鹽,對脂肪和食鹽的攝入量加以控製,才能養胃保胃,真正促進健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本草綱目中的養生智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語 王耀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語 王耀堂並收藏本草綱目中的養生智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