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裏麵似乎少有起得晚的!也對,“日升而作、日暮而息”,這裏的人休息的早自然可以起的早。


    又是天色漸亮的時候,李封爬出了被子。


    他住在西廂房,此時杵在房間門口小口喝著“涼白開”,補充水分、清醒大腦、衝刷腸胃。


    宅院裏麵,包展元已經開始熱身了,他打著一套很舒緩的拳法。


    不得不感歎認真起來的包子和他確實挺像,如同他一樣,也是一個竭盡全力去努力拚搏的年輕人!


    跟著包子一起熱身,李封的早練依舊是以拉筋、活動關節為起點的。為了達到驚豔的開場效果,他使用了“第八套廣播體操”!


    唿吸法搭配廣播體操的鍛煉效果,在這幾個早晨已經被證實了的確挺好。


    熱氣流轉間,他逐漸感受到全身輕鬆。然後又得勁地打了一套太極,熱身效果打滿,微微見了些汗。可以了,李封開始兇猛地修煉著太祖長拳;這套節奏鮮明、靈活多變的拳法,在他手上,剛猛霸氣並大汗淋漓!


    包子也切換成了煉體的拳法,他甚至兇猛地打了很長時間的木樁!眼瞅著手和胳膊通紅,咬著牙沒有說泄氣的話。這是李封沒有嚐試過的修行方式,他打算向包子學習。


    但肯定是不能在今天,時間上來不及。早練過後,身心通暢!


    兩人簡單地衝洗了下過後,在‘沿江大街’上買了些“油餅”、“油條”、“饅頭”之類的早餐,邊吃邊往學堂方向趕。


    哪怕初衷、終極目標不曾有絲毫變化,放在了武道衝擊“小乘之上”上,文科的學習依舊必不可少,是“不誤砍柴功”的那個“磨刀”程序。


    包展元帶著李封到“教學部”領了“識字班”教材過後,兩人分開。教材合計四本書,外加贈送的文房四寶,正好花光了李封身上的五錢銀子。


    和想象中古代蒙學中應有的“三字經”、“千字文”不一樣,學宮下發的“蒙學四書”是由“楚太祖”親自主編的《拚音解析》、《文字匯編》、《小學數學》、《小學物理》。裝訂好的教材拿在手裏,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領完書,李封就來到了“識字班”授課的課堂,這是一個大型的開放性教室,中間放下了可以坐下百八十人的桌椅,四周留下了更多的座位以供不時之需。這個教室容納下二百來人都不成問題。


    聽“兩片葉子”說,這堂課並沒有由數量不多的夫子們親自上陣教學,“識字班”負責日常教學任務的“教習”是早年就已於學宮申請結業、結業後依舊留在學宮的學子,“小乘”之上、具體修為暫不知曉的姚弘文講授。


    看來,沒有點硬實力,想在學宮中有些出息,並不容易。瞻仰已久的“小乘”境大高手,竟然隻能靠著“蒙學”講師任務來賺錢!喪盡天良啊,喪盡天良!


    坐在葉修武、葉習文旁邊,李封迫不及待地翻起書來、津津有味地看著。


    原以為課堂上的中、青年會很少,會成為類似於大熊貓一樣保護動物,結果發現,比率還真不低。


    歲數最大的是個看起來四十多歲的錦衣中年人,他就坐在李封身邊,中間隔了一個空座,也在津津有味地翻看著書本。稍微留神,會發現他身邊眾星拱月一樣圍著好幾個精壯的漢子。


    室內沒有全滿的時候,“教習”姚弘文來了,這是一個三十來歲的青年,麵白無須,人長得很精神。


    “咳咳!人差不多到齊了!那麽現在就開始授課了!”姚弘文在講台上站了一會,低聲說道。而後照著課本,聲情並茂地講授著。


    李封一邊關注於“教習”的說辭,一邊集中精力看書,邊猜邊讀理解間,竟也認了個七七八八。


    “少俠看起來年紀不下了,為何還能放得下臉麵,來到‘蒙學’教育的‘識字班’裏麵學習!”中年人問道,他也沒有蓄須,國字臉上沒有微笑,一副居上位者威嚴的樣子,問話很溫和,並不咄咄逼人。


    “李某大字不識兩個!卻不甘於無知!”李封拿著毛筆,邊看邊比劃著。教材花費了五錢銀子,手裏僅剩二百銅板。心裏再也提不起找房子的念頭了,先在包子那裏繼續擠一擠、賴一賴吧。


    “少俠說的好!”中年人突然笑了起來,氣勢更加的淩厲:“好一個‘不甘於’!道盡天下多少年顛簸不破的真理!多少英雄人物起於微末,僅源於‘不甘於’三個字!”


    “先生說的對!”吃不準中年人的身份,震懾於中年人的氣勢,李封使用了尊稱,附和著說道。


    “你看看太祖主編的這‘蒙學四書’!《拚音》敢說是解析、《文字》稱作為匯編,《數學》、《物理》兩門課,卻隻能叫‘小學’;甚至在‘格物課’上,《數學》和《物理》也都隻能叫‘基礎’!難道還有更‘高級’的不成?”中年人突然有了談興,侃侃而談著。


    他肯定不是第一個覺得擁有活潑、生趣靈魂的李封是個特別的人,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


    “‘小學’可以解釋為‘蒙學’對象年齡小,‘基礎’怕也不無夯實大楚基礎的意思囉?”李封笑著迴應道。


    可不能告訴中年人,真的有是“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這兩門科目,更深入地細分,甚至可以是哪怕最頂尖的大腦,花費一輩子時間都不能完全吃透的知識。


    絕對不能講,一是這些東西並不全部精通,二是就算可以拿出來並沒有必要。中年人於他,是個上課開小差的差生,陌生人!


    “大夥都不知道太祖這肚子裏麵,還有多少更‘高等’的知識,沒有拿出來!”中年人保持微笑,不知道為什麽,有點滲人,他的眼睛聚焦到了遠方,有些空曠,說道:


    “四門蒙學課,直接奠定了太祖‘當代聖人’的身份,成為了他爭奪江山的屠龍術。太祖起事,天下豪傑雲集,贏糧而影從,最終得以打下來了這一片大楚江山!可太祖他為何能如此得天縱其才呢?”


    李封笑而不語,不敢接話,這些話中年人可以講,但不知根、不知底的他絕對不能評價。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太祖他老人家把‘學宮’、‘格物學’、‘啟蒙四書’都放在了武昌府,也不知道‘當今聖上’怎麽想啊!眼裏能不能容得下眼下比北直隸還富裕的‘湖廣’!”


    李封毛骨悚然,不敢搭話。自也不會強行解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現代真解。


    而中年人說完這句話後,好似失去了對課堂所有的興致,或者自覺失言?


    他直接起身往門外走去,毫不在意課堂上辛苦講學的“教習”;甚至“教習”姚弘文也沒在意這些小細節,佯裝作沒看見。


    李封並不知道的是,今天的這次碰麵;是宿命中注定了的兩個生死大敵間的第一次會麵!


    氛圍不尷尬,更說不上良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顫抖吧,武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山行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山行走並收藏顫抖吧,武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