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西域都護府?!
趙曙微微愣住了,西域都護府,那是多麽遙遠的稱唿啊!
自從安史之亂後,西域都護府,就已經徹底不存在了吧,與之一同消失的,還有劍南道和遼東都護府!
“十一郎,你此話當真,你可有仔細考慮過,重建西域都護府的難度?!”趙曙壓抑著內心莫名升騰起來的激動,沉聲問道。
辛羸微微一笑,點頭道:“西域都護府的重建,勢在必行,其中一切可能遇到的問題,臣也已經有了自己的考量。”
“哦?!”趙曙眼睛微微一閃,問道:“那你好好給我說說。”
“五點!其一,西域多良馬,大宛汗血寶馬雖然已經極為少見,但終究還有,而且,除了汗血寶馬之外,也有其他多餘的良馬,乃是我大宋必爭之戰爭利器!”
“其二,吐蕃之威脅,想要除掉吐蕃這個威脅,光從中原出兵,百年亦無可能做到,畢竟,吐蕃多高山雪原,大宋禁軍,無法適應其中環境!可若是能重建西域都護府,東西兩路一起發兵的話,除掉吐蕃,最多五年!”
“其三,西域之大唐遺民,曆史記載中,倒是說天寶年間,因安史之亂,高仙芝才不得不放棄了西域都護府,但陛下想必也清楚,安史之亂還沒發生的時候,高仙芝已經敗了,而且,高仙芝身為異族,每逢作戰,皆以數萬漢家二郎性命去填,故而,那些大唐遺民,實際上都是高仙芝所拋棄的,可即便如此,大唐遺民們,依然在堅持著他們是漢人的根本!近乎三百年的堅守,臣以為,有必要將他們接迴中原,並為他們出氣,畢竟,漢時陳湯便曾說過‘有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其四,西方之地,也有著諸多我大宋不曾有的東西,例如大馬士革鋼,此等鋼鐵,鑄就出來的兵器,盡皆削鐵如泥!大宋若欲圖強,此為大宋必爭之物。”
“其五,陛下想不想……成就漢武唐宗一般的英名?!”辛羸說完,直勾勾的看著趙曙。
趙曙本就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而且,從某種程度來說,他更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好皇帝,其勇氣,乃是北宋諸多地王中最高者,其見識謀略更是遠勝他的兒子宋神宗,唯一可惜的就是,曆史上的趙曙死得太早,否則未必就不能給大宋百個世紀的繁華強盛,未必就不能如同漢代的文景之治那般,在後世留下個仁英盛世。
可惜,死得太早,繼任的神宗二十不到,血氣方剛之間,自然少了幾分顧慮,不似趙曙這般穩重,便是任用王安石為相,急切於變法革新,終究將大宋帶入了下坡路。
趙曙目光微微閃爍,他可是第一次聽見有人這樣形容西域那塊土地,而在辛十一之前,所有的士大夫也好,還是將軍武人也罷,或者是儒教文宗,天下之人,人人皆以為西域乃弊土,沒有絲毫價值。
可以說,縱觀整個中原五千多年的曆史,除了秦始皇有過往西的想法,以及隋煬帝也有過擴張的想法外,便是漢武帝,也隻是打退了匈奴,便迴家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了。
而繼承了隋煬帝積累的大唐,也是如此,瞧不上四夷土地,於是,唐太宗李二,得了個天可汗的虛名,便止兵。
否則,以繼承了隋煬帝二十載積累的李二,在有著隋煬帝在前麵頂著那些流言蜚語和各種殘暴不仁的名聲,李二其實有機會將整個大唐塑造得如同之後的元朝一般,領土能夠覆蓋整個亞歐非大陸!
辛羸慢慢的等著,他相信,在他如今這個時代,不管是此時的趙曙,還是之後的神宗趙頊,這兩位最具雄心壯誌的北宋皇帝,一定會他提出的這些東西感興趣的!
也幸好,他是來到了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的兩位皇帝,才是真正的最為開明的皇帝,若是早一些,遇到仁宗,辛羸這番言論,絕對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因為,慶曆新政之後,仁宗皇帝其實早就已經失去了進取之心,他隻想著照顧好大宋。
若是再玩一些,遇到神宗的兒子哲宗,或者哲宗的兄弟徽宗,那麽,這種擴張的想法也是斷然不行的,因為,哲宗太懦弱,畢竟是少帝,一切由高皇後做主,而徽宗,這就是個被國家大事耽誤了的畫畫兒的,江山什麽的,擴張什麽的,遠遠沒有他的一幅畫重要。
片刻後,果然就如同辛羸猜想的那般,趙曙唿吸略微有些急促起來:“若按十一郎你所說,這西域都護府,還當真必須得重建不可,隻是,這中間涉及到了太多事情啊!”
微微歎了一口氣,趙曙道:“朝中必定有人百般阻撓,便是你恩師歐陽修,也不見得會同意你這向外擴張的想法,畢竟,儒家講究內王外聖,對外謙和,對內嚴苛,嚴於律己,你以為曆朝曆代以來,為何不管是明君也好,還是昏君也罷,為何都對依附中原的小國如此優待呢?!全都是儒教那群人啊!”
趙曙搖了搖頭,中國雖然不像西方那些國家一般,教權高於皇權,但,不可否認的是,占據主流的儒教,在某些程度上,是一直在通過某種道德製高點來限製皇權的。
那是從道德上出發的壓力,除了敢焚書坑儒的秦始皇,和那個放蕩肆意、乾綱獨斷的隋煬帝,整個中國曆史上,沒有哪一位帝王會不受到儒教的支配。
便是魏晉年間,在發現漢朝的滅亡,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儒家書生之後,一轉儒教獨尊,換為道家思想為主流之後,他們依然被那要死不活的儒教給緊緊的限製著!
此時的趙曙也是如此,儒教對於讓整個社會變得有序,對於治理國家的確有益處,但,凡事皆為雙刃劍,儒教在利於社會利於社稷的時候,卻也同樣用他規範社會的那一套道德,阻礙著整個社會的進步!
可以說,辛羸想要改變大宋的結局,想要改變中國被異族淩辱的結局,他所要對抗的,歸根結底,並不是某一個方麵的不合理,而是整個雄踞中華五千年的儒教!
不要以為在宋代的時候儒教沒有五千年,嚴格意義上來說,自從西周趁著商朝攻打東夷滅了商朝之後,儒教就從周禮那一套開始了。
甚至更早的時候,一切規範與秩序和禮儀,都是儒教的開端!
辛羸搖頭,卻又點頭:“臣知曉!儒教之理為雙刃劍,利弊參半,所以,臣雖然知道儒教的弊端,卻也不會想要徹底革除掉儒教!”
“那當如何?!”趙曙輕聲問道。
“由臣來壓製住儒教的弊端,由陛下來弘揚儒教對於江山社稷的益處!”辛羸緩緩開口:“臣將站在影子裏麵,做一切臣該做的!”
也就是他趙曙來唱紅臉,辛羸來唱白臉,搭台演戲,將儒教驅使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
“這……”趙曙微微有些猶豫,若是打壓儒教,勢必要得罪天下文人中的大多數,如此一來,一旦某一日辛羸失勢,怕是會不得好死啊!
想到這兒,趙曙莫名的一陣感動,影衛軍,果然才是大宋真正的肱骨心腹!
但隨後轉念一想:影衛軍的指揮使有那麽容易失勢?!除非他趙曙死得太早,否則,影衛軍指揮使,是不能無故更換的!
可問題又來了,他年紀比之辛羸大了十餘歲啊,若是他死在前邊,辛羸被迫斜下影衛軍指揮使一職……
微微一歎,反正還很遙遠,大不了,等他臨終的時候,交代接替自己為皇帝的兒子,留著辛羸的職位,直到辛羸也壽終正寢為止。
想到這兒,趙曙緩緩鬆了一口氣,看向辛羸點了點頭,卻是開口道:“可,但是,辛十一你終究資曆不夠,且西域都護府重建之事,也需要多加準備,因此,此事過後,朕許你在西域建立一切所需,先準備著,而你,還是好好準備科舉吧,待你中了進士,朕會讓你先去曆練一番,而後,封你為相,隻有如此,你才真正壓得住儒教那些書生!”
儒教、儒家。也是如同道教、道家一樣,有著極為分明的界限,儒家者,通達知理,而儒教者,便是那些隻會奉行祖宗道理的腐儒!
辛羸微微點頭,但與之同時,他心裏麵卻也有著別的想法,例如,建立一個多元式的學院,將百家盡皆納入學院之中,打破儒教獨尊的局麵,一點一點的瓦解儒教的勢力,再例如,軍校的建立,培養出一批可以拿得出手的中層軍官,甚至是高層將帥!
隻有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一個民族!
這是德國在十八世紀能夠崛起的原因!
想到這些,辛羸才發現,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雖然這大半年的時間,他就已經掌控了影衛軍,甚至於能夠跟趙曙近乎平起平坐的交流了。
但,還差得遠啊!
在這張塵世構建的網裏麵,他還是一隻被纏得緊緊的蚊子,還沒成為那能夠在這張網上麵自由行走的蜘蛛,更遑論,想要打破這張網?!
“是,這些臣都是明白的!在迴來之前,臣便已經安排人手去聯絡大唐遺民,同時,也在西域開始構建新的情報機構了,最多一年,情報機構便可以慢慢的完善起來,最多三年,臣便有把握能一舉收複西域,重建西域都護府!”辛羸朗聲開口,滿臉自信。
趙曙卻是搖了搖頭:“這樣最好,但是,十一郎,先努力為大宋賺錢吧,否則,國庫若是不足,再好的想法,也沒辦法實施的!”
“對了,陛下,臣請先打大理!”辛羸突兀開口。
趙曙一臉愕然,不是聊西域麽,怎麽聊著聊著便又成了要打大理了?!
大理這幾年,可安分得很啊!
“為何?!”趙曙莫名其妙的問道。
辛羸眼睛微微一閃:“臣在天竺看見了大象,曹衝稱象的大象!此象高一丈,長三丈,奔跑起來,如同大山一般,能夠引發地動天搖之感,且速度並不比戰馬慢!臣想,先打下大理,溝通天竺,從天竺買來大象馴服,一旦與遼國有戰事,大宋也就無需一味的死守,而是可以北上,如此一來,可以先壓住遼國,也隻有壓住了遼國,大宋才能放心的去重建西域都護府!”
這!
趙曙心底泛起憂慮,雖然他也知道辛羸這個建議真的很不錯,但通過今天跟辛十一的這一番交談,他隱隱約約的感覺到,大宋,似乎會被辛十一給帶到一個年年征戰的時代去!
不知道是好是壞啊!
但同時,趙曙內心的那一份野望,也被慢慢的激發出來,太宗這個諡號被搶走了,但,武宗這個諡號可還在啊!
若真能括地,真能打下大片領土,將大宋疆域擴大,他死後,在那廟堂之上,將會成為不輸於秦皇漢武的宋武宗!或者宋武帝會好聽一點?!
“可是可以,朕必定會支持你,隻是,其他的事情,就需要你自己去處理了!”趙曙微微開口:“如今國庫空虛,且還欠著民間一億三千萬貫的國債,國庫沒錢的話,朕是不會開戰的!”
辛羸微微愕然,但仔細一想,這次挑起西夏和吐蕃的戰爭,似乎一點收入都沒有得到,這特麽這仗打得很沒有意義啊!
微微搖頭,辛羸卻是想到了發戰爭財上麵去,畢竟,光靠著那幾個產業,一億三千萬貫,啥時候才能整出來?!
“既如此,陛下可否允許臣再次主掌西軍?!”辛羸淡然開口,既然要發戰爭財,那就得趁著西夏和吐蕃還在打仗的時候啊,不然等人家打完了,你還發個毛的戰爭財啊!
“西軍?!”趙曙滿臉疑惑。
辛羸開口道:“臣有辦法,通過西夏與吐蕃之間的戰爭,將一億三千萬貫給賺迴來!”
趙曙豁然起身,來迴走了兩步,高聲道:“準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院子大廳中,一個小丫鬟快速跑了出來,對著趙曙和辛羸微微欠身行禮:“陛下,辛指揮使,虛一上師請兩位進去!”
趙曙微微愣住了,西域都護府,那是多麽遙遠的稱唿啊!
自從安史之亂後,西域都護府,就已經徹底不存在了吧,與之一同消失的,還有劍南道和遼東都護府!
“十一郎,你此話當真,你可有仔細考慮過,重建西域都護府的難度?!”趙曙壓抑著內心莫名升騰起來的激動,沉聲問道。
辛羸微微一笑,點頭道:“西域都護府的重建,勢在必行,其中一切可能遇到的問題,臣也已經有了自己的考量。”
“哦?!”趙曙眼睛微微一閃,問道:“那你好好給我說說。”
“五點!其一,西域多良馬,大宛汗血寶馬雖然已經極為少見,但終究還有,而且,除了汗血寶馬之外,也有其他多餘的良馬,乃是我大宋必爭之戰爭利器!”
“其二,吐蕃之威脅,想要除掉吐蕃這個威脅,光從中原出兵,百年亦無可能做到,畢竟,吐蕃多高山雪原,大宋禁軍,無法適應其中環境!可若是能重建西域都護府,東西兩路一起發兵的話,除掉吐蕃,最多五年!”
“其三,西域之大唐遺民,曆史記載中,倒是說天寶年間,因安史之亂,高仙芝才不得不放棄了西域都護府,但陛下想必也清楚,安史之亂還沒發生的時候,高仙芝已經敗了,而且,高仙芝身為異族,每逢作戰,皆以數萬漢家二郎性命去填,故而,那些大唐遺民,實際上都是高仙芝所拋棄的,可即便如此,大唐遺民們,依然在堅持著他們是漢人的根本!近乎三百年的堅守,臣以為,有必要將他們接迴中原,並為他們出氣,畢竟,漢時陳湯便曾說過‘有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其四,西方之地,也有著諸多我大宋不曾有的東西,例如大馬士革鋼,此等鋼鐵,鑄就出來的兵器,盡皆削鐵如泥!大宋若欲圖強,此為大宋必爭之物。”
“其五,陛下想不想……成就漢武唐宗一般的英名?!”辛羸說完,直勾勾的看著趙曙。
趙曙本就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而且,從某種程度來說,他更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好皇帝,其勇氣,乃是北宋諸多地王中最高者,其見識謀略更是遠勝他的兒子宋神宗,唯一可惜的就是,曆史上的趙曙死得太早,否則未必就不能給大宋百個世紀的繁華強盛,未必就不能如同漢代的文景之治那般,在後世留下個仁英盛世。
可惜,死得太早,繼任的神宗二十不到,血氣方剛之間,自然少了幾分顧慮,不似趙曙這般穩重,便是任用王安石為相,急切於變法革新,終究將大宋帶入了下坡路。
趙曙目光微微閃爍,他可是第一次聽見有人這樣形容西域那塊土地,而在辛十一之前,所有的士大夫也好,還是將軍武人也罷,或者是儒教文宗,天下之人,人人皆以為西域乃弊土,沒有絲毫價值。
可以說,縱觀整個中原五千多年的曆史,除了秦始皇有過往西的想法,以及隋煬帝也有過擴張的想法外,便是漢武帝,也隻是打退了匈奴,便迴家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了。
而繼承了隋煬帝積累的大唐,也是如此,瞧不上四夷土地,於是,唐太宗李二,得了個天可汗的虛名,便止兵。
否則,以繼承了隋煬帝二十載積累的李二,在有著隋煬帝在前麵頂著那些流言蜚語和各種殘暴不仁的名聲,李二其實有機會將整個大唐塑造得如同之後的元朝一般,領土能夠覆蓋整個亞歐非大陸!
辛羸慢慢的等著,他相信,在他如今這個時代,不管是此時的趙曙,還是之後的神宗趙頊,這兩位最具雄心壯誌的北宋皇帝,一定會他提出的這些東西感興趣的!
也幸好,他是來到了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的兩位皇帝,才是真正的最為開明的皇帝,若是早一些,遇到仁宗,辛羸這番言論,絕對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因為,慶曆新政之後,仁宗皇帝其實早就已經失去了進取之心,他隻想著照顧好大宋。
若是再玩一些,遇到神宗的兒子哲宗,或者哲宗的兄弟徽宗,那麽,這種擴張的想法也是斷然不行的,因為,哲宗太懦弱,畢竟是少帝,一切由高皇後做主,而徽宗,這就是個被國家大事耽誤了的畫畫兒的,江山什麽的,擴張什麽的,遠遠沒有他的一幅畫重要。
片刻後,果然就如同辛羸猜想的那般,趙曙唿吸略微有些急促起來:“若按十一郎你所說,這西域都護府,還當真必須得重建不可,隻是,這中間涉及到了太多事情啊!”
微微歎了一口氣,趙曙道:“朝中必定有人百般阻撓,便是你恩師歐陽修,也不見得會同意你這向外擴張的想法,畢竟,儒家講究內王外聖,對外謙和,對內嚴苛,嚴於律己,你以為曆朝曆代以來,為何不管是明君也好,還是昏君也罷,為何都對依附中原的小國如此優待呢?!全都是儒教那群人啊!”
趙曙搖了搖頭,中國雖然不像西方那些國家一般,教權高於皇權,但,不可否認的是,占據主流的儒教,在某些程度上,是一直在通過某種道德製高點來限製皇權的。
那是從道德上出發的壓力,除了敢焚書坑儒的秦始皇,和那個放蕩肆意、乾綱獨斷的隋煬帝,整個中國曆史上,沒有哪一位帝王會不受到儒教的支配。
便是魏晉年間,在發現漢朝的滅亡,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儒家書生之後,一轉儒教獨尊,換為道家思想為主流之後,他們依然被那要死不活的儒教給緊緊的限製著!
此時的趙曙也是如此,儒教對於讓整個社會變得有序,對於治理國家的確有益處,但,凡事皆為雙刃劍,儒教在利於社會利於社稷的時候,卻也同樣用他規範社會的那一套道德,阻礙著整個社會的進步!
可以說,辛羸想要改變大宋的結局,想要改變中國被異族淩辱的結局,他所要對抗的,歸根結底,並不是某一個方麵的不合理,而是整個雄踞中華五千年的儒教!
不要以為在宋代的時候儒教沒有五千年,嚴格意義上來說,自從西周趁著商朝攻打東夷滅了商朝之後,儒教就從周禮那一套開始了。
甚至更早的時候,一切規範與秩序和禮儀,都是儒教的開端!
辛羸搖頭,卻又點頭:“臣知曉!儒教之理為雙刃劍,利弊參半,所以,臣雖然知道儒教的弊端,卻也不會想要徹底革除掉儒教!”
“那當如何?!”趙曙輕聲問道。
“由臣來壓製住儒教的弊端,由陛下來弘揚儒教對於江山社稷的益處!”辛羸緩緩開口:“臣將站在影子裏麵,做一切臣該做的!”
也就是他趙曙來唱紅臉,辛羸來唱白臉,搭台演戲,將儒教驅使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
“這……”趙曙微微有些猶豫,若是打壓儒教,勢必要得罪天下文人中的大多數,如此一來,一旦某一日辛羸失勢,怕是會不得好死啊!
想到這兒,趙曙莫名的一陣感動,影衛軍,果然才是大宋真正的肱骨心腹!
但隨後轉念一想:影衛軍的指揮使有那麽容易失勢?!除非他趙曙死得太早,否則,影衛軍指揮使,是不能無故更換的!
可問題又來了,他年紀比之辛羸大了十餘歲啊,若是他死在前邊,辛羸被迫斜下影衛軍指揮使一職……
微微一歎,反正還很遙遠,大不了,等他臨終的時候,交代接替自己為皇帝的兒子,留著辛羸的職位,直到辛羸也壽終正寢為止。
想到這兒,趙曙緩緩鬆了一口氣,看向辛羸點了點頭,卻是開口道:“可,但是,辛十一你終究資曆不夠,且西域都護府重建之事,也需要多加準備,因此,此事過後,朕許你在西域建立一切所需,先準備著,而你,還是好好準備科舉吧,待你中了進士,朕會讓你先去曆練一番,而後,封你為相,隻有如此,你才真正壓得住儒教那些書生!”
儒教、儒家。也是如同道教、道家一樣,有著極為分明的界限,儒家者,通達知理,而儒教者,便是那些隻會奉行祖宗道理的腐儒!
辛羸微微點頭,但與之同時,他心裏麵卻也有著別的想法,例如,建立一個多元式的學院,將百家盡皆納入學院之中,打破儒教獨尊的局麵,一點一點的瓦解儒教的勢力,再例如,軍校的建立,培養出一批可以拿得出手的中層軍官,甚至是高層將帥!
隻有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一個民族!
這是德國在十八世紀能夠崛起的原因!
想到這些,辛羸才發現,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雖然這大半年的時間,他就已經掌控了影衛軍,甚至於能夠跟趙曙近乎平起平坐的交流了。
但,還差得遠啊!
在這張塵世構建的網裏麵,他還是一隻被纏得緊緊的蚊子,還沒成為那能夠在這張網上麵自由行走的蜘蛛,更遑論,想要打破這張網?!
“是,這些臣都是明白的!在迴來之前,臣便已經安排人手去聯絡大唐遺民,同時,也在西域開始構建新的情報機構了,最多一年,情報機構便可以慢慢的完善起來,最多三年,臣便有把握能一舉收複西域,重建西域都護府!”辛羸朗聲開口,滿臉自信。
趙曙卻是搖了搖頭:“這樣最好,但是,十一郎,先努力為大宋賺錢吧,否則,國庫若是不足,再好的想法,也沒辦法實施的!”
“對了,陛下,臣請先打大理!”辛羸突兀開口。
趙曙一臉愕然,不是聊西域麽,怎麽聊著聊著便又成了要打大理了?!
大理這幾年,可安分得很啊!
“為何?!”趙曙莫名其妙的問道。
辛羸眼睛微微一閃:“臣在天竺看見了大象,曹衝稱象的大象!此象高一丈,長三丈,奔跑起來,如同大山一般,能夠引發地動天搖之感,且速度並不比戰馬慢!臣想,先打下大理,溝通天竺,從天竺買來大象馴服,一旦與遼國有戰事,大宋也就無需一味的死守,而是可以北上,如此一來,可以先壓住遼國,也隻有壓住了遼國,大宋才能放心的去重建西域都護府!”
這!
趙曙心底泛起憂慮,雖然他也知道辛羸這個建議真的很不錯,但通過今天跟辛十一的這一番交談,他隱隱約約的感覺到,大宋,似乎會被辛十一給帶到一個年年征戰的時代去!
不知道是好是壞啊!
但同時,趙曙內心的那一份野望,也被慢慢的激發出來,太宗這個諡號被搶走了,但,武宗這個諡號可還在啊!
若真能括地,真能打下大片領土,將大宋疆域擴大,他死後,在那廟堂之上,將會成為不輸於秦皇漢武的宋武宗!或者宋武帝會好聽一點?!
“可是可以,朕必定會支持你,隻是,其他的事情,就需要你自己去處理了!”趙曙微微開口:“如今國庫空虛,且還欠著民間一億三千萬貫的國債,國庫沒錢的話,朕是不會開戰的!”
辛羸微微愕然,但仔細一想,這次挑起西夏和吐蕃的戰爭,似乎一點收入都沒有得到,這特麽這仗打得很沒有意義啊!
微微搖頭,辛羸卻是想到了發戰爭財上麵去,畢竟,光靠著那幾個產業,一億三千萬貫,啥時候才能整出來?!
“既如此,陛下可否允許臣再次主掌西軍?!”辛羸淡然開口,既然要發戰爭財,那就得趁著西夏和吐蕃還在打仗的時候啊,不然等人家打完了,你還發個毛的戰爭財啊!
“西軍?!”趙曙滿臉疑惑。
辛羸開口道:“臣有辦法,通過西夏與吐蕃之間的戰爭,將一億三千萬貫給賺迴來!”
趙曙豁然起身,來迴走了兩步,高聲道:“準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院子大廳中,一個小丫鬟快速跑了出來,對著趙曙和辛羸微微欠身行禮:“陛下,辛指揮使,虛一上師請兩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