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反?!
聽到這個詞,辛羸已經隱隱約約察覺到了某種不好的東西。
如何策反?
肯定是掌握了人家的把柄之後,才容易策反啊,否則,人家憑什麽和你一起跟整個大宋對著幹?!
想到這兒,辛羸不由得嘴角一抽,他大約明白,讓那些被影衛軍掌握了把柄的官員去京城給他正名這件事兒,似乎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試想,假如他跟趙曙換位,他是趙曙,趙曙是他,當得知有人能夠在翻手之間就讓自己的官員背叛,那他又會是什麽心情?!又會產生什麽想法?!
不存在惡意揣測,辛羸隻是將自己代入到趙曙的立場之後,立馬就產生了必須要除掉影衛軍的心思。
這可就蛋疼了!
無奈的搖了搖頭,現在事兒已經做出來了,世上沒有後悔藥,也不存在早知道。
既然如此,那就將錯就錯吧,徹底錯到底,一路走到黑,反正天總會亮的,一路走到黑之後,或許,走著走著,就天亮了呢?!
淡淡一笑,辛羸搖了搖頭道:“用不著策反軍隊中那些人,已經策反了京畿兩路的許多官員,如今官家心裏怕是膈應著呢,若是再策反了軍隊中的人,到時候,咱們就真的沒有任何退路,真的不得不造反了。”
聽著辛羸這話,辛四微微一陣尷尬,最近是太緊張了還是怎麽著,連這麽簡單的因果關係都沒有看明白,還一個勁兒的攛掇著指揮使去策反禁軍?!
微微一愣,為了挽迴自己在辛羸麵前的形象,辛四連忙開口道:“指揮使,在下,有一計可以解如今局麵!”
“哦?”辛羸迴頭,輕聲問道:“什麽計策,說來聽聽。”
辛四抬頭,看向城下密密麻麻的禁軍,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淡然開口道:“迴指揮使,如今想要官家為我們正名,親自向天下公布辛家無罪的話,需要分三步來處理。”
“哪三步?”辛羸充分的表演著一個合格的劉備,在充分的聽取這個“諸葛亮”的意見。
“其一,朝內,必須在朝內造勢,就如同之前策反京畿兩路官員一般,那些京官,也得著手策反一批,必須要讓他們當眾在朝會中逼迫官家,另外,朝中還包括另外一個部分,那便是曹太後!”
說到這兒,辛四一臉傲氣:“曹太後不過先帝遺孀,且太祖開國以來,便曾定下後宮不得幹政之祖宗家法,一直以來,大宋都是如此遵循的,可惜,當今官家卻並不是曹太後親子,所以,一個孤苦女人,她肯定怕啊,怕失了權力,就從此成了個若有若無的老婦人。”
“你是說……咱們得倒向曹太後,讓曹太後以為我們是她手中的力量,從而,讓曹太後也給官家施壓?!”辛羸默默點頭,這點他還真沒有想到過。
辛四匆忙點頭,滿臉恭敬:“正是如此,曹太後急需手中有什麽東西讓她能感覺到安全,而我們,也正好需要曹太後在朝堂上使力氣!”
“恩,有道理,你接著說!”辛羸點頭,心底漸漸的重視起辛四來,本來他還秘密讓人去辛家莊把楊休給接過來的說,現在看來,這辛四不愧是敢自比諸葛亮的家夥,的確有幾分聰明才智。
辛四感受到辛羸目光中的重視,重重點頭:“其二,乃是民間,指揮使前段日子新建過山龍,而如今,過山龍已經傳播了出去,受其恩惠的百姓不知道凡幾,指揮使可安排人在民間傳播謠言,最好再加上商王和高林二人與指揮使的恩怨,在民間,先描述出指揮使被陷害的情況來,到時候,興許會有萬民書擺到官家桌案前!”
辛羸眼中越發驚喜起來,這可是後世的輿論控製啊,這丫的,可以的啊,居然朝前一千年整出了輿論控製來:“還有第三點呢,你繼續說。”
辛四心底也越發激動起來,他感受到了,感受到了指揮使看自己的目光,已經變得越發重視起來!
很好,很好!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辛四壓下內心的激動,接著開口道:“迴指揮使,這第三步,才是真正最關鍵的一步!”
頓了頓,辛四似乎是打了一個腹稿,這才開口道:“第一步與第二步,其實都隻是給官家施壓,可是,這所施加給官家的壓力,想要真正其效果的話,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那我們沒辦法!”
“所以,這第三步,就是戰勝眼前的五萬禁軍!”辛四抬頭,目中閃過神光,眼中充滿了自信。
辛羸輕笑:“辛四,且不急著說!”
辛四微微一愣,有些錯愕。
緊接著,他便聽見辛羸笑著開口了:“既然辛四你自比諸葛孔明,那我今日也自比一次周郎,如赤壁火攻一般,你我二人各自將取勝計策寫在紙上,再看是否一致?!”
辛四內心是驚喜的,更是意外的!
要知道,辛羸這話一出,就代表著,辛羸已經徹底認可了他,甚至真的承認他有諸葛孔明的幾分本事!
彎腰行禮,辛四嚴肅開口:“喏!”
而一旁的三十六早已經將紙筆拿來。
接過紙筆,二人各自寫起來,約莫百息之後,兩人都收起了手中的筆。
互換紙頁,看了一眼,辛羸大笑:“那就如此,辛四,你且去安排,我就在這城頭看你取勝!”
辛四點頭,單膝下跪:“喏!”
一聲應下,辛四滿是激動的離開。
三十六還勉強忍得住心底的好奇,辛七那毛躁性子卻是忍不住了,偷偷朝著那兩張紙頁看過去。
隻見兩張紙頁上,以不同的字體寫著大同小異的語句:
“示弱,連敗,全軍出城,決戰,勝,再勝,與五萬大軍決戰,同時,召迴外放的兩千影衛軍,直殺韓琦大帳!”
因為時間有限,而且也不是像赤壁之戰那個時候,隻寫一個火字就夠了,所以,這段話寫得相當淩亂和複雜,但也能一眼看明白其中意思。
辛七呆在原地,隻覺得這計策好像也沒什麽特殊的啊,反而顯得很是簡單。
而一旁,辛羸卻是突然興起,道:“三十六,去找一架箏來!”
聽到這個詞,辛羸已經隱隱約約察覺到了某種不好的東西。
如何策反?
肯定是掌握了人家的把柄之後,才容易策反啊,否則,人家憑什麽和你一起跟整個大宋對著幹?!
想到這兒,辛羸不由得嘴角一抽,他大約明白,讓那些被影衛軍掌握了把柄的官員去京城給他正名這件事兒,似乎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試想,假如他跟趙曙換位,他是趙曙,趙曙是他,當得知有人能夠在翻手之間就讓自己的官員背叛,那他又會是什麽心情?!又會產生什麽想法?!
不存在惡意揣測,辛羸隻是將自己代入到趙曙的立場之後,立馬就產生了必須要除掉影衛軍的心思。
這可就蛋疼了!
無奈的搖了搖頭,現在事兒已經做出來了,世上沒有後悔藥,也不存在早知道。
既然如此,那就將錯就錯吧,徹底錯到底,一路走到黑,反正天總會亮的,一路走到黑之後,或許,走著走著,就天亮了呢?!
淡淡一笑,辛羸搖了搖頭道:“用不著策反軍隊中那些人,已經策反了京畿兩路的許多官員,如今官家心裏怕是膈應著呢,若是再策反了軍隊中的人,到時候,咱們就真的沒有任何退路,真的不得不造反了。”
聽著辛羸這話,辛四微微一陣尷尬,最近是太緊張了還是怎麽著,連這麽簡單的因果關係都沒有看明白,還一個勁兒的攛掇著指揮使去策反禁軍?!
微微一愣,為了挽迴自己在辛羸麵前的形象,辛四連忙開口道:“指揮使,在下,有一計可以解如今局麵!”
“哦?”辛羸迴頭,輕聲問道:“什麽計策,說來聽聽。”
辛四抬頭,看向城下密密麻麻的禁軍,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淡然開口道:“迴指揮使,如今想要官家為我們正名,親自向天下公布辛家無罪的話,需要分三步來處理。”
“哪三步?”辛羸充分的表演著一個合格的劉備,在充分的聽取這個“諸葛亮”的意見。
“其一,朝內,必須在朝內造勢,就如同之前策反京畿兩路官員一般,那些京官,也得著手策反一批,必須要讓他們當眾在朝會中逼迫官家,另外,朝中還包括另外一個部分,那便是曹太後!”
說到這兒,辛四一臉傲氣:“曹太後不過先帝遺孀,且太祖開國以來,便曾定下後宮不得幹政之祖宗家法,一直以來,大宋都是如此遵循的,可惜,當今官家卻並不是曹太後親子,所以,一個孤苦女人,她肯定怕啊,怕失了權力,就從此成了個若有若無的老婦人。”
“你是說……咱們得倒向曹太後,讓曹太後以為我們是她手中的力量,從而,讓曹太後也給官家施壓?!”辛羸默默點頭,這點他還真沒有想到過。
辛四匆忙點頭,滿臉恭敬:“正是如此,曹太後急需手中有什麽東西讓她能感覺到安全,而我們,也正好需要曹太後在朝堂上使力氣!”
“恩,有道理,你接著說!”辛羸點頭,心底漸漸的重視起辛四來,本來他還秘密讓人去辛家莊把楊休給接過來的說,現在看來,這辛四不愧是敢自比諸葛亮的家夥,的確有幾分聰明才智。
辛四感受到辛羸目光中的重視,重重點頭:“其二,乃是民間,指揮使前段日子新建過山龍,而如今,過山龍已經傳播了出去,受其恩惠的百姓不知道凡幾,指揮使可安排人在民間傳播謠言,最好再加上商王和高林二人與指揮使的恩怨,在民間,先描述出指揮使被陷害的情況來,到時候,興許會有萬民書擺到官家桌案前!”
辛羸眼中越發驚喜起來,這可是後世的輿論控製啊,這丫的,可以的啊,居然朝前一千年整出了輿論控製來:“還有第三點呢,你繼續說。”
辛四心底也越發激動起來,他感受到了,感受到了指揮使看自己的目光,已經變得越發重視起來!
很好,很好!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辛四壓下內心的激動,接著開口道:“迴指揮使,這第三步,才是真正最關鍵的一步!”
頓了頓,辛四似乎是打了一個腹稿,這才開口道:“第一步與第二步,其實都隻是給官家施壓,可是,這所施加給官家的壓力,想要真正其效果的話,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那我們沒辦法!”
“所以,這第三步,就是戰勝眼前的五萬禁軍!”辛四抬頭,目中閃過神光,眼中充滿了自信。
辛羸輕笑:“辛四,且不急著說!”
辛四微微一愣,有些錯愕。
緊接著,他便聽見辛羸笑著開口了:“既然辛四你自比諸葛孔明,那我今日也自比一次周郎,如赤壁火攻一般,你我二人各自將取勝計策寫在紙上,再看是否一致?!”
辛四內心是驚喜的,更是意外的!
要知道,辛羸這話一出,就代表著,辛羸已經徹底認可了他,甚至真的承認他有諸葛孔明的幾分本事!
彎腰行禮,辛四嚴肅開口:“喏!”
而一旁的三十六早已經將紙筆拿來。
接過紙筆,二人各自寫起來,約莫百息之後,兩人都收起了手中的筆。
互換紙頁,看了一眼,辛羸大笑:“那就如此,辛四,你且去安排,我就在這城頭看你取勝!”
辛四點頭,單膝下跪:“喏!”
一聲應下,辛四滿是激動的離開。
三十六還勉強忍得住心底的好奇,辛七那毛躁性子卻是忍不住了,偷偷朝著那兩張紙頁看過去。
隻見兩張紙頁上,以不同的字體寫著大同小異的語句:
“示弱,連敗,全軍出城,決戰,勝,再勝,與五萬大軍決戰,同時,召迴外放的兩千影衛軍,直殺韓琦大帳!”
因為時間有限,而且也不是像赤壁之戰那個時候,隻寫一個火字就夠了,所以,這段話寫得相當淩亂和複雜,但也能一眼看明白其中意思。
辛七呆在原地,隻覺得這計策好像也沒什麽特殊的啊,反而顯得很是簡單。
而一旁,辛羸卻是突然興起,道:“三十六,去找一架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