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點點頭,“西方人以為餐桌上放套刀叉就算是進入文明了,到了這裏就會知道他們所謂的文明在我們麵前最多就是剛脫離原始。”


    “不至於吧爺爺。”胡唐月不讚同爺爺的話,“無非就是文化差異,刀子筷子都是吃飯的工具。”


    胡老來了興趣,指著筷架上的一雙筷子問胡唐月,“你說說筷子是多長”


    “七寸六。”胡唐月不屑爺爺給自己出這樣簡單的題目直接迴答,“寓意人有七情六欲。”


    張三在一邊有些發呆,一雙筷子而已還有這樣的說法?


    “嗬嗬。”胡老笑了,“算你厲害,那你知道筷子為什麽是一雙嗎?”


    胡唐月卡殼,求助看向曆落雪。


    “胡老先生,是代表陰陽嗎?”曆落雪不忍好友難堪,出聲解圍。


    “沒錯,一根為陽,一根為陰,這叫陰陽合合。”胡老說著話還若有所指得看了一眼孫女。


    看到一臉得意的孫女,再看一眼正盯著筷子研究的張三,胡老心裏暗暗歎氣,對撮合孫女和張三的事再不多想。


    兒子胡複景說的對啊,這一對就是棒槌,相互之間都不可能嗅一下對方的味道。


    “那為什麽筷子一頭是圓的,另一頭又是方的?”楊老沒想到曆落雪對中國文化也有研究。


    “我們執筷子的時候是圓頭對外,方頭對內。”曆落雪毫不怯場,“這是天圓地方,叫我們做事對外圓滑,對內方正。”


    “圓滑?”楊老沉吟一下,“這是代表和諧順利,是“地天泰”卦的象征。可不是你理解的圓滑。”


    曆落雪一張雪白的麵孔立刻升起一抹紅色,很是有些不好意思。


    “為什麽是這三根手指拿筷子呢?”楊老伸出拇指、食指和中指繼續考校曆落雪。


    曆落雪想了想後緩緩搖頭,這個她是真不知道。


    “天地人合一。”胡教授出聲迴答,他不想看到自己老同學的孩子太過難堪。


    “一雙筷子替你嚐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鹹,這是要我們學會感恩。”胡老看著孫女,“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你還敢說筷子僅僅是吃飯的工具嗎?”


    胡唐月吐了一下舌頭,乖乖受教。


    張三看著眼前的筷子,若有所思。


    剛才這些話好像在腦中觸動到了什麽,轉眼又消失不見,一無所得。


    這時有熱菜開始上桌,胡教授妻子看女兒有些委屈,急忙打了個圓場,招唿女兒敬兩位老人一杯。


    今天喝的酒水張三特意指定紹興花雕,胡唐月說了,她爺爺也就這個酒還有興趣喝兩杯。


    胡唐月端起眼前的酒杯高高舉過頭頂,語氣浮誇,“謝謝兩位爺爺為我解惑,讓我了解了咱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桌上眾人被她逗得齊齊大笑,紛紛端起酒杯一起飲下。


    張三嚐了一口杯中泛黃的酒水,差點吐掉,很難理解師叔怎麽會喜歡喝這個。


    喝過一杯後,胡老向胡教授伸出手掌。


    胡教授馬上從隨身皮包中拿出兩樣東西恭敬交給胡老,一個看著像是一本書籍,隻是顏色有些泛黃,看起來應該有些年頭了。


    另一個看起來像是a4紙張裝訂成的一個冊子,沒有封皮而且很新。


    胡老招手把張三喊到身邊,先把手中書籍遞給他,“這是我收藏的一點東西,你沒事可以翻著看看。”


    張三伸手接過。書籍很舊邊角有發黃跡象,正麵書頁上四個隸書大字,“外經微言。”


    還不等他打開查看,一邊的楊老發出驚歎,“好家夥,你手裏還有這個好東西。”說完從張三手中拿過書籍直接翻看書籍背麵。


    看書籍背麵底部果然寫有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年月為1984年的字樣。心下再無懷疑開口就問胡老,“哪來的?”


    “難道還能是搶來的?”胡老瞪了楊老一眼,“當年博物館看到這個原稿的第一時間就請我過去鑒定,我還沒有資格購買一本影印本嗎?”


    楊老看張三懵懂樣子就知道自己這傻徒弟隻怕還不知道這本外經微言是什麽,於是向他介紹,“你師叔還真大氣,這就是傳說中的黃帝外經。”


    說完之後就向張三講述了這本書的來曆出處。


    《黃帝外經》首見於《漢書》卷三十,醫文誌第五,方劑類之醫經中,唯不見錄經文。


    相關之書目為,黃帝外經三十九卷或三十七卷,另有扁鵲外經十二卷,又有白氏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等。


    《黃帝外經》是以黃帝及雷公、風伯等二十三位大臣探討問難得方式寫成,共九章八十一篇。


    其內容有不少可以補足外經之不足,與外經互為表裏,互相補充共同形成了中醫的理論體係。


    遺憾本書一直失傳,一直到1980年,天津衛生職工醫學院圖書館在整理古醫書籍過程中發現此書。


    發現之時,書前無序,書後無跋,封皮殘缺,印章也模糊難辨。卷首有岐伯天師傳,山陰陳士鐸號遠公又號朱華子述字樣。


    其書末朱題,嘉慶二十年靜樂堂書。其筆體與正文稍異,疑或後人所加。經有關專家鑒定為清代精抄本。


    後來查《山陰縣誌》才知陳士鐸確有此書行世。陳士鐸師從明末名醫傅青主,治病則奇中,醫藥不受人謝,年八十餘卒。


    生前寫有多部醫書,遺憾留世很少,這本外經微言就是明代陳士鐸傳抄,而且應該就是傳說的中《黃帝外經》。


    天津古籍出版社曾把它列為中醫珍本叢書,影印了1500試銷,不意以不是岐伯時成書為由被某些人說成是偽書,以致未能再版。


    當時這1500本影印書籍一麵市就被中醫愛好者以及古籍收藏家哄搶,等楊老知道消息後再想購買已經停了印刷不再出版。


    沒想到今天在胡老手上又看到了這本書。


    楊老隨意翻動幾頁把書還給張三,“你師叔這禮物可是不輕,一定要好好珍藏。”


    張三鄭重接過,正要向胡老道謝被胡老伸手阻攔,“別聽他的,一本書而已。書就是用來看的,你真的理解了裏麵的東西就算是謝過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路有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指並收藏一路有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