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市中醫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於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自從引中西醫融合理念後一改往年頹敗氣象,現在已經發展成一家中西醫結合綜合類醫院。
張三陪同楊老下車,周副院長和幾個院領導已經在車前迎接,還沒有進主樓就看到有一大紅橫幅橫掛在眼前。
上麵金子閃爍,“熱烈歡迎國醫大師楊勇之先生蒞臨我院指導工作。”楊老對這橫幅嗤之以鼻,“現在哪裏有國醫大師這種專家稱號,不倫不類。”
楊老之前有過交代不要宣傳,周副院長知道楊老不高興,可是你可以這樣吩咐,我卻絕對不能這樣去做。
進入主樓大廳,在醫院掛號處有一排展示架,上麵印有楊老照片,下麵是密密麻麻的詳細介紹。對此楊老還是認可的,患者不了解醫生特點和擅長怎麽掛號就診。
幾個領導熱情恭敬的把楊老送到內科診室門口就離去了,來日方長,第一天禮數盡到就好了,沒必要貼的太近惹楊老不高興,畢竟楊老是來坐診看病的。
內科主任引導楊老和張三去更衣室換了衣服後,又領著兩人來到一間顯得格外大的診室。主任本想繼續跟著幫忙,被楊老揮手趕走。
偌大診室內除了門口叫號護士以外隻有電腦前站立著一個三十多歲,身材不高,皮膚白皙溫文儒雅的男子。
男子向楊老自我介紹叫張誌明,是內科醫生,專門負責為楊老服務,主要工作是為病人建檔、病曆書寫、開方和用藥、如果有需求還可以為患者預約各種檢查。
楊老明白這個張誌明至少是一個副主任醫師,對周副院長的這種貼心還是比較滿意的。張三不懂這些,但是看張誌明卻有一種眼熟之感。
多看幾眼後才明白,這個張誌明和演員王誌文竟有七分相似。怪不得看著熟悉,原來長了一張明星臉。
楊老沒有把張三介紹給他們,對門口護士點點頭,“開始吧。”隨後坐在寬大診桌後閉目養神。
張三不知自己該做什麽,看張誌明已經坐下,於是也找了個椅子坐在一邊。隨手從包裏拿出紙筆來,既然抄方,這些當然會準備。
第一個進來的是母子倆人,看衣著應該是家境殷實。患者是學生,自述惡寒發熱、頭痛身痛、喉嚨發癢、還有鼻塞流涕。
患者母親說昨天吃了一些西藥但是效果不佳。楊老耐心聽她講完後,先問患者睡眠,再問胃口,又問大便小便,之後繼續問口渴、問汗、問精神如何。然後楊老脈診,舌診。之後確診風寒引發的感冒。
張三不發一言認真觀察,聽患者自述後他就基本判斷是風寒。以楊老的臨床經驗不可能辨識不出,可依然耐心詢問,直至所有檢查結束才做出判斷,這一定自有其道理。
楊老準備開方,學生母親提出要求,能不能開一些不那麽苦的藥,否則孩子喝不下去。張三在腦中已經開出了方劑,小青龍湯。
他認為這應該是最合適選擇。楊老停頓一下後點點頭,“蔥白一段,糯米五十克,米醋十毫升。”
示意張三寫下後又補充,“蔥白切小段,米熟之後放入,熬至香稠倒入米醋,攪拌均勻空腹喝下。”
張三一一記錄。張誌明在一邊目瞪口呆,這讓自己怎麽開藥,他把楊老診斷記錄後,就等著楊老說出方劑自己好開藥。可是這蔥白熬粥該怎麽寫。
患者母親也不願意了,“大夫,我可是花了80塊錢掛你的號啊,我隻是讓你別開太苦的藥,不是不開藥。你這又是大蔥又是米醋的能治病?”
楊老也不著急,笑著點頭,“能治。”患者母親還想再說,卻被孩子拉住,“媽,迴家試試吧,反正苦不苦的隻要是藥我都吃不下去。”
當媽的憐惜孩子,看看楊老一頭白發和一臉慈祥,決定相信,帶著孩子就出門了。
張三急忙撕下剛才的記錄,追出門外交給她們,“放心,真的能治!”
張三知道治療這種風寒的醫理就是通過排汗祛除體內風寒之邪,汗出透了,身體就好了。一般情況下小青龍湯就具備這樣功效,還能止咳宣肺。
但是剛才患者母親說孩子吃不下去藥,這樣情況下就要換一個思路了,孩子是中學生身體陽氣足,一碗稀粥下去加上蔥白引發,足以讓孩子身上發汗,米醋活血帶陽入表解表散寒。
這是食療方子,卻被楊老用在治療病症上,張三由衷欽佩。如果是由他治療最多是加一些味甜的藥材用來調和藥劑的苦澀。絕不會想到米粥治療。
第二個進來的是一中年患者,臉色發黃,自述胃疼。楊老不緊不慢依舊是先行問診,這次多問了一個性功能。之後四診合參,辯證結果是慢性胃炎。
楊老正要向張三口述方劑之時,患者額頭豆大的汗珠滾落,身體開始蜷縮,卻是疼痛又開始發作。
張三對這個已經算是有相當經驗了,來不及請示楊老,挽起患者褲腿,拿出銀針在患者足三裏、梁丘、郤穴處下針,然後左瀉右補行針。
楊老觀察患者疼痛表現應該是胃部痙攣,這種疼痛隻需喝下熱水休息一會就能得到緩解,已經示意護士去取熱水。
此時楊老饒有興味的看著張三忙碌,沒想到今天還有這個收獲。不一會,患者身子逐漸舒展,開始訴說紮針處酸麻的受不了。張三這才收針,迴到桌後等待楊老開方。
楊老點點頭,示意張三記錄,黃連湯做加減。楊老又讓張三對這個病患做特殊標記,張三也不問原因聽話照做。這時候護士已經端了一杯開水進來讓患者飲下,並不急於叫下一個患者進屋。
等患者能自行起身,活動一下後沒有不適這才出去取藥。張誌明雖然已經在電腦上完成了開藥工作。他是副主任醫師,對黃連湯自然熟悉。但是內心已經開始翻湧,楊老開出黃連湯他不奇怪。
可是每個患者都要經曆楊老這樣細致問詢,這就讓他覺得有些多餘了,他覺得有些浪費時間,也沒有必要。
他認為隻要達到辯證條件就完全可以確診。再多問實屬畫蛇添足。但是楊老身份就在那裏,他也隻敢在心裏腹議幾句。
對張三他好奇極了,他不會針灸,但是行醫經年,眼力還是有的。剛才張三反應極快,動作流暢,認穴精準。沒有一點拖泥帶水。最重要的是效果明顯。
張誌明心裏納悶,這小夥子到底是什麽人?看樣子是楊老學生,但此時又覺得可能是楊老助手。無論什麽身份,都是讓他羨慕的存在。
張三陪同楊老下車,周副院長和幾個院領導已經在車前迎接,還沒有進主樓就看到有一大紅橫幅橫掛在眼前。
上麵金子閃爍,“熱烈歡迎國醫大師楊勇之先生蒞臨我院指導工作。”楊老對這橫幅嗤之以鼻,“現在哪裏有國醫大師這種專家稱號,不倫不類。”
楊老之前有過交代不要宣傳,周副院長知道楊老不高興,可是你可以這樣吩咐,我卻絕對不能這樣去做。
進入主樓大廳,在醫院掛號處有一排展示架,上麵印有楊老照片,下麵是密密麻麻的詳細介紹。對此楊老還是認可的,患者不了解醫生特點和擅長怎麽掛號就診。
幾個領導熱情恭敬的把楊老送到內科診室門口就離去了,來日方長,第一天禮數盡到就好了,沒必要貼的太近惹楊老不高興,畢竟楊老是來坐診看病的。
內科主任引導楊老和張三去更衣室換了衣服後,又領著兩人來到一間顯得格外大的診室。主任本想繼續跟著幫忙,被楊老揮手趕走。
偌大診室內除了門口叫號護士以外隻有電腦前站立著一個三十多歲,身材不高,皮膚白皙溫文儒雅的男子。
男子向楊老自我介紹叫張誌明,是內科醫生,專門負責為楊老服務,主要工作是為病人建檔、病曆書寫、開方和用藥、如果有需求還可以為患者預約各種檢查。
楊老明白這個張誌明至少是一個副主任醫師,對周副院長的這種貼心還是比較滿意的。張三不懂這些,但是看張誌明卻有一種眼熟之感。
多看幾眼後才明白,這個張誌明和演員王誌文竟有七分相似。怪不得看著熟悉,原來長了一張明星臉。
楊老沒有把張三介紹給他們,對門口護士點點頭,“開始吧。”隨後坐在寬大診桌後閉目養神。
張三不知自己該做什麽,看張誌明已經坐下,於是也找了個椅子坐在一邊。隨手從包裏拿出紙筆來,既然抄方,這些當然會準備。
第一個進來的是母子倆人,看衣著應該是家境殷實。患者是學生,自述惡寒發熱、頭痛身痛、喉嚨發癢、還有鼻塞流涕。
患者母親說昨天吃了一些西藥但是效果不佳。楊老耐心聽她講完後,先問患者睡眠,再問胃口,又問大便小便,之後繼續問口渴、問汗、問精神如何。然後楊老脈診,舌診。之後確診風寒引發的感冒。
張三不發一言認真觀察,聽患者自述後他就基本判斷是風寒。以楊老的臨床經驗不可能辨識不出,可依然耐心詢問,直至所有檢查結束才做出判斷,這一定自有其道理。
楊老準備開方,學生母親提出要求,能不能開一些不那麽苦的藥,否則孩子喝不下去。張三在腦中已經開出了方劑,小青龍湯。
他認為這應該是最合適選擇。楊老停頓一下後點點頭,“蔥白一段,糯米五十克,米醋十毫升。”
示意張三寫下後又補充,“蔥白切小段,米熟之後放入,熬至香稠倒入米醋,攪拌均勻空腹喝下。”
張三一一記錄。張誌明在一邊目瞪口呆,這讓自己怎麽開藥,他把楊老診斷記錄後,就等著楊老說出方劑自己好開藥。可是這蔥白熬粥該怎麽寫。
患者母親也不願意了,“大夫,我可是花了80塊錢掛你的號啊,我隻是讓你別開太苦的藥,不是不開藥。你這又是大蔥又是米醋的能治病?”
楊老也不著急,笑著點頭,“能治。”患者母親還想再說,卻被孩子拉住,“媽,迴家試試吧,反正苦不苦的隻要是藥我都吃不下去。”
當媽的憐惜孩子,看看楊老一頭白發和一臉慈祥,決定相信,帶著孩子就出門了。
張三急忙撕下剛才的記錄,追出門外交給她們,“放心,真的能治!”
張三知道治療這種風寒的醫理就是通過排汗祛除體內風寒之邪,汗出透了,身體就好了。一般情況下小青龍湯就具備這樣功效,還能止咳宣肺。
但是剛才患者母親說孩子吃不下去藥,這樣情況下就要換一個思路了,孩子是中學生身體陽氣足,一碗稀粥下去加上蔥白引發,足以讓孩子身上發汗,米醋活血帶陽入表解表散寒。
這是食療方子,卻被楊老用在治療病症上,張三由衷欽佩。如果是由他治療最多是加一些味甜的藥材用來調和藥劑的苦澀。絕不會想到米粥治療。
第二個進來的是一中年患者,臉色發黃,自述胃疼。楊老不緊不慢依舊是先行問診,這次多問了一個性功能。之後四診合參,辯證結果是慢性胃炎。
楊老正要向張三口述方劑之時,患者額頭豆大的汗珠滾落,身體開始蜷縮,卻是疼痛又開始發作。
張三對這個已經算是有相當經驗了,來不及請示楊老,挽起患者褲腿,拿出銀針在患者足三裏、梁丘、郤穴處下針,然後左瀉右補行針。
楊老觀察患者疼痛表現應該是胃部痙攣,這種疼痛隻需喝下熱水休息一會就能得到緩解,已經示意護士去取熱水。
此時楊老饒有興味的看著張三忙碌,沒想到今天還有這個收獲。不一會,患者身子逐漸舒展,開始訴說紮針處酸麻的受不了。張三這才收針,迴到桌後等待楊老開方。
楊老點點頭,示意張三記錄,黃連湯做加減。楊老又讓張三對這個病患做特殊標記,張三也不問原因聽話照做。這時候護士已經端了一杯開水進來讓患者飲下,並不急於叫下一個患者進屋。
等患者能自行起身,活動一下後沒有不適這才出去取藥。張誌明雖然已經在電腦上完成了開藥工作。他是副主任醫師,對黃連湯自然熟悉。但是內心已經開始翻湧,楊老開出黃連湯他不奇怪。
可是每個患者都要經曆楊老這樣細致問詢,這就讓他覺得有些多餘了,他覺得有些浪費時間,也沒有必要。
他認為隻要達到辯證條件就完全可以確診。再多問實屬畫蛇添足。但是楊老身份就在那裏,他也隻敢在心裏腹議幾句。
對張三他好奇極了,他不會針灸,但是行醫經年,眼力還是有的。剛才張三反應極快,動作流暢,認穴精準。沒有一點拖泥帶水。最重要的是效果明顯。
張誌明心裏納悶,這小夥子到底是什麽人?看樣子是楊老學生,但此時又覺得可能是楊老助手。無論什麽身份,都是讓他羨慕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