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清怡於梅瑾萱麵前,聲淚俱下地狀告齊陽侯府時。齊陽侯府裏,也十分默契的談起了楚清怡二姐,楚清安的事。
齊陽侯夫人李婉寧坐在梨花木鋪海棠花織錦繡麵的貴妃榻上。
上身著紅下裙為黑。紅襖上用金絲繡線繡著鯉紋,袖口領口點綴竹子番蓮花邊。下裙稍顯樸素一些,黑色雲錦僅以一條雲紋,一條水波紋裝飾。不過,隻這裙子的顏色就足以凸顯貴重,的確不用別的東西喧賓奪主。
南平朝以玄色為尊,非皇家宗室不得著純正黑色。
普通人為顯穩重,也隻能穿烏羽,玄墨,藍墨茶等色,也就是摻了灰,棕,藍的偏色或者花色。
李婉寧端著茶杯輕酌一口,茶氣氤氳襯得她眉目溫和,一臉慈悲。
她這樣慈善得做派,反而讓站在她麵前的人更緊張了。
女人穿著一身胭脂雪的裙子,身材婀娜纖細卻比外頭的門柱子都站得筆直,修長雪白的鵝頸低垂,非常恭敬小心的模樣。
“姨母,我們要不要給莊子上送些東西。楚二小姐畢竟是寧安侯家的姑娘,如今寧安侯剛剛殉國,正是陛下動容痛心的時候。若真鬧出了人命,恐怕整個齊陽侯府都得遭難啊?”
說話這人便是齊陽侯夫人李婉寧的表侄女,傳說中,攛掇著把楚清安放到莊子上的三公子妾室白婷。
李婉寧品茶的動作停頓,抬眸看向堂室正中乖巧立著的白婷,沒了眼睫遮掩,銳氣狠辣從那雙杏眼中迸射,再看不出之前的慈悲像。
白婷咬了咬唇,把頭垂得更低。
李婉清移開目光,把茶杯放下,輕聲細語地說:“你說得不無道理。派幾個人去伺候著吧,別讓三夫人出什麽差錯。”
說著,她再次看向白婷,目光之中壓力更盛:
“讓他們看緊了,若誰在此時走漏了風聲,讓我難辦,我要了他的命。”
李婉寧的語氣還是和風細雨的,但那話卻讓白婷渾身一抖。她當然知道這位姨母的手段,遂趕緊應承道:
“是。侄女一定好好囑咐他們。”
從李氏的屋子裏出來,白婷的裏衣都濕透了。
扶著她的婢女桃蕊既心疼又憂心,那話在嘴邊轉了又轉,硬憋著迴到白婷自己的春瀾院,才敢說:
“姐姐,夫人說那樣的話,是不是知道了我們做的事情?!”
白婷幼時遭難,認識了桃蕊,是一番同甘共苦的情誼。雖然現在帶著桃蕊進了侯府,名義上她是妾室,桃蕊是婢女,但她依舊把桃蕊當作親姐妹,所以私底下還以姐妹相稱。
麵對桃蕊的恐懼,白婷握著她的手安慰她:
“別怕,夫人也是心慌才出言警告,隻是想緊緊下麵人的皮子。咱們做得小心,不會留下馬腳的。”
白婷雖然麵對李婉寧一副膽怯緊張地樣子,她的確是怕她,不過她更能猜透她。
李婉寧帶累無辜做下這麽遭天譴的事,她心裏不怕嗎?
她當然怕。
她怕得不是報應,她怕寧安侯府大廈傾塌前,豁出一切的報複。
李婉寧不是算命的,她就算心機再深沉,也預測不到寧安侯能嘎一下就死了。
太突然了!
如果說這世上第一不想寧安侯死的是楚家人,第二就是她李婉寧。
她費盡心機弄了這麽個局,對楚清安下此狠手是為什麽?
她和寧安侯府又沒仇,為的不過是想讓寧安侯為自己的姐妹出頭,懲治那小妖精生的小賤種!
雖然小妖精早就被她整死了,小賤種也被她玩於股掌,但她沒想到,她那樣含辛茹苦地想把賤種養廢,偏偏賤種生了個好腦子,比他那狗腦子的爹強了不知多少倍。
新帝登基加了恩科,竟被他一考即中。雖不是一甲之列,但也是二甲前十的進士。不然也不能被寧安侯看中,請求賜婚。
再看她生的那兩個兒子,一個同進士如夫人,一個連如夫人都不如,到現在連個舉人都考不中。
這讓驕傲了一輩子的李婉寧怎能不恨!
所以,她必須把三公子馬維陽徹底踩死。
殺一人簡單,但也粗陋。這迴李婉寧想了個精細的法子——借刀殺人。
她原本的打算是,等到楚清安一屍兩命,再把消息透露給楚家。
到時候,寧安侯必然上告,馬維揚寵妾滅妻證據確鑿,就算不償命,也必然會被革職,到時候或流放或打板子,懲罰輕重不重要,重要的是馬維揚的青雲路從此就斷了。
連之後襲爵,也絕無可能!
而馬維揚受罰,他親爹不也得落下一個教子不嚴的罪名。那時候為了不被奪爵,隻有上本讓爵一條活路。
她要讓馬家的人知道,她李婉寧就算無父無兄,也是正經的皇家血脈,宗室之女。隻有看在她的麵子上,把爵位傳給她的兒子,才能保住馬家。
而李婉寧這樣有自信,不光是因為自己與皇帝的親戚身份,更是因為寧安侯駐守西北大軍在握。
自古,哪有帝王不忌憚這些手握兵權的邊關大將的。
既然忌憚,那陛下就不會對馬家做得太絕。
而李婉寧這般聰明,也沒有奢望能夠平級襲爵。可就算是一個伯爵,到了他兒子手中,也比讓那個大賤種齊陽候偏愛的小賤種繼承的好!
可沒想到,李婉寧算得這樣精細,想得那樣周全,也抵不過命運弄人。
寧安侯竟然傷重不治!
這時候,她再把楚清安弄得一屍兩命,才就是老壽星上吊,找死!
朝廷上禦史們的唾沫,都得把齊陽侯府衝塌。到時候,還有什麽能留給她兒子。
所以現在,李婉寧要把莊子圍嚴了,還得找人去照顧楚清安,讓她活著,活得好好的。
白婷對著桃蕊剖析了一番李氏的心理,桃蕊放下心來。感歎地說:
“早知道這樣,幾天前,就不去找楚三小姐了。”
楚清怡能把楚清安的情況了解得那麽詳細,就是白婷匿名,偷偷讓人給寧安候府報信。
一是不想楚清安這等無辜人枉死;二也是知道,若是楚清安死了,聖上追究,馬維揚不一定用償命,她白婷這個明麵上的“罪魁禍首”可一定得償命。
她原先是李婉寧的棋子,現在是李婉寧的棄子。怎麽可能再跟她一條心。
不過現在的局麵也是白婷沒有想到的。
之後的事情更不是她能幹預的,此時唯有歎一聲:
“時也,命也。”
而真正能夠決定事情走向的兩人,在承乾宮裏的談話也接近了尾聲。
楚清怡今天來說這些官司,可不僅是來訴苦的,她是為了博得梅瑾萱的同情,從而達成自己的目的。
現在,也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候。
“如今唯有變二姐的兒子,為寧安侯之子,才能不斷了我寧安侯府百年傳承。請娘娘,幫我!”
楚清怡這一次沒有再磕頭。她背脊筆直,撐起她的是寧安侯府曆代用鮮血和功績澆築起來的風骨。
她直視著梅瑾萱的眼睛,那雙眸子清亮無畏,展現著她的決心。
她不怕欺君罔上的罪名,更對行這暗度陳倉的陰謀毫無愧疚。
讓寧安侯府延續下去,這是他們楚家人應得的。
縱使了手段詭計,但楚清怡無愧於心,無愧於天地!
梅瑾萱也沒有避開楚清怡的眼睛,她們對視片刻,梅瑾萱問:
“楚姑娘今天來,將事情和盤托出,應該不隻是想讓我在陛下麵前美言,替楚家做實一個‘寧安侯之子’的名頭吧?”
若僅是需要梅瑾萱在最後襲爵時刻進言,楚清怡沒道理把自己家的滅門大罪坦白得這樣清楚。
故而,梅瑾萱直接問:
“楚姑娘讓本宮幫你,究竟是需要本宮做什麽?”
雖稱“本宮”但梅瑾萱的語氣依舊溫和又真誠。
可能因為幼時經曆,梅瑾萱不太喜歡拿自己的身份壓人。更因為時刻警醒著自己,工具人的自覺,她也從不覺得自己這個貴妃有什麽真正厲害的。
但現在,楚清怡求她就是看中了她貴妃的位置。
而她既然不想敷衍這位帶著先端王妃情麵來的楚家三小姐,她自然也要表明自己的態度——
你求到了“貴妃”的身上,“貴妃”到底能幫你做什麽?
楚清怡自然也聽明白了,這句“本宮”不是威懾,反而有援手之意。
多日來,大姐重傷病故,二姐受辱被囚,寧安侯府危在旦夕,讓她寢食難安,如今終於有一個人對她發出善意,讓她怎能不感動。
楚清怡本就殷紅的眼睛,浮起一層水光,鼻子驟然一酸。
她緩了一會,才把哽咽吞下,可以清晰地表達:
“民女慚愧,無用之極。如今勞請娘娘幫忙,將我二姐秘密從郊外莊子上接出,再賜下一個容身之所,等我二姐產下子嗣,繼承寧安侯府,民女與楚家定不忘娘娘今日之大恩。民女願舍身相報。”
梅瑾萱察覺到一絲不對,頭疼地皺了下眉毛。
齊陽侯府夫人李婉寧想得不錯,手握重兵的人的確容易遭皇帝疑心,但是人家寧安侯府世襲罔替也不是蠢得,在京城最是低調小心。
但就算再低調,從一個莊子上悄悄接個人也不難。
就算齊陽侯家發現楚清安失蹤,他敢報官嗎?他敢大肆宣揚嗎?
你用什麽理由解釋,在人家寧安侯府女兒懷孕的時候,不好好養著,反而把人弄到莊子上?
圖清淨?
你看禦史信不信。
所以,齊陽侯府現在才是那個最想遮掩的人。
那楚清怡到底在為難什麽?
或者說她在怕什麽?
梅瑾萱正色問:“到底發生了什麽!?”
楚清怡本身也沒想瞞著,如今一問,她立即就答了。
“不瞞娘娘,自寧安侯過世,京中便有勢力日夜緊盯著寧安侯府,還不隻是一派。”
小姑娘說得悲憤填膺,悲憤難當。
梅瑾萱眯眼:“都有誰?”
“沛國公張家,安定侯顏家,二品輔國大將軍陸家,從二品鎮軍大將軍周家,正三品懷化將軍吳家,還有從三品雲麾將軍,也是宮裏賢妃母家姻親,孫家。”
這番話簡直是禦前大點兵,除了從一品驃騎大將軍,剩下有點名望關係的二品三品將軍幾乎被點了個遍,還包括了兩個勳貴。
這些人為什麽窺探寧安侯府,不用說梅瑾萱也心知肚明,為了西北二十萬的赤北軍唄。
楚清怡更清楚,所以她說話時恨不能生啖其肉。姐姐剛死,就有人惦記著她家的東西,換誰不恨。
而楚清怡特意點出孫家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因為賢妃與梅瑾萱同在後宮,有利益牽扯。
第二,則是因為孫家仗著是六家裏唯一有親戚在宮為妃,還生下皇子的,行事更加張狂放肆。
在寧安侯府門口蹲點的孫家人人被侯府守衛抓住時,竟然明目張膽地提出賢妃名號,讓寧安侯府的人識相些快放了他們。
識相些?
楚清怡被氣得七竅生煙,當即把人打斷了手腳,扔到了京都府尹門前。告他們鬼鬼祟祟,意圖對侯府不利。
此時最後當然不了了之了。
但這更讓楚清怡下定了決心。
今日寧安侯還沒倒,就有人敢在門前如此猖狂,他日侯府真的沒了,還有他們這些寧安侯府舊人的活路!
梅瑾萱聽完也是氣憤難當,五味雜陳。
她原先還覺得秦瑜是個聰明穩重的人。
可沒想到,她剛在陛下麵前說完賢妃定能識時務的安分,轉頭就打了她的臉。
皇子這樣小,她就敢扶持母家,去爭西北兵權。這樣要是安分的人,那全天下就沒有不安分的了!
但先不論賢妃如何,梅瑾萱這邊聽完,已經應下了楚清怡的事。
其實賢妃爭與不爭跟她沒關係,她又沒有兒子。但還是那句話,先端王妃幫助陛下良多,間接的也是讓梅瑾萱可以活到今天,配享尊榮,安穩度日的人。
更不用說在王府時,端王妃為人和善,待人親切,不止看在梅瑾萱是李惑心腹的份上時常關照,還曾在陳沐芳找茬的時候為她解圍。
梅瑾萱向來得到的少,失去的多。有人對她好,哪怕隻有一兩分她也會記在心裏,期望報答。
所以哪怕這次是撒下彌天大謊,看在先端王妃的麵子上,她也得幫上一幫。
梅瑾萱站起身,來到楚清怡麵前,親手把她從地上扶起來。
“楚三小姐,憑著先端王妃和寧安侯的關係,本宮就斷沒有對寧安侯府袖手旁觀的道理。本宮不敢向你保證,一定能保下寧安侯的爵位,但本宮發誓,本宮一定,竭盡全力。”
楚清怡其實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的。
反正要是寧安侯府沒了,就算讓她去死,死就死了,她不怕。
她求得鏗鏘有力,但也知道斯人早去,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更何況這樣的欺君大罪,貴妃幫了,他日一朝敗露,也是要深受牽連的。
可是梅瑾萱說她不會袖手旁觀,還說她一定竭盡全力。
這樣幹脆的迴答讓楚清怡先是一征,而後眼睫垂落,淚就滾了下來。
她握著梅瑾萱的手,用力,顫抖,竟好半天說不出話來。
梅瑾萱看她這模樣也覺動容,拍了拍她的手,無聲安慰。
不知怎的,梅瑾萱突然想到——
要是徐府遭難時有人如她這般,傾力相幫,會不會結局亦有不同?
後來梅瑾萱才知道,其實當年也有人像她這樣,盡心竭力地幫助了徐夫人,幫助了她。
齊陽侯夫人李婉寧坐在梨花木鋪海棠花織錦繡麵的貴妃榻上。
上身著紅下裙為黑。紅襖上用金絲繡線繡著鯉紋,袖口領口點綴竹子番蓮花邊。下裙稍顯樸素一些,黑色雲錦僅以一條雲紋,一條水波紋裝飾。不過,隻這裙子的顏色就足以凸顯貴重,的確不用別的東西喧賓奪主。
南平朝以玄色為尊,非皇家宗室不得著純正黑色。
普通人為顯穩重,也隻能穿烏羽,玄墨,藍墨茶等色,也就是摻了灰,棕,藍的偏色或者花色。
李婉寧端著茶杯輕酌一口,茶氣氤氳襯得她眉目溫和,一臉慈悲。
她這樣慈善得做派,反而讓站在她麵前的人更緊張了。
女人穿著一身胭脂雪的裙子,身材婀娜纖細卻比外頭的門柱子都站得筆直,修長雪白的鵝頸低垂,非常恭敬小心的模樣。
“姨母,我們要不要給莊子上送些東西。楚二小姐畢竟是寧安侯家的姑娘,如今寧安侯剛剛殉國,正是陛下動容痛心的時候。若真鬧出了人命,恐怕整個齊陽侯府都得遭難啊?”
說話這人便是齊陽侯夫人李婉寧的表侄女,傳說中,攛掇著把楚清安放到莊子上的三公子妾室白婷。
李婉寧品茶的動作停頓,抬眸看向堂室正中乖巧立著的白婷,沒了眼睫遮掩,銳氣狠辣從那雙杏眼中迸射,再看不出之前的慈悲像。
白婷咬了咬唇,把頭垂得更低。
李婉清移開目光,把茶杯放下,輕聲細語地說:“你說得不無道理。派幾個人去伺候著吧,別讓三夫人出什麽差錯。”
說著,她再次看向白婷,目光之中壓力更盛:
“讓他們看緊了,若誰在此時走漏了風聲,讓我難辦,我要了他的命。”
李婉寧的語氣還是和風細雨的,但那話卻讓白婷渾身一抖。她當然知道這位姨母的手段,遂趕緊應承道:
“是。侄女一定好好囑咐他們。”
從李氏的屋子裏出來,白婷的裏衣都濕透了。
扶著她的婢女桃蕊既心疼又憂心,那話在嘴邊轉了又轉,硬憋著迴到白婷自己的春瀾院,才敢說:
“姐姐,夫人說那樣的話,是不是知道了我們做的事情?!”
白婷幼時遭難,認識了桃蕊,是一番同甘共苦的情誼。雖然現在帶著桃蕊進了侯府,名義上她是妾室,桃蕊是婢女,但她依舊把桃蕊當作親姐妹,所以私底下還以姐妹相稱。
麵對桃蕊的恐懼,白婷握著她的手安慰她:
“別怕,夫人也是心慌才出言警告,隻是想緊緊下麵人的皮子。咱們做得小心,不會留下馬腳的。”
白婷雖然麵對李婉寧一副膽怯緊張地樣子,她的確是怕她,不過她更能猜透她。
李婉寧帶累無辜做下這麽遭天譴的事,她心裏不怕嗎?
她當然怕。
她怕得不是報應,她怕寧安侯府大廈傾塌前,豁出一切的報複。
李婉寧不是算命的,她就算心機再深沉,也預測不到寧安侯能嘎一下就死了。
太突然了!
如果說這世上第一不想寧安侯死的是楚家人,第二就是她李婉寧。
她費盡心機弄了這麽個局,對楚清安下此狠手是為什麽?
她和寧安侯府又沒仇,為的不過是想讓寧安侯為自己的姐妹出頭,懲治那小妖精生的小賤種!
雖然小妖精早就被她整死了,小賤種也被她玩於股掌,但她沒想到,她那樣含辛茹苦地想把賤種養廢,偏偏賤種生了個好腦子,比他那狗腦子的爹強了不知多少倍。
新帝登基加了恩科,竟被他一考即中。雖不是一甲之列,但也是二甲前十的進士。不然也不能被寧安侯看中,請求賜婚。
再看她生的那兩個兒子,一個同進士如夫人,一個連如夫人都不如,到現在連個舉人都考不中。
這讓驕傲了一輩子的李婉寧怎能不恨!
所以,她必須把三公子馬維陽徹底踩死。
殺一人簡單,但也粗陋。這迴李婉寧想了個精細的法子——借刀殺人。
她原本的打算是,等到楚清安一屍兩命,再把消息透露給楚家。
到時候,寧安侯必然上告,馬維揚寵妾滅妻證據確鑿,就算不償命,也必然會被革職,到時候或流放或打板子,懲罰輕重不重要,重要的是馬維揚的青雲路從此就斷了。
連之後襲爵,也絕無可能!
而馬維揚受罰,他親爹不也得落下一個教子不嚴的罪名。那時候為了不被奪爵,隻有上本讓爵一條活路。
她要讓馬家的人知道,她李婉寧就算無父無兄,也是正經的皇家血脈,宗室之女。隻有看在她的麵子上,把爵位傳給她的兒子,才能保住馬家。
而李婉寧這樣有自信,不光是因為自己與皇帝的親戚身份,更是因為寧安侯駐守西北大軍在握。
自古,哪有帝王不忌憚這些手握兵權的邊關大將的。
既然忌憚,那陛下就不會對馬家做得太絕。
而李婉寧這般聰明,也沒有奢望能夠平級襲爵。可就算是一個伯爵,到了他兒子手中,也比讓那個大賤種齊陽候偏愛的小賤種繼承的好!
可沒想到,李婉寧算得這樣精細,想得那樣周全,也抵不過命運弄人。
寧安侯竟然傷重不治!
這時候,她再把楚清安弄得一屍兩命,才就是老壽星上吊,找死!
朝廷上禦史們的唾沫,都得把齊陽侯府衝塌。到時候,還有什麽能留給她兒子。
所以現在,李婉寧要把莊子圍嚴了,還得找人去照顧楚清安,讓她活著,活得好好的。
白婷對著桃蕊剖析了一番李氏的心理,桃蕊放下心來。感歎地說:
“早知道這樣,幾天前,就不去找楚三小姐了。”
楚清怡能把楚清安的情況了解得那麽詳細,就是白婷匿名,偷偷讓人給寧安候府報信。
一是不想楚清安這等無辜人枉死;二也是知道,若是楚清安死了,聖上追究,馬維揚不一定用償命,她白婷這個明麵上的“罪魁禍首”可一定得償命。
她原先是李婉寧的棋子,現在是李婉寧的棄子。怎麽可能再跟她一條心。
不過現在的局麵也是白婷沒有想到的。
之後的事情更不是她能幹預的,此時唯有歎一聲:
“時也,命也。”
而真正能夠決定事情走向的兩人,在承乾宮裏的談話也接近了尾聲。
楚清怡今天來說這些官司,可不僅是來訴苦的,她是為了博得梅瑾萱的同情,從而達成自己的目的。
現在,也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候。
“如今唯有變二姐的兒子,為寧安侯之子,才能不斷了我寧安侯府百年傳承。請娘娘,幫我!”
楚清怡這一次沒有再磕頭。她背脊筆直,撐起她的是寧安侯府曆代用鮮血和功績澆築起來的風骨。
她直視著梅瑾萱的眼睛,那雙眸子清亮無畏,展現著她的決心。
她不怕欺君罔上的罪名,更對行這暗度陳倉的陰謀毫無愧疚。
讓寧安侯府延續下去,這是他們楚家人應得的。
縱使了手段詭計,但楚清怡無愧於心,無愧於天地!
梅瑾萱也沒有避開楚清怡的眼睛,她們對視片刻,梅瑾萱問:
“楚姑娘今天來,將事情和盤托出,應該不隻是想讓我在陛下麵前美言,替楚家做實一個‘寧安侯之子’的名頭吧?”
若僅是需要梅瑾萱在最後襲爵時刻進言,楚清怡沒道理把自己家的滅門大罪坦白得這樣清楚。
故而,梅瑾萱直接問:
“楚姑娘讓本宮幫你,究竟是需要本宮做什麽?”
雖稱“本宮”但梅瑾萱的語氣依舊溫和又真誠。
可能因為幼時經曆,梅瑾萱不太喜歡拿自己的身份壓人。更因為時刻警醒著自己,工具人的自覺,她也從不覺得自己這個貴妃有什麽真正厲害的。
但現在,楚清怡求她就是看中了她貴妃的位置。
而她既然不想敷衍這位帶著先端王妃情麵來的楚家三小姐,她自然也要表明自己的態度——
你求到了“貴妃”的身上,“貴妃”到底能幫你做什麽?
楚清怡自然也聽明白了,這句“本宮”不是威懾,反而有援手之意。
多日來,大姐重傷病故,二姐受辱被囚,寧安侯府危在旦夕,讓她寢食難安,如今終於有一個人對她發出善意,讓她怎能不感動。
楚清怡本就殷紅的眼睛,浮起一層水光,鼻子驟然一酸。
她緩了一會,才把哽咽吞下,可以清晰地表達:
“民女慚愧,無用之極。如今勞請娘娘幫忙,將我二姐秘密從郊外莊子上接出,再賜下一個容身之所,等我二姐產下子嗣,繼承寧安侯府,民女與楚家定不忘娘娘今日之大恩。民女願舍身相報。”
梅瑾萱察覺到一絲不對,頭疼地皺了下眉毛。
齊陽侯府夫人李婉寧想得不錯,手握重兵的人的確容易遭皇帝疑心,但是人家寧安侯府世襲罔替也不是蠢得,在京城最是低調小心。
但就算再低調,從一個莊子上悄悄接個人也不難。
就算齊陽侯家發現楚清安失蹤,他敢報官嗎?他敢大肆宣揚嗎?
你用什麽理由解釋,在人家寧安侯府女兒懷孕的時候,不好好養著,反而把人弄到莊子上?
圖清淨?
你看禦史信不信。
所以,齊陽侯府現在才是那個最想遮掩的人。
那楚清怡到底在為難什麽?
或者說她在怕什麽?
梅瑾萱正色問:“到底發生了什麽!?”
楚清怡本身也沒想瞞著,如今一問,她立即就答了。
“不瞞娘娘,自寧安侯過世,京中便有勢力日夜緊盯著寧安侯府,還不隻是一派。”
小姑娘說得悲憤填膺,悲憤難當。
梅瑾萱眯眼:“都有誰?”
“沛國公張家,安定侯顏家,二品輔國大將軍陸家,從二品鎮軍大將軍周家,正三品懷化將軍吳家,還有從三品雲麾將軍,也是宮裏賢妃母家姻親,孫家。”
這番話簡直是禦前大點兵,除了從一品驃騎大將軍,剩下有點名望關係的二品三品將軍幾乎被點了個遍,還包括了兩個勳貴。
這些人為什麽窺探寧安侯府,不用說梅瑾萱也心知肚明,為了西北二十萬的赤北軍唄。
楚清怡更清楚,所以她說話時恨不能生啖其肉。姐姐剛死,就有人惦記著她家的東西,換誰不恨。
而楚清怡特意點出孫家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因為賢妃與梅瑾萱同在後宮,有利益牽扯。
第二,則是因為孫家仗著是六家裏唯一有親戚在宮為妃,還生下皇子的,行事更加張狂放肆。
在寧安侯府門口蹲點的孫家人人被侯府守衛抓住時,竟然明目張膽地提出賢妃名號,讓寧安侯府的人識相些快放了他們。
識相些?
楚清怡被氣得七竅生煙,當即把人打斷了手腳,扔到了京都府尹門前。告他們鬼鬼祟祟,意圖對侯府不利。
此時最後當然不了了之了。
但這更讓楚清怡下定了決心。
今日寧安侯還沒倒,就有人敢在門前如此猖狂,他日侯府真的沒了,還有他們這些寧安侯府舊人的活路!
梅瑾萱聽完也是氣憤難當,五味雜陳。
她原先還覺得秦瑜是個聰明穩重的人。
可沒想到,她剛在陛下麵前說完賢妃定能識時務的安分,轉頭就打了她的臉。
皇子這樣小,她就敢扶持母家,去爭西北兵權。這樣要是安分的人,那全天下就沒有不安分的了!
但先不論賢妃如何,梅瑾萱這邊聽完,已經應下了楚清怡的事。
其實賢妃爭與不爭跟她沒關係,她又沒有兒子。但還是那句話,先端王妃幫助陛下良多,間接的也是讓梅瑾萱可以活到今天,配享尊榮,安穩度日的人。
更不用說在王府時,端王妃為人和善,待人親切,不止看在梅瑾萱是李惑心腹的份上時常關照,還曾在陳沐芳找茬的時候為她解圍。
梅瑾萱向來得到的少,失去的多。有人對她好,哪怕隻有一兩分她也會記在心裏,期望報答。
所以哪怕這次是撒下彌天大謊,看在先端王妃的麵子上,她也得幫上一幫。
梅瑾萱站起身,來到楚清怡麵前,親手把她從地上扶起來。
“楚三小姐,憑著先端王妃和寧安侯的關係,本宮就斷沒有對寧安侯府袖手旁觀的道理。本宮不敢向你保證,一定能保下寧安侯的爵位,但本宮發誓,本宮一定,竭盡全力。”
楚清怡其實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的。
反正要是寧安侯府沒了,就算讓她去死,死就死了,她不怕。
她求得鏗鏘有力,但也知道斯人早去,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更何況這樣的欺君大罪,貴妃幫了,他日一朝敗露,也是要深受牽連的。
可是梅瑾萱說她不會袖手旁觀,還說她一定竭盡全力。
這樣幹脆的迴答讓楚清怡先是一征,而後眼睫垂落,淚就滾了下來。
她握著梅瑾萱的手,用力,顫抖,竟好半天說不出話來。
梅瑾萱看她這模樣也覺動容,拍了拍她的手,無聲安慰。
不知怎的,梅瑾萱突然想到——
要是徐府遭難時有人如她這般,傾力相幫,會不會結局亦有不同?
後來梅瑾萱才知道,其實當年也有人像她這樣,盡心竭力地幫助了徐夫人,幫助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