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


    林向文打開了第二封信,繼續念了起來。


    “親愛的林作家:”


    “我是一個鄉下人,不過,我特別喜歡讀小說,尤其是曆史類的小說。”


    “《明朝那些事兒》寫的真是太好了,感謝你為我們帶來了這麽好的故事。”


    “在我們鄉下的生產隊中,如果一頭驢幹的不錯,都會受到獎勵,比如多喂一些吃食。”


    “然後,它也會更賣力的勞動。”


    “所以說,林作家,你這一個星期才寫一期,也太鬆懈了吧,我們家鄉生產隊的驢的不敢這麽歇!”


    “我勸你快點發表,一周一期夠誰看啊?”


    看到此話,林向文發出了無奈的笑聲。


    什麽情況?


    這年頭的人都學會催更了,連生產隊的驢都不敢這麽歇?


    林向文嚴重懷疑,這句梗就是這時候流傳的。


    “姐夫,不行了....不行了!”


    馮朝陽笑到肚子都抽筋了。


    其餘兩人也是被逗樂了。


    後麵又看了幾封,都是建議文刊一周一刊太少了,建議一周兩刊,甚至更多。


    當然,這些讀者也不都是催林向文的,還有不少三國迷催易天。


    “姐夫,這麽多讀者讓我們加刊,那我們還等什麽?”


    馮朝陽兩隻眼睛仿佛都變成了金錢的圖標。


    這樣收益豈不是又能翻倍了!


    “一周兩刊,恐怕會出現其他問題!”


    胡吉沒有立馬同意馮朝陽的建議。


    “能有什麽問題?”


    “隻要提前和印刷廠談好數量,還怕印刷不出來嗎?”


    如今什麽問題,在馮朝陽眼裏都不是問題。


    “我說的當然不是這個問題!”


    胡吉搖了搖頭,“文刊《今天》目前還是以詩詞為主,如果加刊的話,恐怕難以保證詩詞的數量啊?”


    “胡吉說的有道理!”


    趙振凱點了點頭,這也是他剛剛沒有支持馮朝陽的原因。


    “那還不簡單,以後我們就改了風格,以故事小說為主。”


    馮朝陽滿腦子都是錢,隻要哪個賺錢就幹哪個。


    “朝陽,別胡來,哪有這麽簡單!”


    林向文連忙製止道,“怎麽能隨意切換文刊的風格?”


    “是啊!”


    趙振凱立刻附和道,他原本最擅長的就是現代詩,而且一直也很喜歡,如今隨意切換風格,他自然也接受不了。


    “那你們說怎麽辦?”


    “總不能有錢不賺吧?”


    “易哥之前跟我說過,如果一周能多發幾期就好了,他能趕緊成為萬元戶!”


    當下,馮朝陽感覺有些孤立無援,以一敵三。


    “別急,讓我想想!”


    林向文自然跟錢沒有仇,所以,馮朝陽的話也並非沒有道理。


    但現在可不是之前,隻要有錢賺就不管三七二十一。


    畢竟,當初隻是一個人,現在是集體,凡事都要看遠一些。


    深思片刻後,林向文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我想到了!”


    “姐夫,還得是你!”


    馮朝陽已經在無腦誇讚林向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凡一聽林向文講話,就先誇一頓。


    “去去去,我還沒說呢,你就誇上了!”


    林向文笑了笑,“我這個主意,不過需要增添成本!”


    “什麽啊,姐夫?”


    “咱們現在說賺錢呢,你可好,要花錢!”


    一瞬間,馮朝陽變得理智了,不再對林向文無腦崇拜了。


    從膜拜到理智就是這麽快!


    “朝陽,別急著打岔,聽聽你姐夫怎麽說?”


    趙振凱連忙沏了一杯茶,端給了林向文,“向文,你慢慢說!”


    “振凱哥,我懷疑你在學我!”


    馮朝陽翻了個白眼。


    “哈哈,被你發現了。”


    “這不咱們四個人中間,也就你姐夫腦袋靈光,轉得快!”


    趙振凱說得都是自己心裏話,原本他就很欽佩林向文的文學上的造詣,覺得有那麽一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


    如今,這家夥簡直就是妖孽!


    又會寫歌,又會拍電影!


    還懂得什麽饑渴....還是饑餓營銷!


    媽呀,這種人到底是吃什麽長大的,這麽聰明?


    “朝陽,沒錯,先好好聽!”


    胡吉見林向文喝了一口茶,連忙給林向文又添上了水。


    現在他越來越覺得,沒事就要和林向文多待在一起,因為總能學到新的東西。


    “別這麽殷勤!”


    “我會驕傲的!”


    林向文清了清嗓,把自己衣服也稍帶整理了下,準備好好跟他們講講自己的想法。


    “姐夫,你好像已經走上了驕傲的路上!”


    馮朝陽打趣道。


    “一邊去!”


    林向文擺了擺手。


    頓時,大家都笑樂了。


    “行啦,不跟你們說沒用的了!”


    林向文轉到了正題。


    “我是這樣想的,文刊還是一周一期,而且不要亂改風格,還是以詩詞為主。”


    剛聽到這裏,馮朝陽就有些不高興了,覺得損失了好多錢。


    “不過,不加刊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滿足讀者的需求!”


    “什麽方法?”


    馮朝陽一聽,臉上立馬露出了笑容。


    “你呀你,這臉變的真快!”


    林向文笑了笑,“別急,讓我繼續說!”


    “我們可以再創建一個新的品類,又沒有人說華威文化傳媒隻能創建《今天》,不能創建別的!”


    “是啊!”


    “對啊!”


    “好啊!”


    聽到此想法,三人一人一個“啊”。


    “我怎麽就沒想到呢?”


    趙振凱頻頻點頭,很是認可。


    “是啊,我也真夠笨啊!”


    胡吉同樣點了點頭。


    “姐夫,這麽簡單的想法,我應該能想到的啊!”


    馮朝陽也跟著感慨了一句。


    “你們呀,這怎麽就簡單啊?”


    林向文輕笑一聲,“合著我這想法的價值不怎麽樣啊?”


    “不是...不是!”


    三人齊聲說道,都是有些不好意思。


    “向文啊,那我們取個什麽名字?”


    趙振凱問道。


    “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故事會》。”


    “類型嗎?就民間故事、傳奇故事、鄉野傳說為主,當然,我和易天的小說就可以在這上麵連載,一周兩期。”


    林向文一股腦想好了大部分。


    但實際上,在上一世,林向文上學時就特別喜歡看《故事會》,裏麵的故事很大眾,適合各個年齡段和文化層次的讀者,所以,非常受歡迎。


    “《故事會》?”


    馮朝陽一聽,高興地說,“這名字好聽,如果換做我,一定會愛看!”


    “嗯,我也會喜歡!”


    胡吉不喜歡偏文學的,但這種故事性高的雜誌,他還是可以接受。


    “向文,不錯,你的想法真好!”


    趙振凱真心誇讚道。


    “你們都讚成就行!”


    “對了,前期這種故事類型應該不多,所以,我建議用32開的紙張印刷,這樣也能節省成本!”


    林向文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他上一世看到的《故事會》都是32開的,但是不是因為節省成本,他就不得而知了。


    想起當初上課時,他悄悄打開32開的《故事會》,偷偷看的時光,還真讓他懷念啊!


    “這建議好!”


    胡吉忍不住都鼓起了掌聲,他真是想不到,每次林向文在能提出雜誌有關的建議時,還能想到經濟性的建議,真是厲害啊!


    “嗯,我也覺得好!”


    趙振凱同樣點了點頭。


    “姐夫,你真是全世界最細的男人!”


    馮朝陽一激動,就整上了這麽一句。


    “最細?”


    林向文服了,這什麽虎狼之詞,“朝陽,你就不能說全嗎?”


    “噢,姐夫,是細致啊,你能懂就行!”


    “這可不是能懂就行!”


    林向文懶得跟他解釋,反正這年頭的人也不懂這個梗。


    在有了解決方案後,大家心情都輕鬆了不少。


    就在林向文出去小便的時候,趙振凱連著接了三個電話。


    待林向文再次返迴辦公室的時候,趙振凱無奈地笑了笑,“向文,有三個電話找你!”


    “三個,誰啊?”


    “《燕京文藝》的方老、《當代》的王小丫、《小說文刊》的劉正雲!”


    “他們找我幹嘛!”


    “電話裏沒說清楚,反正都是要搶著見你!”


    聽到此話,林向文尋思著,他們這是要幹嘛。


    這時,馮朝陽立馬猜測道:“姐夫,一定是看我們賺錢眼紅了,想找你幫幫他們!”


    “別胡說!”


    林向文心裏清楚《今天》才剛剛有點好轉,不要太飄了!


    “向文,那你先見誰?”趙振凱問道。


    林向文想了想,說:“先見老東家方老吧,上次電影宣傳,人家可幫了大忙!”


    ..............


    (書友們,冬天冷了,我們應該多動動,保保暖!就比如動動手指寫個五星書評,點點催更,送送禮物等等,據說不但可以保暖,而且還可以預防老年癡呆,要問誰說的,據說是一個叫打小的作者君,哈哈,感謝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代:穿越1977上北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打小就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打小就酷並收藏年代:穿越1977上北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