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擴建生產線與區域經銷商製度
人生模擬器:從讀大學開始 作者:石牟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了廣交會那筆豐厚且令人欣喜若狂的訂單之後,牟靈馬不停蹄地趕迴 z 縣,連休息都顧不上便立刻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當中。他一方麵迅速著手增加電動自行車的生產線數量,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麵,則緊鑼密鼓地展開了大規模的工人招聘活動。
值得慶幸的是,負責生產電動車零件的車間暫時無需增添人手,此次急需補充人力的主要集中在組裝車間的流水線上。由於這些崗位對工人所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水平要求並不是特別高,恰好許多農機廠工人的家屬正處於待業狀態,這無疑給牟靈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他決定將本次招聘重點放在工人的直係家屬身上,並優先錄用那些符合條件的人員。隻有當內部招聘無法滿足全部需求時,剩餘的職位才會麵向社會公開招聘。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眾多工人猶如久旱逢甘霖一般,紛紛迫不及待地與家中符合要求的親屬取得聯係。一時間,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大家都希望能夠抓住這個難得的就業機遇。結果出人意料的是,甚至還沒等到正式的招聘告示張貼出去,所有的招工名額竟然就已經被預訂一空!
既然人員已經招募到位,接下來至關重要的環節便是開展全麵係統的培訓工作。考慮到這批新員工將來都會被安排至組裝流水線上作業,因此所需要傳授給他們的技能相對較為基礎和簡便。經過短短兩個星期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專業培訓之後,這些新入職的工人們終於順利結業並正式走上工作崗位。
當然,初來乍到的他們一開始還不能操之過急,必須先以較慢的速度進行組裝操作,逐步熟悉整個工藝流程和操作規範。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經驗的不斷積累,再逐漸提高組裝速度。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便能遊刃有餘地應對高強度的生產任務,完全融入到高效有序的生產節奏之中。
在這批新招聘工人剛剛踏入工作崗位的時候,電動自行車廠的每月產量隻是略微地從最初的月產一萬輛提升至兩萬三千輛而已。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工人們逐漸適應了工作的節奏,產量也開始慢慢地攀升。等到 2004 年接近尾聲之時,令人驚喜的事情發生了——產量竟然已經飆升至四萬輛!並且在此之後,產量便穩穩地定格在了這個數字之上,再也沒有出現明顯的增長。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並非是生產設備已然達到了其所能承受的極限,實際上,真正的限製因素來自於牟靈本人。原來,他事先給整個流水線所設定的最高產量便是每月四萬量。在經曆了這一係列的增產以及大規模的招聘活動之後,當初因搬遷舊住宅區而新建起的寬敞廠房如今也已被充分利用起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仍有大約 120 畝的土地尚未投入使用。
對於這部分閑置的土地,牟靈有著自己的考量。雖然現階段他還未能確定究竟要如何對其加以開發利用,但他並不急於立刻做出決策。畢竟,這些土地在未來或許會派上大用場,具體用途嘛,牟靈心中暫時還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規劃。不過沒關係,待到他日靈感湧現、想法成熟之際,牟靈自會毫不猶豫地聯係施工隊伍前來展開相關的建設工程。
在農機廠日夜不停歇地三班倒生產模式之下,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終於趕在 2004 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將那批在廣交會上斬獲的訂單順利完成並如期交付出去。伴隨著訂單的圓滿交付,相應的貨款如預期般迅速打入了農機廠的賬戶之中。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當這筆款項到賬時,它已然被轉換成了華元貨幣形式,而且所有相關稅款都已如數繳納完畢。由於電動自行車在廣交會上大放異彩、取得巨大成功,這一消息不脛而走,很快便傳遍了大江南北。於是乎,眾多來自國內各地的經銷商們如同嗅到花蜜的蜜蜂一般,紛至遝來,殷切期望能夠從這裏購進這些備受矚目的電動自行車迴去銷售,從而分得一杯羹。
麵對如此熱情高漲且主動上門尋求合作的經銷商們,牟靈自然不可能將其拒之門外。不過,為了確保每一個經銷商的切身利益不受損,同時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牟靈深思熟慮之後果斷采取行動——他將幅員遼闊的祖國大地按照不同省份劃分為一個個獨立的銷售區域。隨後,依據這些劃定好的區域組織經銷商展開一場場激烈的競價活動。最終,綜合考量各方麵因素,並參考競價結果,為每個經銷商合理劃分出專屬的銷售區域。
在此過程中,那些參與競價的資金並非毫無用處,而是搖身一變成為購買電動自行車的貨款。不僅如此,為了適應市場變化以及行業發展動態,每隔數年還會再次舉行類似的競價活動,以便對經銷區域進行重新調整與分配。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麵有效保障了工廠自身源源不斷的盈利空間;另一方麵又充分照顧到了廣大經銷商群體的合法權益,真可謂一舉兩得!
完成這一係列操作後,牟靈如釋重負地長出了一口氣。經過深思熟慮,他毅然決然地決定將日常管理事務交由農機廠的領導團隊負責處理,而自己隻需牢牢掌控住整體發展的大方向,確保不出現任何偏差即可。接下來相當長的一段日子裏,牟靈準備將全部精力都傾注於新產品的研發工作當中,目的就是要確保電動車廠能夠源源不斷地推出新穎獨特的產品。隻有這樣,才能穩固並進一步擴大自身所占有的市場份額,使其不受外界因素的幹擾和衝擊。
為了心無旁騖地投身於研發事業,牟靈在整個初三年級期間,除去必要的考試之外,幾乎未曾踏入過校園一步。值得慶幸的是,牟靈的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穩坐年級第一的寶座。若非如此,恐怕老師們早就按捺不住,紛紛登門拜訪了。盡管牟靈心裏清楚得很,即便老師真的找上家門,父母大概率也不會過多指責,但他內心深處著實不願與老師發生這種麵對麵的接觸。畢竟就算最終不會產生實質性的不良後果,可總歸會讓人覺得有些難為情、臉上無光吧!
值得慶幸的是,負責生產電動車零件的車間暫時無需增添人手,此次急需補充人力的主要集中在組裝車間的流水線上。由於這些崗位對工人所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水平要求並不是特別高,恰好許多農機廠工人的家屬正處於待業狀態,這無疑給牟靈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他決定將本次招聘重點放在工人的直係家屬身上,並優先錄用那些符合條件的人員。隻有當內部招聘無法滿足全部需求時,剩餘的職位才會麵向社會公開招聘。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眾多工人猶如久旱逢甘霖一般,紛紛迫不及待地與家中符合要求的親屬取得聯係。一時間,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大家都希望能夠抓住這個難得的就業機遇。結果出人意料的是,甚至還沒等到正式的招聘告示張貼出去,所有的招工名額竟然就已經被預訂一空!
既然人員已經招募到位,接下來至關重要的環節便是開展全麵係統的培訓工作。考慮到這批新員工將來都會被安排至組裝流水線上作業,因此所需要傳授給他們的技能相對較為基礎和簡便。經過短短兩個星期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專業培訓之後,這些新入職的工人們終於順利結業並正式走上工作崗位。
當然,初來乍到的他們一開始還不能操之過急,必須先以較慢的速度進行組裝操作,逐步熟悉整個工藝流程和操作規範。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經驗的不斷積累,再逐漸提高組裝速度。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便能遊刃有餘地應對高強度的生產任務,完全融入到高效有序的生產節奏之中。
在這批新招聘工人剛剛踏入工作崗位的時候,電動自行車廠的每月產量隻是略微地從最初的月產一萬輛提升至兩萬三千輛而已。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工人們逐漸適應了工作的節奏,產量也開始慢慢地攀升。等到 2004 年接近尾聲之時,令人驚喜的事情發生了——產量竟然已經飆升至四萬輛!並且在此之後,產量便穩穩地定格在了這個數字之上,再也沒有出現明顯的增長。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並非是生產設備已然達到了其所能承受的極限,實際上,真正的限製因素來自於牟靈本人。原來,他事先給整個流水線所設定的最高產量便是每月四萬量。在經曆了這一係列的增產以及大規模的招聘活動之後,當初因搬遷舊住宅區而新建起的寬敞廠房如今也已被充分利用起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仍有大約 120 畝的土地尚未投入使用。
對於這部分閑置的土地,牟靈有著自己的考量。雖然現階段他還未能確定究竟要如何對其加以開發利用,但他並不急於立刻做出決策。畢竟,這些土地在未來或許會派上大用場,具體用途嘛,牟靈心中暫時還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規劃。不過沒關係,待到他日靈感湧現、想法成熟之際,牟靈自會毫不猶豫地聯係施工隊伍前來展開相關的建設工程。
在農機廠日夜不停歇地三班倒生產模式之下,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終於趕在 2004 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將那批在廣交會上斬獲的訂單順利完成並如期交付出去。伴隨著訂單的圓滿交付,相應的貨款如預期般迅速打入了農機廠的賬戶之中。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當這筆款項到賬時,它已然被轉換成了華元貨幣形式,而且所有相關稅款都已如數繳納完畢。由於電動自行車在廣交會上大放異彩、取得巨大成功,這一消息不脛而走,很快便傳遍了大江南北。於是乎,眾多來自國內各地的經銷商們如同嗅到花蜜的蜜蜂一般,紛至遝來,殷切期望能夠從這裏購進這些備受矚目的電動自行車迴去銷售,從而分得一杯羹。
麵對如此熱情高漲且主動上門尋求合作的經銷商們,牟靈自然不可能將其拒之門外。不過,為了確保每一個經銷商的切身利益不受損,同時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牟靈深思熟慮之後果斷采取行動——他將幅員遼闊的祖國大地按照不同省份劃分為一個個獨立的銷售區域。隨後,依據這些劃定好的區域組織經銷商展開一場場激烈的競價活動。最終,綜合考量各方麵因素,並參考競價結果,為每個經銷商合理劃分出專屬的銷售區域。
在此過程中,那些參與競價的資金並非毫無用處,而是搖身一變成為購買電動自行車的貨款。不僅如此,為了適應市場變化以及行業發展動態,每隔數年還會再次舉行類似的競價活動,以便對經銷區域進行重新調整與分配。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麵有效保障了工廠自身源源不斷的盈利空間;另一方麵又充分照顧到了廣大經銷商群體的合法權益,真可謂一舉兩得!
完成這一係列操作後,牟靈如釋重負地長出了一口氣。經過深思熟慮,他毅然決然地決定將日常管理事務交由農機廠的領導團隊負責處理,而自己隻需牢牢掌控住整體發展的大方向,確保不出現任何偏差即可。接下來相當長的一段日子裏,牟靈準備將全部精力都傾注於新產品的研發工作當中,目的就是要確保電動車廠能夠源源不斷地推出新穎獨特的產品。隻有這樣,才能穩固並進一步擴大自身所占有的市場份額,使其不受外界因素的幹擾和衝擊。
為了心無旁騖地投身於研發事業,牟靈在整個初三年級期間,除去必要的考試之外,幾乎未曾踏入過校園一步。值得慶幸的是,牟靈的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穩坐年級第一的寶座。若非如此,恐怕老師們早就按捺不住,紛紛登門拜訪了。盡管牟靈心裏清楚得很,即便老師真的找上家門,父母大概率也不會過多指責,但他內心深處著實不願與老師發生這種麵對麵的接觸。畢竟就算最終不會產生實質性的不良後果,可總歸會讓人覺得有些難為情、臉上無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