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新客戶,新發展方向,建新廠
人生模擬器:從讀大學開始 作者:石牟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助力親戚走向富裕之路上,牟靈可謂是傾盡全力,整整耗費了長達一個月之久的寶貴時光。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牟靈並未因忙於此事而疏忽自身事業的發展。
遠在中東地區的查德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由於成功驅逐了魷魚陸軍,再加上牟靈那精妙絕倫的謀略指點,原本處於劣勢、隻能一味被動抵抗的戰爭態勢得到扭轉。如今,雙方的交戰已轉變為以城市建築為依托展開的局部防禦戰。鑒於當前戰爭激烈程度較之前有所減弱,對於煤氣罐以及無縫鋼管這類物資的需求亦相應降低。
伴隨著查德方麵對牟靈所生產產品的需求量驟減,其工廠內積壓的貨物開始滯銷。麵對如此困境,牟靈積極尋求解決之道,他請求查德幫忙引薦潛在買家。然而,起初階段進展得並不順利,原因在於並非所有人都迫切需要牟靈供應的這些相對低端的產品。大部分中東客戶更樂於購置現成的製成品以便即刻投入使用。
但正所謂“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查德的不懈努力,最終仍有兩家客戶主動聯係到了牟靈,表示對他的產品感興趣並有意向達成合作意向。他們分別是也駱駝的小胡和敘駱駝的政府軍。
對於這兩位客戶,牟靈可謂是相當重視啊!要知道,會青睞牟靈所提供的這類低端產品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囊中羞澀但又對具有強大威力武器懷有迫切需求的客戶群體。早在與牟靈建立聯係之前,關於價格方麵的事宜,他們已經和查德有過深入溝通並達成了一定共識。所以當真正與牟靈展開談判時,整個交易過程進展得超乎想象地順利,最終牟靈以給予查德相同的報價成功地將貨物出售給了這兩名客戶。
有了這兩筆訂單的加持,牟靈總算可以暫時鬆一口氣,不必再像之前那樣心急火燎地四處尋找新客戶啦。原因無他,牟靈當下的生產能力恰好足以應對現有三家客戶提出的需求。
牟靈經營的這家農機廠,每個月竟然能產出多達
個煤氣罐。此外還有數量可觀的各種規格鋼管:足足
根 7.62 毫米口徑的鋼管;8000 根 12.7 毫米口徑的鋼管;5000 根 40 毫米口徑的鋼管以及 2500 根 122 毫米口徑的鋼管。
煤氣罐的銷售單價高達 70 美元(刀樂)一個,而不同口徑的鋼管售價也各有差異。其中,7.62 口徑的鋼管每根定價 8 美元;12.7 毫米口徑的鋼管則需 15 美元才能購入一根;至於 40 毫米口徑的鋼管,其單根價格40 美元;最為昂貴的當屬 122 毫米口徑的鋼管,每根售價 100 美元。
每個月,當牟靈把自己生產的全部貨物成功出售給那三家固定客戶之後,他都能夠通過這些產品獲得令人瞠目結舌的利潤——整整 2150.8 萬元華元!即使扣除掉必須繳納的稅款以及各項生產成本,他仍然可以穩穩地收獲至少 1600 萬元的純收益。如此算下來,如果牟靈能夠保持這種經營狀況並且不大肆揮霍浪費資金的話,那麽僅僅一年時間,他就有可能輕鬆實現接近兩億元的巨額收入。
身為一個來自未來時代的人,牟靈深知在 2003 年這個時期,把賺來的錢財單純地存入銀行遠遠比不上將它們用於投資來得劃算。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牟靈做出了一個重要決策:每個月都會從盈利當中抽出足足一千萬元投入到各種項目之中。具體而言,他會把這部分資金分別投向那些他所熟悉且在後世聲名遠揚的國內外知名企業,同時還會購置位於國內各大一線城市的優質房產。因為牟靈心裏非常清楚,隻要順利度過 2008 年這個關鍵節點。他投資出去的這些錢,必將為他帶來數十倍甚至過百倍的收益。
話題不知不覺間已經偏離得有些遠了,還是讓我們趕緊迴歸到當下吧。每個月除去用於投資的那部分資金外,剩下的那些錢,牟靈可絕對不會任由它們安安靜靜地待在銀行賬戶裏睡大覺。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牟靈決定從這剩餘的款項中抽出整整一半來投入到兩個重要的方麵:其一是對工廠現有的設備進行全麵升級換代;其二則是把這筆資金注入到新產品的研發工作當中去。
要知道,在牟靈的心目中,這家農機廠若想長期穩定地發展下去,絕不能僅僅依賴於煤氣罐和無縫鋼管這兩種產品過活。他敏銳地察覺到,未來的電動車領域必將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商業價值。恰好目前電動車行業尚處在剛剛起步的萌芽階段,如果能夠抓住這個絕佳時機果斷入場,那麽無疑將會占據極大的競爭優勢。
主意已定,牟靈便毫不猶豫地著手展開一係列精心策劃的布局行動。不過呢,在項目開展的初始階段,牟靈並沒有盲目衝動地選擇直接上馬四輪電動車的生產線。相反,他采取了一種更為穩健、循序漸進的策略——先集中精力生產兩輪和三輪的電動車產品。
由於此前通過銷售煤氣罐和無縫鋼管所賺取到的利潤相當豐厚,因此無論是興建新廠房,還是購置先進的生產設備等等事宜,對於牟靈而言都算不上是什麽難以解決的大問題。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係統所賦予給他的各式各樣豐富且專業的知識技能,設計出幾款獨具特色、性能卓越的電動車款式對於牟靈來講簡直易如反掌。
技術和資金方麵倒是沒有太大的難題,但另外一個棘手的問題卻讓牟靈陷入了沉思。經過一番精心規劃,農機廠的廠區用地已所剩無幾,如果想要進一步擴大規模,目前擺在他麵前的僅有兩條路可走。
第一條路便是對現有的員工住宅區進行土地整合。這片區域地勢較低且布局混亂,除了寥寥幾棟由原農機廠建造的四層小樓之外,其餘大部分都是工人們自行搭建的房屋。要想實現這一方案,就必須先拆除這些老舊的員工宿舍,並在此基礎上統一修建員工住宅小區來妥善安置他們。如此一來,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而且還能騰出大片空地用於興建電動車生產車間。
第二條路那就是向縣政府申請購置新的土地。一旦成功購得所需土地,所有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不過,這裏存在著一個極為關鍵的隱患——誰也無法確定縣政府是否還有可供出售的閑置土地。畢竟,對於每一個縣區而言,其工業用地的數量都是有限的,絕不可能毫無節製地將所有土地都投入到工業發展之中。
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之後,牟靈終於下定決心要同時推進兩條道路。首先,他安排農機廠的負責人親自前往縣政府,詳細諮詢有關購置土地事宜;與此同時,他自己也馬不停蹄地著手聯絡建築商,請他們親臨現場對整個員工住宅區展開全麵規劃。時間過得飛快,沒多久那位外出向縣政府打聽是否存在閑置土地的人員就匆匆趕迴。令人欣喜的是,他帶迴了一則一喜一憂的消息。
好消息確實讓人振奮:原來,縣政府手中握有可供出讓的閑置土地!然而,壞消息卻猶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這些土地並未緊鄰著農機廠現有的地塊。不過,即便如此,牟靈並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決然地下達指令,要求務必買下這片土地。原因無他,身為後世而來的“先知”,牟靈心裏跟明鏡兒似的,清楚哪怕像 z 縣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十八線小縣城,其土地在日後的增值潛力依舊不可小覷。所以,他當機立斷做出決策,毫不猶豫地命令下屬盡快行動起來,與 z 縣縣政府展開緊鑼密鼓的談判。
沒過多久,在手下們不辭辛勞地與政府展開一輪又一輪艱難的談判之後,牟靈終於如願以償,成功地以每畝
元的高價,總計花費 1500 萬元一舉拿下了整整 500 畝的土地。
當他滿心歡喜地從政府手中正式接過這片土地的所有權時,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經過專業建築團隊精心細致的核算,如果能夠巧妙地將現有的員工住宅區全部進行合理置換,那麽牟靈將會額外收獲多達 215 畝的寶貴土地資源,這些土地足以支撐起電動車新廠房建設工程。
在獲取到這一關鍵數據之後,牟靈毫不猶豫地做出決策,當場拍板決定將未來的新廠房選址確定在老廠區原本的員工住宅區之上。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還能最大程度減少因重新選址所帶來的一係列繁瑣問題和高昂成本。與此同時,為了給廣大員工提供更為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牟靈將新的員工住宅區規劃建設在了剛剛從縣政府購置而來的那片麵積達 500 畝的寬闊土地之上。
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開啟這場宏偉的建設征程,牟靈自然不會有絲毫拖延。就在他敲定計劃後的第一時間,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建築團隊便迅速響應號召,馬不停蹄地奔赴至新土地現場,熱火朝天地投入到緊張有序的前期規劃工作當中。在牟靈強大財力的有力支持之下,整個項目進展神速,僅僅過去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一份詳盡完備、美輪美奐的建築圖紙便已躍然紙上呈現在眾人眼前。
牟靈親自對這份凝聚著無數人心血和智慧的圖紙進行了仔細審閱,在確認其中沒有任何疏漏和瑕疵之後,他果斷下達指令,讓早已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建築隊伍即刻動工開建。一時間,機器轟鳴聲響徹雲霄,施工車輛穿梭往來,工人們揮汗如雨……一幅波瀾壯闊的建設畫卷正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徐徐展開。
遠在中東地區的查德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由於成功驅逐了魷魚陸軍,再加上牟靈那精妙絕倫的謀略指點,原本處於劣勢、隻能一味被動抵抗的戰爭態勢得到扭轉。如今,雙方的交戰已轉變為以城市建築為依托展開的局部防禦戰。鑒於當前戰爭激烈程度較之前有所減弱,對於煤氣罐以及無縫鋼管這類物資的需求亦相應降低。
伴隨著查德方麵對牟靈所生產產品的需求量驟減,其工廠內積壓的貨物開始滯銷。麵對如此困境,牟靈積極尋求解決之道,他請求查德幫忙引薦潛在買家。然而,起初階段進展得並不順利,原因在於並非所有人都迫切需要牟靈供應的這些相對低端的產品。大部分中東客戶更樂於購置現成的製成品以便即刻投入使用。
但正所謂“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查德的不懈努力,最終仍有兩家客戶主動聯係到了牟靈,表示對他的產品感興趣並有意向達成合作意向。他們分別是也駱駝的小胡和敘駱駝的政府軍。
對於這兩位客戶,牟靈可謂是相當重視啊!要知道,會青睞牟靈所提供的這類低端產品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囊中羞澀但又對具有強大威力武器懷有迫切需求的客戶群體。早在與牟靈建立聯係之前,關於價格方麵的事宜,他們已經和查德有過深入溝通並達成了一定共識。所以當真正與牟靈展開談判時,整個交易過程進展得超乎想象地順利,最終牟靈以給予查德相同的報價成功地將貨物出售給了這兩名客戶。
有了這兩筆訂單的加持,牟靈總算可以暫時鬆一口氣,不必再像之前那樣心急火燎地四處尋找新客戶啦。原因無他,牟靈當下的生產能力恰好足以應對現有三家客戶提出的需求。
牟靈經營的這家農機廠,每個月竟然能產出多達
個煤氣罐。此外還有數量可觀的各種規格鋼管:足足
根 7.62 毫米口徑的鋼管;8000 根 12.7 毫米口徑的鋼管;5000 根 40 毫米口徑的鋼管以及 2500 根 122 毫米口徑的鋼管。
煤氣罐的銷售單價高達 70 美元(刀樂)一個,而不同口徑的鋼管售價也各有差異。其中,7.62 口徑的鋼管每根定價 8 美元;12.7 毫米口徑的鋼管則需 15 美元才能購入一根;至於 40 毫米口徑的鋼管,其單根價格40 美元;最為昂貴的當屬 122 毫米口徑的鋼管,每根售價 100 美元。
每個月,當牟靈把自己生產的全部貨物成功出售給那三家固定客戶之後,他都能夠通過這些產品獲得令人瞠目結舌的利潤——整整 2150.8 萬元華元!即使扣除掉必須繳納的稅款以及各項生產成本,他仍然可以穩穩地收獲至少 1600 萬元的純收益。如此算下來,如果牟靈能夠保持這種經營狀況並且不大肆揮霍浪費資金的話,那麽僅僅一年時間,他就有可能輕鬆實現接近兩億元的巨額收入。
身為一個來自未來時代的人,牟靈深知在 2003 年這個時期,把賺來的錢財單純地存入銀行遠遠比不上將它們用於投資來得劃算。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牟靈做出了一個重要決策:每個月都會從盈利當中抽出足足一千萬元投入到各種項目之中。具體而言,他會把這部分資金分別投向那些他所熟悉且在後世聲名遠揚的國內外知名企業,同時還會購置位於國內各大一線城市的優質房產。因為牟靈心裏非常清楚,隻要順利度過 2008 年這個關鍵節點。他投資出去的這些錢,必將為他帶來數十倍甚至過百倍的收益。
話題不知不覺間已經偏離得有些遠了,還是讓我們趕緊迴歸到當下吧。每個月除去用於投資的那部分資金外,剩下的那些錢,牟靈可絕對不會任由它們安安靜靜地待在銀行賬戶裏睡大覺。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牟靈決定從這剩餘的款項中抽出整整一半來投入到兩個重要的方麵:其一是對工廠現有的設備進行全麵升級換代;其二則是把這筆資金注入到新產品的研發工作當中去。
要知道,在牟靈的心目中,這家農機廠若想長期穩定地發展下去,絕不能僅僅依賴於煤氣罐和無縫鋼管這兩種產品過活。他敏銳地察覺到,未來的電動車領域必將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商業價值。恰好目前電動車行業尚處在剛剛起步的萌芽階段,如果能夠抓住這個絕佳時機果斷入場,那麽無疑將會占據極大的競爭優勢。
主意已定,牟靈便毫不猶豫地著手展開一係列精心策劃的布局行動。不過呢,在項目開展的初始階段,牟靈並沒有盲目衝動地選擇直接上馬四輪電動車的生產線。相反,他采取了一種更為穩健、循序漸進的策略——先集中精力生產兩輪和三輪的電動車產品。
由於此前通過銷售煤氣罐和無縫鋼管所賺取到的利潤相當豐厚,因此無論是興建新廠房,還是購置先進的生產設備等等事宜,對於牟靈而言都算不上是什麽難以解決的大問題。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係統所賦予給他的各式各樣豐富且專業的知識技能,設計出幾款獨具特色、性能卓越的電動車款式對於牟靈來講簡直易如反掌。
技術和資金方麵倒是沒有太大的難題,但另外一個棘手的問題卻讓牟靈陷入了沉思。經過一番精心規劃,農機廠的廠區用地已所剩無幾,如果想要進一步擴大規模,目前擺在他麵前的僅有兩條路可走。
第一條路便是對現有的員工住宅區進行土地整合。這片區域地勢較低且布局混亂,除了寥寥幾棟由原農機廠建造的四層小樓之外,其餘大部分都是工人們自行搭建的房屋。要想實現這一方案,就必須先拆除這些老舊的員工宿舍,並在此基礎上統一修建員工住宅小區來妥善安置他們。如此一來,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而且還能騰出大片空地用於興建電動車生產車間。
第二條路那就是向縣政府申請購置新的土地。一旦成功購得所需土地,所有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不過,這裏存在著一個極為關鍵的隱患——誰也無法確定縣政府是否還有可供出售的閑置土地。畢竟,對於每一個縣區而言,其工業用地的數量都是有限的,絕不可能毫無節製地將所有土地都投入到工業發展之中。
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之後,牟靈終於下定決心要同時推進兩條道路。首先,他安排農機廠的負責人親自前往縣政府,詳細諮詢有關購置土地事宜;與此同時,他自己也馬不停蹄地著手聯絡建築商,請他們親臨現場對整個員工住宅區展開全麵規劃。時間過得飛快,沒多久那位外出向縣政府打聽是否存在閑置土地的人員就匆匆趕迴。令人欣喜的是,他帶迴了一則一喜一憂的消息。
好消息確實讓人振奮:原來,縣政府手中握有可供出讓的閑置土地!然而,壞消息卻猶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這些土地並未緊鄰著農機廠現有的地塊。不過,即便如此,牟靈並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決然地下達指令,要求務必買下這片土地。原因無他,身為後世而來的“先知”,牟靈心裏跟明鏡兒似的,清楚哪怕像 z 縣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十八線小縣城,其土地在日後的增值潛力依舊不可小覷。所以,他當機立斷做出決策,毫不猶豫地命令下屬盡快行動起來,與 z 縣縣政府展開緊鑼密鼓的談判。
沒過多久,在手下們不辭辛勞地與政府展開一輪又一輪艱難的談判之後,牟靈終於如願以償,成功地以每畝
元的高價,總計花費 1500 萬元一舉拿下了整整 500 畝的土地。
當他滿心歡喜地從政府手中正式接過這片土地的所有權時,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經過專業建築團隊精心細致的核算,如果能夠巧妙地將現有的員工住宅區全部進行合理置換,那麽牟靈將會額外收獲多達 215 畝的寶貴土地資源,這些土地足以支撐起電動車新廠房建設工程。
在獲取到這一關鍵數據之後,牟靈毫不猶豫地做出決策,當場拍板決定將未來的新廠房選址確定在老廠區原本的員工住宅區之上。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還能最大程度減少因重新選址所帶來的一係列繁瑣問題和高昂成本。與此同時,為了給廣大員工提供更為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牟靈將新的員工住宅區規劃建設在了剛剛從縣政府購置而來的那片麵積達 500 畝的寬闊土地之上。
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開啟這場宏偉的建設征程,牟靈自然不會有絲毫拖延。就在他敲定計劃後的第一時間,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建築團隊便迅速響應號召,馬不停蹄地奔赴至新土地現場,熱火朝天地投入到緊張有序的前期規劃工作當中。在牟靈強大財力的有力支持之下,整個項目進展神速,僅僅過去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一份詳盡完備、美輪美奐的建築圖紙便已躍然紙上呈現在眾人眼前。
牟靈親自對這份凝聚著無數人心血和智慧的圖紙進行了仔細審閱,在確認其中沒有任何疏漏和瑕疵之後,他果斷下達指令,讓早已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建築隊伍即刻動工開建。一時間,機器轟鳴聲響徹雲霄,施工車輛穿梭往來,工人們揮汗如雨……一幅波瀾壯闊的建設畫卷正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