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備戰
趕我去封地,成了最強藩王 作者:燈芯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嶺南,安王府。
“荒唐!廢物!豈有此理!”
“朝堂上下,盡是一群酒囊飯袋!”
“父皇糊塗了,竟然能答應這等要求!”
李肅剛剛結束運動,鍾敏瑤正為他細心擦去後背的細汗。
這位昔日的太子妃,此時薄衫罩體,麵帶紅暈美不勝收。
不知為何,每次麵對鍾敏瑤,李肅都感覺莫名的刺激,這是與潘婉怡在一起完全不同的感覺。
“殿下,慎言。”
“若是叫人聽了去……”
鍾敏瑤的勸慰,讓李肅暫息雷霆。
京城來的密信,讓李肅險些控製不住自己的怒氣。
什麽時候一個小小的吐蕃都敢威脅大乾天朝。
哪怕李肅知道大乾現在外強中幹,但在他眼中依舊不是一個吐蕃能夠冒犯的。
在李肅眼中,什麽韃靼吐蕃,不過蠻夷番邦。
李肅對他們的態度,完全和對待西南的蒲蘭國、羌國等尊崇漢家文化的小國不同,李肅完全是把他們當成異族。
隻要給自己一點時間,這些家夥統統都要被踩在腳下。
現在他還沒想滅了這些蠻夷,對方卻蹬鼻子上臉,威脅大乾要外嫁公主。
“不行,靈秀不能外嫁。”
“那些番邦蠻夷怎麽配得上我大乾貴女。”
“我要上書,取筆墨來。”
當即,李肅揮毫潑墨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
寫完之後,這心中抑鬱才稍有緩解。
他也理解乾帝的想法,無非是付出一個皇室女子,換取兩國短暫和平。
隻要大乾休養生息,擋住韃靼的兵鋒,吐蕃並不敢真的與大乾交戰。
兩個強國打仗,便宜的隻能是一旁的小國。
此番吐蕃隻是見到大乾韃靼相爭,有利可圖,這才如此放肆。
不過理解歸理解,李肅可沒打算委曲求全。
乾帝擔心兩麵開戰,大乾社稷危險。
他李肅可不怕,以嶺南此時的戰力,完全有能力伸量一下吐蕃的能耐。
當李肅的信箋傳到京城的時候。
整個京城都跟著一陣沸騰。
這是吐蕃使團來乾後,第一個為此事發聲的藩王皇子。
尤其是當李肅寫給乾帝的上書,被故意泄露出一段後,整個京城一掃多日陰霾。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武將守國門,皇子死社稷。
短短二十二個字,沒有之乎者也,隻有斬釘截鐵的強硬。
據說乾帝觀後,龍顏大悅,將那份信箋裝裱起來,就放在自己的書房。
甚至在朝會上多次提及此事,想要給滿朝文武做做表率。
然而外交無小事,在兩國交戰這種事情上,又豈是一紙書信就能定下的。
無論乾帝還是朝中大臣心中都知道,這件事情最後還是會妥協。
隻是這妥協總要做做樣子,不能人家一來提親,大乾就立刻下嫁公主。
這讓天下人知道了,還不得笑死乾帝。
所以這兩天朝堂之上吵的尤其激烈。
以乾帝為首主戰派言辭強硬的要拒絕和親。
但朝中主和派勢力龐大,甚至就連已經抱病多年的右相,都發聲主張和親。
朝堂上勢同水火,民間也群情激奮。
京城百姓甚至有靜坐宮前,抗議和親的。
奈何主和派勢力太過龐大,眼瞅著朝廷就要答應了和親的要求。
另一邊,李肅命長空率領夜鶯隨時在京盯緊吐蕃使團動向和朝廷口風。
自己則在嶺南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被擬定為外嫁吐蕃的李靈秀此時正在家中暗自垂淚。
她家隻是皇室遠親,甚至連爵位都是最小的那種。
往日她在家中並不得寵,此番因為和親,被封為文善公主,倒是享受到了家人的尊敬。
隻是她並不想當什麽公主。
那吐蕃苦寒之地,她哪裏能受得了。
怕是在那等環境下,根本就活不過幾年就會鬱鬱而死。
這幾日京城中盛傳,安王李肅主戰,不同意和親事宜。
這讓李靈秀看到了一絲希望。
想到當年那個頑皮任性的小六,今日卻已經成了能夠庇護她的遮天大樹。
當年李肅在京城人憎狗嫌,李靈秀慧眼識珠,看得出李肅紈絝的背後其實並沒有什麽大惡。
隻是性子任性了點,且從未傷天害理欺壓良善。
因此她從未嫌棄李肅,沒想到當年的情分,卻成了今日的救命稻草。
李靈秀這幾日被困在房中無處可去,就隻能日夜期盼李肅的到來。
嶺南。
為了以防朝廷真的答應聯姻,李肅在發出信箋之後,就開始整肅兵馬。
三千親衛盡數召迴,領地內各路工坊火力全開,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糧秣,兵器,騾馬嶺南積攢多年的技術與實力,第一次作為戰爭機器全麵運轉起來。
就在李肅積極備戰時,京城這裏終於吵出了結果。
在主和派強硬的逼迫下,英明神武的大乾皇帝最終隻能無奈同意聯姻。
聯姻也好,和親也罷,終歸是件丟人的事情。
乾帝為此三日不早朝,以作抗爭。
京城百姓都言乾帝剛烈,隻是朝中文武無能。
這段日子居住在京的吐蕃使團也沒有閑著。
時不時的就要進宮麵聖,動不動就講述吐蕃十萬大軍攻城掠地的功績。
言語中咄咄逼人之勢,是個人就能感受出來。
這也是朝廷最終決定,盡快促成聯姻的原因。
不管吐蕃是真的想打還是佯裝威脅,大乾賭不起也不敢去賭。
尤其是眼瞅著北方就要秋收,這時候韃靼一定會南下打草穀。
大乾的全部精力都要放到北麵,西邊的吐蕃實在無暇顧及。
估計吐蕃也是看出大乾此時的窘境,這才有噶爾讚一行。
隨著噶爾讚的日漸逼迫,朝堂之內終究受不了這個壓力。
文善公主外嫁吐蕃一事已成定局。
和親之事已經無法改變。
哪怕乾帝當朝摔了自己最愛的筆洗,依舊改變不了這個結局。
一時間整個京城,都處在一股悲憤之中。
好些個不明真相的武將,恨不得立刻前往西滁關戰死以全名節。
那些京城中的遊俠兒更是好似被吐蕃武士屙了一臉的樣子,整日罵咧咧的醉在酒肆。
和親已經無法改變,消息傳迴嶺南,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震動。
李肅早就做好了這方麵的準備,或許他早就猜到了大乾朝堂的尿性。
他神色平靜,第一時間召集了自己的心腹,秘密商議接下來的事宜。
要對吐蕃用兵,並不是他帶著親衛殺過去就行。
一應準備都要提前做好,嶺南的獠牙也是時候亮出來了。
他並不是被豢養的藩王,而是一頭隨時可以暴起傷人的猛虎。
“荒唐!廢物!豈有此理!”
“朝堂上下,盡是一群酒囊飯袋!”
“父皇糊塗了,竟然能答應這等要求!”
李肅剛剛結束運動,鍾敏瑤正為他細心擦去後背的細汗。
這位昔日的太子妃,此時薄衫罩體,麵帶紅暈美不勝收。
不知為何,每次麵對鍾敏瑤,李肅都感覺莫名的刺激,這是與潘婉怡在一起完全不同的感覺。
“殿下,慎言。”
“若是叫人聽了去……”
鍾敏瑤的勸慰,讓李肅暫息雷霆。
京城來的密信,讓李肅險些控製不住自己的怒氣。
什麽時候一個小小的吐蕃都敢威脅大乾天朝。
哪怕李肅知道大乾現在外強中幹,但在他眼中依舊不是一個吐蕃能夠冒犯的。
在李肅眼中,什麽韃靼吐蕃,不過蠻夷番邦。
李肅對他們的態度,完全和對待西南的蒲蘭國、羌國等尊崇漢家文化的小國不同,李肅完全是把他們當成異族。
隻要給自己一點時間,這些家夥統統都要被踩在腳下。
現在他還沒想滅了這些蠻夷,對方卻蹬鼻子上臉,威脅大乾要外嫁公主。
“不行,靈秀不能外嫁。”
“那些番邦蠻夷怎麽配得上我大乾貴女。”
“我要上書,取筆墨來。”
當即,李肅揮毫潑墨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
寫完之後,這心中抑鬱才稍有緩解。
他也理解乾帝的想法,無非是付出一個皇室女子,換取兩國短暫和平。
隻要大乾休養生息,擋住韃靼的兵鋒,吐蕃並不敢真的與大乾交戰。
兩個強國打仗,便宜的隻能是一旁的小國。
此番吐蕃隻是見到大乾韃靼相爭,有利可圖,這才如此放肆。
不過理解歸理解,李肅可沒打算委曲求全。
乾帝擔心兩麵開戰,大乾社稷危險。
他李肅可不怕,以嶺南此時的戰力,完全有能力伸量一下吐蕃的能耐。
當李肅的信箋傳到京城的時候。
整個京城都跟著一陣沸騰。
這是吐蕃使團來乾後,第一個為此事發聲的藩王皇子。
尤其是當李肅寫給乾帝的上書,被故意泄露出一段後,整個京城一掃多日陰霾。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武將守國門,皇子死社稷。
短短二十二個字,沒有之乎者也,隻有斬釘截鐵的強硬。
據說乾帝觀後,龍顏大悅,將那份信箋裝裱起來,就放在自己的書房。
甚至在朝會上多次提及此事,想要給滿朝文武做做表率。
然而外交無小事,在兩國交戰這種事情上,又豈是一紙書信就能定下的。
無論乾帝還是朝中大臣心中都知道,這件事情最後還是會妥協。
隻是這妥協總要做做樣子,不能人家一來提親,大乾就立刻下嫁公主。
這讓天下人知道了,還不得笑死乾帝。
所以這兩天朝堂之上吵的尤其激烈。
以乾帝為首主戰派言辭強硬的要拒絕和親。
但朝中主和派勢力龐大,甚至就連已經抱病多年的右相,都發聲主張和親。
朝堂上勢同水火,民間也群情激奮。
京城百姓甚至有靜坐宮前,抗議和親的。
奈何主和派勢力太過龐大,眼瞅著朝廷就要答應了和親的要求。
另一邊,李肅命長空率領夜鶯隨時在京盯緊吐蕃使團動向和朝廷口風。
自己則在嶺南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被擬定為外嫁吐蕃的李靈秀此時正在家中暗自垂淚。
她家隻是皇室遠親,甚至連爵位都是最小的那種。
往日她在家中並不得寵,此番因為和親,被封為文善公主,倒是享受到了家人的尊敬。
隻是她並不想當什麽公主。
那吐蕃苦寒之地,她哪裏能受得了。
怕是在那等環境下,根本就活不過幾年就會鬱鬱而死。
這幾日京城中盛傳,安王李肅主戰,不同意和親事宜。
這讓李靈秀看到了一絲希望。
想到當年那個頑皮任性的小六,今日卻已經成了能夠庇護她的遮天大樹。
當年李肅在京城人憎狗嫌,李靈秀慧眼識珠,看得出李肅紈絝的背後其實並沒有什麽大惡。
隻是性子任性了點,且從未傷天害理欺壓良善。
因此她從未嫌棄李肅,沒想到當年的情分,卻成了今日的救命稻草。
李靈秀這幾日被困在房中無處可去,就隻能日夜期盼李肅的到來。
嶺南。
為了以防朝廷真的答應聯姻,李肅在發出信箋之後,就開始整肅兵馬。
三千親衛盡數召迴,領地內各路工坊火力全開,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糧秣,兵器,騾馬嶺南積攢多年的技術與實力,第一次作為戰爭機器全麵運轉起來。
就在李肅積極備戰時,京城這裏終於吵出了結果。
在主和派強硬的逼迫下,英明神武的大乾皇帝最終隻能無奈同意聯姻。
聯姻也好,和親也罷,終歸是件丟人的事情。
乾帝為此三日不早朝,以作抗爭。
京城百姓都言乾帝剛烈,隻是朝中文武無能。
這段日子居住在京的吐蕃使團也沒有閑著。
時不時的就要進宮麵聖,動不動就講述吐蕃十萬大軍攻城掠地的功績。
言語中咄咄逼人之勢,是個人就能感受出來。
這也是朝廷最終決定,盡快促成聯姻的原因。
不管吐蕃是真的想打還是佯裝威脅,大乾賭不起也不敢去賭。
尤其是眼瞅著北方就要秋收,這時候韃靼一定會南下打草穀。
大乾的全部精力都要放到北麵,西邊的吐蕃實在無暇顧及。
估計吐蕃也是看出大乾此時的窘境,這才有噶爾讚一行。
隨著噶爾讚的日漸逼迫,朝堂之內終究受不了這個壓力。
文善公主外嫁吐蕃一事已成定局。
和親之事已經無法改變。
哪怕乾帝當朝摔了自己最愛的筆洗,依舊改變不了這個結局。
一時間整個京城,都處在一股悲憤之中。
好些個不明真相的武將,恨不得立刻前往西滁關戰死以全名節。
那些京城中的遊俠兒更是好似被吐蕃武士屙了一臉的樣子,整日罵咧咧的醉在酒肆。
和親已經無法改變,消息傳迴嶺南,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震動。
李肅早就做好了這方麵的準備,或許他早就猜到了大乾朝堂的尿性。
他神色平靜,第一時間召集了自己的心腹,秘密商議接下來的事宜。
要對吐蕃用兵,並不是他帶著親衛殺過去就行。
一應準備都要提前做好,嶺南的獠牙也是時候亮出來了。
他並不是被豢養的藩王,而是一頭隨時可以暴起傷人的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