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若是他們不願意迴去呢
趕我去封地,成了最強藩王 作者:燈芯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乾帝接過王全遞過來的密信,一目十行看了起來。
楊三多記錄的非常詳盡,厚厚的密信讓乾帝看的津津有味。
殿中的朝臣見乾帝拿起一封書信就看起來,邊看還邊點頭頷首,眾人紛紛不敢出聲打擾。
那些支持下旨讓李肅歸還邢州百姓的官員此刻還跪在那裏,沒有乾帝的準許也不敢起來。
於是,眾人焦急的等了一刻鍾,太子一係的官員也尷尬的在那裏跪了一刻鍾,乾帝才抬起了頭。
就在他們以為乾帝會讓跪著的官員起身時,乾帝卻直接開口道:
“剛才你們說要讓安王歸還邢州的百姓?”
太子一係的官員不明所以,但還是開口道:
“是,此事十萬火急,晚一天便有無數邢州百姓受盡顛沛流離之苦,邢州也會因耽擱春耕導致良田荒廢。”
“若是邢州的百姓不願意再迴去了呢?”
乾帝突然站起來大聲道。
百官被乾帝突然的舉動嚇了一跳,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難道與剛才陛下手裏那封信有關?”
眾人紛紛猜測到。
“怎麽會!誰願意背井離鄉,居無定所!”
跪在前麵的韓業勤驚唿道。
“哼!朕剛才拿到了來自嶺南府暗衛的密信,恰巧記錄的便是你剛才彈劾之事。”
乾帝目光銳利盯著韓業勤淡淡道。
“王全,念給他們聽聽。”乾帝道。
“是。”
“安王遣嶺南大小官員至邢州各地宣講移民事宜。
許諾每戶銀二十兩,遷者分其田,安頓後一應生活保障由嶺南府一力承擔,免其後顧之憂。
邢州凡無地少地之貧民皆紛紛從往,一傳十,十傳百,親喚友,鄰相隨,一戶遷,一村遷,人數過萬。
……
移民至嶺南城郊集中安置,按戶分房。
許諾之銀錢、糧食、田地等物一一發放,不曾拖欠。
……
移民有選擇繼續耕種者,官府贈其高產糧種,凡新開荒之地皆歸移民所有。
亦有更多之人選擇城中務工,每丁可得月例少則二兩,多則五兩不等,女子亦可得月例二兩。
更有技高之匠人、識文斷字者可得月例十兩以上。
……
移民百姓將子女送至學堂讀書,不收束修,一時間,入學者雲集,達近千人之巨。
……
邢州移民皆感念安王殿下恩德,有移民曰:
安王乃神仙也,恨不能早一日來嶺南。”
王全念罷,大殿一片肅靜,針落可聞。
實在是信中透露出來的消息太過震撼。
剛剛遷往嶺南的數萬邢州百姓,竟然就能被安排的井井有條,這安王安邦治民的能力可見一斑。
要知道這可是數萬拖家帶口的底層百姓,安置這種規模的百姓其實和安置那些因為兵災水患導致的流民沒有什麽本質區別。
想想朝廷當初安置那些流民都手忙腳亂,再看安王不過短短數日便讓數萬移民恢複了生產,安居樂業,朝臣無不汗顏。
乾帝冷冷的看著底下眾朝臣的反應,不發一言。
“怎麽可能!怎麽可能!那廣陽府知府信中明明說的是安王坑騙了百姓移民。”
韓業勤麵色蒼白,嘴裏喃喃自語道。
“爾等讓朕下旨令安王歸還邢州百姓,而今朕再問你們,這邢州移民可還願意迴去?”
乾帝開口道。
“陛下,這百姓人口事關一地的發展和穩定。
若人人都如安王一般,肆意跨境吸納人口,我大乾豈不是亂套了?
這讓各地的屬官如何治理?”
韓業勤不死心,掙紮道。
“哼,密信中提到願意跟隨安王去嶺南的百姓皆是無地少地的貧民。
倘若那邢州的官員能讓耕者有其田,百姓安居樂業,又豈會被安王帶走?
你們拿著朝廷的俸祿,享受著百姓的尊崇,不想著如何讓治下百姓吃飽穿暖,反而怪罪安王把人帶走。
跟著安王能讓自己家裏有田有糧,能讓孩子去讀書明理。
百姓不走,難道要在邢州等著活不下去揭竿而起造大乾的反嗎?”
乾帝怒道。
“可是,可是安王把百姓都遷到嶺南,那邢州的田地可都是耽誤了春耕,這損失的糧食不可估量啊。”
韓業勤繼續道,這次他不能輸,否則再無出頭之日。
即便冒著頂撞乾帝的風險,也要從安王身上坐實幾條罪名,否則等待他的絕對沒有好下場。
隻要坐實了安王的罪名,即使乾帝再看不慣他,但礙於朝廷法度,也不會把他怎麽樣。
韓業勤就是吃準了這一點,才拚命找尋安王的罪名。
“損失的糧食不可估量?朕問你,那拋荒的田地是誰的田地?那損失的糧食是誰的損失?”
乾帝走到韓業勤麵前,居高臨下直視他道。
“自然是我大乾的田地,損失的是我大乾的糧食。”
韓業勤不明所以道。
“那密信中談及邢州土地兼並,百姓多租田耕種,田產多在權貴士紳手裏。
朕的國庫可曾收過他們一文稅?朕的糧倉可曾見過他們一粒米?”
乾帝怒視道,已然到了震怒的邊緣。
百官被乾帝的威勢嚇得不敢喘氣。
大乾的權貴和士紳向來是不納田稅的,這是他們享受的特權之一。
所以很多的良田被他們以各種手段收入囊中。
這也是大乾雖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卻每年賦稅難以為繼的原因之一。
大乾幾代君王都想要遏製土地兼並導致的惡果,但奈何收效甚微。
“就算如此,那田地所產的糧食本也應該流入市場,這市場上少了這麽多糧食,也會導致西南動蕩啊。”
韓業勤此時死咬著安王破壞春耕一事不放,無論如何也要給他扣上罪名。
就在乾帝準備發怒時,一名殿前侍衛從殿外走進來跪地道:
“陛下,有嶺南來的信使宮門外要事覲見。”
楊三多記錄的非常詳盡,厚厚的密信讓乾帝看的津津有味。
殿中的朝臣見乾帝拿起一封書信就看起來,邊看還邊點頭頷首,眾人紛紛不敢出聲打擾。
那些支持下旨讓李肅歸還邢州百姓的官員此刻還跪在那裏,沒有乾帝的準許也不敢起來。
於是,眾人焦急的等了一刻鍾,太子一係的官員也尷尬的在那裏跪了一刻鍾,乾帝才抬起了頭。
就在他們以為乾帝會讓跪著的官員起身時,乾帝卻直接開口道:
“剛才你們說要讓安王歸還邢州的百姓?”
太子一係的官員不明所以,但還是開口道:
“是,此事十萬火急,晚一天便有無數邢州百姓受盡顛沛流離之苦,邢州也會因耽擱春耕導致良田荒廢。”
“若是邢州的百姓不願意再迴去了呢?”
乾帝突然站起來大聲道。
百官被乾帝突然的舉動嚇了一跳,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難道與剛才陛下手裏那封信有關?”
眾人紛紛猜測到。
“怎麽會!誰願意背井離鄉,居無定所!”
跪在前麵的韓業勤驚唿道。
“哼!朕剛才拿到了來自嶺南府暗衛的密信,恰巧記錄的便是你剛才彈劾之事。”
乾帝目光銳利盯著韓業勤淡淡道。
“王全,念給他們聽聽。”乾帝道。
“是。”
“安王遣嶺南大小官員至邢州各地宣講移民事宜。
許諾每戶銀二十兩,遷者分其田,安頓後一應生活保障由嶺南府一力承擔,免其後顧之憂。
邢州凡無地少地之貧民皆紛紛從往,一傳十,十傳百,親喚友,鄰相隨,一戶遷,一村遷,人數過萬。
……
移民至嶺南城郊集中安置,按戶分房。
許諾之銀錢、糧食、田地等物一一發放,不曾拖欠。
……
移民有選擇繼續耕種者,官府贈其高產糧種,凡新開荒之地皆歸移民所有。
亦有更多之人選擇城中務工,每丁可得月例少則二兩,多則五兩不等,女子亦可得月例二兩。
更有技高之匠人、識文斷字者可得月例十兩以上。
……
移民百姓將子女送至學堂讀書,不收束修,一時間,入學者雲集,達近千人之巨。
……
邢州移民皆感念安王殿下恩德,有移民曰:
安王乃神仙也,恨不能早一日來嶺南。”
王全念罷,大殿一片肅靜,針落可聞。
實在是信中透露出來的消息太過震撼。
剛剛遷往嶺南的數萬邢州百姓,竟然就能被安排的井井有條,這安王安邦治民的能力可見一斑。
要知道這可是數萬拖家帶口的底層百姓,安置這種規模的百姓其實和安置那些因為兵災水患導致的流民沒有什麽本質區別。
想想朝廷當初安置那些流民都手忙腳亂,再看安王不過短短數日便讓數萬移民恢複了生產,安居樂業,朝臣無不汗顏。
乾帝冷冷的看著底下眾朝臣的反應,不發一言。
“怎麽可能!怎麽可能!那廣陽府知府信中明明說的是安王坑騙了百姓移民。”
韓業勤麵色蒼白,嘴裏喃喃自語道。
“爾等讓朕下旨令安王歸還邢州百姓,而今朕再問你們,這邢州移民可還願意迴去?”
乾帝開口道。
“陛下,這百姓人口事關一地的發展和穩定。
若人人都如安王一般,肆意跨境吸納人口,我大乾豈不是亂套了?
這讓各地的屬官如何治理?”
韓業勤不死心,掙紮道。
“哼,密信中提到願意跟隨安王去嶺南的百姓皆是無地少地的貧民。
倘若那邢州的官員能讓耕者有其田,百姓安居樂業,又豈會被安王帶走?
你們拿著朝廷的俸祿,享受著百姓的尊崇,不想著如何讓治下百姓吃飽穿暖,反而怪罪安王把人帶走。
跟著安王能讓自己家裏有田有糧,能讓孩子去讀書明理。
百姓不走,難道要在邢州等著活不下去揭竿而起造大乾的反嗎?”
乾帝怒道。
“可是,可是安王把百姓都遷到嶺南,那邢州的田地可都是耽誤了春耕,這損失的糧食不可估量啊。”
韓業勤繼續道,這次他不能輸,否則再無出頭之日。
即便冒著頂撞乾帝的風險,也要從安王身上坐實幾條罪名,否則等待他的絕對沒有好下場。
隻要坐實了安王的罪名,即使乾帝再看不慣他,但礙於朝廷法度,也不會把他怎麽樣。
韓業勤就是吃準了這一點,才拚命找尋安王的罪名。
“損失的糧食不可估量?朕問你,那拋荒的田地是誰的田地?那損失的糧食是誰的損失?”
乾帝走到韓業勤麵前,居高臨下直視他道。
“自然是我大乾的田地,損失的是我大乾的糧食。”
韓業勤不明所以道。
“那密信中談及邢州土地兼並,百姓多租田耕種,田產多在權貴士紳手裏。
朕的國庫可曾收過他們一文稅?朕的糧倉可曾見過他們一粒米?”
乾帝怒視道,已然到了震怒的邊緣。
百官被乾帝的威勢嚇得不敢喘氣。
大乾的權貴和士紳向來是不納田稅的,這是他們享受的特權之一。
所以很多的良田被他們以各種手段收入囊中。
這也是大乾雖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卻每年賦稅難以為繼的原因之一。
大乾幾代君王都想要遏製土地兼並導致的惡果,但奈何收效甚微。
“就算如此,那田地所產的糧食本也應該流入市場,這市場上少了這麽多糧食,也會導致西南動蕩啊。”
韓業勤此時死咬著安王破壞春耕一事不放,無論如何也要給他扣上罪名。
就在乾帝準備發怒時,一名殿前侍衛從殿外走進來跪地道:
“陛下,有嶺南來的信使宮門外要事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