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城內有一座大昭寺,是西北為數不多的寺廟之一。


    這座寺廟曾經也輝煌過,雖然已經跌落神壇,牆壁上堆積了厚厚的積灰,但每天的香火仍是不斷。


    大秦尚佛,不管這西北到底是誰的地盤,這裏終究是大秦的一部分,這裏生活的人們和那京裏頭的人們一樣心中都住著一尊佛陀,尚佛禮佛。


    這一日,寺廟門前來了一個穿一身白色深衣的年輕人,也不怎麽和寺中的大師們說話,先去看了廣場上一眾小和尚練武,並不做聲。


    小和尚們手持木棍,做的都是一些基礎把式,隻是年輕人也不嫌無聊,就在一旁壩子上坐著。


    之後他又去看了寺廟後山的一片埋骨之地,立於一代代大師的石碑之前,從來不信佛的他一一把石碑磕了個遍。


    當天夜裏他悄然潛入寺廟後山,把顧子墨的棺材埋在這裏,黑夜之中看不清他的神情,隻是動作雖快,卻十分小心,像是在嗬護自己十分珍貴的東西一般。


    第二天他又來到寺廟,照常先去看了一眾小和尚練武,但沒有再去那片埋骨之地,隻是默默佇立在主殿那尊高九丈的純金大佛之前,一坐便是一下午,然後晚上悄然離開,錯開白日裏的金吾衛,查找孫仲死亡的線索。


    長此以往,直到第五日,終於有個小沙彌忍不住對廣場上的年輕人問道:“你天天來這裏圖個什麽?”


    俗話說七分靠打拚,三分天注定,西北之境的人們一般都是一月一上香,稍微勤快些點也不過半月一次,出世是為了更好的入世,像年輕人這樣天天來的是嫌自己錢多了還是日子多了?


    小沙彌年紀並不大,問話直白,但內容簡明。


    崔繡一直就喜歡這樣的直白。


    但顯然小沙彌問得不是時候。


    直至第七日。


    他照常看過廣場上小和尚們的練武,來到主殿那尊金身大佛之前。


    大昭寺方丈於一旁蒲團靜坐已久,開口道:“施主可是有憂心煩事,不如開口與老衲言語一二,解惑不敢說,但願能為施主除去一些煩惱。”


    年輕人隻是不語。


    方丈以為他還要沉默幾個時辰,就欲起身去忙寺中瑣事,卻看見那人也拿了一個蒲團在他對麵坐下。


    方丈是一個年過百歲的老僧,卻隻是穿著一身與掃地僧無異的袈裟,見狀隻是微笑。


    他笑道:“我觀施主穿著不俗,氣態非凡,雖是男身卻有一副女相,想必施主的母親必是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才是。”


    年輕人還是沉默。


    方丈略微猶豫道:“隻是有一句話,老衲不知當講不當講。”


    年輕人終於開口道:“方丈請說。”


    方丈歎了口氣道:“施主或是因所習功法所致,或是因幼時居所而擾,周身陰氣過重,後又常年留戀於煙花柳岸之地,染上了一身胭脂氣。”


    他言語間有一種惋惜頓挫之感:“本是一塊閨玉,卻被這俗世間的坭塵所染,實在可惜。”


    年輕人聞言隻是緩緩摩挲著手中那柄白玉柄的扇子。


    “大師,”他緩緩開口道:“說實話,我曾經見過不少名僧,前朝的、當朝的都有,但像你這般直言直語者,可真是少見。”


    年輕人聲音平淡,但言語之中有一股尖銳不言而喻。


    方丈聞言臉上笑意不減,仿佛沒有聽出來年輕人話中的譏諷,道:“老衲不過這一席彈丸之地的主持,怎麽比得過那些名家。”


    年輕人閉上雙眼,緩緩道:“佛家崇尚不爭,‘比’這個字,可是犯了佛家忌諱。”


    方丈笑道:“世間千萬字,若是拋去某個字避而不談,豈非更是心中有鬼?”


    年輕人突然站起身來,側對著方丈,看著那尊九丈金佛,聲音有些陰冷道:“大師話糙理不糙,雖是僧人卻比一些江湖中人性子來得還要直爽,可大師就不怕言語之間觸及到一些禁忌?”


    他仰起頭看著這尊佛像,輕聲道:“你們這座小小大昭寺,可招惹不起啊。”


    年輕人聲音說到後麵幾乎微不可聞,仿若蚊吟,但威脅之意甚重。


    一股濕沉沉的陰氣彌漫在殿宇,佛像周圍溫度仿佛都降了下來。


    方丈聞言仍是笑著,隻是不再作答,目送著年輕人離去的身影,閱過百年曆史的老眼中古井無波。


    老人望向後山方向,輕聲歎了口氣:“誰道無情終成恨,可憐歲月不識人。”


    郡主大人這些天在王府裏整日無所事事。


    爹爹忙於孫仲節度使被害一案,一邊催促金吾衛找出真兇,一邊又忙和京城使團的人打交道,雖然出麵極少,但對下屬官員的必要指導是少不了的。


    金吾衛副將葉辭以“這賊人武功極高,屬下恐舍妹遭賊人毒手,遂將其帶在身邊查案,還望郡主莫怪”為由,是一點機會都不給自己和淺淺見麵。


    想到這裏她就氣不打一處來,這個膽大包天的葉辭,明明承若過絕不阻攔自己跟淺淺玩的,待他破案之後一定要狠狠教訓他一番!


    不過破案之後葉辭應該就是正三品金吾衛大將軍了,到時候想教訓他就更加困難了,想到這裏郡主大人又有些泄氣,整個人有些沮喪。


    李時毓靠在閣樓的柱子上,望著遠處的落葉秋風,她隨手扇開手中的那柄羅纓扇子,抑揚頓挫道:“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淒悲之意甚重。


    若是有王府的下人在場定要叫個滿堂喝彩!


    可惜這會兒王府天天人流往來,西北兩境各路將軍、校尉進進出出,忙得不可開交,連自己師傅都被叫去臨時處理事情。


    郡主百般無聊之際突然想起小時候,西北王府才建立在這座西北之地時,她爹爹曾帶著她去了一座寺廟,去見了一位方丈。


    記憶中那位方丈始終笑眯眯的,無論自家爹爹說什麽都是這個表情,還幾次想要抱起當時還小的郡主,雖然臉色慈善,怎麽看都像是西北鬼神聊齋裏麵頂著和尚袈裟的老妖怪,著實把當時還小的郡主給嚇得不輕,哭鬧著要迴家。


    之後怎樣記得不清了,但有一點郡主印象十分深刻至今難忘,臨走之際自己爹爹是穿著那身蟒袍,雙手抱拳恭恭敬敬對著那位方丈鞠了一躬。


    那席藍色蟒袍曾在一陣秋風掃落葉中感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醉仙樓內多是一些官宦子弟或者富家紈絝,青樓女子見得多了,就難免遇到個溫柔可人的,或者善解人意的,或者風情萬種的,總之,據這些“文人才子”們自己所說,所愛的女子大都是傾國傾城,色藝雙絕。


    此時一樓筵席上的歌姬舞女據說都是西北當地官府富戶進獻上來的,皆是一身素衣,麵帶輕紗,眼中似有無盡的溫柔。


    歌姬們彈唱小曲,曲聲婉轉,悠揚清脆,自有一段繾惓纏綿之感。


    桌子上佳肴如珍,美酒如露,客人們看著眼前的舞者如花,一個個都滿臉紅光,也不知是醉的還是看的。


    郡主靠在天字號房內,透過簾子覽盡底下,神色有些鄙夷。


    天底下的男人,果然都一個樣!


    她再轉頭看了眼不知何時睡著的崔繡,心裏頭卻起了個小小的壞心思。


    要是趁這個色胚睡覺之時給他臉上畫一隻烏龜,走出房門之際豈不是可以頃刻間讓他顏麵盡掃,再也不能在青樓裏抬起頭來?


    李時毓從桌子上拿了支狼毫,悄悄走到床榻邊上,剛要動筆,卻是先細細打量了一番崔繡的相貌。


    麵如傅粉,唇若施脂,還有一對世間難覓的丹鳳眸子。


    郡主一邊打量一邊嘖嘖道:“以前還沒怎麽注意,這色胚倒是個美男子呀。”


    說著輕輕捏了捏崔繡的臉。


    好像還挺軟哈?


    飛魚服年輕人好像受到了撩撥一般,也不管身上抱著的那壺價值不菲的大曲任其滾落一邊,嘴裏喃喃著什麽,就欲翻個身子,右手在空中畫了個半圓。


    從李時毓這個角度來看,更像是在抓什麽東西。


    然後崔繡冥冥之中好像抓到了一個更軟的東西。


    下一刻還在酣睡的年輕人臀部仿佛遭受重擊,直接飛出了床榻,“咚”的一聲落在裹了羊毛毯子的地板上。


    “我......操了。”


    年輕人迷迷糊糊地從地板上醒來,卻看到滿臉通紅的郡主站在床邊,身子微微有些發抖。


    意識到發生什麽的崔繡一臉忿忿道:“竟是不知什麽時候睡著了,但也不用這麽用力地踹我吧?”


    李時毓聞言差點又要發作,但又冷靜下來,心中暗自安慰自己:“莫慌,這色胚怕是什麽都還不知道,自己不能先亂了陣腳才是。”


    崔繡摸了摸屁股,緩緩站起,然後突然想起自己好像在睡夢之中突然抓到了什麽柔軟。


    他又看了眼正努力保持平靜、站在床邊的郡主,好像明白了什麽,臉色有些古怪,強憋住笑意,到一邊把那壺大曲撿起,給自己和李時毓倒了一杯酒。


    “來一杯?”


    李時毓深唿出一口氣,來到幾案旁邊,一飲而盡後,臉色反而更加紅潤,一對狹長英氣的眉毛仿佛也染上了醉意。


    崔繡見狀嘴角微微一翹。


    這個小妖女真是有趣。


    離西北不遠的慶陽城,此時剛剛迎來了一輛藏青色馬車。


    守城的將領起先並不在意,直到那輛馬車靠的近了些,才陡然發現那輛馬車上竟然是一圈黑色的蟒紋。


    馬車內傳出來一個較為柔軟的男聲,先是幽幽歎了一口氣,再道:“這趟又北上,又南下的,真是不把本皇子當迴事呐。”


    老馬夫一手撚住韁繩,一邊笑道:“怎麽,老夫沒跟西北王打起來,公子覺得不痛快?”


    車內年輕人聞言苦笑道:“我哪有這個膽子呐,要是您老當時有一點動手的念頭,我怕是當場就會被我那叔叔擊斃。”


    年輕人在寬闊的車內撐了撐懶腰,“也是幸虧我吃準了我叔叔愛女心軟這一點,不然咱們這趟下蜀地怕是難嘍。”


    老馬夫嗤笑一聲:“莫非你真以為那西北王沒有看穿你這點小心思?就不怕他不給你這個麵子,不讓你下蜀地?”


    年輕人聳聳肩,嘖嘖道:“我哪知道我那位叔叔這麽多心思呐,何必想太多,我隻管做好自己的事情便是。”


    老馬夫聞言眼中流露出一絲欣慰。


    此子如此心態,將來必能成就一份事業。


    前麵來了十來人馬,為首一人是慶陽城的將領,對著馬車抱拳道:“不知是哪位大人駕到,還請出示令牌。”


    年輕人悠悠掀開簾子,將領走上前去,隻見車內是一個儀表堂堂的公子。


    那公子對著將領笑道:“郭將軍可還認得我?”


    那將領先是一怔,然後細細對那公子打量一番,有些意外道:“莫非您是......”


    早些年他曾在那座京城夏西門見過這位一麵,隻是日子太過久遠,有些模糊了。


    三皇子對著他做了個禁聲的手勢,然後對他招了招手。


    將領會意,靠近車窗。


    三皇子輕聲笑道:“郭將軍可想迴到京城繼續當您的青龍營校尉?”


    將領聞言猛然抬頭。


    他郭遜本為京師三大營中的青龍營十二校尉之一,本是有望成為青龍營中軍把總的下一任人選,卻早在十年前因為林相的一係列政事改革牽連而被迫調離京城。


    將領眼眶有些紅潤:“可是林相......”


    三皇子抬手止住郭遜的話,緩緩搖頭道:“如今林相自身都難保了,你以為他還會管你?”


    將領聞言不再做聲。


    三皇子接著聲音平靜道:“其實當初他把你調到此處是另有用意,但畢竟他不是神人,後來種種甚至是那位太子殿下突然發難,他也沒能料到。”


    郭遜默默點頭,畢竟這些政事其中牽扯的東西太多,在各方勢力盤根交錯的京城中,即便那位林相已是朝堂之上的一人之下,但所謂樹大招風也正是這個道理。


    三皇子突然笑了笑:“你可知這蜀中有一座宗門名為唐門?”


    “這唐門,據我所知不僅是中原十大門派之一,而且還曾瞞著我們的皇帝陛下藏了一件東西。”


    郭遜聞言微微皺眉,他的情緒已經恢複常態,疑惑道:“唐門有什麽東西能瞞過陛下?”


    三皇子微微搖頭。


    此前那位老大人也就是他和林相的老師,讓他借著北上的名頭暗中下一趟蜀地,還總是神神叨叨地說有一張什麽羊皮圖紙讓他去尋。


    三皇子有時候被念叨得煩了,甚至會有些懷疑老師是不是年齡太大以至於頭腦有些不清醒了。


    三皇子微微歎口氣,這位林相也真是,眼看著老師已經慢慢從朝廷上淡去身跡,卻偏偏讓人給抓住了把柄,得,這會老師的希望全在自己這個性子並非如他兩個哥哥那般要強的小師弟身上了。


    隻是一想到那位太子殿下的東宮還有那座國師府裏的玄衣和尚,三皇子又有些頭疼。


    他緩緩下車,看了後方一眼綿延望不到盡頭的群山。


    長路漫漫,其修遠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可能是個假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道親水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道親水呀並收藏我可能是個假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