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漓漓眉開眼笑,望著姚槐,故意不去看庭前月光下如玉的人。
青陽裴垂了垂眼眸,他看到了他日日夜夜魂牽夢繞的人挽上了別人的手臂,她在姚槐的麵前眉眼溫柔,小鳥依人,不似從前。她與他親昵的樣子是如此自然和諧,仿佛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她把不曾展現給他的溫柔毫無保留的當著他的麵給了別人。
雖然那個男人秉持著一番正人君子的模樣,不越雷池,恭而有禮,但他看著薑漓漓的神情就如同他青陽裴一樣炙熱。
姚槐也愛著她。
世間有兩個詞,一個叫兩情相悅,一個情比金堅,斯人若此,難以拆散。
青陽裴突然慌了,驚慌到他的心無處安放。
他知道漓漓不願見到他,他別無他法,隻能站在庭院裏,不知所措。
此刻最開心的,莫過於宓香了,她敞開殿門,將薑漓漓繡了多天的黑色衣裳端得穩穩的,一臉愁容地遞給靜立一旁的薑漓漓說:“公主,您繡的袍子可該如何是好?”
薑漓漓看了看袍子,那是她一時興起而精心所繡的黑色錦衣,她說:“撕了或者燒掉就好。”
“公主您辛辛苦苦繡的,手都刺破了許多次,怎麽能輕易燒掉?”
姚槐對這袍子饒有興趣,他問:“這是男子衣袍,公主是打算送給誰?”
“原本是打算送給王兄作為他生辰的賀禮,不過他嫌棄吾親手做的衣服太醜了,襯托不了他的威儀,不肯要。”
薑漓漓記得將袍子給薑越時他那嫌棄的表情,真真讓人受辱!他用他的拇指和食指捏起她的袍子,一臉驚愕地問:“送給孤的?”
仿佛她送的是屎一般,他說:“你還是拿迴去給你的麵首穿吧,這玩意兒襯托不了孤的威儀。”
這玩意兒?
她發誓,再也不會親手做東西送給他了。
姚槐挑著嘴笑得明朗,他問:“敢問公主,您繡的這精美絕倫的一團是什麽?”
“牡……丹。”
“看起來可不像。”
真是牡丹!哪裏不像了?
“野花……”
她本來是想用金線繡條龍的,但是她太無能了,隻能改繡牡丹,畢竟“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姚槐突然笑了,長明燈將他俊朗的臉照得如此明亮,棱角分明,明明他笑起來也很明媚呢。
他說:“臣很喜歡公主繡的這件衣裳,可否將它賜給臣?”
“談什麽賜不賜的,你我遲早是一家人。”她紅著臉說,“你若不嫌棄,就拿走吧。”
“多謝公主,夜深了,公主早些休息,臣告退。”
他拿著她的醜衣服,愉悅地走了。
他終於走了。
青陽裴看著他們鴻案相莊的每一刻都是煎熬,他步上台階,踟躕不安地問:“漓漓,剛才那人是誰?”
起風了,風卷起他單薄的衣裳,拂動著他的長發,也吹亂著他焦灼的心。
漓漓不知,他此刻有多內疚。
他想起了從前,他時常想著從前。
上巳節那天,他情真意切地問她可曾對她動過半分真心。
她輕蔑地迴他:“青陽裴,你以為你是什麽人?你可曾記得自己放低姿態苦苦求我愛你的情景?你可還記得你為我暖床的那些日日夜夜?你是否記得昨夜在我床上的聲聲承歡?你隻是我薑國的囚徒,你隻是我的麵首!你何曾見過這世上誰把青樓裏的女子明媒正娶帶迴了家,亦何曾見過誰會愛上自己的麵首?所以,我薑漓漓寧願被人誅心也不會對你動情!”
他以為,漓漓至少會對她有些情意,他沒有想到,她竟絕情至此。
那時他想,如此,正好,他也不必內疚,自此不相往來。
所以他轉過了身,淒涼地嘲笑自己,反正他也隻是利用她,又何必心如刀絞?
她口吐鮮血,倒了下去,她吐血倒在了樹下,他匆匆迴過頭來望了一眼。
隻一眼,便讓他罪孽深重,難以前行。他怕多看幾眼,他便要放棄這大好機會,奮不顧身地朝她走去。
當他離她越來越遠時,漓漓吐著鮮血倒下的那一幕在他眼前不斷浮現。
她身體羸弱,又久病初愈,她……會不會有什麽事情?她是發病了還是受了傷?
她一定是出了什麽事情,否則,好端端的,怎麽會吐血呢?
他看見了他舅舅牽著馬,等在了樹下。
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他隻需要騎上馬,便能迴到故土,真正自由,他的老父王苦苦支撐著一個殘敗的國家,他在等他迴家。
瑉國為了讓他迴去,花費了不少的代價,且時不待他,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但是,他每向前走一步,都似乎有沉重的鐵鏈套在他的腳上,身後還有千萬人把他往迴拉,把他拉迴那個名叫薑漓漓的人身邊。
他不能迴到她的身邊,隻有傻子才會那麽做。
他想,有桑羽在她的身邊照顧她,她應該會被立刻送迴王宮醫治吧,想起桑羽,他的心怎麽那麽不安呢?
他望了舅舅一眼,便用最快的速度朝薑漓漓奔去。
心急如焚,義無反顧。
即使她說從未愛過他,他終究放不下她。
曾經以為對她僅僅是利用,直到這一刻,他才明白原來自己愛她愛得深。
他迴到了那棵歪脖子樹下,不見薑漓漓和桑羽的身影,隻餘下地上一團血跡觸目驚心。
他想,桑羽與她定然走不了多遠,他四處尋找,卻撞見了提著他舅舅頭顱的謝千書。
他本還可以逃跑,但他放棄了。
他放棄了家國,害得他舅舅丟了性命。雖然薑越早有準備,他們本就難逃。
他自責,內疚,悲痛萬分,可是卻不後悔,他後悔的,是把漓漓丟給了桑羽。
他又重新迴到了長守殿,靜待她的歸來。
他日日夜夜盼著她迴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她遲遲沒有迴來,桑羽的屍體都找了,可是卻遲遲尋不到漓漓的蹤跡,傳言都說她死了。
他不信。
他總在心裏想,隻要她活著歸來就好。如若她有朝一日能迴來,還認他這個麵首,他便放下家國責任和滿腹計謀,安心在長守宮陪著她,再別無他求。
青陽裴垂了垂眼眸,他看到了他日日夜夜魂牽夢繞的人挽上了別人的手臂,她在姚槐的麵前眉眼溫柔,小鳥依人,不似從前。她與他親昵的樣子是如此自然和諧,仿佛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她把不曾展現給他的溫柔毫無保留的當著他的麵給了別人。
雖然那個男人秉持著一番正人君子的模樣,不越雷池,恭而有禮,但他看著薑漓漓的神情就如同他青陽裴一樣炙熱。
姚槐也愛著她。
世間有兩個詞,一個叫兩情相悅,一個情比金堅,斯人若此,難以拆散。
青陽裴突然慌了,驚慌到他的心無處安放。
他知道漓漓不願見到他,他別無他法,隻能站在庭院裏,不知所措。
此刻最開心的,莫過於宓香了,她敞開殿門,將薑漓漓繡了多天的黑色衣裳端得穩穩的,一臉愁容地遞給靜立一旁的薑漓漓說:“公主,您繡的袍子可該如何是好?”
薑漓漓看了看袍子,那是她一時興起而精心所繡的黑色錦衣,她說:“撕了或者燒掉就好。”
“公主您辛辛苦苦繡的,手都刺破了許多次,怎麽能輕易燒掉?”
姚槐對這袍子饒有興趣,他問:“這是男子衣袍,公主是打算送給誰?”
“原本是打算送給王兄作為他生辰的賀禮,不過他嫌棄吾親手做的衣服太醜了,襯托不了他的威儀,不肯要。”
薑漓漓記得將袍子給薑越時他那嫌棄的表情,真真讓人受辱!他用他的拇指和食指捏起她的袍子,一臉驚愕地問:“送給孤的?”
仿佛她送的是屎一般,他說:“你還是拿迴去給你的麵首穿吧,這玩意兒襯托不了孤的威儀。”
這玩意兒?
她發誓,再也不會親手做東西送給他了。
姚槐挑著嘴笑得明朗,他問:“敢問公主,您繡的這精美絕倫的一團是什麽?”
“牡……丹。”
“看起來可不像。”
真是牡丹!哪裏不像了?
“野花……”
她本來是想用金線繡條龍的,但是她太無能了,隻能改繡牡丹,畢竟“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姚槐突然笑了,長明燈將他俊朗的臉照得如此明亮,棱角分明,明明他笑起來也很明媚呢。
他說:“臣很喜歡公主繡的這件衣裳,可否將它賜給臣?”
“談什麽賜不賜的,你我遲早是一家人。”她紅著臉說,“你若不嫌棄,就拿走吧。”
“多謝公主,夜深了,公主早些休息,臣告退。”
他拿著她的醜衣服,愉悅地走了。
他終於走了。
青陽裴看著他們鴻案相莊的每一刻都是煎熬,他步上台階,踟躕不安地問:“漓漓,剛才那人是誰?”
起風了,風卷起他單薄的衣裳,拂動著他的長發,也吹亂著他焦灼的心。
漓漓不知,他此刻有多內疚。
他想起了從前,他時常想著從前。
上巳節那天,他情真意切地問她可曾對她動過半分真心。
她輕蔑地迴他:“青陽裴,你以為你是什麽人?你可曾記得自己放低姿態苦苦求我愛你的情景?你可還記得你為我暖床的那些日日夜夜?你是否記得昨夜在我床上的聲聲承歡?你隻是我薑國的囚徒,你隻是我的麵首!你何曾見過這世上誰把青樓裏的女子明媒正娶帶迴了家,亦何曾見過誰會愛上自己的麵首?所以,我薑漓漓寧願被人誅心也不會對你動情!”
他以為,漓漓至少會對她有些情意,他沒有想到,她竟絕情至此。
那時他想,如此,正好,他也不必內疚,自此不相往來。
所以他轉過了身,淒涼地嘲笑自己,反正他也隻是利用她,又何必心如刀絞?
她口吐鮮血,倒了下去,她吐血倒在了樹下,他匆匆迴過頭來望了一眼。
隻一眼,便讓他罪孽深重,難以前行。他怕多看幾眼,他便要放棄這大好機會,奮不顧身地朝她走去。
當他離她越來越遠時,漓漓吐著鮮血倒下的那一幕在他眼前不斷浮現。
她身體羸弱,又久病初愈,她……會不會有什麽事情?她是發病了還是受了傷?
她一定是出了什麽事情,否則,好端端的,怎麽會吐血呢?
他看見了他舅舅牽著馬,等在了樹下。
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他隻需要騎上馬,便能迴到故土,真正自由,他的老父王苦苦支撐著一個殘敗的國家,他在等他迴家。
瑉國為了讓他迴去,花費了不少的代價,且時不待他,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但是,他每向前走一步,都似乎有沉重的鐵鏈套在他的腳上,身後還有千萬人把他往迴拉,把他拉迴那個名叫薑漓漓的人身邊。
他不能迴到她的身邊,隻有傻子才會那麽做。
他想,有桑羽在她的身邊照顧她,她應該會被立刻送迴王宮醫治吧,想起桑羽,他的心怎麽那麽不安呢?
他望了舅舅一眼,便用最快的速度朝薑漓漓奔去。
心急如焚,義無反顧。
即使她說從未愛過他,他終究放不下她。
曾經以為對她僅僅是利用,直到這一刻,他才明白原來自己愛她愛得深。
他迴到了那棵歪脖子樹下,不見薑漓漓和桑羽的身影,隻餘下地上一團血跡觸目驚心。
他想,桑羽與她定然走不了多遠,他四處尋找,卻撞見了提著他舅舅頭顱的謝千書。
他本還可以逃跑,但他放棄了。
他放棄了家國,害得他舅舅丟了性命。雖然薑越早有準備,他們本就難逃。
他自責,內疚,悲痛萬分,可是卻不後悔,他後悔的,是把漓漓丟給了桑羽。
他又重新迴到了長守殿,靜待她的歸來。
他日日夜夜盼著她迴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她遲遲沒有迴來,桑羽的屍體都找了,可是卻遲遲尋不到漓漓的蹤跡,傳言都說她死了。
他不信。
他總在心裏想,隻要她活著歸來就好。如若她有朝一日能迴來,還認他這個麵首,他便放下家國責任和滿腹計謀,安心在長守宮陪著她,再別無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