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統東籲
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唿受不了 作者:廿米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南府的瘟疫已經過去,隆正帝再也壓製不住讓史鼐和李叔正平叛的聲音。
於是乾軍和叛軍在雲南又爆發了戰鬥,雖然在打,但是戰況並不激烈。
隆正帝還是留了後手,命令史鼐和李叔正,盡量不要強攻,保存有生力量,不要造成太大傷亡。
賈珠在西南,隆正帝就不怕南安郡王和土司坐大。
甚至隆正帝希望他們越強越好,隆正帝才有理由調賈珠迴援。
賈珠在東籲也沒閑著,主要就是忙兩件事,一是鞏固對已經占領的地方的統治,二就是不斷擠壓殘餘東籲軍的生存空間。
在賈珠的治下,百姓們體會到了切實的好處。
第一,分地又分錢,瓜分了皇室的王田和地主豪紳的田地,百姓們的耕地比以前多了兩倍不止。抄家所得的財產,有三分之一都分給了百姓。
第二,打擊貪官汙吏,豪紳惡霸,清明吏治,對管理者嚴苛,對百姓寬容,提升他們的幸福感。
第三,百姓們不會無緣無故就被皇室征兵,服兵役,也不用再給皇室準備貢品。
第四,和大乾通商,互通有無,百姓們可以買到廉價的陶瓷、絲綢、布匹,也可以將玉石和寶石賣去大乾。
東籲和大乾之間的生意,賈珠主要給了薛家,但並不限製其他商人往來,隻要是正經經營,不強買強賣,弄虛作假,賈珠都不幹涉。
七月末,水稻收割之後,百姓們留下來的糧食至少比往年多兩倍,他們感受到被大乾統治的好處。
賈珠承諾他們,以後的每一年,也將和今年一樣,百姓們歡天喜地,徹底臣服了大乾的統治。
民族之間的隔閡雖然存在,但如果對方既不迫害奴役你,也能讓你吃飽穿暖,那這點隔閡還重要嗎?
民以食為天,歸根結底,誰給誰飯吃,誰就是誰的天。
在他們的意識裏,是賈珠讓他們能吃飽飯,他們臣服賈珠沒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賈珠是在從他們手中搶飯吃,隻是比阿那畢隆搶的少,他們便感恩戴德了。
賈珠沒有多好,隻是以前真的很差。
八百大甸的百姓對賈珠轄下的百姓羨慕不已,甚至已經開始有人偷偷逃過來。
其中,當然少不了賈珠的手筆,賈珠安排了不少人去宣傳這邊的政策有多好,百姓們的生活有多富足和幸福。
本來這邊的生活就比八百大甸的百姓要好得多,加上誇張的宣傳,如何能使得那邊的百姓不動心?
對於主動過來投靠的百姓,賈珠都給他們不錯的待遇,並鼓勵他們將親人,以及其他認識的人也都帶過來。
賈珠暫時可能會吃虧,但等占領八百大甸之後獲得的收益,足夠彌補這些損失了。
本來那些錢和地將來都是要分給他們的,現在隻是提前預支給他們。
那羅和丹東發現有百姓逃跑,兩人想不通,為什麽百姓會不顧民族隔閡,投敵賣國?
為什麽所有的東籲人不能聯合起來,共同抵抗大乾的進攻?
兩國的民族仇恨,為什麽會這麽快就消失?
他們從來沒想過,他們真的把這些百姓當成國民了嗎?
需要抵抗大乾的時候,他們就是國民。
需要征糧收稅的時候,他們就是國民。
需要征兵禦敵的時候,他們就是國民。
國民吃不上飯的時候,也沒見他們施以援手。
國民被他們欺負的時候,也沒見他們手下留情。
國民逃跑的時候,也沒見他們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東籲的統治者和東籲的百姓從來就不是同一個國。
東籲的統治者和大乾的統治者,他們才屬於同一個國;東籲的百姓和大乾的百姓,他們也屬於同一個國。
前者成立了兩個國,後者一個都沒有成立,所以他們其實,根本沒有國。
他們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所以也談不上失去,但終究,他們將成立一個國,一個由全世界的所有百姓所共同組成的國,全世界的百姓終究會聯合起來。
麵對逃離的百姓,那羅和丹東安排手下將士在邊界處增加巡邏,一定不能讓百姓逃跑。
如果百姓都跑了,土地誰來種,軍糧從哪來?
但是第二道防線的普通將士,他們也是來源於百姓,本來他們就不想造反,是被丹東將軍帶過來的。
造反也就算了,現在將軍還要求他們對百姓動手,他們還算是東籲的將士嗎?
所以他們對逃離的百姓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直到那羅和丹東發現邊界地區的百姓已經跑的差不多了,這才親自帶兵在邊界線上鎮守。
兩人抓了一些正要逃跑的百姓,殘忍殺害,用於威懾其他想要逃跑的人。
亂世當用重典,心慈無以謀國。
如果不能遏製這股逃跑的風氣,八百大甸早晚都會被乾軍攻陷。
要想他們不逃,就隻能殺到他們不敢逃。
雖然丹東沒有處罰之前徇私枉法的將士,但是警告他們,以後不能放一個百姓過去,否則唯他們是問。
如果不是將士們不能退出軍籍,否則他們早就不想幹了。
於是,守邊的將士也開始有人往大古剌宣慰司逃跑。
看到這種場景,賈珠就知道,攻占八百大甸宣慰司的時機到了。
賈珠先重金收買偷跑過來的將士,讓他再迴去,在軍中偷偷宣傳乾軍是如何優待俘虜的。
幾天後,賈珠再集結三萬兵馬進攻八百大甸,火炮洗地,騎兵收割,一套流程,無比絲滑。
一路上,根本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絕大部分將士一看到乾軍就投降了。
堅持抵抗的將士很少,消滅完他們之後,一場戰鬥就算是打完了。
丹東和那羅眼見沒有勝利的希望,也不願意向賈珠投降,帶著兩三千殘兵逃跑了。
對於丹東和那羅,賈珠並不想將他們趕盡殺絕,而是帶兵圍追堵截,要迫使他們逃去南掌。
南掌是大乾的藩屬國,如果沒有合理的理由,賈珠就沒有出兵的借口。
丹東和那羅是東籲的叛臣,賈珠幫助東籲王平叛,追擊他們理所應當。
如果南掌配合(臣服)賈珠,賈珠就可以放他們一馬,和平演變;如果不配合,那他們就是包庇東籲叛臣,賈珠隻能武力鎮壓。
ps:最近寫的太拉胯了,一天一條評論都沒有,寫出來的內容也不盡如人意,感謝每一個能堅持讀到這裏的讀者,有你們的閱讀我才能繼續寫下去,謝謝啦,加油!
於是乾軍和叛軍在雲南又爆發了戰鬥,雖然在打,但是戰況並不激烈。
隆正帝還是留了後手,命令史鼐和李叔正,盡量不要強攻,保存有生力量,不要造成太大傷亡。
賈珠在西南,隆正帝就不怕南安郡王和土司坐大。
甚至隆正帝希望他們越強越好,隆正帝才有理由調賈珠迴援。
賈珠在東籲也沒閑著,主要就是忙兩件事,一是鞏固對已經占領的地方的統治,二就是不斷擠壓殘餘東籲軍的生存空間。
在賈珠的治下,百姓們體會到了切實的好處。
第一,分地又分錢,瓜分了皇室的王田和地主豪紳的田地,百姓們的耕地比以前多了兩倍不止。抄家所得的財產,有三分之一都分給了百姓。
第二,打擊貪官汙吏,豪紳惡霸,清明吏治,對管理者嚴苛,對百姓寬容,提升他們的幸福感。
第三,百姓們不會無緣無故就被皇室征兵,服兵役,也不用再給皇室準備貢品。
第四,和大乾通商,互通有無,百姓們可以買到廉價的陶瓷、絲綢、布匹,也可以將玉石和寶石賣去大乾。
東籲和大乾之間的生意,賈珠主要給了薛家,但並不限製其他商人往來,隻要是正經經營,不強買強賣,弄虛作假,賈珠都不幹涉。
七月末,水稻收割之後,百姓們留下來的糧食至少比往年多兩倍,他們感受到被大乾統治的好處。
賈珠承諾他們,以後的每一年,也將和今年一樣,百姓們歡天喜地,徹底臣服了大乾的統治。
民族之間的隔閡雖然存在,但如果對方既不迫害奴役你,也能讓你吃飽穿暖,那這點隔閡還重要嗎?
民以食為天,歸根結底,誰給誰飯吃,誰就是誰的天。
在他們的意識裏,是賈珠讓他們能吃飽飯,他們臣服賈珠沒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賈珠是在從他們手中搶飯吃,隻是比阿那畢隆搶的少,他們便感恩戴德了。
賈珠沒有多好,隻是以前真的很差。
八百大甸的百姓對賈珠轄下的百姓羨慕不已,甚至已經開始有人偷偷逃過來。
其中,當然少不了賈珠的手筆,賈珠安排了不少人去宣傳這邊的政策有多好,百姓們的生活有多富足和幸福。
本來這邊的生活就比八百大甸的百姓要好得多,加上誇張的宣傳,如何能使得那邊的百姓不動心?
對於主動過來投靠的百姓,賈珠都給他們不錯的待遇,並鼓勵他們將親人,以及其他認識的人也都帶過來。
賈珠暫時可能會吃虧,但等占領八百大甸之後獲得的收益,足夠彌補這些損失了。
本來那些錢和地將來都是要分給他們的,現在隻是提前預支給他們。
那羅和丹東發現有百姓逃跑,兩人想不通,為什麽百姓會不顧民族隔閡,投敵賣國?
為什麽所有的東籲人不能聯合起來,共同抵抗大乾的進攻?
兩國的民族仇恨,為什麽會這麽快就消失?
他們從來沒想過,他們真的把這些百姓當成國民了嗎?
需要抵抗大乾的時候,他們就是國民。
需要征糧收稅的時候,他們就是國民。
需要征兵禦敵的時候,他們就是國民。
國民吃不上飯的時候,也沒見他們施以援手。
國民被他們欺負的時候,也沒見他們手下留情。
國民逃跑的時候,也沒見他們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東籲的統治者和東籲的百姓從來就不是同一個國。
東籲的統治者和大乾的統治者,他們才屬於同一個國;東籲的百姓和大乾的百姓,他們也屬於同一個國。
前者成立了兩個國,後者一個都沒有成立,所以他們其實,根本沒有國。
他們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所以也談不上失去,但終究,他們將成立一個國,一個由全世界的所有百姓所共同組成的國,全世界的百姓終究會聯合起來。
麵對逃離的百姓,那羅和丹東安排手下將士在邊界處增加巡邏,一定不能讓百姓逃跑。
如果百姓都跑了,土地誰來種,軍糧從哪來?
但是第二道防線的普通將士,他們也是來源於百姓,本來他們就不想造反,是被丹東將軍帶過來的。
造反也就算了,現在將軍還要求他們對百姓動手,他們還算是東籲的將士嗎?
所以他們對逃離的百姓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直到那羅和丹東發現邊界地區的百姓已經跑的差不多了,這才親自帶兵在邊界線上鎮守。
兩人抓了一些正要逃跑的百姓,殘忍殺害,用於威懾其他想要逃跑的人。
亂世當用重典,心慈無以謀國。
如果不能遏製這股逃跑的風氣,八百大甸早晚都會被乾軍攻陷。
要想他們不逃,就隻能殺到他們不敢逃。
雖然丹東沒有處罰之前徇私枉法的將士,但是警告他們,以後不能放一個百姓過去,否則唯他們是問。
如果不是將士們不能退出軍籍,否則他們早就不想幹了。
於是,守邊的將士也開始有人往大古剌宣慰司逃跑。
看到這種場景,賈珠就知道,攻占八百大甸宣慰司的時機到了。
賈珠先重金收買偷跑過來的將士,讓他再迴去,在軍中偷偷宣傳乾軍是如何優待俘虜的。
幾天後,賈珠再集結三萬兵馬進攻八百大甸,火炮洗地,騎兵收割,一套流程,無比絲滑。
一路上,根本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絕大部分將士一看到乾軍就投降了。
堅持抵抗的將士很少,消滅完他們之後,一場戰鬥就算是打完了。
丹東和那羅眼見沒有勝利的希望,也不願意向賈珠投降,帶著兩三千殘兵逃跑了。
對於丹東和那羅,賈珠並不想將他們趕盡殺絕,而是帶兵圍追堵截,要迫使他們逃去南掌。
南掌是大乾的藩屬國,如果沒有合理的理由,賈珠就沒有出兵的借口。
丹東和那羅是東籲的叛臣,賈珠幫助東籲王平叛,追擊他們理所應當。
如果南掌配合(臣服)賈珠,賈珠就可以放他們一馬,和平演變;如果不配合,那他們就是包庇東籲叛臣,賈珠隻能武力鎮壓。
ps:最近寫的太拉胯了,一天一條評論都沒有,寫出來的內容也不盡如人意,感謝每一個能堅持讀到這裏的讀者,有你們的閱讀我才能繼續寫下去,謝謝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