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水淹雲南軍(一)
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唿受不了 作者:廿米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南的首府就叫雲南府,在昆明附近。
雲南承宣布政使司、雲南都指揮使司和南安郡王府也都設置在雲南府。
從雲南要到茜香有兩條路線。
第一條就是從雲南府出發,經澄江府、臨安府、開化府,借道安南國,再到茜香國。
這條路的優點是境內區域大部分都是大乾朝廷統治的區域;缺點是大乾和安南國關係不是很好。
第二條就是從雲南府出發,經澄江府、元江府、車裏宣慰司,借道南掌國,再到茜香國。
這條路的優點是大乾和南掌國關係和睦,借道出兵不是問題;但缺點是境內有一部分區域是土司所掌控的。
前朝鎮守雲南的沐王府,在大乾建國後南遷,定居在普洱府,現在是雲南最大的土司。
而普洱府是距離車裏宣慰司最近的一個州府。
次日一早,南安郡王領軍出征,但是行軍速度並不快,理由就是擔心孤軍深入,中了敵人的奸計,所以要確保王府軍和雲南軍距離不太遠。
吳襄也接受了,隻要南安郡王帶兵在他前麵就行。
反正到時候由南安王府軍正麵麵對茜香敵軍,他在後麵堵住退路就行。
南安郡王出兵四天之後,南安王府軍已經到了元江府,雲南駐軍才剛剛開始出發。
從此之後,王府軍每天降低行軍速度,保持日行軍二三十公裏左右,有意拉近和雲南軍的距離。
又三天之後,南安軍進入車裏宣慰司的地盤。
車裏宣慰司的土司叫刀韞猛,在猛臘駐軍,是雲南的最南端,直接和南掌接壤。
土司們也提前收到了大乾要出兵茜香的命令,隻是派人時刻盯著大軍的動向,並沒有阻攔和襲擊。
王府軍到南掌邊境的時候,南安郡王命令大軍紮營,不再前進。
吳襄也多次派人來催促,但南安王以需要等兩軍會合商量對敵戰術為由,非要等吳襄率領大軍來了之後再動兵。
南安郡王在猛莽選了一個峽穀地帶紮營。
這種地形,隻要把出入口堵住,從兩側峽穀向下攻擊,再多的人也出不來。
但南安郡王偏偏就選了這樣的地方紮營。
一天後,吳襄也終於率領雲南軍趕到了猛莽。
吳襄道:“王爺,您這一路行軍緩慢,到邊境之後更是就地紮營,止步不前,如果陛下怪罪下來,您自己去向陛下解釋。”
這一路著實把吳襄氣的夠嗆,他這個主帥的命令,南安王根本不理他。
南安郡王道:“吳總兵,先別急,如果我軍孤軍深入,被敵軍埋伏,那戰敗的責任又該由誰承擔?”
“本王不過是為了穩妥起見,我們兩軍相互協同配合,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時間再急,也得吃飯睡覺不是,讓弟兄們先紮營,我們商量好對敵策略之後,再進軍也不遲。”
吳襄道:“王爺藝高人膽大,才敢在這種地方紮營,末將可不敢拿將士們的性命開玩笑。”
南安王道:“在大乾境內,難道還有宵小敢伏擊我們?”
“既然沒有敵軍,在哪裏紮營不都是一樣的。”
吳襄道:“話雖這麽說,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末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會在這裏紮營的。”
南安王道:“既然吳總兵不相信本王,那本王也不勉強你。”
“在此左側不到一公裏有一處平原,最適合紮營,要不是給你們留著,本王也不可能會在這裏紮營。”
“我就擔心吳總兵不相信本王,肯定不可能在峽穀紮營,這才犧牲自己。”
“反正本王肯定相信,吳總兵是不會帶兵進攻我軍的,所以危險的地方就留給本王吧。”
南安王的話把吳襄說的一愣一愣的,難道南安王真不知道,陛下的目標就是他?
吳襄道:“那就多謝王爺了。”
隨後兩人又討論了此戰的戰略戰術問題,比如出境之後如何行軍,如何配合協同等。
吳襄迴營之後,大軍已經在一處平原地帶紮營了,正是南安郡王指的地點。
吳襄問道:“為什麽在這裏紮營?”
副將答道:“總兵,末將已經派人在附近勘察過,就隻有這一處平原最適合紮營。”
吳襄道:“勘察過附近有什麽危險嗎?”
副將道:“此處遠離樹林,不能火攻;沒有河流,不能水淹;地勢平坦,也不適合埋伏。”
“所以,末將認為應該沒有危險。”
雖然副將說的頭頭是道,理由充分,但吳襄總覺得心裏不安。
總不可能是南安郡王真的擔心他,才把這麽好的位置留給他的吧。
但是也不能因為南安郡王的一句話,就讓將士們重新選地方紮營。
吳襄隻能親自帶兵勘察四周,要把所有的危險隱患都消除。
雲南軍紮營的消息很快被匯報給南安郡王。
南安郡王陰險一笑,準備了二十多年,終於能派上用場了。
自從二十多年前,老北靜王被削藩之後,他就一直在防備著朝廷。
後來,朝廷也確實不斷壓縮三大異姓王的財權和兵權,削藩勢在必行。
南安王便開始在雲南各處走訪,選擇最合適的戰場,而這裏就是其中一個。
天時地利人和,南安郡王要把地利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雖然這裏不靠近河流,但是幾公裏之外就是著名的瀾滄江。
這裏不是河道所在,所以不可能有人會想到隔幾公裏還能引水過來。
這種大工程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做到的。
而南安郡王確實為此準備了幾年,為了將它打造好,耗費了不少人力財力。
吳襄來雲南擔任總兵才幾年時間,根本不知道這些事情。
就算當時有官員察覺到了南安王在這裏有秘密行動,但是隔了這麽多年,有誰會知道,當時的準備,是為了今天的戰爭。
最絕的是,這裏還有一處峽穀,而峽穀兩岸就是高地。
到時候,隻需要帶著王府軍提前躲在高地上,就可以高枕無憂。
另外,南安郡王還提前和土司達成了合作。
雖然他們不願意主動進攻大乾將士,但是承諾隻要南安郡王將大乾將士解決,就可以配合他在雲南的行動。
由土司率領大軍,攻占雲南全境。
如今雲南的駐軍全部都被吳襄帶了出來,要打下那些府城,可以說是不用費吹灰之力。
然後南安郡王帶兵迴援,瓜分戰果。
南安郡王占據雲南、曲靖、澄江、臨安、大理、永昌6個府;土司們瓜分楚雄、姚安、廣甫3個府;其餘十三個土官地區還和之前一樣。
而南安郡王不僅不會被問罪,還是收迴國土的英雄。
畢竟,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是南安郡王派人掘開了瀾滄江,而這一切都隻能歸咎於天意。
就算真的有人查到了是南安郡王做的,六個州府在手,還有土司們支持,也不是不能和隆正帝正麵鬥一鬥。
雲南承宣布政使司、雲南都指揮使司和南安郡王府也都設置在雲南府。
從雲南要到茜香有兩條路線。
第一條就是從雲南府出發,經澄江府、臨安府、開化府,借道安南國,再到茜香國。
這條路的優點是境內區域大部分都是大乾朝廷統治的區域;缺點是大乾和安南國關係不是很好。
第二條就是從雲南府出發,經澄江府、元江府、車裏宣慰司,借道南掌國,再到茜香國。
這條路的優點是大乾和南掌國關係和睦,借道出兵不是問題;但缺點是境內有一部分區域是土司所掌控的。
前朝鎮守雲南的沐王府,在大乾建國後南遷,定居在普洱府,現在是雲南最大的土司。
而普洱府是距離車裏宣慰司最近的一個州府。
次日一早,南安郡王領軍出征,但是行軍速度並不快,理由就是擔心孤軍深入,中了敵人的奸計,所以要確保王府軍和雲南軍距離不太遠。
吳襄也接受了,隻要南安郡王帶兵在他前麵就行。
反正到時候由南安王府軍正麵麵對茜香敵軍,他在後麵堵住退路就行。
南安郡王出兵四天之後,南安王府軍已經到了元江府,雲南駐軍才剛剛開始出發。
從此之後,王府軍每天降低行軍速度,保持日行軍二三十公裏左右,有意拉近和雲南軍的距離。
又三天之後,南安軍進入車裏宣慰司的地盤。
車裏宣慰司的土司叫刀韞猛,在猛臘駐軍,是雲南的最南端,直接和南掌接壤。
土司們也提前收到了大乾要出兵茜香的命令,隻是派人時刻盯著大軍的動向,並沒有阻攔和襲擊。
王府軍到南掌邊境的時候,南安郡王命令大軍紮營,不再前進。
吳襄也多次派人來催促,但南安王以需要等兩軍會合商量對敵戰術為由,非要等吳襄率領大軍來了之後再動兵。
南安郡王在猛莽選了一個峽穀地帶紮營。
這種地形,隻要把出入口堵住,從兩側峽穀向下攻擊,再多的人也出不來。
但南安郡王偏偏就選了這樣的地方紮營。
一天後,吳襄也終於率領雲南軍趕到了猛莽。
吳襄道:“王爺,您這一路行軍緩慢,到邊境之後更是就地紮營,止步不前,如果陛下怪罪下來,您自己去向陛下解釋。”
這一路著實把吳襄氣的夠嗆,他這個主帥的命令,南安王根本不理他。
南安郡王道:“吳總兵,先別急,如果我軍孤軍深入,被敵軍埋伏,那戰敗的責任又該由誰承擔?”
“本王不過是為了穩妥起見,我們兩軍相互協同配合,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時間再急,也得吃飯睡覺不是,讓弟兄們先紮營,我們商量好對敵策略之後,再進軍也不遲。”
吳襄道:“王爺藝高人膽大,才敢在這種地方紮營,末將可不敢拿將士們的性命開玩笑。”
南安王道:“在大乾境內,難道還有宵小敢伏擊我們?”
“既然沒有敵軍,在哪裏紮營不都是一樣的。”
吳襄道:“話雖這麽說,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末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會在這裏紮營的。”
南安王道:“既然吳總兵不相信本王,那本王也不勉強你。”
“在此左側不到一公裏有一處平原,最適合紮營,要不是給你們留著,本王也不可能會在這裏紮營。”
“我就擔心吳總兵不相信本王,肯定不可能在峽穀紮營,這才犧牲自己。”
“反正本王肯定相信,吳總兵是不會帶兵進攻我軍的,所以危險的地方就留給本王吧。”
南安王的話把吳襄說的一愣一愣的,難道南安王真不知道,陛下的目標就是他?
吳襄道:“那就多謝王爺了。”
隨後兩人又討論了此戰的戰略戰術問題,比如出境之後如何行軍,如何配合協同等。
吳襄迴營之後,大軍已經在一處平原地帶紮營了,正是南安郡王指的地點。
吳襄問道:“為什麽在這裏紮營?”
副將答道:“總兵,末將已經派人在附近勘察過,就隻有這一處平原最適合紮營。”
吳襄道:“勘察過附近有什麽危險嗎?”
副將道:“此處遠離樹林,不能火攻;沒有河流,不能水淹;地勢平坦,也不適合埋伏。”
“所以,末將認為應該沒有危險。”
雖然副將說的頭頭是道,理由充分,但吳襄總覺得心裏不安。
總不可能是南安郡王真的擔心他,才把這麽好的位置留給他的吧。
但是也不能因為南安郡王的一句話,就讓將士們重新選地方紮營。
吳襄隻能親自帶兵勘察四周,要把所有的危險隱患都消除。
雲南軍紮營的消息很快被匯報給南安郡王。
南安郡王陰險一笑,準備了二十多年,終於能派上用場了。
自從二十多年前,老北靜王被削藩之後,他就一直在防備著朝廷。
後來,朝廷也確實不斷壓縮三大異姓王的財權和兵權,削藩勢在必行。
南安王便開始在雲南各處走訪,選擇最合適的戰場,而這裏就是其中一個。
天時地利人和,南安郡王要把地利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雖然這裏不靠近河流,但是幾公裏之外就是著名的瀾滄江。
這裏不是河道所在,所以不可能有人會想到隔幾公裏還能引水過來。
這種大工程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做到的。
而南安郡王確實為此準備了幾年,為了將它打造好,耗費了不少人力財力。
吳襄來雲南擔任總兵才幾年時間,根本不知道這些事情。
就算當時有官員察覺到了南安王在這裏有秘密行動,但是隔了這麽多年,有誰會知道,當時的準備,是為了今天的戰爭。
最絕的是,這裏還有一處峽穀,而峽穀兩岸就是高地。
到時候,隻需要帶著王府軍提前躲在高地上,就可以高枕無憂。
另外,南安郡王還提前和土司達成了合作。
雖然他們不願意主動進攻大乾將士,但是承諾隻要南安郡王將大乾將士解決,就可以配合他在雲南的行動。
由土司率領大軍,攻占雲南全境。
如今雲南的駐軍全部都被吳襄帶了出來,要打下那些府城,可以說是不用費吹灰之力。
然後南安郡王帶兵迴援,瓜分戰果。
南安郡王占據雲南、曲靖、澄江、臨安、大理、永昌6個府;土司們瓜分楚雄、姚安、廣甫3個府;其餘十三個土官地區還和之前一樣。
而南安郡王不僅不會被問罪,還是收迴國土的英雄。
畢竟,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是南安郡王派人掘開了瀾滄江,而這一切都隻能歸咎於天意。
就算真的有人查到了是南安郡王做的,六個州府在手,還有土司們支持,也不是不能和隆正帝正麵鬥一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