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朝會
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唿受不了 作者:廿米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已是史鼎出兵的第二日,同樣也是太子發動政變的第三日。
隆正帝不在,本來是不上早朝的。
但是昨天太子派人去六部通知,今日舉行早朝,要商議重要的事情。
過去兩天,但凡有點門道的官員,都知道了神京城裏正在發生波詭雲譎的怪事。
比如四位閣老已經連續幾天沒有現身了,六位皇子進宮之後一直沒有出來,幾個軍營開始戒嚴等等。
如果不出意外,今日的朝會之後,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答。
卯時,太和殿外,群臣已經到齊。
四位閣老隻有一位到場,就是首輔吳體仁。別人不到都無所謂,但是首輔必須到。
這老頭也不像別人那麽倔,太子隻是用他家人的性命威脅,他就屈服了。
太子李鈞緩緩入場,說道:“諸位卿家,今日叫大家來,主要是商量兩件事。”
“相信最近神京城裏的變化,諸位都察覺到了,這些變化都和今天要商量的第一件事有關。”
“自父皇離京之後,幾位皇子就想著如何陰謀篡權,陷害本太子。”
“然而這一切都被母後提前察覺,於三月六日一早將幾位皇子召進宮中,誡勉談話。”
“然而六位皇子卻死性不改,拒不認錯,詆毀皇後,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弑母案件。”
“本案證據確鑿,六位皇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已由內閣四位閣老審議,出具了定罪書。”
“下麵就由吳首輔為大家宣讀定罪書。”
吳體仁將定罪書的內容念了一遍,然後就不再說話。
兵部武庫司郎中張玉麟說道:“不可能,大皇子和四皇子是皇後娘娘的親生兒子,他們怎麽可能會殺害皇後娘娘?”
“為臣請太子明鑒,將此案押後,等陛下迴京再審。”
太子道:“你是不相信本太子,還是不相信四位閣老?”
“六位皇子均已招供認罪,四位閣老親眼所見,難道這還能有假?”
張玉麟道:“既然四位閣老都親眼所見,敢問殿下,可否請出其他三位閣老當場對峙?”
太子道:“三位閣老聽聞皇後駕崩,氣急攻心,加之平日裏勤於朝政,虧空了身體,已經病倒了,如今正在皇宮裏養病。”
張玉麟道:“既然幾位閣老有病不能上朝,那太子殿下能否將六位皇子請上殿來,讓他們自證清白?”
太子道:“本案證據確鑿,人證物證俱在,已經沒有必要再審了。”
禮部?儀製司郎中張玉麒道:“既然皇後娘娘已經駕崩,為什麽不敲喪鍾,隱而不發?”
太子道:“本宮擔心有些人會利用母後的喪事造反奪權,這才先召見了幾位將領,然後再召開朝會宣布這個消息,敢問本宮這麽做,可有任何不妥之處?”
張玉麟道:“造反奪權?如果有人造反奪權,恐怕那個人就是太子吧?”
“殺害皇後,陷害皇子,控製內閣,掌控軍權,敢問太子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弑父上位?”
太子道:“本宮都還沒治你一個陷害儲君之罪,倒是先讓你反咬一口。”
“四弟已經招供,本宮已經將你們的陰謀查的水落石出。”
“另外,近日有人舉報,張家作為皇親國戚,卻不思報效皇恩,草菅人命,貪汙受賄,買官賣官,仗勢欺人,鬧得民怨沸騰,滿城風雨。”
“來人,將張玉麒和張玉麟立即拿下,革職查辦。”
張玉麟道:“一切都是你做的,我們隻想逼你下台,而你好狠的心,卻要所有皇子的命。”
“等陛下迴京,你一定不會有好結果。”
這時,侍衛們已經上前控製住二人。
太子道:“打入天牢,擇日再審;派人立即查抄張家,不許放走任何一個人。”
既然連張皇後都殺了,那張皇後的娘家自然也不能放過,留著他們來報仇嗎?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他才不會跟隆正帝學,把世子放在外麵二十多年,給隆正帝找了多少麻煩?
做事就要做絕,將所有的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
太子道:“張家是罪有應得,諸位愛卿還有異議嗎?”
兵部尚書何陳新道:“既然幾位皇子的罪狀已經定了,不知太子有沒有派人向陛下匯報?”
太子道:“父皇正在舉辦太上皇和太後的喪禮,無心他顧,待喪禮之後,本宮自會上報。”
何陳新道:“微臣認為,應當派人立即將皇後的死訊通知陛下,等候陛下處理。”
太子道:“父皇才剛失去了雙親,如今又失去了母後,本宮擔心父皇憂思成疾,還是等父皇緩一陣子再說吧。”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太子就是想在隆正帝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這個案件做成鐵案。
就算隆正帝以後想要翻案,也無從下手。
如果所有知情人都死了,隆正帝還能怎麽查?
直接給太子定罪嗎?
那和太子用去權力陷害六位皇子有什麽區別?
如果誰的權力大誰就能說了算,那所謂的真相還是真相嗎?
戶部尚書韓文問道:“太子殿下說今日要商議兩件事,不知道第二件是什麽事?”
太子道:“近日內閣收到許多奏折,都是指責六宮都太監夏守忠專權跋扈,作為父皇近臣,對上陽奉陰違,對下貪汙受賄,百官苦其久矣。”
“還有一些參張貞運、吳天佑等皇親國戚的折子,他們打著父皇的旗號,以皇親的身份在外麵胡作非為,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
“然而這些人都深受父皇寵信,蒙蔽了父皇的雙眼,官員們也隻敢趁父皇不在的時候,上奏折告知本宮。”
“《出師表》有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本宮作為大乾的儲君,絕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小人禍亂朝綱,讓這些佞臣迷惑父皇。”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豈容魑魅魍魎橫行四方。就算是背上不孝的罵名,本宮也要誅小人,殺佞臣,還朝堂一個風清氣正,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在場的這些官員,哪一個不是有八百個心眼子的人?
墳山上撒花椒---麻鬼。
聽太子的話就知道,這哪是要對付小人和佞臣,太子這是將隆正帝當成了攻擊目標。
商議的第一個問題是要對付幾位皇子,商議的第二個問題,直接將矛頭對準了隆正帝。
隆正帝不在,本來是不上早朝的。
但是昨天太子派人去六部通知,今日舉行早朝,要商議重要的事情。
過去兩天,但凡有點門道的官員,都知道了神京城裏正在發生波詭雲譎的怪事。
比如四位閣老已經連續幾天沒有現身了,六位皇子進宮之後一直沒有出來,幾個軍營開始戒嚴等等。
如果不出意外,今日的朝會之後,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答。
卯時,太和殿外,群臣已經到齊。
四位閣老隻有一位到場,就是首輔吳體仁。別人不到都無所謂,但是首輔必須到。
這老頭也不像別人那麽倔,太子隻是用他家人的性命威脅,他就屈服了。
太子李鈞緩緩入場,說道:“諸位卿家,今日叫大家來,主要是商量兩件事。”
“相信最近神京城裏的變化,諸位都察覺到了,這些變化都和今天要商量的第一件事有關。”
“自父皇離京之後,幾位皇子就想著如何陰謀篡權,陷害本太子。”
“然而這一切都被母後提前察覺,於三月六日一早將幾位皇子召進宮中,誡勉談話。”
“然而六位皇子卻死性不改,拒不認錯,詆毀皇後,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弑母案件。”
“本案證據確鑿,六位皇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已由內閣四位閣老審議,出具了定罪書。”
“下麵就由吳首輔為大家宣讀定罪書。”
吳體仁將定罪書的內容念了一遍,然後就不再說話。
兵部武庫司郎中張玉麟說道:“不可能,大皇子和四皇子是皇後娘娘的親生兒子,他們怎麽可能會殺害皇後娘娘?”
“為臣請太子明鑒,將此案押後,等陛下迴京再審。”
太子道:“你是不相信本太子,還是不相信四位閣老?”
“六位皇子均已招供認罪,四位閣老親眼所見,難道這還能有假?”
張玉麟道:“既然四位閣老都親眼所見,敢問殿下,可否請出其他三位閣老當場對峙?”
太子道:“三位閣老聽聞皇後駕崩,氣急攻心,加之平日裏勤於朝政,虧空了身體,已經病倒了,如今正在皇宮裏養病。”
張玉麟道:“既然幾位閣老有病不能上朝,那太子殿下能否將六位皇子請上殿來,讓他們自證清白?”
太子道:“本案證據確鑿,人證物證俱在,已經沒有必要再審了。”
禮部?儀製司郎中張玉麒道:“既然皇後娘娘已經駕崩,為什麽不敲喪鍾,隱而不發?”
太子道:“本宮擔心有些人會利用母後的喪事造反奪權,這才先召見了幾位將領,然後再召開朝會宣布這個消息,敢問本宮這麽做,可有任何不妥之處?”
張玉麟道:“造反奪權?如果有人造反奪權,恐怕那個人就是太子吧?”
“殺害皇後,陷害皇子,控製內閣,掌控軍權,敢問太子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弑父上位?”
太子道:“本宮都還沒治你一個陷害儲君之罪,倒是先讓你反咬一口。”
“四弟已經招供,本宮已經將你們的陰謀查的水落石出。”
“另外,近日有人舉報,張家作為皇親國戚,卻不思報效皇恩,草菅人命,貪汙受賄,買官賣官,仗勢欺人,鬧得民怨沸騰,滿城風雨。”
“來人,將張玉麒和張玉麟立即拿下,革職查辦。”
張玉麟道:“一切都是你做的,我們隻想逼你下台,而你好狠的心,卻要所有皇子的命。”
“等陛下迴京,你一定不會有好結果。”
這時,侍衛們已經上前控製住二人。
太子道:“打入天牢,擇日再審;派人立即查抄張家,不許放走任何一個人。”
既然連張皇後都殺了,那張皇後的娘家自然也不能放過,留著他們來報仇嗎?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他才不會跟隆正帝學,把世子放在外麵二十多年,給隆正帝找了多少麻煩?
做事就要做絕,將所有的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
太子道:“張家是罪有應得,諸位愛卿還有異議嗎?”
兵部尚書何陳新道:“既然幾位皇子的罪狀已經定了,不知太子有沒有派人向陛下匯報?”
太子道:“父皇正在舉辦太上皇和太後的喪禮,無心他顧,待喪禮之後,本宮自會上報。”
何陳新道:“微臣認為,應當派人立即將皇後的死訊通知陛下,等候陛下處理。”
太子道:“父皇才剛失去了雙親,如今又失去了母後,本宮擔心父皇憂思成疾,還是等父皇緩一陣子再說吧。”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太子就是想在隆正帝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這個案件做成鐵案。
就算隆正帝以後想要翻案,也無從下手。
如果所有知情人都死了,隆正帝還能怎麽查?
直接給太子定罪嗎?
那和太子用去權力陷害六位皇子有什麽區別?
如果誰的權力大誰就能說了算,那所謂的真相還是真相嗎?
戶部尚書韓文問道:“太子殿下說今日要商議兩件事,不知道第二件是什麽事?”
太子道:“近日內閣收到許多奏折,都是指責六宮都太監夏守忠專權跋扈,作為父皇近臣,對上陽奉陰違,對下貪汙受賄,百官苦其久矣。”
“還有一些參張貞運、吳天佑等皇親國戚的折子,他們打著父皇的旗號,以皇親的身份在外麵胡作非為,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
“然而這些人都深受父皇寵信,蒙蔽了父皇的雙眼,官員們也隻敢趁父皇不在的時候,上奏折告知本宮。”
“《出師表》有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本宮作為大乾的儲君,絕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小人禍亂朝綱,讓這些佞臣迷惑父皇。”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豈容魑魅魍魎橫行四方。就算是背上不孝的罵名,本宮也要誅小人,殺佞臣,還朝堂一個風清氣正,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在場的這些官員,哪一個不是有八百個心眼子的人?
墳山上撒花椒---麻鬼。
聽太子的話就知道,這哪是要對付小人和佞臣,太子這是將隆正帝當成了攻擊目標。
商議的第一個問題是要對付幾位皇子,商議的第二個問題,直接將矛頭對準了隆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