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請宗祠
女扮男裝死後,她開始演柔弱綠茶 作者:葉不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請宗祠,是在秦不聞墜下無悔崖之後的半月之後。
季君皎將自己關在文淵閣半月,誰都沒見。
那日,文淵閣的門終於打開,來往過路的百姓也紛紛停下腳步,想要多看一眼那位曜雲的英雄。
——那位再次阻止長安王陰謀,以身入局的首輔大人!
隻不過,當季君皎一襲紅衣出現在眾人視線的時候,過路的百姓皆是麵麵相覷,滿臉震驚。
他身上穿的,是整齊幹淨的那身紅色婚服,應該是重新打理過了,那原本衣角邊染雪的泥濘與汙穢也消失不見。
那身大紅的官袍,男人穿在身上,光彩照人,流光熠熠。
男人站在那紅牆青瓦的文淵閣前,分明一身大紅衣袍,臉色卻格外憔悴落寞。
他靜靜地站在那裏,春日未至,乍暖還寒,冷風吹過男人的發梢,他稍稍抬眸,神色泠泠,更顯風骨。
人人都記得,那日大婚時,這位年輕首輔臉上的眼神,溫柔和煦,如同幹淨澄澈的春日暖陽,凡是見過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溫柔。
隻是如今,那雙眼睛卻滿是清冷冽然,帶著拒人於千裏之外的疏離與清冷,似乎誰都無法靠近半分。
季君皎身邊,是一臉擔憂的長青。
他皺皺眉,思索片刻後,最終還是上前一步,輕聲開口:“大人,您大病初愈,不如等養好傷再去吧?”
季君皎沒應聲。
長青便也清楚,他勸不動他家大人的。
是以,他叫人備了馬車,跟隨著季君皎,去往皇室宗祠。
傳言,嫁娶皇室之人時,男方應當七請宗祠,得了皇室宗族保佑,才能平安順遂,白首偕老。
——當季君皎告訴長青,他要去宗祠請願時,長青便覺得,大人似乎下了什麽決定。
姑娘好像總是不相信。
不相信他家大人,其實比她想象中,更愛她的。
愛到將自己折磨半月之久,風寒發燒,夜裏高燒不退,卻咬著唇,不肯叫她名字。
愛到分明大病初愈,那日他在庭院前站了整日,第二日便派人打理了婚服,來了宗祠。
大人清正一生,卻總愛偏袒她的。
隨後,長青隨著季君皎來到皇室宗祠,季君皎一襲婚服似火,在那巍峨宏偉的宗祠中,格外紮眼。
就好像是萬千佛門古刹中的羅刹惡鬼,又好像是平靜湖水上突如其來的一塊石子。
俊美得讓人移不開視線。
季君皎臉色略白,嘴唇也沒什麽血色。
隻是這樣的憔悴,卻分毫不影響他的俊美,反而讓為他平添了幾分病態的美感。
男人走下馬車,終於開口:“在這等著。”
長青張張嘴:“大人,屬下還是陪您——”
“在這等著。”
他隻是又重複一遍,沒有看向長青,稍稍掀起衣角,邁步走入那巨大的宗祠之中。
去往宗祠的那條路,是一副漫長又濕滑的石階,據在這裏守宗祠的下人說,通往那皇室宗親牌位的石階,不多不少,七百三十二階。
季君皎聽到這個數字時,垂眸輕笑一聲。
“大人,您笑什麽?”那裏的下人小心翼翼地詢問。
“沒什麽,”季君皎抬眸,看著那高處的宗祠,好像遙不可及一般,“隻是突然想到,從文淵閣到城門,也要走七百三十二步的。”
那下人一臉疑惑,似乎沒想到兩者之間有什麽必然的聯係,但眼下的男人分明也沒打算解釋,隻是朝著下人點了點頭,拾階而上。
七百三十二階。
步步濕滑泥濘,雪水化了一地,季君皎的婚服又沾染了泥點。
男人見狀,微微蹙眉,他輕輕提起衣擺,撣了撣衣尾的汙穢,一步一步,身姿端挺守禮。
他從清晨走到正午。
未歇息一分一秒,他的額頭上沁出薄汗,他也不甚在意,隻是未讓身上的婚服再次染泥。
他走到了宗祠門外。
莊嚴肅穆的宗祠燃著冷香,季君皎抬步邁過宗祠門檻,停在了宗祠牌位,那個蒲團麵前。
他睫毛稍顫,目光掃過那大大小小的牌位,宗祠中的香氣氤氳,溫暖又寂寞。
他跪拜在了那些牌位麵前。
禮儀周全地跪拜三次,他稍稍垂頭闔眼,便能聽到遠處傳來的鍾聲。
渾厚肅穆,就如同那三千神佛低眉垂目,向他勸誡著迴頭是岸,立地成佛。
他偏偏不肯。
他偏偏撥開那佛蓮萬千,走過那金剛怒目,決絕地入他的紅塵。
耳邊似乎傳來那日百姓臣子的咒罵與侮辱。
“長安王狼子野心,就應當處以極刑!”
“長安王借屍還魂,定是殺了冤魂亡靈,這種惡人就該下地獄!”
“永世不得超生!”
“她該死!”
“她就該死!”
“……”
無數咒罵過耳,季君皎卻隻是垂眸俯首,冷香嫋嫋,男人的語氣中帶了顫音。
“她是,我的妻。”
偏袒也好,縱容也好,甚至被說成包庇也好。
她是他的妻。
夫妻本就應該共患難的,不是麽?
許久。
他終於緩緩睜眼抬眸,看向那宗祠中的無數牌位。
“秦不聞長命百歲。”
“微臣季君皎,願與秦不聞結成夫妻,自此恩愛不移,白首與共。”
——那是那個時候的季君皎,便做出的決定。
那是季君皎的第一次拜宗祠。
後來幾次,每隔一個月,自家大人便會去請宗祠。
他每次去都會穿一襲紅衣,隻不過除了第一次,都不是婚服了。
第七次請宗祠,原本大人也是計劃好了時間去的。
隻是出發前一日,大人去了趟長安街,迴來的時候,大人竟然說,先不去了。
長青不知道季君皎在長安街上發生了什麽,隻是那一日,大人的心情分明很好,好得過分。
長青是後來才知道,姑娘迴來了的。
他分明也清楚,自家大人分明是想要與她相認,但又好像憋著一口氣,非要她主動與他相認才行。
在此之前,他就跟她玩些貓捉老鼠的遊戲,每次她不肯與他相認,他又獨自生悶氣許久。
再後來,長青在書房稟報秦不聞行蹤的時候,才聽到自家大人提起一件事。
那一日,陽光正好,季君皎伏案寫著什麽,聽過長青的稟報,稍稍出神。
“大人?”長青稟報過後,小心翼翼地開口。
季君皎終於迴神,才察覺書案上他久久沒有落筆,墨水殷透了宣紙。
“長青,我有個問題,有些想不通。”
長青眨眨眼:“大人您說,屬下或許可以幫忙想想辦法。”
男人終於緩緩抬頭,那雙過於漂亮的墨色瞳孔中,滿是疑惑與茫然。
“我與她,應當算是成親了,對麽?”
“應該……算是吧?”長青不確定地接了一句。
男人睫毛輕顫:“那她除了我,不應當與其他男人那般親密的。”
季君皎將自己關在文淵閣半月,誰都沒見。
那日,文淵閣的門終於打開,來往過路的百姓也紛紛停下腳步,想要多看一眼那位曜雲的英雄。
——那位再次阻止長安王陰謀,以身入局的首輔大人!
隻不過,當季君皎一襲紅衣出現在眾人視線的時候,過路的百姓皆是麵麵相覷,滿臉震驚。
他身上穿的,是整齊幹淨的那身紅色婚服,應該是重新打理過了,那原本衣角邊染雪的泥濘與汙穢也消失不見。
那身大紅的官袍,男人穿在身上,光彩照人,流光熠熠。
男人站在那紅牆青瓦的文淵閣前,分明一身大紅衣袍,臉色卻格外憔悴落寞。
他靜靜地站在那裏,春日未至,乍暖還寒,冷風吹過男人的發梢,他稍稍抬眸,神色泠泠,更顯風骨。
人人都記得,那日大婚時,這位年輕首輔臉上的眼神,溫柔和煦,如同幹淨澄澈的春日暖陽,凡是見過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溫柔。
隻是如今,那雙眼睛卻滿是清冷冽然,帶著拒人於千裏之外的疏離與清冷,似乎誰都無法靠近半分。
季君皎身邊,是一臉擔憂的長青。
他皺皺眉,思索片刻後,最終還是上前一步,輕聲開口:“大人,您大病初愈,不如等養好傷再去吧?”
季君皎沒應聲。
長青便也清楚,他勸不動他家大人的。
是以,他叫人備了馬車,跟隨著季君皎,去往皇室宗祠。
傳言,嫁娶皇室之人時,男方應當七請宗祠,得了皇室宗族保佑,才能平安順遂,白首偕老。
——當季君皎告訴長青,他要去宗祠請願時,長青便覺得,大人似乎下了什麽決定。
姑娘好像總是不相信。
不相信他家大人,其實比她想象中,更愛她的。
愛到將自己折磨半月之久,風寒發燒,夜裏高燒不退,卻咬著唇,不肯叫她名字。
愛到分明大病初愈,那日他在庭院前站了整日,第二日便派人打理了婚服,來了宗祠。
大人清正一生,卻總愛偏袒她的。
隨後,長青隨著季君皎來到皇室宗祠,季君皎一襲婚服似火,在那巍峨宏偉的宗祠中,格外紮眼。
就好像是萬千佛門古刹中的羅刹惡鬼,又好像是平靜湖水上突如其來的一塊石子。
俊美得讓人移不開視線。
季君皎臉色略白,嘴唇也沒什麽血色。
隻是這樣的憔悴,卻分毫不影響他的俊美,反而讓為他平添了幾分病態的美感。
男人走下馬車,終於開口:“在這等著。”
長青張張嘴:“大人,屬下還是陪您——”
“在這等著。”
他隻是又重複一遍,沒有看向長青,稍稍掀起衣角,邁步走入那巨大的宗祠之中。
去往宗祠的那條路,是一副漫長又濕滑的石階,據在這裏守宗祠的下人說,通往那皇室宗親牌位的石階,不多不少,七百三十二階。
季君皎聽到這個數字時,垂眸輕笑一聲。
“大人,您笑什麽?”那裏的下人小心翼翼地詢問。
“沒什麽,”季君皎抬眸,看著那高處的宗祠,好像遙不可及一般,“隻是突然想到,從文淵閣到城門,也要走七百三十二步的。”
那下人一臉疑惑,似乎沒想到兩者之間有什麽必然的聯係,但眼下的男人分明也沒打算解釋,隻是朝著下人點了點頭,拾階而上。
七百三十二階。
步步濕滑泥濘,雪水化了一地,季君皎的婚服又沾染了泥點。
男人見狀,微微蹙眉,他輕輕提起衣擺,撣了撣衣尾的汙穢,一步一步,身姿端挺守禮。
他從清晨走到正午。
未歇息一分一秒,他的額頭上沁出薄汗,他也不甚在意,隻是未讓身上的婚服再次染泥。
他走到了宗祠門外。
莊嚴肅穆的宗祠燃著冷香,季君皎抬步邁過宗祠門檻,停在了宗祠牌位,那個蒲團麵前。
他睫毛稍顫,目光掃過那大大小小的牌位,宗祠中的香氣氤氳,溫暖又寂寞。
他跪拜在了那些牌位麵前。
禮儀周全地跪拜三次,他稍稍垂頭闔眼,便能聽到遠處傳來的鍾聲。
渾厚肅穆,就如同那三千神佛低眉垂目,向他勸誡著迴頭是岸,立地成佛。
他偏偏不肯。
他偏偏撥開那佛蓮萬千,走過那金剛怒目,決絕地入他的紅塵。
耳邊似乎傳來那日百姓臣子的咒罵與侮辱。
“長安王狼子野心,就應當處以極刑!”
“長安王借屍還魂,定是殺了冤魂亡靈,這種惡人就該下地獄!”
“永世不得超生!”
“她該死!”
“她就該死!”
“……”
無數咒罵過耳,季君皎卻隻是垂眸俯首,冷香嫋嫋,男人的語氣中帶了顫音。
“她是,我的妻。”
偏袒也好,縱容也好,甚至被說成包庇也好。
她是他的妻。
夫妻本就應該共患難的,不是麽?
許久。
他終於緩緩睜眼抬眸,看向那宗祠中的無數牌位。
“秦不聞長命百歲。”
“微臣季君皎,願與秦不聞結成夫妻,自此恩愛不移,白首與共。”
——那是那個時候的季君皎,便做出的決定。
那是季君皎的第一次拜宗祠。
後來幾次,每隔一個月,自家大人便會去請宗祠。
他每次去都會穿一襲紅衣,隻不過除了第一次,都不是婚服了。
第七次請宗祠,原本大人也是計劃好了時間去的。
隻是出發前一日,大人去了趟長安街,迴來的時候,大人竟然說,先不去了。
長青不知道季君皎在長安街上發生了什麽,隻是那一日,大人的心情分明很好,好得過分。
長青是後來才知道,姑娘迴來了的。
他分明也清楚,自家大人分明是想要與她相認,但又好像憋著一口氣,非要她主動與他相認才行。
在此之前,他就跟她玩些貓捉老鼠的遊戲,每次她不肯與他相認,他又獨自生悶氣許久。
再後來,長青在書房稟報秦不聞行蹤的時候,才聽到自家大人提起一件事。
那一日,陽光正好,季君皎伏案寫著什麽,聽過長青的稟報,稍稍出神。
“大人?”長青稟報過後,小心翼翼地開口。
季君皎終於迴神,才察覺書案上他久久沒有落筆,墨水殷透了宣紙。
“長青,我有個問題,有些想不通。”
長青眨眨眼:“大人您說,屬下或許可以幫忙想想辦法。”
男人終於緩緩抬頭,那雙過於漂亮的墨色瞳孔中,滿是疑惑與茫然。
“我與她,應當算是成親了,對麽?”
“應該……算是吧?”長青不確定地接了一句。
男人睫毛輕顫:“那她除了我,不應當與其他男人那般親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