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潯陽承平軍,誓死追隨長安王殿下!
女扮男裝死後,她開始演柔弱綠茶 作者:葉不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轟隆——”
雷聲驟起,那雷光在少女背後乍現,映照出少女嬌弱卻英氣倨傲的麵容。
那長劍在她手上被挽了個劍花,秦不聞揚眉看著麵前的千軍萬馬,神情清冷孤傲,一如往昔。
聽到她的話,漠北士兵皆是大驚失色,麵麵相覷,眼中帶著恐懼與慌亂。
即便是換了一張臉。
甚至於他們而言,是換了性別。
但那個人站在那裏,那個神情與姿態,便不會有人懷疑,那便是昔年,掌管三十萬承平軍的,長安王!
狂風唿嘯。
有風雨卷起四周飛沙走礫,耶律堯金色的瞳孔微微眯起,看向少女的眼神,似是懷念,似是感慨。
——他都快忘了。
許多年前,那個站在潯陽樓最高處,與他對弈一天一夜,用一場棋局,換迴曜雲十二座城池的少年。
那時她也才多大啊?
棋盤上殺伐狠厲果斷,半分不避不退。
她太驕傲了。
驕傲得好比漠北的太陽,高高在上,俯瞰眾生。
“長安王,你不若歸順我們漠北,漠北子民不比曜雲少,絕不會虧待你。”
那時,耶律堯這樣問她。
長安王張揚倨傲,雙腿交疊,隻道一句:“無聊。”
往昔的眉眼音容,與麵前的少女重合在一起。
分明是不同的兩張臉,甚至是不同的身份性別,但她站在那裏,一襲紅衣,足夠堵住所有人的嘴。
“長、長安王不是死了嗎?”
“怎麽會是這樣一張臉?”
“據說,半年前長安王借屍還魂,險些將曜雲根基撼動!”
“她真的是長安王!?”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
眾人議論紛紛。
“安靜。”
耶律堯沉沉一聲,無數士兵皆噤聲。
他仍舊看著麵前的少女,眉宇間有偏袒略過,稍縱即逝。
他清了清嗓子,仍是揚聲質問:“秦不聞!?即便你當真是長安王又如何!?你一人單槍匹馬,敢對抗孤的十萬精兵!?”
話音未落。
城門中,隨著秦不聞一同出來的,是無數手持武器,身穿盔甲的士兵!
他們眼神如炬,跟在秦不聞身後,紛紛舉起兵刃,直直地麵對漠北十萬精兵。
“潯陽承平軍,誓死追隨長安王殿下——”
像是被點了穴,秦不聞脊背挺直,有一瞬間的僵硬。
——她哪裏還有什麽承平軍啊?
像是雕塑一般,秦不聞僵硬地轉過身去,便見那些“承平軍”,其實並不都是年輕力壯的。
他們有的年事稍高,有的年歲不大,甚至有的,還是扮了男裝的女子。
那些盔甲對於他們一些人來說,甚至並不合身。
秦不聞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心口一窒,鼻子就酸了。
為首的承平軍首領,手持長槍,見秦不聞迴頭看他,有些靦腆地笑笑:“殿下,俺長大了。”
隻一句話,秦不聞突然想起許多年前,她初到潯陽時,她的承平軍副將是個比她年長幾歲的男子。
潯陽是他的老家,他曾邀請秦不聞去他家中做客,秦不聞就是那個時候,見到副將的胞弟的。
胞弟比秦不聞還要小上幾歲,那時候,胞弟很喜歡圍著秦不聞:“殿下殿下,俺也想去做承平軍!保衛曜雲!”
秦不聞好脾氣地開口承諾:“好,等你長大了,便來做承平軍。”
而如今,麵前的少年與她曾經副將的臉幾乎重合在一起,他仍舊笑得靦腆:“殿下,俺長大了。”
秦不聞這才意識到,這許多的承平軍隊伍中,有從前她的那些軍隊中的同胞兄弟,亦有父親母親,甚至姊妹親人。
所謂的“承平軍”,是世世代代流傳至今的。
秦不聞鼻子一酸,眼眶猩紅。
好在雨水太大,她別過頭去,不再看向他們。
能守國土者,皆可謂之“承平”。
這些話,昔日的承平軍,一定轉達給了他們的親人了。
不等秦不聞在想些什麽,遠處,一陣馬蹄聲傳來,無數腳步聲由遠及近,朝著京城外包抄而來。
水霧漸起,無數的兵馬士兵,將耶律堯的十萬大軍團團圍住。
為首的是馮長安與魏瀾。
馮長安仍舊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他將那柄大砍刀搭在肩頭,高聲道:“誰敢動我們殿下!”
馮長安身後,那從前的山匪賊人,皆是手持砍刀,高聲叫喊打氣。
而魏瀾這邊,身後是魏家的私兵,當初魏老仙逝,宋謹言擔心魏家遭人欺辱,特意允許魏瀾養護私兵,以護魏家。
而此刻,魏瀾卻帶著魏家的私兵,千裏迢迢前來增援。
那京城外,原本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如今卻因為無數士兵的到來,將其填滿,無邊無垠。
京城內,聽到動靜的長安百姓終於緩緩露頭。
雨勢似乎有減小的趨勢。
他們從門窗外探出頭來,有膽子大的甚至來到城門口,便見到眼前這聲勢浩大的一幕。
無數兵馬聚集在長安城門下,恍若書本中才有的金戈鐵馬。
“長、長安王!是長安王!”
“長安王迴來了!長安王帶著承平軍迴來了!!”
“承平軍!三十萬承平軍!?”
“我們有救了!京城有救了!”
“……”
這麽多年來,有人說長安王嗜殺殘暴,有人說承平軍助紂為虐。
但卻從未有一個人敢說,承平軍會敗。
撼山易,撼承平難。
那三十萬大軍,就好似不死不休的鬼魅,在長安王秦不聞的領導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越來越多的人聽到承平軍歸來的消息,起初沒多少人相信,直到城門外的盛勢越來越浩大,不少好奇的百姓終於露頭探尋。
一時間,那些原本躲藏在家中,閉門鎖戶的長安百姓,皆是走出家門,紛紛探頭,萬人空巷。
“是承平軍!真的是承平軍!”
“那身紅衣的,便是長安王!?”
“肯定是長安王沒錯!”
哪怕是沒有看清那人的相貌與身份,所有人也都確定——那便是長安王,秦不聞!
雨勢漸小。
漠北的軍隊被外圍的兵力包圍,城門口處,與他們對峙的,則是無數承平軍。
對於漠北而言,這般危機時刻,耶律堯卻也隻是笑著,看向高坐馬首之上的秦不聞。
——他有許久沒見過這般英姿颯爽的長安王了。
故人終於得見,耶律堯笑意不覺真切幾分。
“秦不聞!”他高聲喊她。
秦不聞也揚眉看他。
耶律堯眉眼狷狂倨傲,笑容更深:“身死兩次,你依舊要護著長安城嗎!?”
雷聲驟起,那雷光在少女背後乍現,映照出少女嬌弱卻英氣倨傲的麵容。
那長劍在她手上被挽了個劍花,秦不聞揚眉看著麵前的千軍萬馬,神情清冷孤傲,一如往昔。
聽到她的話,漠北士兵皆是大驚失色,麵麵相覷,眼中帶著恐懼與慌亂。
即便是換了一張臉。
甚至於他們而言,是換了性別。
但那個人站在那裏,那個神情與姿態,便不會有人懷疑,那便是昔年,掌管三十萬承平軍的,長安王!
狂風唿嘯。
有風雨卷起四周飛沙走礫,耶律堯金色的瞳孔微微眯起,看向少女的眼神,似是懷念,似是感慨。
——他都快忘了。
許多年前,那個站在潯陽樓最高處,與他對弈一天一夜,用一場棋局,換迴曜雲十二座城池的少年。
那時她也才多大啊?
棋盤上殺伐狠厲果斷,半分不避不退。
她太驕傲了。
驕傲得好比漠北的太陽,高高在上,俯瞰眾生。
“長安王,你不若歸順我們漠北,漠北子民不比曜雲少,絕不會虧待你。”
那時,耶律堯這樣問她。
長安王張揚倨傲,雙腿交疊,隻道一句:“無聊。”
往昔的眉眼音容,與麵前的少女重合在一起。
分明是不同的兩張臉,甚至是不同的身份性別,但她站在那裏,一襲紅衣,足夠堵住所有人的嘴。
“長、長安王不是死了嗎?”
“怎麽會是這樣一張臉?”
“據說,半年前長安王借屍還魂,險些將曜雲根基撼動!”
“她真的是長安王!?”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
眾人議論紛紛。
“安靜。”
耶律堯沉沉一聲,無數士兵皆噤聲。
他仍舊看著麵前的少女,眉宇間有偏袒略過,稍縱即逝。
他清了清嗓子,仍是揚聲質問:“秦不聞!?即便你當真是長安王又如何!?你一人單槍匹馬,敢對抗孤的十萬精兵!?”
話音未落。
城門中,隨著秦不聞一同出來的,是無數手持武器,身穿盔甲的士兵!
他們眼神如炬,跟在秦不聞身後,紛紛舉起兵刃,直直地麵對漠北十萬精兵。
“潯陽承平軍,誓死追隨長安王殿下——”
像是被點了穴,秦不聞脊背挺直,有一瞬間的僵硬。
——她哪裏還有什麽承平軍啊?
像是雕塑一般,秦不聞僵硬地轉過身去,便見那些“承平軍”,其實並不都是年輕力壯的。
他們有的年事稍高,有的年歲不大,甚至有的,還是扮了男裝的女子。
那些盔甲對於他們一些人來說,甚至並不合身。
秦不聞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心口一窒,鼻子就酸了。
為首的承平軍首領,手持長槍,見秦不聞迴頭看他,有些靦腆地笑笑:“殿下,俺長大了。”
隻一句話,秦不聞突然想起許多年前,她初到潯陽時,她的承平軍副將是個比她年長幾歲的男子。
潯陽是他的老家,他曾邀請秦不聞去他家中做客,秦不聞就是那個時候,見到副將的胞弟的。
胞弟比秦不聞還要小上幾歲,那時候,胞弟很喜歡圍著秦不聞:“殿下殿下,俺也想去做承平軍!保衛曜雲!”
秦不聞好脾氣地開口承諾:“好,等你長大了,便來做承平軍。”
而如今,麵前的少年與她曾經副將的臉幾乎重合在一起,他仍舊笑得靦腆:“殿下,俺長大了。”
秦不聞這才意識到,這許多的承平軍隊伍中,有從前她的那些軍隊中的同胞兄弟,亦有父親母親,甚至姊妹親人。
所謂的“承平軍”,是世世代代流傳至今的。
秦不聞鼻子一酸,眼眶猩紅。
好在雨水太大,她別過頭去,不再看向他們。
能守國土者,皆可謂之“承平”。
這些話,昔日的承平軍,一定轉達給了他們的親人了。
不等秦不聞在想些什麽,遠處,一陣馬蹄聲傳來,無數腳步聲由遠及近,朝著京城外包抄而來。
水霧漸起,無數的兵馬士兵,將耶律堯的十萬大軍團團圍住。
為首的是馮長安與魏瀾。
馮長安仍舊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他將那柄大砍刀搭在肩頭,高聲道:“誰敢動我們殿下!”
馮長安身後,那從前的山匪賊人,皆是手持砍刀,高聲叫喊打氣。
而魏瀾這邊,身後是魏家的私兵,當初魏老仙逝,宋謹言擔心魏家遭人欺辱,特意允許魏瀾養護私兵,以護魏家。
而此刻,魏瀾卻帶著魏家的私兵,千裏迢迢前來增援。
那京城外,原本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如今卻因為無數士兵的到來,將其填滿,無邊無垠。
京城內,聽到動靜的長安百姓終於緩緩露頭。
雨勢似乎有減小的趨勢。
他們從門窗外探出頭來,有膽子大的甚至來到城門口,便見到眼前這聲勢浩大的一幕。
無數兵馬聚集在長安城門下,恍若書本中才有的金戈鐵馬。
“長、長安王!是長安王!”
“長安王迴來了!長安王帶著承平軍迴來了!!”
“承平軍!三十萬承平軍!?”
“我們有救了!京城有救了!”
“……”
這麽多年來,有人說長安王嗜殺殘暴,有人說承平軍助紂為虐。
但卻從未有一個人敢說,承平軍會敗。
撼山易,撼承平難。
那三十萬大軍,就好似不死不休的鬼魅,在長安王秦不聞的領導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越來越多的人聽到承平軍歸來的消息,起初沒多少人相信,直到城門外的盛勢越來越浩大,不少好奇的百姓終於露頭探尋。
一時間,那些原本躲藏在家中,閉門鎖戶的長安百姓,皆是走出家門,紛紛探頭,萬人空巷。
“是承平軍!真的是承平軍!”
“那身紅衣的,便是長安王!?”
“肯定是長安王沒錯!”
哪怕是沒有看清那人的相貌與身份,所有人也都確定——那便是長安王,秦不聞!
雨勢漸小。
漠北的軍隊被外圍的兵力包圍,城門口處,與他們對峙的,則是無數承平軍。
對於漠北而言,這般危機時刻,耶律堯卻也隻是笑著,看向高坐馬首之上的秦不聞。
——他有許久沒見過這般英姿颯爽的長安王了。
故人終於得見,耶律堯笑意不覺真切幾分。
“秦不聞!”他高聲喊她。
秦不聞也揚眉看他。
耶律堯眉眼狷狂倨傲,笑容更深:“身死兩次,你依舊要護著長安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