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網
尹懋寧願去九峰,那裏自由,又有當地政府請吃請喝的,有一種當欽差大臣的感覺,在這裏,受一群女人的管束,很容易變成藥渣。德誌是沒辦法,幸虧身體還不算虛,受得了這種折磨,來自精神上的打擊,比來自**上的打擊更加令人感到痛苦。
劉小姐陪同香港辦主任結束了在宣恩的考察,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即將離開宣恩。臨走前,香港辦主任要和德誌談談。德誌感覺頭疼,一摸額頭,還有些發燙,不知怎麽搞的,竟然發燒了。
但是,發燒不能說胡話。那香港辦的小姐,來問問病人,合情合理合法,沒人追究,也沒有責怪。她說:“你是學法律的,不簡單,以前在律師事務所工作,那是好工作,你不要,偏偏來偏遠的山區參加農村社會發展工作,不簡單,不簡單,佩服,佩服。”
德誌搖搖頭,擺擺手,說:“這個沒什麽。我想挑戰自己,想看看外麵的世界,每天都呆在城裏,非常無聊,空氣也不太好。水質也不好,不像在這裏,山清水秀。”
德誌很想說“人美”,怕她傷心,受到了刺激,印象就不好了。萬一受到刺激,德誌的工資就會受到影響。這樣一來,他就闖了禍。要知道,現在的劉小姐不是以前的劉小姐,她已經在變化了,在跟著齊老師發生著質的改變。因著她的改變,也影響了德誌的鬥誌,特別是上次那場車禍,徹底打消了德誌想通過個人努力爭取做到高級別的位置上的念頭,變得和大家一樣,隻要不撒謊,不亂說,不要背後論斷人,沉默是金就成。
尹懋搖頭擺尾地離開了宣恩,獲得了自由,又活了。輪到德誌在這裏受審,心裏不高興,加上生病,更是難受。她問得多,說得多,普通話,參雜了香港的話,說的人難受,聽的人著急。她渾然不覺。她說她妹妹在律師事務所,非常忙,有時候半夜三更打電話給她,說找到了案子的突破點,高興極了,壓抑不住激動的心情給她打電話,她在做夢,沒有想到這麽晚了,她妹妹還在工作,簡直太感到意外。時間一長,她就習慣了,律師的工作都是這樣的,很忙。
德誌不想過快節奏的生活,因為在香港,什麽都很快,連走路都要看小說,不能耽擱。另外,要想得到比較好的學習成績,必須要下苦功夫,不下苦功夫,不會得到好成績。
德誌在內地土生土長,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到了外麵,反而不適應。
黃主任說了她妹妹的事,對她沒有影響,她還是辦公室行政主任,其實,他更看重的,是香港的國際地位,金融中心,東南亞的明珠,亞洲的四小龍之一,如果將來能去香港生活,那該有多好。但是,這是幻想。香港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要說人才引進計劃,德誌還不合格。要想進,還真難。
別說香港了,有一年去深圳,還要什麽邊防證,德誌沒有,就買了一張假證,沒想到隻用了一次,德誌還感謝那賣假證的,解了燃眉之急,誰知道換了個關口,再去深圳的時候,就被武警查出來了,結果假證被沒收,還罰了款。
到深圳都要邊防證,甭說到香港要港澳通行證了。這是個證件橫行的時代,有證就有資格,有資格就有資源,有資源就會更有資格,有資格就又能換取資源,這是循環,為什麽窮者越來越窮,富者越來越富,這就是原因。
做假證的不得好死,可是,迴過頭來想想,他們也沒辦法,被逼的,如果沒有人買,假證做了也賣不出去,自然就沒人再做。如果有人買,不落皇旗
德誌想,恨他也沒用,恨他他也不知道,繼續賣假證,說不定還和邊防站的人串通一氣呢,故意讓你嚐一嚐甜頭,知道你下一次進深圳就不是這個檢查站,因此,這次不抓,下次一定會查出來。這叫放長線釣大魚。
德誌吃了虧,再也不相信歪門邪道,知道那是死路一條,可能暫時嚐到一點甜頭,短暫的歡愉之後,就是漫長的痛苦。像糖衣藥丸,外麵甜,裏麵卻是苦的。
還有,就是這樣的試探引誘特別多,沒辦法一一枚舉。德誌不信邪,自然會減少不少煩惱。黃主任喋喋不休講她妹妹的故事,終於結束了。他想,這肯定是個圈套。要知道,她跟劉小姐都是香港人,一般說來,老鄉是要照顧老鄉的,不會偏向外人。這兩個香港人實際上在演雙簧,觀眾永遠被愚弄,實際上她們分工配合,相得益彰。
作為打工者,永遠弄不懂老板的心思,無論是工廠、公司還是慈善機構,當老板的永遠都是神秘的,打工者隻要聽指揮就行,不需要有多少創意,除非打工者搖身一變,成為老板,那才需要多動腦筋,怎樣挖空心思讓打工者甘心情願地為老板服務。
黃主任結束了談話,離開了德誌的房間,德誌仍在發燒,吃了點藥,睡了。
第二天,她們離開了宣恩,德誌正在鬱悶中,餘哥和尹懋迴來。德誌覺得這事弄得真有意思,救災跟玩一樣,才去不久,又迴來。德誌問尹懋:“尹大哥,你在路上跑,真是迅速,剛去又迴來,不知道事情辦完了沒有?”
“辦完了,簡單,就是餘哥不簡單。”尹懋說。
“怎麽不簡單?”
“那個地方山高路險,有些路段被冰雹打壞了。往下一看,看不到溝底。路邊的石塊土塊往下掉。餘哥緊緊地抱著我,他說,要死一塊死。”
“哈哈哈,真有意思。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德誌說。
“沒錯。正是這個理。餘哥出了車禍,心裏有了陰影。包括我在內,都有陰影。本來就有恐高症,現在偏要讓我來搞這個事,真是用人有方啊。”尹懋發牢騷。
德誌問:“那你們任務完成了嗎?”
“哪有不完成的?很簡單。這次去,還開會,和縣政府簽了合同。”尹懋說。
原來,這次救災物資發放,弄了一次現場發布會,還請了縣電視台的記者前往錄像。無論如何,這是一場作秀,證明縣民委工作有成績,這種政績,算是給他們的一種肯定,借著這個機會,可以伸手向上級政府部門要錢。
因此,在宣傳工作上,沒有馬虎,而是很認真地去做。宣傳不到位,再努力,也白費。
沒想到的是,這次救災活動,齊老師竟然沒去參加,不知道內部是怎樣安排的。據說,是鮑牧師前往。她有一個女兒,想去體驗體驗社會工作是怎樣做的。鮑牧師就帶了她女兒參加這次大學生的實踐活動。
齊老師參加過不少捐贈會,大大小小的,不計其數,在會上,也就是說一些愛啊,愛啊,愛的空洞的話,從來不說自己的身份。這次不同,鮑牧師不知道是受到誰的感動,偏要說出來她就是牧師,是因為實踐《聖經》的真理而來。牧師就是要傳道,也做好事善事,今天來,不是來看災民的笑話,而是來幫助災民度過難關,大家都是神的兒女,都有資格享受神的愛,那麽,資源是地球人共同共有的,都有資格享受。
她的這番話,讓在場的官員很不安,因為從省裏到縣裏,包括鄉鎮和村裏的支書,都是無神論者,鮑牧師在會上傳道,讓大家心裏不安,況且有電視台的錄像。估計這段要剪掉,不會播放,一旦播放,讓中央知道了,那還得了?
中央知道了一個地方雖是自治縣,卻天真地什麽都想自治,竟然大明其白地在電視台宣傳無神論,那是政治問題,不能忽視,反而要引起重視,要常抓不懈。
鮑牧師講話,讓在場的尹懋和餘哥趕到振奮,這麽多年以來,做了那麽多好事,竟然連自己的身份都不敢表露,到處都像小兒媳婦,生怕說錯話,做錯事。這鮑牧師來了,就說自己是牧師,是基督徒,是傳道人,為什麽捐贈物資,為什麽到窮鄉僻壤,想讓人們做什麽。
做什麽呢?德誌還想知道鮑牧師說的話,可惜,尹懋沒有再說,他拿出照片來,給德誌看,德誌看了,果然,看到了省民委主任扭曲了臉,眼睛怒目而視,盯著鮑牧師,鮑牧師裝作沒看見,繼續抓緊時間傳道。她這樣做,受到的壓力越大,她越有動力,她的動力,來自上帝,哪怕她宣傳的是不正確的,也無所謂。因為他付出過,她就是農夫,撒種在地裏,叫它們生長的不是人,而是神。她做到了撒種的工作,就等著收獲。至於收獲如何,那不是人能決定的。
開完捐贈儀式會,鮑牧師和她女兒沒有去村裏發放,而是安排了尹懋和餘哥下去,不知道原因。可能來自政府的意思,總之,鮑牧師的女兒隻走到了縣城,沒有到鄉鎮,更沒有到村裏,這就說明,鮑牧師所說的話,已經引起了政府的重視。為了避免鮑牧師繼續說錯話,幹脆勸其迴江城,不要去村裏。
鮑牧師也沒辦法,誰讓她也是公民呢,是公民就得遵紀守法。可是,法律賦予了牧師傳道的權利,但是,沒有給牧師到鄉鎮村一級到處傳道的權利,她也很苦惱。她要傳道,必須在固定的地方進行,而固定的地方,有些村民一輩子都不可能去到那個固定之所,對神的認識,隻是存在傳說當中。內心向善,不問理由,隻要稍有人指導,就會如虎添翼。
尹懋寧願去九峰,那裏自由,又有當地政府請吃請喝的,有一種當欽差大臣的感覺,在這裏,受一群女人的管束,很容易變成藥渣。德誌是沒辦法,幸虧身體還不算虛,受得了這種折磨,來自精神上的打擊,比來自**上的打擊更加令人感到痛苦。
劉小姐陪同香港辦主任結束了在宣恩的考察,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即將離開宣恩。臨走前,香港辦主任要和德誌談談。德誌感覺頭疼,一摸額頭,還有些發燙,不知怎麽搞的,竟然發燒了。
但是,發燒不能說胡話。那香港辦的小姐,來問問病人,合情合理合法,沒人追究,也沒有責怪。她說:“你是學法律的,不簡單,以前在律師事務所工作,那是好工作,你不要,偏偏來偏遠的山區參加農村社會發展工作,不簡單,不簡單,佩服,佩服。”
德誌搖搖頭,擺擺手,說:“這個沒什麽。我想挑戰自己,想看看外麵的世界,每天都呆在城裏,非常無聊,空氣也不太好。水質也不好,不像在這裏,山清水秀。”
德誌很想說“人美”,怕她傷心,受到了刺激,印象就不好了。萬一受到刺激,德誌的工資就會受到影響。這樣一來,他就闖了禍。要知道,現在的劉小姐不是以前的劉小姐,她已經在變化了,在跟著齊老師發生著質的改變。因著她的改變,也影響了德誌的鬥誌,特別是上次那場車禍,徹底打消了德誌想通過個人努力爭取做到高級別的位置上的念頭,變得和大家一樣,隻要不撒謊,不亂說,不要背後論斷人,沉默是金就成。
尹懋搖頭擺尾地離開了宣恩,獲得了自由,又活了。輪到德誌在這裏受審,心裏不高興,加上生病,更是難受。她問得多,說得多,普通話,參雜了香港的話,說的人難受,聽的人著急。她渾然不覺。她說她妹妹在律師事務所,非常忙,有時候半夜三更打電話給她,說找到了案子的突破點,高興極了,壓抑不住激動的心情給她打電話,她在做夢,沒有想到這麽晚了,她妹妹還在工作,簡直太感到意外。時間一長,她就習慣了,律師的工作都是這樣的,很忙。
德誌不想過快節奏的生活,因為在香港,什麽都很快,連走路都要看小說,不能耽擱。另外,要想得到比較好的學習成績,必須要下苦功夫,不下苦功夫,不會得到好成績。
德誌在內地土生土長,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到了外麵,反而不適應。
黃主任說了她妹妹的事,對她沒有影響,她還是辦公室行政主任,其實,他更看重的,是香港的國際地位,金融中心,東南亞的明珠,亞洲的四小龍之一,如果將來能去香港生活,那該有多好。但是,這是幻想。香港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要說人才引進計劃,德誌還不合格。要想進,還真難。
別說香港了,有一年去深圳,還要什麽邊防證,德誌沒有,就買了一張假證,沒想到隻用了一次,德誌還感謝那賣假證的,解了燃眉之急,誰知道換了個關口,再去深圳的時候,就被武警查出來了,結果假證被沒收,還罰了款。
到深圳都要邊防證,甭說到香港要港澳通行證了。這是個證件橫行的時代,有證就有資格,有資格就有資源,有資源就會更有資格,有資格就又能換取資源,這是循環,為什麽窮者越來越窮,富者越來越富,這就是原因。
做假證的不得好死,可是,迴過頭來想想,他們也沒辦法,被逼的,如果沒有人買,假證做了也賣不出去,自然就沒人再做。如果有人買,不落皇旗
德誌想,恨他也沒用,恨他他也不知道,繼續賣假證,說不定還和邊防站的人串通一氣呢,故意讓你嚐一嚐甜頭,知道你下一次進深圳就不是這個檢查站,因此,這次不抓,下次一定會查出來。這叫放長線釣大魚。
德誌吃了虧,再也不相信歪門邪道,知道那是死路一條,可能暫時嚐到一點甜頭,短暫的歡愉之後,就是漫長的痛苦。像糖衣藥丸,外麵甜,裏麵卻是苦的。
還有,就是這樣的試探引誘特別多,沒辦法一一枚舉。德誌不信邪,自然會減少不少煩惱。黃主任喋喋不休講她妹妹的故事,終於結束了。他想,這肯定是個圈套。要知道,她跟劉小姐都是香港人,一般說來,老鄉是要照顧老鄉的,不會偏向外人。這兩個香港人實際上在演雙簧,觀眾永遠被愚弄,實際上她們分工配合,相得益彰。
作為打工者,永遠弄不懂老板的心思,無論是工廠、公司還是慈善機構,當老板的永遠都是神秘的,打工者隻要聽指揮就行,不需要有多少創意,除非打工者搖身一變,成為老板,那才需要多動腦筋,怎樣挖空心思讓打工者甘心情願地為老板服務。
黃主任結束了談話,離開了德誌的房間,德誌仍在發燒,吃了點藥,睡了。
第二天,她們離開了宣恩,德誌正在鬱悶中,餘哥和尹懋迴來。德誌覺得這事弄得真有意思,救災跟玩一樣,才去不久,又迴來。德誌問尹懋:“尹大哥,你在路上跑,真是迅速,剛去又迴來,不知道事情辦完了沒有?”
“辦完了,簡單,就是餘哥不簡單。”尹懋說。
“怎麽不簡單?”
“那個地方山高路險,有些路段被冰雹打壞了。往下一看,看不到溝底。路邊的石塊土塊往下掉。餘哥緊緊地抱著我,他說,要死一塊死。”
“哈哈哈,真有意思。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德誌說。
“沒錯。正是這個理。餘哥出了車禍,心裏有了陰影。包括我在內,都有陰影。本來就有恐高症,現在偏要讓我來搞這個事,真是用人有方啊。”尹懋發牢騷。
德誌問:“那你們任務完成了嗎?”
“哪有不完成的?很簡單。這次去,還開會,和縣政府簽了合同。”尹懋說。
原來,這次救災物資發放,弄了一次現場發布會,還請了縣電視台的記者前往錄像。無論如何,這是一場作秀,證明縣民委工作有成績,這種政績,算是給他們的一種肯定,借著這個機會,可以伸手向上級政府部門要錢。
因此,在宣傳工作上,沒有馬虎,而是很認真地去做。宣傳不到位,再努力,也白費。
沒想到的是,這次救災活動,齊老師竟然沒去參加,不知道內部是怎樣安排的。據說,是鮑牧師前往。她有一個女兒,想去體驗體驗社會工作是怎樣做的。鮑牧師就帶了她女兒參加這次大學生的實踐活動。
齊老師參加過不少捐贈會,大大小小的,不計其數,在會上,也就是說一些愛啊,愛啊,愛的空洞的話,從來不說自己的身份。這次不同,鮑牧師不知道是受到誰的感動,偏要說出來她就是牧師,是因為實踐《聖經》的真理而來。牧師就是要傳道,也做好事善事,今天來,不是來看災民的笑話,而是來幫助災民度過難關,大家都是神的兒女,都有資格享受神的愛,那麽,資源是地球人共同共有的,都有資格享受。
她的這番話,讓在場的官員很不安,因為從省裏到縣裏,包括鄉鎮和村裏的支書,都是無神論者,鮑牧師在會上傳道,讓大家心裏不安,況且有電視台的錄像。估計這段要剪掉,不會播放,一旦播放,讓中央知道了,那還得了?
中央知道了一個地方雖是自治縣,卻天真地什麽都想自治,竟然大明其白地在電視台宣傳無神論,那是政治問題,不能忽視,反而要引起重視,要常抓不懈。
鮑牧師講話,讓在場的尹懋和餘哥趕到振奮,這麽多年以來,做了那麽多好事,竟然連自己的身份都不敢表露,到處都像小兒媳婦,生怕說錯話,做錯事。這鮑牧師來了,就說自己是牧師,是基督徒,是傳道人,為什麽捐贈物資,為什麽到窮鄉僻壤,想讓人們做什麽。
做什麽呢?德誌還想知道鮑牧師說的話,可惜,尹懋沒有再說,他拿出照片來,給德誌看,德誌看了,果然,看到了省民委主任扭曲了臉,眼睛怒目而視,盯著鮑牧師,鮑牧師裝作沒看見,繼續抓緊時間傳道。她這樣做,受到的壓力越大,她越有動力,她的動力,來自上帝,哪怕她宣傳的是不正確的,也無所謂。因為他付出過,她就是農夫,撒種在地裏,叫它們生長的不是人,而是神。她做到了撒種的工作,就等著收獲。至於收獲如何,那不是人能決定的。
開完捐贈儀式會,鮑牧師和她女兒沒有去村裏發放,而是安排了尹懋和餘哥下去,不知道原因。可能來自政府的意思,總之,鮑牧師的女兒隻走到了縣城,沒有到鄉鎮,更沒有到村裏,這就說明,鮑牧師所說的話,已經引起了政府的重視。為了避免鮑牧師繼續說錯話,幹脆勸其迴江城,不要去村裏。
鮑牧師也沒辦法,誰讓她也是公民呢,是公民就得遵紀守法。可是,法律賦予了牧師傳道的權利,但是,沒有給牧師到鄉鎮村一級到處傳道的權利,她也很苦惱。她要傳道,必須在固定的地方進行,而固定的地方,有些村民一輩子都不可能去到那個固定之所,對神的認識,隻是存在傳說當中。內心向善,不問理由,隻要稍有人指導,就會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