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網


    德誌心想尹懋的虛偽,明明心裏想吃,嘴上卻不承認,這個客套話,在中國這個環境下,適合成長最新章節。【‘..看書網//


    正說著話,主任好像悟出了什麽,趕緊起身找出兩個紙杯來,放入一些茶葉,說:“不好意思,現在挺忙的,連內勤都下鄉去催促村裏工作了。”


    德誌不好意思問是什麽工作,既然這樣,肯定鄉政府實在沒有人手,這位辦公室主任倒好,一人兼幾職,既負責接待工作,又負責鄉政府的日常接待工作。


    德誌和尹懋均接了茶杯,茶水上麵,有一層飄渺的水霧,綠茶的清香撲鼻而來。


    曉關地處高處,縣城在低處。這好像是所有城市相似的地方全文閱讀。大多數城市在低處,越大的城市,越是這樣。因水往低處流,不往高處流。低處的水,養活了低處的許多人。但人多的地方,就不幹淨,空氣和水都受到了汙染。高處條件差,氣候寒冷,但能喝到好水、唿吸到新鮮空氣。


    副鄉長此時迴來了,他是參加簽訂協議的那位,在一起合影吃飯,多少都有點印象,他趕緊上來和德誌、尹懋握手,說:“對不起,對不起,早晨接到電話,本來應該在家等你們的,但最近鄉裏太忙,有任務,不得不離開。還請多包涵。”


    德誌心想,這位鄉鎮幹部倒也客氣,為何見不到一把手呢?不過,官場講等級,我們不夠格,見不到也正常,見到副職就很不錯了。


    尹懋對此可能不懂,久在鄉間,難免不懂官場,這個和德誌的經曆有關。作為官員,不管是政府官員、還是司法官員,包括首長、法官、檢察官,等等都是講職務等級的,不夠級別,不在一塊,不服不行。


    強勉在一塊,就是不對,這是潛在的規則。


    喝著茶,是因德誌、尹懋多少算是官場有一點瓜葛,這個脆弱的瓜葛,就將德誌、尹懋不得不和層級政府發生了關係,做工作,和政府合作就成了德誌所在機構領導認為可行的方法和方式,並且形成了這個模式,不這樣做,就不行。


    副鄉長盛情相邀,請德誌和尹懋中午在一起吃一頓便飯,辦公室主任說:“早已安排了,就在門口田家。”


    副鄉長請德誌和尹懋前往就餐。德誌說:“多謝鄉長,我們還想鄉長派人下午和我們一起到村裏引見引見。”


    副鄉長說:“沒問題。現在實在抽調不出人手了。下午我陪你們去一趟吧。”


    田家實際上是一家餐館,在鄉政府大門左側,非常方便。


    德誌很清楚,從田家門前走過去,即是可以乘坐麻木車或麵包車去到牛場村。


    田家的荷渣很有名,荷渣又是曉關的一道特色菜,是曉關的標誌菜,鄉政府將招待客人的飯館定在田家,有一定道理。先不說鄉政府是不是和田家有什麽關係,單憑荷渣的味道,就足以吸引外地慕名而來的人的青睞,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辦公室主任早就定好了菜的,他們四人一進屋,老板娘即招唿他們裏麵坐。


    對於飯館的布局,德誌見得很多了,大同小異,隻不過有的收拾幹淨敞亮些,有的稍遜一籌。菜以辣為主,炒菜時對廚師說少放點辣椒,廚師就少放,但做出來仍然很辣,少放辣椒是以廚師來定的,他決定辣椒的多與少,說少放實際是少放了,但廚師總覺得顧客會罵他,說吃得不過癮,一點都不辣,廚師跟著受氣。


    不想吃辣椒,盡早對點菜的幺妹(他們稱唿女服務員為“幺妹”)說不放辣椒,這樣才能確保所炒出的菜不辣。


    當地的飲食文化就是這樣,以辣為美


    德誌不清楚辣椒所含的熱量有多少,但吃了辣椒,身上發熱是真的。這和山地人的特殊氣候有關,吃辣椒、喝包穀酒可以禦寒,身上暖和了,才覺得自己能在山區生存。他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麽過來的,火爐和辣椒,是人們家居所必須,至於包穀酒,則是山區男人的最愛。


    火爐,隻有在夏天特別熱的時候,閑置不用,過了盛夏,其它三季都要用火爐。哪怕偶爾天氣還暖和,晚上仍要用火爐,這個習慣,也延續了幾千年,不容易改變,影響深遠。


    菜上來了,其它的菜,德誌都見過,大同小異,因辦公室主任交代了老板娘,少放點辣椒,故,所有的菜都不是那麽辣。


    受人關注的就是荷渣,傳說中的小吃,在發源地吃荷渣,再不正宗就沒有正宗的了。荷渣上來後,副鄉長介紹說:“這裏是荷渣的誕生地。其他地方的荷渣都不能和這裏的相比。請嚐嚐。”


    德誌用湯勺舀了一勺,放在碗裏,慢慢地喝,慢慢地品,的確,沒有黃豆的怪味,倒是充滿清香,湯裏有瘦肉丁,切得很細、很小,幾乎是肉末,但全是手工所切,並非從絞肉機裏出來的。還有青菜葉,也是切碎了,在荷渣裏,如白玉湯裏點綴著綠寶石,但香氣撲鼻,這青菜的味道,在常常吃肉的人們看來,就像一道亮麗的風景,非常醒目。


    吃著吃著,德誌就感到身上發熱起來,頭上也冒出汗珠,看看尹懋,也是這樣。這裏海拔高,比宣恩城涼快,吃火鍋,吃荷渣,真的是一項好運動。


    副鄉長及辦公室主任倒還好,他倆早已習慣了這裏的風味,飲食大概如此,胃從小就養成了某種喜好,伴隨人的一生,不容易改變。


    老板娘跟他們都熟,在味道和數量上,都還對得起人,大家吃得都很滿意。飯後,辦公室主任問德誌和尹懋:“吃好了嗎?”


    德誌和尹懋都點點頭,德誌說:“多謝你們熱情招待。”


    他們擺了擺手,辦公室主任說:“不用謝!下午我就不陪你們了,副鄉長辛苦一下吧。”


    副鄉長說:“沒問題。”


    看來,副鄉長好像還服從主任的領導,德誌看出裏麵有這麽點意思。


    但按照等級,副鄉長應該高一級,不用聽從辦公室的安排。果然,吃完飯要結賬,是由副鄉長在菜單上簽字,等於說,副鄉長還是要大一級,否則,就輪不到他簽字,而是辦公室主任簽字。說是主任,實際就是負責接待工作的,沒有實權,隻是做一些行政管理工作,一般的迎來送往、收發文件等都是主任的份內之事。


    德誌他們和主任道別,主任說:“從牛場村迴來時,再到鄉政府來,覺得荷渣好吃,我們再吃一頓如何?”


    尹懋說:“多謝主任好意!再說吧,我們這次去牛場村不知道什麽時候迴來。到時候我們再聯係吧。”


    主任當然沒意見,也可能是一種客套,不必當真,誰知道呢?


    主任直接迴鄉政府,副鄉長說:“我去看一看,有沒有車迴來,如果有,我們坐車下去。”他說著,就進了鄉政府。


    沒過多久,一輛吉普車從政府大院裏開出來,副鄉長從車窗裏往外招手,說:“請上車吧。”


    德誌和尹懋就上了車。司機是個小夥子,從後視鏡裏衝德誌笑了笑,然後開車出發。


    副鄉長介紹說:“牛場村是煙葉大村,也是粽葉大村。”


    德誌問:“鄉政府這麽忙,是在忙什麽?”


    “忙種煙。山區土地少,種包穀喂豬,浪費了土地。政府號召種煙,和煙草公司合作,將煙農的煙葉全部收購,評定煙葉的等級,然後按照等級和重量收購煙農的煙葉。”副鄉長說。


    “還有,就是山上到處都有粽葉,農民們收集粽葉賣。”副鄉長接著介紹說。


    “那粽葉是幹什麽用的?包粽子嗎?”德誌問道。


    “出口的。主要賣給日本。日本喜歡吃料理,這粽葉剛好用得上,不是單單吃粽子才用這個葉子。”副鄉長介紹說。


    德誌印象中的粽葉是棕黃色的。隻有在五月端午節吃粽子的時候才碰這東西,沒想到小小的山村裏,竟有這個寶貝,用來出口賺外匯,真是上天的恩賜,給偏遠農村的人們帶來福氣。


    吉普車在路上飛馳,司機顯然熟悉這裏的路徑,怎麽拐彎,怎樣上下坡,司機都挺熟悉。


    總體上來說,整個宣恩,除了長潭鄉地勢險峻外,其他地方稍微好一些,比較平坦。還有一座山,聽說是比較大的,東西走向,不知道是哪裏,需要進一步了解。


    七拐八拐地,吉普車終於到達村裏。車停在一所木房子前麵,這木房子在山區,特別是交通欠發達的地區,隨處可見。


    木房子比較破舊,但地理位置很重要,剛好在公路邊上,下車就可以進屋,非常方便。門口站著一個人,副鄉長下車後,立即伸出手向其問好,說:“九書記,您好!”


    德誌一聽,覺得奇怪,怎麽叫九書記呢?


    九書記也伸出手,鄉長和村書記將手捏在一起,算是見麵禮,總比過去跪拜要強得多,這樣簡便,也比較文明。


    九書記說:“什麽風把鄉長大人吹來了?您不是在聯係村抓煙葉生產嗎?怎麽有閑工夫來我這窮鄉僻壤來呢?”


    副鄉長說:“這兩位是dashing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您還記得嗎?”


    九書記說:“有印象,好像在縣裏簽協議時見過的對吧?”


    副鄉長說:“沒錯,你的記性真好,是在那裏見麵的。他們來村裏,先看看情況,具體事宜你們再慢慢談吧。”


    九書記問:“你們下午才來,那麽今天就別走了,這裏到縣城還有點遠,到曉關再轉車比較麻煩。從曉關到縣城恐怕要一個多小時。你們今天晚上幹脆就住在我家。我們再商量工作好嗎?”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 , //- .. ,您的最佳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毒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舒並收藏毒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