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網


    德誌說:“很想讓孩子快快長大,但又擔心我們會老最新章節。【..,//”


    嶽母說:“不要怕。有苗不愁長,無苗想得慌。孩子一天一天地長,就長大了。我們家養四個孩子,仿佛還在昨天,但他們一個一個都成家立業勞燕分飛了。現在我們老兩人,也感到孤單,你們迴來,我們很高興。”


    德誌說:“是啊。我雖然錢少,我覺得滿足,未來怎麽樣,不是思慮能解決得了的。我有時候盼望孩子長大,會走了,就方便了,不用成天抱著,做不了事。”


    嶽父說:“你說的是。”


    嶽父話很少,但是德誌喜歡跟老人說話,也善於打開話匣子,故嶽父開口說話了。嶽父心裏有數,將自己的閨女嫁給德誌這樣的小子,要文沒文,要武沒武,純粹是廢物一個。這麽多年來,沒有什麽錢,手頭上總覺得緊巴巴的,沒有照顧好二老不說,還讓他閨女跟著受窮。


    德誌選擇在慈善機構做事,可能是考慮到收入的穩定,雖然不多,但每個月都有點,保證溫飽,應該沒問題。問題是沒有多少錢攢下來。


    還有,德誌想利用在機構工作有著比較自由的時間,將法律本科讀完,參加司法考試。這個想法有些冒險。據說司法考試非常難。


    每年約有三十多萬人報名參加考試,人數還在增加。但是通過率極低,大概隻有三萬人能過關,每年的分數線固定。隻要及格就行,但是,要想達到及格,非常難。司法部總能控製住不少人,就是過不了那個檻。


    德誌參加司法考試還早,因他還沒拿到法律本科文憑,目前正在爭取,起碼要等單科成績全部合格後,才能申請本科文憑。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走不了千裏之遙。


    就是想通過單科考試,也不容易。德誌的記憶力,隨著年齡增長,也在減退,加上結婚生子,養育家庭,處在錯綜複雜的社會、家庭環境裏,多少都受點影響。要想拿本書,好好地擁有一個完整的時間,讀讀書,那簡直是一個夢想,且非常難以實現。


    人在少年時代,無憂無慮,可以博覽群書,但是,人一旦步入青年,便有煩惱;進入中年,更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長不大的活寶。


    這活寶,正是拜嶽父嶽母所賜,交給德誌保管的物件。因是稀世珍寶,千萬保管好,不能磕著碰著,不能讓活寶生氣,更不能打罵活寶,否則,活寶可不是好惹的。活寶就是老婆。因此,聰明的丈夫都怕老婆,這種害怕,實際上是一種智慧。不懂變通,和活寶硬來的結果,最現實也是最殘酷的是,白天沒飯吃,晚上不和你睡。


    這些事,德誌不是沒經曆過,活寶一生氣,立即不做飯,要做,隻做她自己的和孩子的,單單不給德誌做飯吃。活寶說,誰做誰吃。


    他們娘兒倆實在吃不完,剩下來一點,德誌才腆著臉去吃,吃完後還得把全家的碗給洗了。


    白天很快過去,到了晚上,不和德誌睡,倒是折磨死德誌了。


    德誌在外地,長期沒碰過女人,底下的小弟弟需要喂養,誰知道,竟然也給餓著。小弟弟憋得難受,無處尋找活路,這不是活活折磨人麽!


    德誌極盡其能事,好話說盡,又賠不是,又裝孫子,最好,才博得活寶一笑,兩腿張開,讓德誌盡情享用。


    這些話,在嶽父嶽母麵前能告狀嗎?除非德誌吃了雄心豹子膽才傳奇知縣</a>


    嶽母說:“不要著急,慢慢來。錢多也不能浪費,錢少也不要憂慮。隻要不浪費時間,努力了,就行,至於結果如何,我們當然巴不得你們好,如果實在比不上別人,也無所謂。家人和諧,比啥都強。”


    德誌說:“謝謝你們給我你們的女兒,我覺得她還行,不浪費錢,也不追求吃穿,新衣服也喜歡,但不是買貴的,隻要便宜的,且能穿上新潮的,就行。”


    德誌的妻子說:“沒錢多狠啊,到超市或者專賣店,試穿衣服,又不買,人家給了我多少白眼啊。我隻裝作沒看見。反正把好衣服擺出來就是讓人家試的,不試怎麽會買,如果怕別人試穿,幹嘛要擺出來,不如藏在倉庫裏得了。”


    嶽母說:“你也是的,都孩子他媽了,還愛虛榮,衣服隻要穿上得體大方就行,顯得莊重,別穿那些花裏胡哨的衣服,不好看,又不正規,又浪費錢。”


    德誌的妻子說:“媽說得對。我就是忍受不了那種虛榮心的折磨,有了好衣服,心裏總想擁有,就給自己心理暗示,說,沒衣服,沒衣服,打開衣櫃一看,不少衣服,都不合適,不合適。選來選去,還是穿了剛才脫下來的衣服。沒辦法,女人好像天生就是衣服架子,總要掛上一兩件好的裝點門麵,其實,我也不想,可是不得不去做。”


    嶽父說:“買衣服,別買那些帶子多的,須須溜溜的,或者口袋多,不知道要裝多少錢才裝得下似的。真正用得著的口袋就那兩個,最好,別在口袋裏放東西,顯得鼓鼓囊囊的,炫富嗎?”


    德誌說:“沒錯。”


    德誌的嶽父在北京當過兵。喜歡簡單的生活,通過剛才一席話,可見他當初的選擇,隻是軍民一家,和德誌的嶽母結合,相互影響,慢慢地變成了瑣碎起來,也漸漸消失了軍隊的作風,慢慢地和平民一樣了。


    不過,骨子裏還是渴望那種生活,孩子一多,如同小牛,牛欄裏就不太幹淨了。可是,牛很有用,少了牛,槽頭幹淨,沒牛就沒生命,沒有勞動力,就沒有了收成。光圖槽頭幹淨,還是遠遠不夠。


    德誌幫嶽母燒火。


    鄉下人做飯,還是靠柴禾,這些東西,燒起來特別有勁兒,做出來的飯菜格外香。除了棉花杆、芝麻杆還有樹枝,這些東西在德誌嶽父母家隨處可見。加上附近有短鬆崗,其它雜樹也挺多。靠山不愁柴,靠水不愁魚,這裏有柴有魚,的確是個好所在。


    城裏做飯靠煤氣,這些液化氣非常快,用來燒水還可以,但是用來炒菜做米飯,就無能為力了。


    吸引德誌迴到嶽父母家的原因之一就是來體驗一下,農村人的飯食,跟城裏比起來,有格外的風味兒。


    燒火也有學問,把柴擠成一堆,火容易熄滅。德誌開始燒火,沒經驗,火老是熄滅,不停地用吹火筒吹,才有火起來,但沒過多久,灶膛裏的火又熄滅。嶽母說:“等你燒火,我們到晚上都沒飯吃。將柴架起來燒。火要空心,這樣才不會熄滅。人要實心,才會有真朋友。”


    德誌很感謝嶽母這番話,原來,燒火也充滿了哲理。


    德誌不知道他妻子為何不懂這些,他們姊妹四個,相對來說,老四還懂事些,其他幾個都太直率,不知道如何拐彎。這樣容易得罪人。包括德誌,都和得罪差不多的音,不知不覺,就把人給得罪了。


    而德誌的姨妹子,卻是發高帽子的。腰裏別了一圈的高帽子,見了誰都發一頂,吹捧幾句,人家就高興極了,沒有辦不成的事。這些高帽子都不需要去投資,花很多錢去買,而是因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說話得體,不知不覺就進入了設計好的話題。


    麵條、饅頭都不算白,可是吃起來有一股麥香,沒有染色,沒有添加劑、沒有防腐劑、膨化劑,很好。


    德誌到嶽母家,可以完全放心,吃的食物沒問題。有問題的就是水。不夠衛生。


    德誌很想幫他們解決吃水困難,可是,項目的落實需要一定的關係。德誌所去的地方,和省民宗委有著密切的關係。沒有關係,比登天還難。除非自己有錢,拿錢出來給大家解決吃水困難。可惜,德誌沒錢,雖給別人做好事,輪到自己,卻無能為力。對尷尬的理解,大概就在這裏。


    但是,從小教育的方向是,要為大多數人謀福利,不要自私自利,但是,這個方向好像有點問題。自己的溫飽都沒解決,拖著病怏怏的身體,怎樣為別人謀福利呢?


    德誌也隻是借力使力,用別人的錢辦實事,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財力來為大家服務。在山區,在陌生的地方,根本沒有可能照顧家人的需要。對於嶽父母的需要,德誌無法滿足。這在周圍的鄰舍中,嶽父母都沒辦法解釋。


    幫助了那麽多的人,輪到自己,卻沒有辦法,這種情況不知道還要持續到什麽時候。也就是說,機構領導沒有放權給德誌,一個項目,沒有領導的支持,是不可能得到資助的。


    在大方向上,還需要明朗。德誌很清楚,以前和現在所做的項目,在巴東,那裏和省民宗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而德誌的嶽母家,雖說在農村,所說在“三不管”地區,這些漢族地區的邊區,無人顧及,無人關心,交通不便,非常有需要,可是,沒有誰來援助。


    德誌想到這裏,心裏有些不舒服。看著灶膛的火舌舔著鍋底,嶽母在鍋台前忙碌,德誌感到心裏有些酸酸的,兩滴清淚竟不聽話地流了下來。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 , //- .. ,您的最佳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毒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舒並收藏毒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