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網
德誌他們路過宮支書家的時候,餘哥直接跑到宮支書家,德誌心裏很不舒服,餘哥做事怎麽不和同事商量呢,太主觀了吧最新章節!
宮支書在家,昨天他也累了一天,今天在家休息,順便帶帶孫子,他的堂客到坡上做事去了。【ka"..///他家的坡地離他家的房子很近,家裏說話,坡上都聽得到。
他家也遠離公路,山下的汽車喇叭或鳴笛對他們也沒什麽影響。
餘哥說:“宮書記,好久沒見,十分想念!”
宮支//地笑了起來,說:“我又不是你情人,想我幹什麽?”
餘哥說:“瞎說,我哪裏有情人,別敗壞我名聲啊!”
宮支書說:“你還知道名聲啊?我又沒說你有情人,我說我不是你情人,想念我做什麽?你看看,不打自招了吧,你肯定有情人了。”
餘哥說:“沒有,沒有。我長得黑,又老了,又沒錢。人既老又窮,哪個女人願意當我的情人呢?”
宮支書說:“有倒貼錢的富婆啊。”
他倆有一句沒一句地瞎扯,德誌不插嘴,隻覺得餘哥的言語,根本不像基督徒。但是,德誌自己也不好反駁,難怪宮支書對信仰十分反感呢。
村裏的確有不少信主的,可是,他們有病不吃藥,不打針,不看醫生,隻是憑著信心禱告。對人是這樣,對家畜也是這樣,結果有的就耽誤了治療,造成終生的遺憾。還有,在家裏掛了十字架的錦旗,天天去拜,出門拜一次,進門拜一次,卻總和鄰居吵架,罵人,偷東西,很是讓人頭痛。
他們的組織上麵有高一級的領導過來,平信徒管吃管喝管住,走的時候,他們還拿平信徒家裏的臘肉或者其他東西。不看《聖經》,而是拿著上麵來人送的手抄本,禱告也不是按照《聖經》上麵說的來禱告,而是將他們篡改的禱告詞拿來教平信徒禱告。
他們來了,平信徒就要遭殃了。貼錢貼物不說,還被教唆著不聽村幹部的話,這個讓宮支書、賈次山和賈新意頭痛不已。
德誌明白這些事之後,也慢慢體會到宮支書的心情。可是,德誌也隱隱感到,村裏有異端,那正規的宗教在哪裏呢?像餘哥這樣的信徒讓宮支書怎樣看呢?
這個問題不是小問題,而是關乎正確宗教崇拜的問題。宮支書也是有信仰的,他信的馬克思主義,雖說他也不認識馬克思,可是他就是信沒有神,信物質,信現實的東西,眼見的東西。
在這一點上,德誌清楚,基金會在村裏實施項目,是真實的,是可見的,是實實在在的,所以,宮支書即便不承認信仰,也得承認他們實際得到的好處。
餘哥其實想緩和氣氛,想和村幹部打成一片,但是,他的作法,隻會讓村幹部小看,覺得這樣做實際上在否定自己的信仰,而是承認了村幹的馬克思主義。
餘哥沒有站穩自己的立場,結果被宮支書拉過去,而這邊又說自己是基督徒,在這樣的矛盾處境中,艱難度日,其實也很可憐。
餘哥說:“馬上要驗收了,我來,是想看看村裏的項目進展咋樣,看能不能交卷?合不合格?”
宮支書說:“沒問題,合格合格。我說行,一定行。您就放心吧。”
餘哥說:“您辦事我放心啊。”
德誌很熟悉這句話,好像在哪兒聽說過,或者在哪兒看到過。
德誌說:“宮支書,大水池裏麵清洗過了沒有?”
宮支書說:“還沒有。”
德誌問:“那您打算什麽時候洗呢?”
宮支書說:“現在大家都在用水了,我想等驗收前再洗。現在洗,肯定影響大家正常吃水。”
“水池建好後,洗過沒有?”餘哥問道。
宮支書說:“來不及洗,大家都迫切需要水,就直接用 德誌說:“那也太不衛生了吧。”
宮支書說:“沒關係。我們開會說了這事,先不要喝這水,用來洗可以,等過一段時間穩定後,水幹淨了,再喝。喝,也是燒開了才喝。冬天可以直接喝冷水。”
餘哥問:“為什麽冬天可以喝涼水?”
宮支書說:“我們都是這麽過來的啊。祖祖輩輩都喝,不是我們這一代才開始喝的。”
德誌心想,冬天可能氣溫低,蟲子都凍死了,細菌也少,喝涼水沒問題。這裏的水,是真的山泉水,從石頭縫兒裏出來的,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次多少層的過濾,肯定幹淨。倒是德誌所在的家鄉城市,人太多了,吃江河裏的水,放了消毒粉,就不知道消毒得徹不徹底,就送給千家萬戶飲用,那裏的水才不安全、不衛生呢。
德誌慶幸自己這些年在山區度過,可以減少水的毒害,起碼可以喝到比較純淨水。另外,空氣也新鮮,起碼沒有受到汙染。德誌挺感恩,雖然也有苦悶,不知道下一刻自己的命運會否發生改變。但是目前,現實一點,中國還是講關係的國度。
德誌的苦悶,不僅體現在這方麵,更重要的是,讀書無用論的盛行。特別是在這個機構,表現尤為明顯。不知道啊,不知道,領導的心思怎麽了,到底想讓下屬怎麽辦,是追求進步還是追求頹廢?
追求進步,機構就有希望;追求頹廢,機構的死期不遠。
德誌不是正規大學的學生,在高考的時候失利,以後的命運就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德誌也慶幸早點進入社會,這樣的帶來的好處,比較其他的好處來,要好得多。戰爭是在戰爭中學到的,在課堂上,永遠不可能學會戰爭。紙上談兵的故事,結局是犧牲很多熱血男兒。
德誌提出,既然餘哥來了,就去水池處看一看,這個項目的主要部分就是水池和水管,水管埋在土裏看不見,能見的就是水池,如果水池修建的不好,那就證明這個項目是不完美的,或者說是失敗的。
餘哥接納了德誌的說法,剛好,宮支書也想帶著孫子去轉轉,這小家夥很不老實。據宮夫人介紹,他們去坡上種地的時候,擔心小家夥從坡上滾下來,就不帶他到坡上去,而是把他像小狗那樣栓在桌子腿上,小家夥跑不遠,在屋裏轉來轉去,就是出不了屋子。這樣做的好處,可以保證小家夥的人身安全。
其實,在宮支書家院壩下麵,就又是陡坡了,萬一從那陡坡滾下去,也是非常危險的。
宮支書的大兒子和兒媳婦都要上班,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家,應該很放心。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視為珍寶。
三人帶著個孩子來到水池。底下的閘閥是鑄鐵的,餘哥看了直皺眉,問:“怎麽用鑄鐵的閘閥呢?”
宮支書說:“是常劍站長拿來的,還挺貴。”
德誌明白了,常劍拿著水廠的舊配件,賣給了村裏,從中撈一筆,真是雁過拔毛啊。現在的閘閥都是塑膠的,鑄鐵的閘閥因為好生鏽,早就淘汰不用了。
餘哥說:“常劍站長也真是的,拿淘汰的東西來。”
宮支書說:“是你答應的。”
餘哥說:“是嗎?”
宮支書說:“是啊,有一迴,常劍在我家吃飯,你也在場。姚先生沒來,你表態的啊。”
餘哥拍了拍腦袋,扭了扭身體,說:“是嗎?我怎麽一點印象都沒有了呢?”德誌心想,你裝吧,裝下去,隻要不怕良心受到譴責,不擔心捐款人找你麻煩,就繼續裝下去吧。
水池上麵沒有建攔水壩。
餘哥說:“按照捐款人的要求,應該建攔水壩的,下雨的汙水就不會流進水池了,不做的話,水池裏的水肯定要受到汙染。這個肯定不符合要求。”
宮支書說:“我去安排。”
德誌問:“什麽時候能做好呢?”
宮支書說:“這個不好說,我盡量安排吧。”
餘哥也不好再說什麽,再說就沒意思了。這個項目從開始到現在,他們都是被動的,最大的根源在於前後兩個項目操作手法不一。
第一年在大坪村和白泉寺村實施項目,錢歸縣民委管,基金會工作人員隻監督,不插手,至於錢怎麽用,還是一抹黑。
第二個項目,情況逆轉,錢歸工作人員管,這是個敏感問題,錢到不了村裏,隻有物資,現在動不動都要用錢,自己手裏沒有,還是不方便。上次鬧過一次,村裏也知道了基金會的製度嚴格,至少對外是比較嚴格的,領教了尹懋的不好惹,就沒打算再想基金會的錢。
倒是還有物資在倉庫裏,可以想辦法變點錢,但是又怕群眾舉報,這個左右為難。因此,宮支書就放權給賈新意,讓他見機行事。
還有,德誌曾多次給宮支書說過,要求在水池表麵覆蓋土壤,然後可以種植一些南瓜等植物,用來保護水池,避免太陽的曝曬,以及冰凍,這樣做,可以讓水池裏的水更好喝。但是,宮支書還是遲遲未動,原因還是在於沒有錢,村裏的賬上沒有錢,有一點錢也想辦法分了。
宮支書的小兒子當兵,上軍校,提幹,都需要花大量的錢,賈次山的兒子離婚了,媳婦也拿走了許多錢,賈新意的兒子結婚了,更需要錢,錢不咬手,個個都想要。集體瘦了,個人卻肥了。真正要用錢,辦集體的事的時候,卻無錢可用,幹著急,傻了眼。
宮支書說:“現在離開錢難辦事。我盡量想辦法吧。”
三人站在水池上麵,也不是個辦法,宮支書的孫子正在掙脫他的手,想到別處玩。德誌看到這個情況,說:“我們迴去吧。”
宮支書說:“本來想留你們在家吃頓便飯的,可我堂客不在家。隻有等下次餘先生來了再說了。”
餘哥說:“謝謝宮書記!我看情況再決定什麽時候離開白虎坡村。”
倆人告辭宮支書,下坡去,開啟摩托車,走了。宮支書帶著他孫子去找孩子的奶奶去了。
迴到住點,德誌準備做晚飯,餘哥說:“我來吧。”
大家對德誌取得共識,都認為德誌做飯不是一般難吃,是非常難吃,幹脆將洗碗的活兒交給他來做。
德誌也樂意幹洗碗的活兒。
晚飯後,德誌洗碗,剛寫了日記,準備整理工作筆記的時候,德誌的妻子打電話來,說:“孩子燒得厲害,她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 , //- .. ,您的最佳選擇!
德誌他們路過宮支書家的時候,餘哥直接跑到宮支書家,德誌心裏很不舒服,餘哥做事怎麽不和同事商量呢,太主觀了吧最新章節!
宮支書在家,昨天他也累了一天,今天在家休息,順便帶帶孫子,他的堂客到坡上做事去了。【ka"..///他家的坡地離他家的房子很近,家裏說話,坡上都聽得到。
他家也遠離公路,山下的汽車喇叭或鳴笛對他們也沒什麽影響。
餘哥說:“宮書記,好久沒見,十分想念!”
宮支//地笑了起來,說:“我又不是你情人,想我幹什麽?”
餘哥說:“瞎說,我哪裏有情人,別敗壞我名聲啊!”
宮支書說:“你還知道名聲啊?我又沒說你有情人,我說我不是你情人,想念我做什麽?你看看,不打自招了吧,你肯定有情人了。”
餘哥說:“沒有,沒有。我長得黑,又老了,又沒錢。人既老又窮,哪個女人願意當我的情人呢?”
宮支書說:“有倒貼錢的富婆啊。”
他倆有一句沒一句地瞎扯,德誌不插嘴,隻覺得餘哥的言語,根本不像基督徒。但是,德誌自己也不好反駁,難怪宮支書對信仰十分反感呢。
村裏的確有不少信主的,可是,他們有病不吃藥,不打針,不看醫生,隻是憑著信心禱告。對人是這樣,對家畜也是這樣,結果有的就耽誤了治療,造成終生的遺憾。還有,在家裏掛了十字架的錦旗,天天去拜,出門拜一次,進門拜一次,卻總和鄰居吵架,罵人,偷東西,很是讓人頭痛。
他們的組織上麵有高一級的領導過來,平信徒管吃管喝管住,走的時候,他們還拿平信徒家裏的臘肉或者其他東西。不看《聖經》,而是拿著上麵來人送的手抄本,禱告也不是按照《聖經》上麵說的來禱告,而是將他們篡改的禱告詞拿來教平信徒禱告。
他們來了,平信徒就要遭殃了。貼錢貼物不說,還被教唆著不聽村幹部的話,這個讓宮支書、賈次山和賈新意頭痛不已。
德誌明白這些事之後,也慢慢體會到宮支書的心情。可是,德誌也隱隱感到,村裏有異端,那正規的宗教在哪裏呢?像餘哥這樣的信徒讓宮支書怎樣看呢?
這個問題不是小問題,而是關乎正確宗教崇拜的問題。宮支書也是有信仰的,他信的馬克思主義,雖說他也不認識馬克思,可是他就是信沒有神,信物質,信現實的東西,眼見的東西。
在這一點上,德誌清楚,基金會在村裏實施項目,是真實的,是可見的,是實實在在的,所以,宮支書即便不承認信仰,也得承認他們實際得到的好處。
餘哥其實想緩和氣氛,想和村幹部打成一片,但是,他的作法,隻會讓村幹部小看,覺得這樣做實際上在否定自己的信仰,而是承認了村幹的馬克思主義。
餘哥沒有站穩自己的立場,結果被宮支書拉過去,而這邊又說自己是基督徒,在這樣的矛盾處境中,艱難度日,其實也很可憐。
餘哥說:“馬上要驗收了,我來,是想看看村裏的項目進展咋樣,看能不能交卷?合不合格?”
宮支書說:“沒問題,合格合格。我說行,一定行。您就放心吧。”
餘哥說:“您辦事我放心啊。”
德誌很熟悉這句話,好像在哪兒聽說過,或者在哪兒看到過。
德誌說:“宮支書,大水池裏麵清洗過了沒有?”
宮支書說:“還沒有。”
德誌問:“那您打算什麽時候洗呢?”
宮支書說:“現在大家都在用水了,我想等驗收前再洗。現在洗,肯定影響大家正常吃水。”
“水池建好後,洗過沒有?”餘哥問道。
宮支書說:“來不及洗,大家都迫切需要水,就直接用 德誌說:“那也太不衛生了吧。”
宮支書說:“沒關係。我們開會說了這事,先不要喝這水,用來洗可以,等過一段時間穩定後,水幹淨了,再喝。喝,也是燒開了才喝。冬天可以直接喝冷水。”
餘哥問:“為什麽冬天可以喝涼水?”
宮支書說:“我們都是這麽過來的啊。祖祖輩輩都喝,不是我們這一代才開始喝的。”
德誌心想,冬天可能氣溫低,蟲子都凍死了,細菌也少,喝涼水沒問題。這裏的水,是真的山泉水,從石頭縫兒裏出來的,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次多少層的過濾,肯定幹淨。倒是德誌所在的家鄉城市,人太多了,吃江河裏的水,放了消毒粉,就不知道消毒得徹不徹底,就送給千家萬戶飲用,那裏的水才不安全、不衛生呢。
德誌慶幸自己這些年在山區度過,可以減少水的毒害,起碼可以喝到比較純淨水。另外,空氣也新鮮,起碼沒有受到汙染。德誌挺感恩,雖然也有苦悶,不知道下一刻自己的命運會否發生改變。但是目前,現實一點,中國還是講關係的國度。
德誌的苦悶,不僅體現在這方麵,更重要的是,讀書無用論的盛行。特別是在這個機構,表現尤為明顯。不知道啊,不知道,領導的心思怎麽了,到底想讓下屬怎麽辦,是追求進步還是追求頹廢?
追求進步,機構就有希望;追求頹廢,機構的死期不遠。
德誌不是正規大學的學生,在高考的時候失利,以後的命運就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德誌也慶幸早點進入社會,這樣的帶來的好處,比較其他的好處來,要好得多。戰爭是在戰爭中學到的,在課堂上,永遠不可能學會戰爭。紙上談兵的故事,結局是犧牲很多熱血男兒。
德誌提出,既然餘哥來了,就去水池處看一看,這個項目的主要部分就是水池和水管,水管埋在土裏看不見,能見的就是水池,如果水池修建的不好,那就證明這個項目是不完美的,或者說是失敗的。
餘哥接納了德誌的說法,剛好,宮支書也想帶著孫子去轉轉,這小家夥很不老實。據宮夫人介紹,他們去坡上種地的時候,擔心小家夥從坡上滾下來,就不帶他到坡上去,而是把他像小狗那樣栓在桌子腿上,小家夥跑不遠,在屋裏轉來轉去,就是出不了屋子。這樣做的好處,可以保證小家夥的人身安全。
其實,在宮支書家院壩下麵,就又是陡坡了,萬一從那陡坡滾下去,也是非常危險的。
宮支書的大兒子和兒媳婦都要上班,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家,應該很放心。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視為珍寶。
三人帶著個孩子來到水池。底下的閘閥是鑄鐵的,餘哥看了直皺眉,問:“怎麽用鑄鐵的閘閥呢?”
宮支書說:“是常劍站長拿來的,還挺貴。”
德誌明白了,常劍拿著水廠的舊配件,賣給了村裏,從中撈一筆,真是雁過拔毛啊。現在的閘閥都是塑膠的,鑄鐵的閘閥因為好生鏽,早就淘汰不用了。
餘哥說:“常劍站長也真是的,拿淘汰的東西來。”
宮支書說:“是你答應的。”
餘哥說:“是嗎?”
宮支書說:“是啊,有一迴,常劍在我家吃飯,你也在場。姚先生沒來,你表態的啊。”
餘哥拍了拍腦袋,扭了扭身體,說:“是嗎?我怎麽一點印象都沒有了呢?”德誌心想,你裝吧,裝下去,隻要不怕良心受到譴責,不擔心捐款人找你麻煩,就繼續裝下去吧。
水池上麵沒有建攔水壩。
餘哥說:“按照捐款人的要求,應該建攔水壩的,下雨的汙水就不會流進水池了,不做的話,水池裏的水肯定要受到汙染。這個肯定不符合要求。”
宮支書說:“我去安排。”
德誌問:“什麽時候能做好呢?”
宮支書說:“這個不好說,我盡量安排吧。”
餘哥也不好再說什麽,再說就沒意思了。這個項目從開始到現在,他們都是被動的,最大的根源在於前後兩個項目操作手法不一。
第一年在大坪村和白泉寺村實施項目,錢歸縣民委管,基金會工作人員隻監督,不插手,至於錢怎麽用,還是一抹黑。
第二個項目,情況逆轉,錢歸工作人員管,這是個敏感問題,錢到不了村裏,隻有物資,現在動不動都要用錢,自己手裏沒有,還是不方便。上次鬧過一次,村裏也知道了基金會的製度嚴格,至少對外是比較嚴格的,領教了尹懋的不好惹,就沒打算再想基金會的錢。
倒是還有物資在倉庫裏,可以想辦法變點錢,但是又怕群眾舉報,這個左右為難。因此,宮支書就放權給賈新意,讓他見機行事。
還有,德誌曾多次給宮支書說過,要求在水池表麵覆蓋土壤,然後可以種植一些南瓜等植物,用來保護水池,避免太陽的曝曬,以及冰凍,這樣做,可以讓水池裏的水更好喝。但是,宮支書還是遲遲未動,原因還是在於沒有錢,村裏的賬上沒有錢,有一點錢也想辦法分了。
宮支書的小兒子當兵,上軍校,提幹,都需要花大量的錢,賈次山的兒子離婚了,媳婦也拿走了許多錢,賈新意的兒子結婚了,更需要錢,錢不咬手,個個都想要。集體瘦了,個人卻肥了。真正要用錢,辦集體的事的時候,卻無錢可用,幹著急,傻了眼。
宮支書說:“現在離開錢難辦事。我盡量想辦法吧。”
三人站在水池上麵,也不是個辦法,宮支書的孫子正在掙脫他的手,想到別處玩。德誌看到這個情況,說:“我們迴去吧。”
宮支書說:“本來想留你們在家吃頓便飯的,可我堂客不在家。隻有等下次餘先生來了再說了。”
餘哥說:“謝謝宮書記!我看情況再決定什麽時候離開白虎坡村。”
倆人告辭宮支書,下坡去,開啟摩托車,走了。宮支書帶著他孫子去找孩子的奶奶去了。
迴到住點,德誌準備做晚飯,餘哥說:“我來吧。”
大家對德誌取得共識,都認為德誌做飯不是一般難吃,是非常難吃,幹脆將洗碗的活兒交給他來做。
德誌也樂意幹洗碗的活兒。
晚飯後,德誌洗碗,剛寫了日記,準備整理工作筆記的時候,德誌的妻子打電話來,說:“孩子燒得厲害,她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 , //- .. ,您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