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這啥玩意啊?”
歎息搖頭,許夏基本可以確定一件事。
那就是發影評的人肯定沒看過潛行電影,估計是全憑想象寫下的影評。
開頭表明的身份,應該也是編的,隻為增加點權威感。
為了蹭熱度,對方這般明目張膽地黑潛行電影,還真是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如若不然,影評裏是絕對不會說什麽潛行電影的五感受空間限製,無法看清遠處的物體。而傳統電影卻能通過鏡頭特寫來實現。
對於這個問題,明明通過給觀影人添加遠視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影評中還提到了畫外空間。說潛行電影無法實現畫外空間的效果,而傳統電影能利用鏡頭切換等拍攝技巧實現。
同樣的道理,給觀影人添加透視能力不就解決了?
除此之外,影評裏還寫到傳統電影能省略部分空間發生的事情,下一秒跳轉場景,這是對劇情把控的張力。而潛行電影做不到,全程需要跟著主角走,很無聊。
誰說做不到的?!潛行電影不是有場景轉移嗎?這種張力同樣也可以有。
視點問題,傳統電影能在人物視點與客觀視點之間切換。而潛行電影不行,它必須是單一視點,至始至終的人物視點。
這是誰規定的?
《異世界插曲》裏全是客觀視點和偽人物視點。客觀視點,相當於旁觀者或是上帝的視角。
至於偽人物視點,為何會有個“偽”字?
原因是觀影人在觀看潛行電影時會收到劇情提示,和電影人物同時看向某個方向,獲取相同的視覺信息。
不過,由於是觀影人自己的主動行為,且視點依舊是自己的視點,故而稱之為偽人物視點。
誠然,潛行電影的視點問題確實很難做到傳統電影那般自由靈活,但仍能很好的得到處理。
信息配比的問題,傳統電影能很好地處理一些觀眾已知或是未知的信息,形成懸念。而潛行電影的話,人在現場,不就把所有信息的暴露了?無法製造懸念。
這完全能通過環境光線設置,還有各種各樣的手段來實現,怎麽不能製造懸念?
影評的末尾這樣寫到,既然進入了電影世界,卻隻能當個看客,無法幹涉劇情,相當無聊。
電影本就是向觀眾講述一個故事,若想去幹涉劇情,麻煩你去玩smo好不好?
更何況,觀眾看傳統電影時,本身也是看客,為何又要幹涉劇情?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影評裏頭還反複強調,潛行電影隻是追求真實感,無法像傳統電影那般展現敘述故事的藝術。
對!潛行電影的真實感確實比傳統電影強,可身處其中的觀影人沒必要也去追求真實。
要知道,觀眾將意識潛入虛擬世界中觀看電影,在裏麵必然能做到現實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觀影人既是看客,也是上帝,這一點也不荒謬。
隻要能讓觀眾接收到電影劇情,賦予什麽樣的能力都不為過。相信,觀眾同樣也對那些能力感到新奇、刺激。
這也是潛行電影能向觀影人完整地展現故事的前提條件之一。
*
看完那篇影評,許夏心裏頭誕生了好多想吐槽的話。
關掉影評,他旋即登陸了自己的帳號,準備也寫條長評。
作為影迷,他肯定有這個知名評分網站的帳號,還發過不少獲讚眾多的影評,算是有點小名氣吧。
“好久沒寫影評了,不知道水準下降了沒?”
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裏,許夏還真是忙得不行,都沒什麽時間去電影院看新電影,發新影評。
開始給潛行版《異世界插曲》寫影評,他自然是毫不客氣地反駁那篇黑影評,就上麵的許多問題,一一給出解答。
解答完畢,許夏仍沒有停下,而是繼續分析——
潛行電影憑借自身的新觀影模式,還有觀眾們對它的新奇感,令《異世界插曲》一舉拿下這麽高的票房。
這是好事!說明我們都承認它有這樣的魅力。
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潛行電影確實有一些地方不如傳統電影,好些拍攝手法無法在它身上得到應用。
即便如此,那又如何?
君不見電影剛誕生之時,難道就有各種各樣的蒙太奇拍攝或剪輯手法了?
沒有!
那些藝術表現形式是無數電影人嘔心瀝血、靈光一現才被拍攝出來的,是傳統電影經過多年的發展、累積無數經驗的成果。
因此,潛行電影不過是剛出生的嬰兒,自然是比不上發展了多年的傳統電影。
就好比蒸汽時代剛發明的電。在滿是以蒸汽為動力的年代裏,電一開始根本就做不了什麽,可又有多少人能想到未來是電的時代。
正是如此,未來是否是潛行電影大放異彩的時代?
那就需要各位電影人士共同去發展,開創各種隻有潛行電影才能實現的藝術表現形式,來擴充潛行電影的內涵。
寫到這裏,許夏本想就這樣發出去的。
可想起個別發出狂言說潛行電影毀滅傳統電影的影評,他覺得應該再多寫一些。
於是,他就在長評後麵繼續寫到——
至於你們說的什麽潛行電影強勢出世,傳統電影岌岌可危,甚至說傳統電影將走向末路。
本人想再囉嗦幾句。
雖然潛行電影對傳統電影有一定的衝擊,但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傳統電影才不會消失!
就好比舞台劇和電影,電影打破了時空的限製,和舞台劇相比有很多好處,可舞台劇消失了嗎?
沒有!
兩者已經是不同的藝術了。
同理,潛行電影是觀眾的藝術,傳統電影是導演的藝術,也可能當作是兩種藝術。
而且,潛行電影固然真實度高,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去觀看,它的限製比傳統電影還要多。
故而,有些觀眾無法觀看潛行電影,說不得會更傾向於傳統電影。屆時,傳統電影會有自己的市場。
綜上所述,這兩種電影最終定能相安無事,保留下來。
未來一定是這樣的:在電影院門口的你們看著傳統版和潛行版的電影,愁眉苦臉地思考要看那種為好。
寫完,許夏滿意地點點頭,隨手一點,長評發了出去。
日後,他因各種繁忙的事務,再也沒上過那個網站。
殊不知,這條洋洋灑灑的長評被無數人點讚,猛地竄到了最佳長評的第一位,迴複評論更是多達上萬條。
可見,眾人還是很讚同許夏的說法的,也看好和期待潛行電影的未來發展。
歎息搖頭,許夏基本可以確定一件事。
那就是發影評的人肯定沒看過潛行電影,估計是全憑想象寫下的影評。
開頭表明的身份,應該也是編的,隻為增加點權威感。
為了蹭熱度,對方這般明目張膽地黑潛行電影,還真是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如若不然,影評裏是絕對不會說什麽潛行電影的五感受空間限製,無法看清遠處的物體。而傳統電影卻能通過鏡頭特寫來實現。
對於這個問題,明明通過給觀影人添加遠視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影評中還提到了畫外空間。說潛行電影無法實現畫外空間的效果,而傳統電影能利用鏡頭切換等拍攝技巧實現。
同樣的道理,給觀影人添加透視能力不就解決了?
除此之外,影評裏還寫到傳統電影能省略部分空間發生的事情,下一秒跳轉場景,這是對劇情把控的張力。而潛行電影做不到,全程需要跟著主角走,很無聊。
誰說做不到的?!潛行電影不是有場景轉移嗎?這種張力同樣也可以有。
視點問題,傳統電影能在人物視點與客觀視點之間切換。而潛行電影不行,它必須是單一視點,至始至終的人物視點。
這是誰規定的?
《異世界插曲》裏全是客觀視點和偽人物視點。客觀視點,相當於旁觀者或是上帝的視角。
至於偽人物視點,為何會有個“偽”字?
原因是觀影人在觀看潛行電影時會收到劇情提示,和電影人物同時看向某個方向,獲取相同的視覺信息。
不過,由於是觀影人自己的主動行為,且視點依舊是自己的視點,故而稱之為偽人物視點。
誠然,潛行電影的視點問題確實很難做到傳統電影那般自由靈活,但仍能很好的得到處理。
信息配比的問題,傳統電影能很好地處理一些觀眾已知或是未知的信息,形成懸念。而潛行電影的話,人在現場,不就把所有信息的暴露了?無法製造懸念。
這完全能通過環境光線設置,還有各種各樣的手段來實現,怎麽不能製造懸念?
影評的末尾這樣寫到,既然進入了電影世界,卻隻能當個看客,無法幹涉劇情,相當無聊。
電影本就是向觀眾講述一個故事,若想去幹涉劇情,麻煩你去玩smo好不好?
更何況,觀眾看傳統電影時,本身也是看客,為何又要幹涉劇情?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影評裏頭還反複強調,潛行電影隻是追求真實感,無法像傳統電影那般展現敘述故事的藝術。
對!潛行電影的真實感確實比傳統電影強,可身處其中的觀影人沒必要也去追求真實。
要知道,觀眾將意識潛入虛擬世界中觀看電影,在裏麵必然能做到現實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觀影人既是看客,也是上帝,這一點也不荒謬。
隻要能讓觀眾接收到電影劇情,賦予什麽樣的能力都不為過。相信,觀眾同樣也對那些能力感到新奇、刺激。
這也是潛行電影能向觀影人完整地展現故事的前提條件之一。
*
看完那篇影評,許夏心裏頭誕生了好多想吐槽的話。
關掉影評,他旋即登陸了自己的帳號,準備也寫條長評。
作為影迷,他肯定有這個知名評分網站的帳號,還發過不少獲讚眾多的影評,算是有點小名氣吧。
“好久沒寫影評了,不知道水準下降了沒?”
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裏,許夏還真是忙得不行,都沒什麽時間去電影院看新電影,發新影評。
開始給潛行版《異世界插曲》寫影評,他自然是毫不客氣地反駁那篇黑影評,就上麵的許多問題,一一給出解答。
解答完畢,許夏仍沒有停下,而是繼續分析——
潛行電影憑借自身的新觀影模式,還有觀眾們對它的新奇感,令《異世界插曲》一舉拿下這麽高的票房。
這是好事!說明我們都承認它有這樣的魅力。
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潛行電影確實有一些地方不如傳統電影,好些拍攝手法無法在它身上得到應用。
即便如此,那又如何?
君不見電影剛誕生之時,難道就有各種各樣的蒙太奇拍攝或剪輯手法了?
沒有!
那些藝術表現形式是無數電影人嘔心瀝血、靈光一現才被拍攝出來的,是傳統電影經過多年的發展、累積無數經驗的成果。
因此,潛行電影不過是剛出生的嬰兒,自然是比不上發展了多年的傳統電影。
就好比蒸汽時代剛發明的電。在滿是以蒸汽為動力的年代裏,電一開始根本就做不了什麽,可又有多少人能想到未來是電的時代。
正是如此,未來是否是潛行電影大放異彩的時代?
那就需要各位電影人士共同去發展,開創各種隻有潛行電影才能實現的藝術表現形式,來擴充潛行電影的內涵。
寫到這裏,許夏本想就這樣發出去的。
可想起個別發出狂言說潛行電影毀滅傳統電影的影評,他覺得應該再多寫一些。
於是,他就在長評後麵繼續寫到——
至於你們說的什麽潛行電影強勢出世,傳統電影岌岌可危,甚至說傳統電影將走向末路。
本人想再囉嗦幾句。
雖然潛行電影對傳統電影有一定的衝擊,但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傳統電影才不會消失!
就好比舞台劇和電影,電影打破了時空的限製,和舞台劇相比有很多好處,可舞台劇消失了嗎?
沒有!
兩者已經是不同的藝術了。
同理,潛行電影是觀眾的藝術,傳統電影是導演的藝術,也可能當作是兩種藝術。
而且,潛行電影固然真實度高,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去觀看,它的限製比傳統電影還要多。
故而,有些觀眾無法觀看潛行電影,說不得會更傾向於傳統電影。屆時,傳統電影會有自己的市場。
綜上所述,這兩種電影最終定能相安無事,保留下來。
未來一定是這樣的:在電影院門口的你們看著傳統版和潛行版的電影,愁眉苦臉地思考要看那種為好。
寫完,許夏滿意地點點頭,隨手一點,長評發了出去。
日後,他因各種繁忙的事務,再也沒上過那個網站。
殊不知,這條洋洋灑灑的長評被無數人點讚,猛地竄到了最佳長評的第一位,迴複評論更是多達上萬條。
可見,眾人還是很讚同許夏的說法的,也看好和期待潛行電影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