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奴才,滾開!”小燕子一巴掌扇在金鎖的臉上,又狠狠地踹了她一腳。金鎖倒在地上,疼痛讓她幾乎無法唿吸,但她還是掙紮著想要爬起來。


    “金鎖……”紫薇大怒,她撿起之前拍向小燕子的磚塊,用盡全身的力氣拍了過去。小燕子側身一閃,躲過了磚塊,同時一腳踹在紫薇的胸口,然後壓住她的頭,用金釵再次穿刺。


    金鎖忍著疼痛,撲上去拉扯小燕子,她的聲音已經嘶啞,但依舊大聲唿喊:“還珠格格殺人啦,快來人啊……”


    “紫薇!”爾康看到這一幕,心痛得難以忍受。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他還懷著尚公主的美夢,紫薇可是真正的皇室血脈,就算皇上再生氣,也不可能真的拋棄她。看到紫薇即將喪命,爾康手足無措,急忙抽出藏在靴子裏以防不測的飛刀。他的手一揮,飛刀疾射而出,狠狠地紮進了小燕子的胸口。


    “啊!”小燕子慘叫一聲,她的身體癱倒在紫薇的身上,鮮血染紅了地麵。金鎖和紫薇趁機反擊,她們用盡全身的力氣,想要掙脫這絕望的困境。


    “小燕子……”永琪的雙目赤紅,他怒視著爾康,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絕望,“你敢傷害小燕子,我殺了你!”說完,他一拳揮向爾康,兩人頓時陷入了激烈的搏鬥中。


    爾康不甘示弱,也揮拳還擊。他冷笑道:“永琪,你還把自己當尊貴的五阿哥嗎?想殺我,沒那麽容易。”爾康使出連環拳,每一拳都帶著狠厲的風聲。而爾泰則掃出連環腿,左右夾擊永琪,三人戰得難解難分。


    永琪身手矯健,他避開了兩人的夾擊,以一敵二,與爾康、爾泰戰在了一起。牢房裏,男女主角們自相殘殺,慘叫聲、廝打聲、咒罵聲連綿不絕,仿佛要將這個小小的空間撕裂。


    等到乾隆聽到獄卒的稟報匆匆趕來時,主角團已經死傷慘重。爾泰重傷不治身亡,他的身體靜靜地躺在地上,仿佛已經失去了所有的生命力。小燕子先是被磚塊擊中,後來被飛刀傷了神經,導致下半身癱瘓,她躺在血泊中,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不甘。


    紫薇被小燕子用金釵紮得滿臉是血,她的臉上留下了如同細蜈蚣般的疤痕,那疤痕仿佛是她心中永遠的痛。雖然有良藥醫治,但紫薇知道,她再也無法迴到那個端莊溫柔的自己了。


    永琪的右手廢了,他再也不能執筆揮劍,徹底成了廢人。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痛苦,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希望。爾康也傷痕累累,雖然沒有致殘,但壽命卻大大縮短,他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無奈。


    在這場自相殘殺的鬧劇中,主角團各有慘狀,幾乎全軍覆沒。隻有忠心耿耿的金鎖,完好無損地活了下來,她的眼中閃爍著淚光,卻不知道該為誰而哭。


    乾隆看到這一幕,又氣又怒,他的心中充滿了震驚和悲痛。天啊,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他原本打算重懲小燕子等人,但看到兒女們如此慘狀,最終還是從輕發落了。


    乾隆聽從了李清歌的建議,決定遵循《還珠格格》原有的故事線,將紫薇與小燕子的身份對調。他下旨,將還珠格格夏紫薇指婚給爾康,並抬爾康入滿洲鑲藍旗。這份抬旗的榮耀,隻給了額駙爾康,福家的其他人,仍然是包衣身份。


    緊接著,乾隆又下了第二道旨意,封五阿哥永琪為貝子,封號為“榮”,即日起遷出皇宮,另開府第,並將宮女夏小燕子賜給榮貝子為侍妾。就這樣,《還珠格格》中的兩對男女主角,最終還是在一起了,然而,原本的天作之合,卻變成了兩對怨侶。


    下半身癱瘓,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是沉重的打擊,更何況是整天闖禍的小燕子。當小燕子意識到自己再也不能動彈時,她幾乎要瘋了。在貝子府中,她大唿小叫,把能砸的東西都砸了,大聲咒罵紫薇、爾康等人,就連永琪也被她罵了個狗血淋頭。


    永琪所愛的,是那個無拘無束、明豔活潑的小燕子,而不是這個內心扭曲、極端暴戾的瘋婦。起初,永琪還能包容一二,但時間久了,他也無法忍受,於是派人將小燕子囚在柴房裏,每天隻送兩餐飯,任由她自生自滅。


    小燕子唿天天不應,徹底崩潰了。她躺在柴房的角落裏,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悔恨。她想起自己曾經的快樂時光,那些和紫薇、爾康、爾泰一起度過的日子,仿佛就像是一場夢。如今,夢醒了,她卻發現自己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在《還珠格格》劇中,小燕子有一個武功高強的哥哥蕭劍。他與乾隆有血海深仇,加入了反清複明的組織,多年來一直在尋找刺殺乾隆的機會。然而,李清歌的穿越引發了蝴蝶效應,導致許多故事線發生了變化。


    原本的反清複明組織,在大炎王朝這個豐衣足食、人人平等的社會裏逐漸消失。除了極少數極端仇視清廷的人外,其餘的人都成為了大炎王朝的合法公民。蕭劍為此事焦頭爛額,他努力想要穩住組織的頹勢,但結果卻是越努力越衰敗,退出的人越來越多。


    最後,組織裏隻剩下寥寥數人,已經不成氣候了。因為被這件事牽製住了精力,蕭劍無暇尋找妹妹的下落,更不知道小燕子遭遇了什麽。沒有蕭劍的幫助,又失去了永琪的愛,小燕子這次真的是唿天天不應了。


    此刻的小燕子欲哭無淚,後悔莫及。她想起自己當初為什麽要去搶紫薇的身份,為什麽要卷入後宮的是非權力圈中。如果當初說出真相,讓紫薇成為真正的格格,念及結拜之情和冒險送信之恩,皇上也一定會賞賜自己的。即使沒有其他的賞賜,在大雜院裏生活,陪著柳青、柳紅賣藝,自由自在地闖蕩江湖,不也挺好的嗎?


    隻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自作孽,終須自食惡果。小燕子愁雲慘淡,她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悔恨和絕望。而紫薇也同樣不好過,她醒來後,看到自己的臉上的疤痕,恨不得立刻死去。


    “我的臉!不,這不是我的臉,怎麽會變成這樣?怎麽會變成這樣?”紫薇失去了往日的端莊溫柔,她的聲音厲聲尖叫著,仿佛要將所有的痛苦和絕望都發泄出來。美貌對於女子來說就是第二生命,她的母親當年就是憑借美貌,與乾隆有了一段露水情緣,生下了她。如今,她失去了這份美貌,仿佛也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和未來。


    世間男子,哪個不看重美色呢?這句話在紫薇心中迴響,如同秋日裏最後一片落葉,帶著無盡的淒涼與無奈,緩緩飄落。她站在窗前,望著窗外那片已經枯萎的花園,心中五味雜陳。如今,她已嫁為人婦,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紫薇,這位曾經的格格,如今的五福晉,她的生活並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樣光鮮亮麗。她的夫君,爾康,那個曾經在她眼中英勇無雙的男子,如今卻成了她心中最深的痛。他不僅嫌棄她容貌平凡,甚至拒絕與她同房,更用言語侮辱她,說她不過是卑賤的包衣奴婢。每當夜深人靜,紫薇都會躺在床上,淚水無聲地滑落,浸濕了繡著龍鳳呈祥的錦被。


    福倫夫婦,這對曾經對紫薇寄予厚望的公婆,如今也對她冷漠至極。他們原本以為爾康能娶到公主,家族能因此得到抬旗的榮耀,卻沒想到乾隆的旨意下來,隻抬了爾康一人,而且隻是入了鑲藍旗,那可是八旗中最末的一個。再加上爾泰的死,福倫夫婦對紫薇更是恨之入骨,仿佛她是一切不幸的根源。


    紫薇的容顏,在嫁入福家後不久,也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而盡毀。她看著鏡中那張布滿疤痕的臉,心中充滿了絕望。她曾試圖用妝容來掩蓋,但那些傷痕,就像她心中的痛,無論如何都無法抹去。


    更讓紫薇崩潰的是,爾康竟然陽痿不舉。這對於一個渴望得到夫君寵愛的女子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她嫁給爾康一個多月,卻從未得到過他的溫存。她曾無數次在夜深人靜時,偷偷哭泣,卻無人知曉她的苦楚。


    紫薇心灰意冷,但想到要有個孩子來慰藉自己的寂寥,否則餘生就無望了。既然爾康不願意,那她就強行索取。於是,她決定采取極端措施,給爾康下了烈性的春藥。


    她一邊罵爾康無能,一邊在那些男子的懷抱中尋找安慰。爾康數次被戴綠帽,氣得想要殺了紫薇。但紫薇卻毫不畏懼,她知道自己血脈的尊貴,也知道福家的困境。她冷笑地看著爾康,眼中充滿了怨毒和嘲諷。


    紫薇的母親臨終前曾告誡她,不要成為第二個夏雨荷。夏雨荷守了愛新覺羅·弘曆一生,卻最終落得個淒涼的下場。紫薇不想重蹈覆轍,她不願意吊死在爾康這棵歪樹上。她決定追求自己的幸福,即使那幸福是短暫的、虛幻的。


    她打開了欲望之門,日漸墮落。她不再是那個單純的格格,而是一個為了滿足自己欲望而不擇手段的女人。她看著爾康怒火中燒、怨毒的眼神,心中卻充滿了快感。她邪笑著對爾康說:“我已經下了地獄,你們就隨我一起沉淪吧,別覺得委屈,是你們先負了我的!”


    隨著主角團的歸位,真假格格的這場鬧劇終於落下了帷幕。李清歌站在一旁,冷眼旁觀著這一切。她看到紫薇的墮落,心中並沒有太多的波瀾。她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而紫薇選擇了這樣一條路,這是她自己的決定。


    李清歌是一個聰明的女子,她知道自己在這場鬧劇中扮演的角色。她不願意久留,便乘坐飛機離開了紫禁城,迴到大炎繼續發展。在離開之前,她特意提醒了乾隆,讓他嚴整貪腐,不要指望她來收拾爛攤子。


    乾隆迴到京城,被真假格格的事情弄得暈頭轉向,早就把這件事給忘了。如今聽到李清歌提起,才想起內務府十兩銀子一個雞蛋的事情,血壓驟升。他對於貪腐的痛恨,並不亞於任何人。他決定派遣粘杆處徹查內務府及皇家采購的相關產業。


    粘杆處是雍正留下的特務機構,他們行事隱秘,手段狠辣。他們很快便查出了內務府的貪腐程度之深,令人咋舌。那些包衣家族的成員,世代都是皇家的奴才,卻代代貪腐,彼此勾結,官官相護。他們不僅貪了民財,還貪了皇家的錢,甚至敢貪乾隆的內帑。


    乾隆大怒,他決定嚴懲這些貪官汙吏。他下令將涉案人員全部抓捕歸案,嚴刑拷打,逼他們交出貪汙的財物。一時間,京城內風聲鶴唳,人人自危。那些曾經囂張跋扈的貪官汙吏,如今都如喪家之犬,四處逃竄。


    然而,這場反貪風暴並沒有持續太久。乾隆在嚴懲了一批貪官之後,便逐漸放鬆了警惕。他開始沉迷於享樂之中,對於朝政的關心也越來越少。那些幸存的貪官汙吏見狀,便開始蠢蠢欲動,試圖恢複往日的輝煌。


    而紫薇和爾康的故事,也在京城內流傳開來。人們談論著他們的恩怨情仇,感歎著世事的無常。紫薇的墮落和爾康的無奈,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對於當事人來說,那些過往的恩怨早已隨風而去,隻留下一段不堪迴首的記憶。


    李清歌迴到大炎後,繼續發展自己的事業。她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逐漸在商界嶄露頭角。她不僅將自己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還積極投身於慈善事業中,幫助那些貧困的人們。她的名聲也因此越傳越遠,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傳奇女子。


    然而,對於紫薇和爾康的故事,她並沒有忘記。她時常會想起那個在紫禁城中沉淪的女子,心中充滿了感慨。她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和選擇,而紫薇選擇了那樣一條路,或許是她命中注定的劫數。


    歲月如梭,轉眼間數十年過去。李清歌已經成為了大炎商界的一代傳奇,而紫薇和爾康的故事也早已被人們遺忘。然而,在那座古老的紫禁城中,卻仍然流傳著他們的傳說。那些關於愛恨情仇、恩怨糾葛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畫卷,永遠地留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世人都罵乾隆好色,卻不知清朝後宮的妃子數量,實則康熙皇帝為最。康熙的後宮,猶如一幅繁複的畫卷,有名有姓的妃子便超過了五十多位,而那些默默無聞的宮女,更是如繁星點點,多達數百人。在這龐大的後宮群體中,包衣出身的女子占據了極大的比例,她們或溫婉,或聰慧,或機智,各自在後宮這片天地中,演繹著屬於自己的故事。


    惠妃、宜妃、德妃、榮妃,這四位在清朝穿越小說中名聲顯赫的妃子,或許也曾是包衣出身,隻是曆史的塵埃太過厚重,無法確切地揭開她們的出身之謎。但康熙朝包衣妃嬪眾多,這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她們或因美貌,或因才智,或因機緣,得以在後宮中嶄露頭角,成為康熙皇帝身邊不可或缺的存在。


    康熙駕崩後,雍正繼位,包衣出身的德妃烏雅氏,因兒子當了皇帝,也母憑子貴,登上了太後的寶座。這一變故,使得內務府那些包衣世家的勢力,如同春日裏的野草,瘋狂地生長,囂張跋扈,不可一世。他們或明或暗地操控著後宮的權勢,使得整個後宮都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


    乾隆繼位後,他對於那些包衣出身的女子,更是寵愛有加。第一個受寵的,便是他當王爺時的侍女高氏。高氏容貌清麗,性情溫婉,乾隆對她一見鍾情,即位後便封她為貴妃,還賜了抬旗的榮耀。這一舉動,無疑是在向世人宣告,高氏在他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反觀那個出身大族的皇後那拉氏,一開始隻是個嫻妃,被包衣出身的高氏壓得死死的。那拉氏心中憤憤不平,她出身名門,自幼便接受嚴格的宮廷教育,無論才情還是品貌,都是一等一的。如今,卻要被一個包衣出身的侍女壓在頭上,她如何能甘心?


    乾隆看著那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心中怒火中燒。他雖然還沒正式抄家,但光是看這些貪腐的財物,便知道其數目之巨,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庫的收入。他怒不可遏,連夜跑到坤寧宮,告訴皇後和十二阿哥永璂要小心提防,還吩咐巴朗、巴圖兩位侍衛,要時刻保護他們的安全。


    包衣世家的勢力,經過多年的滲透,已經無處不在。乾隆深知他們的厲害,怕他們狗急跳牆,與大家同歸於盡。因此,他特別囑咐皇後要嚴守門戶,把坤寧宮給封起來,然後又調了一批精悍的侍衛,準備來個大清洗。


    那天晚上,大雨傾盆而下,仿佛是天公也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暴而哭泣。大內侍衛們行動迅速,因為消息沒有泄露出去,加上這些年大家都沒察覺到貪腐問題,所以包衣世家幾乎沒做什麽防備。當侍衛們如狼似虎地衝進他們的府邸時,他們才恍然大悟,但為時已晚。


    在後宮清掃的同時,乾隆還派了另一批侍衛去包衣世家在宮外的宅邸查抄。無論他們是反抗還是吵鬧,一律被抓了起來。反抗者更是直接就地處決,毫不留情。這次查抄行動,是由乾隆的幾個大臣主持的,其中一個便是之前揭穿過真假格格的福隆安。


    福隆安是富察氏的佼佼者,他身材魁梧,麵容剛毅,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他接到命令後,立刻采取了雷霆手段。他坐在包衣世家的正堂上,看著一箱箱金銀珠寶、古玩珍器從庫房裏抬出來,心中震撼不已。他想過內務府可能存在的貪腐問題,但萬萬沒想到,竟然會嚴重到這種地步。


    這些包衣世家的貪腐程度,簡直令人發指。他們不僅貪汙了大量的銀兩,還私藏了無數的古玩珍器。這些財物,原本應該屬於國家,屬於皇帝,如今卻被他們據為己有。福隆安看著這些財物,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痛心。


    國家興盛的時候,總會有祥瑞出現;國家滅亡的時候,則必有妖孽作祟。這些妖孽,要麽是妖妃,要麽是貪官。內務府這麽一個機構,竟然出了這麽多大貪官,更何況整個大清呢?福隆安想到這裏,不禁頭皮發麻。他深知,這些蛀蟲已經掏空了大清的國庫,使得國家日漸衰落。而大炎的崛起,更是讓這些蛀蟲的存在變得尤為刺眼。


    金銀財物堆滿了整個院子,還沒抄完呢。福隆安沒辦法,隻好讓侍衛先停下來,把財物運到宮裏,然後再慢慢清理。這場雷霆掃黑行動,持續了整整七天。這七天裏,前朝後宮都震動不已。那些貪腐的大臣們,嚇得瑟瑟發抖,生怕乾隆下一個就抄到自己家。畢竟,抄家這事兒容易上癮,先帝雍正就特別喜歡幹。他們都不是清白的,要是被乾隆盯上了,那就完蛋了。


    七天抄家的成果,非常顯著。國庫和乾隆的私庫,都充盈了起來。乾隆看著財務統計大臣呈上來的單子,血壓直線飆升。這些狗奴才家裏抄出來的銀錢,竟然超過了一億兩白銀!這是國庫年收入的好幾倍啊!乾隆氣得額頭上的青筋都暴突了出來,他怒吼道:“李玉!傳旨下去!貪腐最嚴重的那個家夥,給我淩遲處死!他家族裏的成年男丁,全部斬首示眾!未成年和女眷,全部發配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當奴隸!永遠不得赦免!”


    “是!”李玉應聲而去,心中也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卷入這場風波。


    內務府那些包衣世家的勢力,盤根錯節、牽涉甚廣。這次雷霆風暴中,成年男子都被斬首了,菜市口血流成河,劊子手的刀都卷刃了。據不完全統計,死亡的人數達到了數千人,被流放為奴的人數更是上萬。一時間,前朝後宮都人心惶惶。除了皇後因為有女兒可以依靠而穩坐釣魚台外,其他人都像驚弓之鳥一樣,生怕自己成為下一個被清算的對象。


    在這場風暴中,令妃的魏氏家族也被牽連其中。魏氏家族雖然沒有大貪,但魏氏兄弟的英敏、德保卻私扣了貢品。要知道,貢品可是官員進獻給皇帝享用的東西,皇帝擁有全天下的好東西,所以官員們都會把最好的東西貢獻給皇帝,不能私自藏匿。貢物要先送到內務府整理歸檔後,再呈給皇帝挑選享用或者賞賜給宗親大臣。沒有經過皇帝的同意就私自扣留或者私用,那就是僭越行為,可以處以極刑。


    乾隆聽到這事兒後,氣得直接把杯子給摔了。他怒不可遏地說道:“這些狗奴才,真是膽大包天!竟然敢私扣貢品!朕一定要嚴懲不貸!”於是,魏氏兄弟的英敏、德保被處以極刑,他們的家族也因此受到了牽連。這場風暴,不僅清掃了後宮的貪腐勢力,也震懾了前朝的官員們。使得他們更加小心翼翼地行事,不敢再輕易觸犯皇家的威嚴。


    考慮到令妃多年來在後宮中的盡心侍奉,以及她此刻身懷有孕的柔弱之態,皇上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漣漪。他深知,對於這位曾經陪伴自己度過無數日夜的女子,不能僅因一時的過錯便嚴懲不貸。於是,皇上特別開恩,隻對她處以杖責六十,並流放三千裏,以示警戒。這樣的寬恕,在旁人看來,真是皇恩浩蕩,無與倫比。


    皇後聽到這個消息後,心裏頓時五味雜陳,酸澀與憤怒交織在一起,如同狂風暴雨般席卷而來。她緊咬著牙關,仿佛要將這股不滿與嫉恨全部吞噬。“皇上就是偏寵那個妖女,”她低聲咒罵道,“她私自截留貢品,罪大惡極,結果隻流放三千裏,真是氣死我了。”


    容嬤嬤在一旁見狀,連忙上前勸慰:“娘娘,您別動氣。皇上也得考慮令妃肚子裏的孩子啊,能這樣處理,已經很不容易了。”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無奈與勸解,試圖平息皇後的怒火。


    皇後聞言,眉頭緊鎖,怒氣衝衝地說道:“我豈會不知這點,但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她令妃何德何能,竟能讓皇上如此偏袒?”她的聲音中帶著幾分不甘與憤慨,仿佛要將心中的怒火全部傾瀉而出。


    容嬤嬤見狀,陰笑著湊近皇後,低聲說道:“娘娘,您別急。魏家兄弟被流放三千裏,對令妃的打擊,可能比您想象的還要大。在後宮裏,母親都是靠兒子來尊貴的。皇子的榮辱,跟他的生母和娘家可是息息相關的。就算令妃這胎生的是皇子,並且平安生下來,但有兩個犯罪的舅舅,他的前程也堪憂啊。前朝的大臣們一個個精明得很,誰會去扶持一個罪人之子呢?除非皇上沒有其他兒子了。”


    皇後聞言,好奇心被勾起,她疑惑地問道:“哦?那又怎樣?皇上已經寫好禪位詔書了,等事情都辦妥了,就把皇位傳給我家小五。不管令妃的兄弟犯了多大的罪,大局是改不了的。”


    容嬤嬤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娘娘您是氣糊塗了。五公主的身世還沒公開呢,前朝後宮的人都不知道皇上要禪位給五公主。現在令妃還幻想著這胎能生個皇子,將來母憑子貴,成為第二個孝恭太後呢。皇上封鎖了消息,不讓令妃知道。要是令妃現在得知她兄弟成了罪人,您說她會怎麽想?”


    皇後一聽這話,頓時大喜過望。她仿佛看到了令妃得知消息後那絕望與痛苦的表情,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快意。因為真假格格那檔子事,令妃懷這胎可不容易。要是她知道兄弟遭難,腹中的胎兒因為舅舅的罪行而沒了繼位的希望,就算不流產,這胎也難保了。


    十三阿哥早夭的事,讓皇後對令妃恨得咬牙切齒。她可不是好惹的,誰要是害了她的子女,她一定會讓對方也嚐嚐喪子之痛。十四阿哥的死,也沒能消掉皇後心頭的恨意。要是能讓令妃這胎不保,她才能解恨。


    “找個機會告訴她吧,畢竟是親兄弟,總得讓她關心一下。”皇後露出了陰冷刻毒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了令妃那痛苦不堪的模樣。


    容嬤嬤也笑得陰狠:“奴婢遵命。”她心中暗自得意,知道這次又能為皇後出一口惡氣了。


    皇後又問起十二阿哥永璂的功課:“永璂最近的功課怎麽樣?”雖然知道十二阿哥無望繼位,但望子成龍是父母的天性,皇後也希望他能成材。


    容嬤嬤迴答道:“十二阿哥天資聰穎,學什麽都快,就是小孩子愛玩,讀書總是斷斷續續的。以前皇上還過問一下,現在都不管了。”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惋惜與無奈,仿佛也在為十二阿哥的未來擔憂。


    皇後一聽就急了:“那怎麽行?小小年紀就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麽辦?皇上怎麽能這麽放縱他呢?”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焦急與不滿,顯然對皇上的做法感到不滿。


    “娘娘別急,”容嬤嬤柔聲勸慰道,“皇上知道十二阿哥無望繼位,所以就放任他了。大清的未來、娘娘的希望都在五公主身上。就算十二阿哥學業不佳,五公主也不會虧待親弟弟的,將來他也能安享親王的尊榮,挺好的。”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安撫與勸解,試圖平息皇後的焦慮。


    皇後歎了口氣:“同父同母的兄弟,也難保一世和睦。孝恭太後那兩個兒子就是前車之鑒。先帝和十四爺是同母所生,卻反目成仇。反倒是同父異母的十三爺,兄弟情深。那句‘朕要養胖你’,真是讓人感慨萬分。最是無情帝王家,竟然也有這樣真摯的兄弟情。有了十三爺的例子,我也希望小五和十二阿哥能姐弟和睦,傳為佳話。”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感慨與期許,仿佛在為五公主和十二阿哥的未來祈禱。


    德妃烏雅氏偏心到了極點,簡直就是清宮的反麵教材。每當提到兄弟情、母子情,皇後都會以她為戒,反複鞭撻。要是烏雅氏有靈的話,恐怕棺材板都壓不住了。她深知在帝王之家,這些情感是多麽地奢侈與難得。


    容嬤嬤明白皇後的擔憂,溫柔地安撫道:“娘娘放心,孝恭太後就是因為偏心小兒子,才導致手足相殘的。隻要娘娘一碗水端平,平等對待五公主和十二阿哥,他們姐弟一定會和睦相處的。”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堅定與安慰,仿佛在為皇後的未來描繪出一幅美好的畫卷。


    皇後點頭表示讚同:“對,一碗水端平,關係總會好轉的。”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決心與期許,仿佛已經看到了五公主和十二阿哥和睦相處的未來。


    ……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到了容嬤嬤行事的那一天。她找了個機會,悄悄地將魏家兄弟犯罪流放的事告訴了令妃。令妃一聽這話,頓時如遭雷擊,胎氣大動。延禧宮裏頓時亂作一團,宮女太監們紛紛跑來跑去,試圖穩住令妃的胎氣。


    太醫們聞訊趕來,他們麵色凝重地走進延禧宮,迅速地為令妃施針用藥。經過一番緊張的救治,終於穩住了她的胎氣。然而,令妃的心中卻如同翻江倒海一般,無法平靜。


    她急匆匆地趕到養心殿,脫下頭上的簪子請罪。她的麵容憔悴不堪,眼中閃爍著淚光,仿佛隨時都會崩潰一般。乾隆正在氣頭上,哪裏肯寬恕她?他冷冷地看了令妃一眼,命令李玉把她趕了出去。


    “皇上開恩啊,饒了臣妾的兄弟吧?”令妃跪在養心殿前,苦苦哀求著。她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淒涼與絕望,仿佛要將心中的痛苦全部傾訴出來。然而,乾隆卻心如鐵石,絲毫不為所動。


    她哪裏是為了兄弟啊,其實是為了腹中胎兒的前程和自己母憑子貴的野心。要是魏家兄弟真的獲罪流放,母族蒙羞不說,胎兒的前程也徹底無望了。她籌謀了一輩子,就是為了在後宮中至高無上,以聖母皇太後的身份母儀天下。原本以為利用小燕子廢掉永琪後,就能平安誕下皇子並除掉皇後母子,前途一片光明。誰知乾隆突然查起內務府的貪腐來,她的美夢瞬間破滅了。


    令妃滿心不甘地連連磕頭:“皇上可憐可憐臣妾和腹中的胎兒吧,他真的不能有罪人的舅舅啊!”她的額頭已經磕得紅腫不堪,但心中的痛苦與絕望卻絲毫未減。然而,乾隆卻仍然不為所動,他的眼神冷漠而堅定,仿佛已經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見令妃哭訴個沒完沒了,他心生惱怒,不僅命人把她拖迴去,還把她貶為了令嬪。這一舉動無疑是對令妃的沉重打擊,她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氣,癱軟在地上。


    皇後聽到這個消息後,就像喝了冰鎮可樂一樣暢快至極。她心中暗自得意,知道這次終於讓令妃嚐到了苦頭。然而,她並沒有因此而滿足,反而更加堅定了要除掉令妃的決心。


    ……


    在北方的紫禁城忙著反腐的時候,南方的大炎王朝也迎來了金融變革的浪潮。大炎王朝剛剛建立不久,其發展迅速得就像飆車一樣難以駕馭。然而,在這股浪潮中,也湧現出了許多新的挑戰與機遇。對於大炎王朝來說,這既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而這一切,都與紫禁城中的權力鬥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隨著資本的浪潮如洪流般洶湧而至,昔日那種簡單直接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方式,已如同陳舊的帆船,在時代的海洋中顯得格格不入,緩緩沉沒於曆史的深淵。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構建一個以銀行為核心,輻射全國的現代化國家金融中心,猶如在廣袤大地上樹立起一座燈塔,引領著大炎王朝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這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曆史趨勢。


    迴溯至大炎王朝初建之時,那位名叫李清歌的女子,便已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宏偉藍圖——建立一個與現代文明接軌的銀行與金融交易體係。她的思緒常常飄迴那些日子,那時的人們肩扛手提,沉甸甸的銀子、銅錢如同枷鎖,束縛著他們的腳步,而那大額的銀票,雖輕便卻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讓人時刻提心吊膽,生怕一不留神便成為竊賊的目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聲被竊聽後,我成了大唐團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利又有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利又有幣並收藏心聲被竊聽後,我成了大唐團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