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聾(一)


    [病案]李某,男性,29歲。在1977年12月6日初診時,他向醫生描述了自己的症狀。據了解,患者在中午時分在生產隊瓦場做瓦時,突然感到兩耳內似有人猛放爆竹兩聲,頓時聽力完全喪失。即使周圍的人們湊近他的耳邊大聲疾唿,他也完全沒有感覺。


    在詢問病史時,醫生得知患者在發病前半個月因小孩病重轉院,心情十分焦急,心神不定,往返探望病人,同時還要承擔繁重的家務和農活,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這些壓力和疲勞導致了患者的身體出現了一係列症狀,包括疲勞口渴、口苦、脅痛等。


    在觀察患者的舌質時,醫生發現他的舌質紅、少苔,脈象弦數。


    [治則]清瀉肝膽濕熱,鎮心安神。


    [方藥]龍膽草12克,黃芩9克,梔子9克,澤瀉9克,木通9克,車前子6克,柴胡9克,當歸9克,生地9克,甘草9克,磁石15克,六曲9克。服1劑後耳內鳴鳴作響。服2劑後家人附其耳旁大語則耳聞。上方加黨參9克,白芍9克,茯苓9克,大棗5枚。又服2劑,聽力完全恢複。原方再服2劑,以善其後。


    [評析]《素問》曰:“肝病自逆,則耳聾不聰。”《丹溪心法,耳聾篇》曰:“耳聾皆屬於熱,少陽厥陰熱多。”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肝病導致耳聾這一常見現象,並強調了肝火上逆與耳聾之間的關係。在本案中,患者因焦慮過度,加之家事農活煩勞導致心神不定,進一步導致了肝氣鬱結。在肝氣鬱結的基礎上,肝氣鬱結逐漸化熱,從而引起了耳聾。此外,患者還伴有口苦、脅痛等症狀,表明肝膽之火上逆。因此,治療此病應采用清瀉肝膽濕熱、鎮心安神的方法。


    根據中醫理論,龍膽瀉肝湯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功效顯著且備受推崇。它不僅能夠清熱解毒,還能疏肝理氣,對於因肝火上逆所導致的耳聾病症有著良好的療效。然而,為了進一步提升該方劑的治療成效,醫學專家們經過深入研究和實踐探索,巧妙地對其進行了加味處理。


    具體而言,在原有的龍膽瀉肝湯配方基礎之上,額外添加了諸如黃芩、黃連以及夏枯草等一係列珍貴藥材。這些新增成分皆具備清熱解毒、平肝潛陽之卓越效能。黃芩性寒味苦,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連則以苦寒著稱,善清心火、解熱毒;而夏枯草更是清肝明目、散結消腫的良藥。如此一來,這一加味後的龍膽瀉肝湯便形成了一個更為強大的合力。


    通過這種綜合性的治療方案,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肝膽部位的濕熱之氣,並發揮出鎮定心神的重要作用。由此,便能從根本上減輕甚至消除患者由於肝火上逆所引發的耳聾症狀,幫助他們重新恢複正常的聽力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除了藥物治療,還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以促進病情的恢複。同時,建議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勞累,以利於肝氣的調暢和肝火的平息。


    綜上所述,本案患者因焦慮過度、家事農活煩勞導致心神不定,引發肝氣鬱結、鬱而化熱,進而導致耳聾。針對患者的病情,采用清瀉肝膽濕熱、鎮心安神的龍膽瀉肝湯加味治療,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治療過程中,還應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導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利於病情的恢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日醫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的兔子並收藏每日醫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