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視(動眼神經麻痹)
[病案]患者傅某,男,28歲。1979年6月18日初診。右眼不能睜大和外斜視已持續四十餘天。兩個月前,傅某的右眼因視神經萎縮在某醫院接受治療,接受球後注射肌苷治療。在第四次注射後,傅某當時感到眼部脹痛,次日無法張開右眼,並出現外斜視、複視、頭暈及惡心等症狀。隨後,他嚐試使用維生素b1、b6、b12、菸酸以及針灸等治療,症狀卻未得到改善。
檢查發現,傅某的右眼視力僅為0.1,而左眼視力為1.5。右眼上瞼無法完全張開,上瞼遮蓋瞳孔上方一半,平視時右眼瞼裂寬為4毫米,左眼為9毫米。向上、向下和向內觀察時,右眼運動受限,而向外觀察時運動自如。
角膜透明,知覺略有減退;前房正常,瞳孔中度擴大,直徑為4毫米,對光反應和調節反應消失。晶狀體和玻璃體均透明,眼底視乳頭邊界清晰,呈蒼白色,中央靜脈輕度擴張。動眼正常,視網膜反光略強,未見出血和滲出物。黃斑區中心凹反射較暗,周圍存在少量色素。眼壓測試正常。左眼未發現特殊問題。全身檢查亦無明顯異常。
進行新斯的明試驗一小時後,症狀無明顯改善(排除重症肌無力症),血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為9.1x10^9\/l(9100\/立方毫米),中性粒細胞占69%,淋巴細胞占31%。根據以上檢查結果,診斷傅某為右眼外傷性動眼神經完全麻痹和右眼單純性視神經萎縮。
[治則]祛風通絡,活血化瘀。
[方藥]生黃芪120克,歸尾6克,赤芍5克,地龍3克,桃仁3克,紅花3克,川芎1.5克。服5劑,右限瞼裂上午稍能開大,眼球仍受限。服10劑,眼裂可睜大7毫米,眼球內轉稍可活動。服17劑,兩眼瞼大小相等,已能完全睜大,眼位仍輕度外斜,仍有複視。視物距離較前靠近,眼上下視運動自如,無複視,內轉稍受限,瞳孔仍中度大。服23劑,兩眼瞼及眼球運動功能恢複,複視消失,視力仍右0.1,左1.5。繼續服藥5劑,以鞏固療效。隨訪六個月,瞼及眼球運動自如,無複視,瞳孔較左稍大,直徑2毫米,視力0.1。
[評析]眶內出血或神經損傷的吸收緩慢,因為眶內脂肪的毛細血管供給較少,同時眶內壓力增加後,毛細血管的擴張度受到限製,因此吸收和恢複緩慢,甚至很難恢複。中醫認為外傷屬風邪,本案方選補陽還五湯,有祛風通絡、活血化瘀之效,因此對本病的治療起積極作用。
在現代醫學中,眶內出血或神經損傷的吸收緩慢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恢複,這可能需要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同時,由於眶內脂肪的毛細血管供給較少,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進一步影響吸收和恢複的速度。此外,眶內壓力的增加也可能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度受到限製,從而影響血液循環和吸收速度。
中醫認為外傷屬風邪,因此需要采用祛風通絡、活血化瘀的方法來治療本病。補陽還五湯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具有祛風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對本病的治療起積極作用。此外,中醫治療還注重整體調理,包括調整飲食、休息、運動等方麵,以促進身體的康複。
總之,眶內出血或神經損傷的吸收緩慢是一種常見的問題,需要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治療。現代醫學和中醫都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中醫注重整體調理,因此更適合長期治療和康複。
[病案]患者傅某,男,28歲。1979年6月18日初診。右眼不能睜大和外斜視已持續四十餘天。兩個月前,傅某的右眼因視神經萎縮在某醫院接受治療,接受球後注射肌苷治療。在第四次注射後,傅某當時感到眼部脹痛,次日無法張開右眼,並出現外斜視、複視、頭暈及惡心等症狀。隨後,他嚐試使用維生素b1、b6、b12、菸酸以及針灸等治療,症狀卻未得到改善。
檢查發現,傅某的右眼視力僅為0.1,而左眼視力為1.5。右眼上瞼無法完全張開,上瞼遮蓋瞳孔上方一半,平視時右眼瞼裂寬為4毫米,左眼為9毫米。向上、向下和向內觀察時,右眼運動受限,而向外觀察時運動自如。
角膜透明,知覺略有減退;前房正常,瞳孔中度擴大,直徑為4毫米,對光反應和調節反應消失。晶狀體和玻璃體均透明,眼底視乳頭邊界清晰,呈蒼白色,中央靜脈輕度擴張。動眼正常,視網膜反光略強,未見出血和滲出物。黃斑區中心凹反射較暗,周圍存在少量色素。眼壓測試正常。左眼未發現特殊問題。全身檢查亦無明顯異常。
進行新斯的明試驗一小時後,症狀無明顯改善(排除重症肌無力症),血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為9.1x10^9\/l(9100\/立方毫米),中性粒細胞占69%,淋巴細胞占31%。根據以上檢查結果,診斷傅某為右眼外傷性動眼神經完全麻痹和右眼單純性視神經萎縮。
[治則]祛風通絡,活血化瘀。
[方藥]生黃芪120克,歸尾6克,赤芍5克,地龍3克,桃仁3克,紅花3克,川芎1.5克。服5劑,右限瞼裂上午稍能開大,眼球仍受限。服10劑,眼裂可睜大7毫米,眼球內轉稍可活動。服17劑,兩眼瞼大小相等,已能完全睜大,眼位仍輕度外斜,仍有複視。視物距離較前靠近,眼上下視運動自如,無複視,內轉稍受限,瞳孔仍中度大。服23劑,兩眼瞼及眼球運動功能恢複,複視消失,視力仍右0.1,左1.5。繼續服藥5劑,以鞏固療效。隨訪六個月,瞼及眼球運動自如,無複視,瞳孔較左稍大,直徑2毫米,視力0.1。
[評析]眶內出血或神經損傷的吸收緩慢,因為眶內脂肪的毛細血管供給較少,同時眶內壓力增加後,毛細血管的擴張度受到限製,因此吸收和恢複緩慢,甚至很難恢複。中醫認為外傷屬風邪,本案方選補陽還五湯,有祛風通絡、活血化瘀之效,因此對本病的治療起積極作用。
在現代醫學中,眶內出血或神經損傷的吸收緩慢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恢複,這可能需要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同時,由於眶內脂肪的毛細血管供給較少,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進一步影響吸收和恢複的速度。此外,眶內壓力的增加也可能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度受到限製,從而影響血液循環和吸收速度。
中醫認為外傷屬風邪,因此需要采用祛風通絡、活血化瘀的方法來治療本病。補陽還五湯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具有祛風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對本病的治療起積極作用。此外,中醫治療還注重整體調理,包括調整飲食、休息、運動等方麵,以促進身體的康複。
總之,眶內出血或神經損傷的吸收緩慢是一種常見的問題,需要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治療。現代醫學和中醫都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中醫注重整體調理,因此更適合長期治療和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