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疽(三)
[病案]尤某,男,27歲。1980年4月29日就診。主訴五年前右下肢麻木疼痛,遇冷加劇,行動困難,膝關節以下皮膚變成紫暗,趾尖為甚。曾在上海某醫院診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經長期治療無效。六個月前小趾潰爛,疼痛加劇。門診治療久不愈合,反加劇,以脈管炎壞死期收入院,轉中醫治療。
觀其患者形體消瘦,麵色青白少華,患側踝以下皮色紫暗,右小趾暗紅而腫,有1厘米大小潰瘍,按之痛覺消失,跌陽脈沉細似有似無,步履不便,跛行,久立則痛,入夜疼痛加劇,心煩、少寐、食少、便秘、小便黃赤,舌質紅絳,苔薄黃膩,脈細數。
[治則]溫經通絡,扶正養陰,清熱解毒除濕。
[方藥](1)生貓骨一具,連頭尾,燒灰存性,研細為末。每日3次,每次1.5克。(2)貓肉燉黃芪60克,苡仁60克。(3)黃芪60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生地30克,玄參20克,細辛3克,龜版20克,鱉甲20克,蟹灰3克,烏梢蛇30克,銀花炭30克,炒黃柏20克,紫花地丁30克,牛膝20克,茅術10克。經用上藥一周後疼痛逐漸減輕,三月後基本痊愈。後仍按前藥調治半年餘,諸症除,再次到上海某醫院檢查證實己痊愈。
[評析]貓骨散是一種源於古代的民間醫治脫骨疽的良方,擁有悠久的曆史和極高的藥用價值。據《中國藥用動物誌》記載,貓肉具有滋養、祛風、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治療虛勞體瘦、風濕痹痛等症狀。貓骨同樣具備解毒、消腫、殺蟲等功效,因此貓骨散在古代醫學典籍如《本草綱目》和《中藥大辭典》中被廣泛記載,證實了其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詳細描述了貓肉的功效,包括滋補、祛風、解毒,特別指出貓肉可以治療“勞疰、鼠瘺”等症狀。而《中藥大辭典》則進一步闡述了貓肉和貓骨的療效,如治療瘰癘、癰疽、惡瘡等疾病。此外,《本草求真》提到貓肉和貓骨可以入肝、腎二經,具有補血、治勞疰的功效。
綜合來看,貓骨和貓肉具有多重功效,包括補虛扶正、養陰益血、解毒祛風、勝濕而消癰疽等。貓性晝靜而夜動,屬於陰中之陽物,其身性甘溫,陰寒之氣為之所勝。這使得貓骨散成為治療脫骨疽的理想選擇。人與貓同為血肉有情之體,因此貓骨散能更有效地發揮其藥效,改善患者病情。
如今,貓骨散這一傳統療法仍在一些地區流傳,被廣大中醫師運用在臨床實踐中。現代醫學研究也逐漸揭示了貓骨散的藥理作用,為其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然而,在使用貓骨散治療脫骨疽時,仍需遵循醫生的建議,並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確保安全有效地進行治療。
[病案]尤某,男,27歲。1980年4月29日就診。主訴五年前右下肢麻木疼痛,遇冷加劇,行動困難,膝關節以下皮膚變成紫暗,趾尖為甚。曾在上海某醫院診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經長期治療無效。六個月前小趾潰爛,疼痛加劇。門診治療久不愈合,反加劇,以脈管炎壞死期收入院,轉中醫治療。
觀其患者形體消瘦,麵色青白少華,患側踝以下皮色紫暗,右小趾暗紅而腫,有1厘米大小潰瘍,按之痛覺消失,跌陽脈沉細似有似無,步履不便,跛行,久立則痛,入夜疼痛加劇,心煩、少寐、食少、便秘、小便黃赤,舌質紅絳,苔薄黃膩,脈細數。
[治則]溫經通絡,扶正養陰,清熱解毒除濕。
[方藥](1)生貓骨一具,連頭尾,燒灰存性,研細為末。每日3次,每次1.5克。(2)貓肉燉黃芪60克,苡仁60克。(3)黃芪60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生地30克,玄參20克,細辛3克,龜版20克,鱉甲20克,蟹灰3克,烏梢蛇30克,銀花炭30克,炒黃柏20克,紫花地丁30克,牛膝20克,茅術10克。經用上藥一周後疼痛逐漸減輕,三月後基本痊愈。後仍按前藥調治半年餘,諸症除,再次到上海某醫院檢查證實己痊愈。
[評析]貓骨散是一種源於古代的民間醫治脫骨疽的良方,擁有悠久的曆史和極高的藥用價值。據《中國藥用動物誌》記載,貓肉具有滋養、祛風、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治療虛勞體瘦、風濕痹痛等症狀。貓骨同樣具備解毒、消腫、殺蟲等功效,因此貓骨散在古代醫學典籍如《本草綱目》和《中藥大辭典》中被廣泛記載,證實了其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詳細描述了貓肉的功效,包括滋補、祛風、解毒,特別指出貓肉可以治療“勞疰、鼠瘺”等症狀。而《中藥大辭典》則進一步闡述了貓肉和貓骨的療效,如治療瘰癘、癰疽、惡瘡等疾病。此外,《本草求真》提到貓肉和貓骨可以入肝、腎二經,具有補血、治勞疰的功效。
綜合來看,貓骨和貓肉具有多重功效,包括補虛扶正、養陰益血、解毒祛風、勝濕而消癰疽等。貓性晝靜而夜動,屬於陰中之陽物,其身性甘溫,陰寒之氣為之所勝。這使得貓骨散成為治療脫骨疽的理想選擇。人與貓同為血肉有情之體,因此貓骨散能更有效地發揮其藥效,改善患者病情。
如今,貓骨散這一傳統療法仍在一些地區流傳,被廣大中醫師運用在臨床實踐中。現代醫學研究也逐漸揭示了貓骨散的藥理作用,為其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然而,在使用貓骨散治療脫骨疽時,仍需遵循醫生的建議,並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確保安全有效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