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組織的撤退和潰逃是完全兩個概念,從跑路速度上來看,自然是潰逃更快,大家四散而逃,肯定是撒腿狂奔,跟同僚們比起體力耐力玩著馬拉鬆賽跑!


    隻不過,這種逃跑對追擊而來的敵人來說,毫無威脅,因為大家都在比拚馬拉鬆的體力耐力誰更出色,哪有人有心思和膽量對著身後的追兵舉刀子?


    甚至有多少潰兵,在跑路的時候還會穿著鎧甲,帶著武器?


    但有組織的撤退就不一樣了,此時在沙洲漫長的大平原上,十幾萬人分成數十條一字長蛇行軍隊列,齊頭並進。


    不過在兩翼和前後陣,分別有人數約有萬人戰兵的方陣行進,速度要比中間薄弱的一字長蛇陣慢一些,但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列出抵禦騎兵的步兵方陣來。


    自然而然的,這十幾萬人不可能有多快的速度。


    並且他們都不是兩手空空,背著行囊不說,還拿著各式武器和鎧甲披身!


    如此高的負重自然不可能跑步前進,體力再好也不能這麽霍霍自己啊!


    所以,這些士兵都是正常的步行,並且在行軍軍陣之間,還有大量的車馬隨行,上麵拖運著這十幾萬人的珍貴口糧!


    正常來說,一個士卒頂多隨身攜帶三天的行軍幹糧,剩下的都是大軍後勤輜重隊隨軍運送的。


    大軍出征前,糧草先行的道理都知道。


    就拿柳天成禦駕親征的唐軍,除了士兵們自身攜帶的口糧和隨軍的輜重糧草外,後方還會每隔一段時間就運送過來一大批糧草!


    除此之外,在後麵還有數個連成一片的後勤中轉站。


    這些後勤中轉站承擔著大唐在西域的領地中搜刮……哦不,應該說收稅收上來的各種物資,整合後集中到後勤中轉站,再一點點往前線轉運。


    這裏麵自然也包括了那些西域臣服於大唐的酋豪部族。


    現在的大唐其實是中央集權和分封製度並行而存,中央集權的直轄領取占據了最豐滿的水源之地,那些偏僻荒蠻,人口稀少的地區,則分封給那些臣服於西域大唐的酋豪部族,這些酋豪部族不光承擔了向龜茲首都進貢的職責,還有為大唐守衛邊疆的義務。


    當然,現在西域大唐真正的對手隻有東西兩麵的敵人。


    西麵的喀喇可汗在柳天成起家時就被胖揍了一頓,喀喇可汗損兵折將迴國後,聲望大減,忙著用自己手頭的力量鎮壓宵小,自然沒有能力再次勞師遠征。


    而西域大唐的東麵的大白高國,實力倒是相當雄厚。


    隻不過現在正在被開了掛的柳天成暴揍……


    至於西域大唐的南北兩麵,北麵是荒漠和凍土,那裏生存的基本上都是不得勢的遊牧民族,越往北越苦寒啊!


    南麵則是陷入‘三國狀態’的吐蕃王朝。


    如果吐蕃王朝三分歸一的話,倒是會成為西域大唐的威脅,但現在吐蕃王朝三家勢力互毆多年也沒有分出個勝負,三角關係不愧是最堅固的!


    現在的吐蕃王朝就是一強兩弱的局麵,那個強者想要滅掉任何一家弱者,都會被明白唇亡齒寒道理的另一家猛攻。


    可以說,現在的吐蕃王朝就是一個弟弟。


    連存在感很低的大理段式都未必打得過。


    柳天成一統西域後,吐蕃王朝的三家政權就先後派遣使者過來進行友好訪問,姿態擺的很低,就差任一個名義上的爹了。


    隻不過柳天成對這種沒有任何好處,還有給壓歲錢的‘幹爹’沒有什麽興趣,所以拒絕了這種名分上的高捧。


    但也對吐蕃三國安慰了一番,表示自己絕不會去攻打又窮還多山多林的吐蕃本土!


    高原氣候不好挨不說,吐蕃那片地區還窮得叮當響,原本吐蕃王朝那點家底,早就在三國長時間的內耗中敗光了,這種雞肋般的窮骨頭,柳天成自然要擺在最後麵去解決。


    柳天成的西域大唐已經窮兵黷武了,怎麽可能去攻打一個更窮的吐蕃?


    吐蕃三國的弱小隻是因為財政困難,物資匱乏,人口消耗嚴重,而不是吐蕃三國的兵弱!


    吐蕃三國時代持續了那麽久,再弱的兵也練出來了。


    戰爭才是磨練軍隊的最好平台。


    大白高國的軍隊這麽強,黨項國族丁壯隨隨便便拉出來就是身背一仗乃至兩杖的正兵,就是因為這個平行世界的東方世界一直戰亂不停。


    金國還沒有衰敗,蒙古崛起得太早,就連大宋這個慫出名的王朝,也跟開了掛一般不斷研發出新式火器禦敵!


    大白高國想要不被滅國,自然隻能奮發圖強,外加多認幾個幹爹……


    隻可惜,柳唐政權超乎李德明的想象,而且柳天成不喜歡虛名,認爹就要來點實際的。


    比如說,兒子聽老子的,天經地義!


    隻可惜,認個虛名幹爹李德明無所謂,頭上找個實名祖宗就不願意了!


    現如今,精銳盡喪的李德明,想要重新認祖歸宗,卻苦於找不到門路。


    就連他打算帶迴去的十幾萬黨項國族丁壯本錢,此時也有保不準的風險。


    李德明剛剛得到消息,有兩千偽唐的重甲弓騎正追擊而來,並且已經跟後陣負責殿後掩護的萬人軍陣交戰。


    結果自然是……慘不忍睹!


    那些怯薛騎兵僅僅隻是用幾輪騎射,就打亂了軍心不穩的殿後部隊軍陣陣腳,然後就是挺著長槍一頓衝殺,將陣腳大亂的殿後萬人軍陣變成了潰兵……


    而怯薛的自身損失,則是個位數!


    恐怖的戰損比啊!


    剛剛勝了一陣的怯薛很明顯不滿足於這點戰果,繼續追殺而來,騎兵的優勢被他們充分發揮出來,而且李德明帶領的十幾萬潰兵也沒有跑遠。


    李德明不得已之下,隻能不斷留下以‘萬’為基本單位的步兵阻敵,但無一例外,全都在不足一個小時的交戰中被擊潰。


    十幾萬黨項國族丁壯,就這般在李德明絕望的關注下,一點點被區區兩千怯薛饞食打崩!


    最終,李德明自治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隻能帶著自己的親衛騎兵提前逃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孤兒到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迷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迷1並收藏從孤兒到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