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於闐王想得倒是挺美,單憑稱臣納貢就能避開兵災?


    就於闐國上貢的那點財貨,還不夠我出動數萬大軍的消耗。


    來人,把於闐國的使者腦袋摘下來,讓他們的使者隨從送迴去,順帶著告訴於闐王和他的臣僚們。


    獻城投降,我可以保證他們的身家性命,否則城破之日,雞犬不留!”


    麵對於闐國的抵抗,柳天成表現得異常堅決,因為他知道於闐人和其他漢家藩鎮甚至是疏勒國都不同。


    漢家藩鎮治下有很多歸化的漢胡混血兒和色目人,這些人對靖難軍的文化認同度很高,也就是說,俗稱的會把靖難軍看作本族的軍隊。


    在這些歸化漢族的人群眼裏,靖難軍和漢家藩鎮之間的戰鬥,更像是一種內戰。


    而不是國戰和種群之戰!


    至於疏勒國,則因為比較佛係,兵敗之後,舉國上下跪得十分徹底,順民的身份轉變起來毫無壓力。


    佛教為何在戰力羸弱的情況下,仍然能成為世界第三大宗教?


    就是因為佛教這種見風使舵的宗教本領,讓大多數統治階級都懶得對他們下刀子。


    而且佛教的宣揚,也確實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


    統治階級最渴望的不就是世世代代,一直騎在人民群眾的脖子上作威作福麽?


    佛教的輪迴轉世之說,可以讓底層的黔首們這輩子認命,為下輩子修善積德,乖乖吃苦受罪當牛做馬,這不就是統治階級最渴望看到的局麵麽?


    就連來自後世的柳天成,都不舍得對佛教下刀子,要知道,柳天成穿越之前,是無神論者,對宗教之說最是鄙夷。


    即便穿越過來,親身經曆了‘神跡’,柳天成也隻是相信世間有神,而不是相信世間有佛。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柳天成成為統治階級後,自然而然的開始重視上輩子根本不鳥的佛教信仰。


    然而,於闐國和疏勒國乃至漢家藩鎮,都有本質的不同。


    於闐國雖然也信佛,但佛教不是唯一的信仰,並且於闐人跟西唐大戰數十年時間,早就養成了彪悍的民風。


    迴鶻人比起西域的土著數量來說,也不是特別多……


    在於闐國,隻有於闐迴鶻才能算得上是國族,其他西域土著也就待遇比漢人強一些。


    因此,於闐國的主觀能‘戰’性是很強的,看看於闐王一聲令下,於闐國族全民皆兵,男的拿起武器,女的扛起後勤就知道,於闐國族在對抗漢人入侵方麵,屁股坐的有多正確!


    這種勢力,柳天成怎麽可能任由其保持自治?


    傻子都知道,現在接受了於闐國的稱臣納貢,迴頭等靖難軍虛弱了,於闐國立馬就會跳反背後捅一刀。


    當然,於闐國也被靖難軍打怕了,若是靖難軍一直強勢,於闐國也不會跳反,柳天成這點自信還是有的。


    隻是,柳天成的誌向不是僅僅統一西域這裏,他是要打遍天下,征服全世界的男人。


    打完西域之後,早晚會帶著大軍主力離去,到時候留在這裏的於闐國怎麽辦?


    與其到時候再派兵清洗,不如這時候順路征伐了,還能依托於闐城為後勤中轉站,降低自家軍隊的後勤轉運風險和後勤運輸中的物資損耗。


    而想要有一個穩定的後勤中轉站,就必須徹底清洗一遍於闐城,如此才能令人放心。


    即便於闐國真的答應柳天成的要求,放下武器開城迎降,柳天成也會將於闐國的權貴打包遷移走,然後把於闐國族青壯武裝起來充作炮灰送往前線,讓於闐國變成一片‘淨土’。


    隻可惜,於闐王和他的臣僚不傻,明顯不打算放棄抵抗……


    至於疏勒國,由於國民太過佛係,連武裝成炮灰都沒有必要,精挑細選一些歪瓜裂棗充入忠柳軍,補充忠柳軍部分戰損後,就再也榨不出什麽能戰之兵了。


    疏勒人不是不願意為靖難軍戰鬥的問題,而是他們壓根不能打!


    否則,疏勒國的人口比起於闐國少不了多少,怎麽可能糾集上萬軍隊,還需要拉上出家人?


    正因為疏勒國足夠佛係,所以柳天成能接受疏勒國國民的跪降,並讓他們繼續生活在故土之中,但卻不能讓於闐國的國族繼續占據於闐城那片土地。


    靖難軍大軍未至,於闐國的使臣人頭先一步被送了迴來,等到於闐王和滿朝臣僚聽到那個使臣隨從,戰戰兢兢的說了柳天成的要求後,整個大殿都陷入到詭異的沉寂當中。


    尤其是之前的主和派臣僚,更是麵色慘白,卻又不敢多嘴,如今抵抗靖難軍可不是於闐王一個人的意思,上下於闐國人都已經被調動起來,為此不知道多少於闐國人放棄了家業拿起兵器,來到於闐城之中!


    如果這時候答應柳天成‘無條件投降’的要求,沒人能保得住開口之人……


    “柳天成欺人太甚,我們於闐人上下一心,必然能讓靖難軍沉屍在於闐城下!”


    過去了不知多久,終於有主戰派的臣僚站出來打氣,很快,大殿上到處都是聲討靖難軍的聲音。


    很顯然,柳天成不可能用幾句威脅和一個使臣人頭,讓於闐國屈服,換做疏勒國的話還差不多……


    雙方的使臣來往並沒有影響靖難軍的行軍征程,也沒有影響到於闐國的備戰流程。


    數日的行軍後,靖難軍的先鋒成功抵達於闐城外圍的軍寨衛城防線外。


    於闐城可不是隻有一座城池,這裏原本是當年大唐顛峰時期改建的軍鎮,於闐城是核心,周圍本身就有一套完善的防禦工事。


    想要攻打於闐城,首先要把那些隘口的軍寨和於闐城四周的衛城打破才行。


    在此期間,無論靖難軍主攻那一座軍寨衛城,於闐城內的守軍都可以快速進行內線支援協防。


    理論上,隻要於闐城城內的守軍沒有死絕,這些軍寨衛城就不會缺少兵力駐守。


    當然,活人不是機器人,不可能一個個都跟係統士兵一樣死戰不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孤兒到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迷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迷1並收藏從孤兒到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