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戰!!!”


    阿拉伯奴隸兵舉著長矛,高聲唿喊道。


    他們的原身就是馬穆魯克,所以信仰的是天方教。


    後麵的擲彈兵則快步跟隨,維持著密集的大陣。


    正準備齊射的唐家軍弓弩手,看到500多騎兵大隊攤開朝著自己正麵撞過來時,立馬拋棄了手裏的弓弩武器,朝著後麵逃迴去。


    這不是逃兵行為,而是唐家武官允許的!


    傻子都知道,弓弩手正麵跟騎兵大隊撞上,會是什麽結果。


    這些弓弩手可都是唐家軍的本部精銳,哪怕扔掉手裏的弓弩武器加速跑迴來,隻要能留住性命也是賺的。


    那些武器大不了等戰後再收迴。


    全速衝刺下的阿拉伯奴隸兵速度可不慢,唐家弓弩手帶著武器累贅很可能被對方‘追尾’。


    好在,唐家軍弓弩手的果斷行為,讓他們安全的進入後方的長槍方陣之中。


    弓弩手後麵跟著長槍大陣,就是為了防止靖難軍突然派遣騎兵突襲。


    別看隻有幾百名騎兵,真要是讓他們殺進弓弩手的隊伍裏,幾千弓弩手麵對幾百騎兵就是被屠殺的小雞仔。


    退迴到主陣後麵的唐家弓弩手也沒有閑著,他們迅速換上了腰間佩戴的近戰武器,刀斧長劍榔頭等等,立馬從遠程兵種變成了近戰肉搏兵種。


    唐家軍的精銳步卒,可不是隻會射箭不會肉搏的垃圾。


    冷兵器時代的精銳兵種,追求的都是讓士卒盡可能朝著全能化發展。


    最好是既能騎馬射箭,又能下馬射箭肉搏,還能列陣當長槍兵使用。


    如果樣樣精通的話,在冷兵器時代就是一支相當可怕的力量,比如說滿清早期的八旗精銳,就是這類兵種!


    當年的蒙古鐵騎精銳,同樣如此!


    其實,唐家的三千鐵甲精騎也是馬戰步戰都擅長,隻不過唐家很少讓他們去步戰,單獨組建了一支精銳步卒。


    唐家還沒有奢侈到將所有的士兵都訓練成全能精銳。


    麵對前麵密密麻麻的長矛軍陣,阿拉伯奴隸兵並沒有一個猛子紮進去,而是狂笑著打馬從刺蝟一般的唐家長槍軍陣前掠過。


    與此同時,後麵的擲彈兵則一點點壓了上來,拉近與長槍方陣之間的距離。


    唐龍看到這一幕後,臉色頓變,想起了之前西門家主力被炸雷虐成狗的事情。


    好在,唐家軍陣也不是毫無準備,在擲彈兵接近的時候,一排排手裏拿著各種投擲武器的士卒走出長槍方陣,朝著擲彈兵扔了過去。


    同樣的,擲彈兵也把手裏的炸雷扔了過去!


    雙方開始互丟操作。


    在一聲聲兵刃入肉響起的同時,炸雷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掩蓋了一切。


    鑽出主陣的唐家投擲兵種,第一時間被炸雷轟得倒地一片,使得投擲的兵器陡然減少,而擲彈兵則趁著這個優勢,不斷前行拉近距離,投擲更多的炸雷。


    不少擲彈兵還把路過的擲彈兵屍體上的炸雷取下來,扔出去。


    炸雷數量有限,可不能浪費了。


    沒有親眼目睹過西門家軍隊慘象的唐龍,終歸是低估了炸雷的殺傷力和威懾力!


    唐家軍的步卒再精銳,也沒辦法跟排隊槍斃時代的歐洲近代陸軍相提並論。


    那可是習慣了在炮火和槍林彈雨中前行的部隊,即便如此,被擲彈兵貼近了扔一排炸雷過來,也扛不住!


    結果,就在擲彈兵一波波炸雷的壓進下,唐家軍步卒主陣的投擲兵種潰了,長槍方陣散了,後排的肉搏兵種還沒有接敵,就被炸雷炸的暈頭轉向,死都不知道砸死的……


    一個接一個方陣毫無反抗力的被擲彈兵轟殺崩潰,敗得沒有任何懸念,讓周圍遊弋的遊牧騎兵目瞪口呆。


    好在,另外兩個方向的仆從軍距離太遠,隻能聽懂轟隆聲一浪接著一浪,卻看不清楚唐家軍主陣的慘況。


    最開始驅逐了唐家軍弓弩手的阿拉伯奴隸兵,則在擲彈兵的側翼保護著,防止那些遊牧騎兵衝過來。


    然而,唐家軍主力營的軍陣眼瞅著就要垮掉,唐龍怎麽可能繼續等待?


    伴隨著一聲聲號角,唐家軍主力營兩翼的遊牧騎兵開始朝著擲彈兵的側翼迂迴穿插過去。


    別看擲彈兵不斷前進扔炸雷,把唐家軍主力營步卒炸的毫無還手之力,其實他們麵對騎兵是非常脆弱的,因為此時的擲彈兵根本沒有嚴密的陣形,就跟一群散兵差不多,被騎兵一衝就散!


    而且在騎兵的高速穿插下,擲彈兵的炸雷根本炸不到敵人,亂扔的話還容易誤傷。


    這時候,阿拉伯奴隸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遊牧騎兵發起衝鋒的時候,阿拉伯奴隸兵完全不顧雙方的兵力差距,分為兩部分,朝著兩個方向過來的遊牧騎兵衝殺過去。


    很快,兩個方向,四支騎兵穿插在一起,阿拉伯奴隸兵戰力彪悍,卻架不住對方人多!


    一個阿拉伯奴隸兵能殺死一個兩個乃至四個五個敵人,但後麵還有同樣數量的敵人等著!


    結果一輪對衝後,阿拉伯奴隸兵損失超過八成!


    當然,他們的悍勇衝殺也將遊牧騎兵的集群衝鋒打散。


    阿拉伯奴隸兵是從遊牧騎兵中央人數最多的部位穿插進去,衝殺之下交錯而過,相當於把遊牧騎兵的集群從中間一切為二。


    這時候,遊牧騎兵軍紀散漫的缺陷凸顯出來,大量的傷亡讓不少外圍的遊牧騎兵驚恐的逃離,完全忘記了自己的作戰任務。


    剩下的遊牧騎兵,有的想要報仇,跟調轉馬頭的阿拉伯奴隸兵再次撞在一起,有的則想要繼續完成進攻擲彈兵的任務,朝前邁進。


    但更多的人則在外圍打醬油,來迴徘徊……


    他們不敢當逃兵,又貪生怕死!


    就在這時,潘不武手裏最後一支騎兵隊——巴爾幹騎兵衝了出來,攔住了那些想要繼續突襲擲彈兵的少量遊牧騎兵。


    失去了數量優勢的遊牧騎兵,被500多人的巴爾幹騎兵輕鬆擊潰。


    隨後,那些跟阿拉伯騎兵二次對衝的遊牧騎兵,也在兩敗俱傷之後潰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孤兒到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迷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迷1並收藏從孤兒到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