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羅斯城節度使府司大堂之上,柳天成高坐主位,俯視眾人,諸葛亮侍立在一旁,潘不武由於需要在外麵安排大軍駐防,所以沒有參加這次軍議。


    潘雲天為首的潘家將領穿著布袍便服,身上沒有佩戴任何武器,後麵還站立著眾多鄂圖曼火槍手。


    鄂圖曼火槍手近戰能力不俗,所以暫時被柳天成當作親衛使用。


    然而,此時的蘇苟卻站在另一邊,和潘家眾將涇渭分明。


    柳天成受降後,采納諸葛亮的建議,將蘇苟的部隊和潘家軍分開。


    兩者本就不是一體的,拆分起來隻需要發布一道命令。


    “諸位肯歸順於我,實乃大幸之事,我欽定的軍製諸位已經看過,可有異議?”


    潘雲天為首的潘家眾將和蘇苟毫不猶豫的單膝跪地,齊聲應諾!


    這次軍議說白了就是柳天成的一言堂,也是讓這些投降將領過來表態的一場作秀。


    入城之後,柳天成讓潘不武和諸葛亮迅速將潘家軍的色目輔兵營和主力營拆分開來。


    潘家軍的主力營為潘家效力數十年,而且裏麵大多數都是當年大唐鼎盛時期,跟隨而來的兵將後人,也就是恆羅斯城為數不多的漢人後裔。


    這幫人早已被潘家收服,強行拆分不光會毀掉柳天成勸降時應下的諾言,同樣還會讓潘家軍中的兵將心生怨憤。


    而且,將潘家軍的主力營保留,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恢複潘家軍的戰力。


    柳天成留下潘家軍,可不是心善,而是打算把他們作為自己的炮灰打手。


    現如今潘家軍已經是靖難軍的下屬部隊,由潘雲天執掌。


    而潘家軍剝離出來的色目輔兵營,則經過篩選後挑出一批能戰之士交給胡漢三,替換掉原本的‘民兵’,組建真正的護衛營。


    剩下的色目輔兵營則整頓一番,變為漢協軍。


    顯而易見的,漢協軍就是柳天成創造出來的炮灰軍團,真正意義上的炮灰,跟潘家軍這種精銳炮灰不同。


    漢協軍中原則上不會有一名漢人血統的士卒存在,一般漢人血統的投誠士卒都會衝入胡漢三的護衛營,護衛營也算是靖難軍的本部兵馬,隻不過他們的主要職責是保護靖難軍的非戰鬥人員。


    經過一番整頓後,如今靖難軍除了本部係統士兵專門負責作戰外,還劃分了後勤營、工兵營、護衛營三大營。


    護衛營不必多提,後勤營主要是靖難軍搜刮來的匠人包括他們的親眷,以及各類隨軍雜役,主要職責是為靖難軍打造和修複維護武器裝備,以及各種軍需物資的。


    工兵營則主要是負責運輸各種物資的輜重隊和隨軍的工程兵。


    簡單來說,後勤營幾乎不會接近前線,但工兵營很容易接觸到前線和敵人,護衛營則是負責保護他們的存在。


    戰鬥力排行則是護衛營最強,其次工兵營,後勤營基本上沒有任何戰鬥力。


    這三大營都是隨軍體係,也就是沒有固定的駐紮地點,跟隨靖難軍共同行動,直到靖難軍選定某個城市作為老巢駐紮,三大營才會拆分開為駐紮的靖難軍服務。


    當然,也未必會拆分開,駐紮的靖難軍或許依靠當地城市的供應就能養活。


    這三大營嚴格意義上講,並不算是一線作戰部隊,在三大營之外,則是漢協軍。


    漢協軍也就是所有非漢族的降兵組成的雜牌部隊,什麽樣的人都有,類似於原本的輔兵,但幹的活比原本的輔兵要多!


    然後就是收服的潘雲天帶領的潘家軍和蘇苟帶領的蘇家軍。


    哦對了,蘇苟為了避嫌,沒有接受蘇家軍的稱號,而是將自己的本部人馬命名為忠柳軍!


    看名字就知道是老舔狗了……


    柳天成對此頗為欣慰!


    為此,柳天成還把不少潘家主力營外圍的漢人部隊全都劃給蘇苟,增強他的實力,硬生生拔苗助長讓忠柳軍在兵力上不弱於潘家軍多少。


    本來蘇苟這個老舔狗還想改姓柳的,隻不過被柳天成拒絕了,柳天成很反感義父義子那一套,認為這是一種對自己的束縛。


    畢竟自己不需要依靠蘇苟為根基,哪天看蘇苟不爽了想要砍他的話,有了義子名分反倒是有點膈應。


    結果,蘇苟隻能維持原來的姓氏……


    潘家軍也好忠柳軍也罷,在西域這片土地上都算得上是強軍了,這主要是從武器裝備上來判斷。


    潘雲天有自己的牙兵親衛組成的鐵騎精銳,蘇苟也有自己的親信護衛組成的鐵騎精銳,麾下的步卒弓弩手、長槍手、刀斧手等等兵種齊全,還有三仗齊備的精銳!


    兩家軍隊即便是在野外跟係統士兵對上,隻要兵力差距不大,靖難軍不動用火炮,仍然可以給靖難軍造成不小的傷亡。


    當然,贏是不可能贏靖難軍的,因為靖難軍的係統士兵眼裏沒有崩潰一說,還真能把靖難軍都殺光了?


    別看潘家軍和蘇苟的忠柳軍裝備和戰鬥經驗都不俗,稱得上是強軍,但他們現在的心氣已經垮掉了,對靖難軍產生了難以磨滅的畏懼!


    就如同柳天成上輩子那個世界曆史上,清軍入關時綠營漢軍對八旗那種恐懼感一樣。


    是真的被打服了。


    蘇苟麾下的士卒親眼目睹過大石城和柳天成的巷戰自然不必多提,後來的潘家軍潘慶以多打少戰死不說,靖難軍的火炮又給潘家軍好好上了一課,再加上潘家眾將主動投降,心氣是徹底沒了……


    幾大軍中不算係統士兵的話,兵力最多的當屬漢協軍,但戰力最強的卻是潘家軍,忠柳軍很多士卒都是後續填進去的,磨合不足,有些‘虛胖’,真要是開戰是絕對打不過潘家軍的。


    除了這些野戰部隊外,柳天成還勒令潘不武組建恆羅斯城的城防軍。


    城防軍就從原本從大石城中遷移出來的民兵,和歸化的色目輔兵中抽調,然後讓胡漢三拉出一批培養好的親信擔任軍官,不指望城防軍有多少戰鬥力,能收稅和維護恆羅斯城周邊治安就足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孤兒到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迷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迷1並收藏從孤兒到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