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宿主抽取到低級兵10名圖皮黑檀木弓兵。


    圖皮黑檀木弓兵:美洲原住民輕裝步兵。


    曆史背景:圖皮弓兵作戰時穿的服裝很少,甚至裸體,他們通常會把身體塗成紅色或黑色。太陽下山他們就會停止戰鬥,翌日天剛破曉時,他們就會吹起號角,號令戰士出擊。


    圖皮弓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他們射箭動作奇快無比而且十分神準,令歐洲人喪膽,尤其是那些經常與他們交手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等。圖皮人的家族之間經常彼此交戰,而歐洲入侵者對圖皮人而言,更是首要敵人。


    恭喜宿主抽取到低級兵10名印加擲石繩戰士。


    印加擲石繩戰士:美洲原住民輕型步兵單位,擅長猛力投出擲石繩,傷害大範圍內的敵人。


    曆史背景:印加的常備軍隊主要由貴族組成,不過印加皇帝也可任意挑選體格健全的人民組成軍隊。


    軍隊在行軍或是處在投射武器的射程內時都務必嚴守軍紀。射擊完畢就會衝向敵人當麵展開廝殺,印加人有多種武器,包括木刀、流星槌、彈弓、長矛、長戟和絆馬索。


    他們身穿透氣保暖、方便活動的棉質護甲。絆馬索為短程投擲武器,兩頭各有一個石頭或鐵球等重物,以索煉或繩線相連,能纏繞住目標的四肢,一旦纏緊便能損傷敵人,使其不良於行。


    恭喜宿主抽取到低級兵10名阿茲特克鷹勇士。


    阿茲特克鷹勇士:美洲原住民輕型步兵,武器為投擲標槍、木盾和黑曜石長劍。


    曆史背景:阿茲特克勇士至少要捕獲四名敵軍,才能正式成為鷹勇士或豹勇士。據推測,之所以重視活抓敵軍,是因為他們想要收集俘虜來獻祭天神,不過阿茲特克人的作戰殺敵能力也同樣有名,他們可以用黑曜石劍一擊致命,或是透過擲矛器全力射出尖銳無比的標槍射穿敵人。


    若有勇士步調紊亂或不守秩序,即刻會遭到痛打,有時立刻遭到擊殺。


    鷹勇士的兵團身著阿茲特克戰士製服,分別是羽毛編成的服裝和鷹頭外型的頭盔,老鷹象征太陽,而太陽就是阿茲特克所敬仰獻祭的天神。鷹勇士通常攜帶盾牌和標槍。


    恭喜宿主抽取到中級兵5名卻洛奇步槍兵。


    卻洛奇步槍兵:美洲原住民輕裝單位,裝備了先進的來複槍即為旋轉型前裝線膛槍,每人配備100發子彈。


    來複槍是一種比較重而且用起來不是很靈便的手持式槍械。作為一種運動槍械;它的槍管內的膛線能給子彈一股旋轉的力量,因此與滑膛槍相比,它的精確度較高,射程較遠。


    但由於每顆子彈(用浸過潤滑油的布包裹著)都必須用木槌敲到槍管裏去,裝彈十分費時。


    來複槍上也不裝刺刀,因為裝上刺刀後就可能降低射擊的精確性,有礙射手掌握更高的射擊技術。


    曆史背景:南北戰爭期間,史丹·瓦提曾為南方的邦聯軍組織一支卻洛奇步槍兵。


    後來瓦提和另外兩個卻洛奇首領,在沒有取得其它首領的同意下,簽署了新依秋塔條約。此條約規定整個卻洛奇族都必須遷移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當時動用大批軍隊逼迫他們遷移,此事被稱為“血淚之路”。


    瓦提的步槍兵軍團屬於騎乘部隊,有時稱為卻洛奇遊騎兵。南北戰爭結束時,瓦提的軍隊已升至邦聯軍準將,此外,他也是最後一個向聯邦軍投降的將軍。


    恭喜宿主抽取到低級兵10名輪刃兵。


    輪刃兵:會投擲鋒利鐵環殺傷敵人的錫克人,即可遠程傷敵也可近戰肉搏。


    曆史背景:輪刃一字源自梵文中圓形或輪子之意,與印度教和佛教的對圓形的信仰有關,代表人體中各個能量中心。


    輪刃因為形狀如輪而以此為名,它是一種金屬的圓形武器,直徑12至18厘米不等,厚度也各有不同。大多數的輪刃外緣十分鋒利,內緣則十分平滑,是抓握輪刃的地方。


    輪刃通常從30至45米的距離外朝目標擲出,但也可以采以手旋轉和揮動的方式,用於近身戰鬥。士兵一次可以攜帶多把輪刃,或是掛在手臂上,或甚掛在改良式的頭巾上。


    16世紀以後,輪刃成為錫克士兵專用的武器。他們的使用方式有如弓箭手齊射,在同一時間擲出很多輪刃。


    公元1857年印度兵反叛(亦稱第一次印度獨立戰爭)之後,英國解除了大部分印度人的軍械,許多古式武器包括輪刃都被摧毀後當作廢鐵賤賣。到了20世紀,據報錫克人在戰場上仍使用輪刃,其技巧和準確度都不下於它的鼎盛時期。】


    “這次5連抽竟然4個是低級兵,隻有一個是中級兵……


    看來帝國時代三遊戲裏的大多數兵種,都被帝王係統評估為低級兵。


    不過這卻洛奇步槍兵使用的武器卻挺先進的,從曆史背景上看竟然是來自於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來複槍。


    我記得這種來複槍差不多相當於早期狙擊步槍的鼻祖了。


    如果不是成本高,裝彈複雜,估計早就取代滑膛槍了。


    一下子獲得這麽多係統士兵,接下來就看大石城中的官府給我送來多少屍體了。”


    柳天成並沒有等太久,怡紅院作為大石城最繁華的商業坊中的標誌性建築,發生如此惡劣的事件自然早就有人去報官。


    那麽多全副武裝的大兵衝進去,不可能隱藏行蹤。


    怡紅院作為蘇家門下的產業,大石城的衙門那是多重視也不為過。


    收到報案後,以最快的速度集結了幾乎所有能抽調的衙役捕快,換上了打仗時才用的刀槍弓弩,朝著怡紅院跑來。


    因此,映入柳天成眼簾的上百個官衙捕快差役,前排手持弩機,後排手持長槍和唐式直刃刀,還列出有模有樣的小型戰陣朝著怡紅院的正門壓了過來。


    從這些捕快衙役列陣時的動作不難看出,這幫人是真的接受過冷兵器時代的軍陣訓練。


    大石軍陣傳承自唐朝,軍中自然列裝了大量的弩弓。


    弓箭好手往往都會被留在正規軍當中,所以衙役捕快使用的遠程武器主要是弩機。


    “裏麵的人聽著,放下武器走出來,可饒不死!”


    這隊人中的捕頭,壓進到怡紅院正門外時,扯著嗓子喊道。


    就在這時,怡紅院本來緊閉的大門轟然大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孤兒到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迷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迷1並收藏從孤兒到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