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一拉之緣
1921,從人力車夫開始 作者:三秋空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幾天的秦九章忙於譯稿賺錢,每天工作六七個小時,下午就去天橋與楊曉寒、楊爺爺研究新曲子。
兩邊的進展都非常迅速。
三天後,楊曉寒與楊爺爺的曲目練得已經非常熟練,秦九章便提議道:“咱們去前門大街全聚德吃頓烤鴨,提前慶祝慶祝!”
——不算半場開香檳,畢竟有九成把握。
楊曉寒搖頭道:“烤鴨是宮廷禦膳,一頓最少一兩塊大洋,太貴了。”
“現在不差錢了!”秦九章笑道,“反正以後你們也是道兒北的名角兒,吃頓烤鴨有何不可?”
楊爺爺想了想說:“好吧,既然小秦如此有心,也不能拂了他好意。”
“那咱們約好了,明天中午全聚德見。”秦九章說。
前門大街位於秦九章住的毛家灣胡同以及楊曉寒他們住的天橋兩地的中間。
次日,秦九章帶著妹妹萱萱到了全聚德。
這也是一家百年老店。
沒多久,楊曉寒扶著楊爺爺到了。
楊爺爺看了看那塊招牌,似乎非常有感觸:“上次來,還是20多年前。”
“20多年前?前清光緒年間?”秦九章說。
“對啊,”楊爺爺歎道,“時代不一樣了。”
跑堂的已經過來招唿他們這一桌客人:“時代不一樣,但味道還是那個味道!蒲師傅還是掌爐大師傅。”
“20多年了,還是蒲九?”楊爺爺問。
跑堂的說:“所以我才說味道還是那個味道。”
建國之前,全聚德就已經開了起碼七八十年,這麽久,卻一共隻有四代掌爐師傅。
基本都是上一代大師傅臨近退休時,才把手藝傳給徒弟。
舊時代都是這種規矩,畢竟有個說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手藝輕易不會傳人。
在北方,以往烤鴨主要是宮廷裏的菜,清朝的幾代皇帝都喜歡吃烤鴨。
到了清末,時局動蕩,一些大師傅從禦膳房離開,才把宮廷壟斷的烹飪技術帶了出來。
全聚德能起家,靠的就是從禦膳房出來的第一代孫師傅,——他把掛爐烤鴨的手藝帶到了全聚德。
這手藝目前是全聚德的最高機密,孫師傅年邁退休,作為徒弟的蒲師傅學到手後,也不能隨便傳人。
全聚德的掌櫃更不願意大師傅輕易教人,因為每多一個人會技術,就多一分外泄的風險。
一旦發現掌爐師傅允許他所喜愛的某個弟子試烤一隻鴨子,掌櫃的馬上就會過來製止:“你讓徒弟烤,砸了我的生意怎麽辦?”
反正目前的全聚德,的確是相當正宗,畢竟是宮廷手藝。
秦九章幾人坐好後,跑堂的問道:“客官,吃點啥?”
楊爺爺道:“如果還沒變,就來隻烤鴨,然後四個熱菜,四個涼菜。”
秦九章加了一句:“再來壺酒。”
“好來!”跑堂的向包廂外高聲喊道,“烤鴨子一隻;四熱炒,炒鴨腸、燴鴨心、火燎鴨胗、燴鴨翅膀;四冷盤,鹵鴨胗,拌鴨掌、糟鴨心、鹽水鴨胗;好酒一壺啊——”
最後的長音拖得很長,肺活量真大。
喊完後,跑堂的又說:“各位,隨我去選個鴨胚子吧。”
民國吃鴨子講究挺多,竟然能自己選鴨子。
秦九章起身說:“楊爺爺,請吧!”
兩人挑了隻肥大的鴨子,迴身落座。
萱萱幹慣了家務活,已經倒好茶水。
秦九章笑道:“楊爺爺,看得出您也是闊過的。”
“以前的事就不要提了。”楊爺爺喝了口茶。
此時,門口又走進來兩人,秦九章一瞅,立刻過去說:“梅老板。”
梅蘭芳看了秦九章一眼,“你是……”
“那個拉過你的車夫秦九章。”
“哈,對對對!”梅蘭芳說,“車夫多了去,但你這個車夫可不簡單。我現在還時常給班裏的人說哪,才子車夫秦爺曾經拉過我!”
果真成了炫耀的資本。
秦九章笑道:“這話要是讓仁和車廠聽到,他們一定又要換個廣告牌。”
梅蘭芳說:“秦爺現在不簡單啊,我在報上看過好多次你的新聞。”
“要聊的還很多,”秦九章笑道,“要不一起坐?”
梅蘭芳問向身旁的一人:“吳兄,你說哪?”
與梅蘭芳一同來的人叫做吳震修,兩人是多年朋友。
吳震修本人並不是梨園人士,他的本職工作是bj中國銀行的總文書。但他卻是個梨園大拿,很懂戲,經常給梅蘭芳出謀劃策。
吳震修問道:“報上的秦九章?”
梅蘭芳說:“沒錯。”
“可惜啊!”吳震修歎道。
梅蘭芳問:“可惜什麽?”
“可惜秦師傅不再拉車,我不能體驗一把。”吳震修道。
秦九章接上話說:“不可惜,今天你們能看到不少好活兒!”
梅蘭芳說:“要是有好活兒,就當賞!這頓飯讓吳兄買單!”
吳震修笑道:“你真會借花獻佛。”
兩人隨即也落了座。
秦九章立刻招唿跑堂的加了兩道菜。
然後說起正事:“梅老板,吳經理,我們的好活兒,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
“現在就能亮出來?”梅蘭芳問。
秦九章對楊曉寒和楊爺爺說:“讓梅老板鑒賞鑒賞新曲。”
楊曉寒和楊爺爺當然知道眼前就是當今梨園界最炙手可熱的大腕梅蘭芳,有機會必須抓住,端出二胡說:“給梅老板獻醜了。”
梅蘭芳訝道:“二胡。”
秦九章胸有成竹道:“梅老板,聽完你就知道了。”
楊曉寒剛要拉,秦九章又打住:“為了節省時間,三首曲子隻拉一小段就夠。”
楊曉寒點了點頭。
《豬八戒背媳婦》、《半生緣》、《市集》三曲的經典部分一一拉出。
其實聽到第一段,梅蘭芳就已經非常震驚了,三曲終了後說:“原來二胡還能有這麽棒的曲目!”
楊曉寒說:“都是九哥教我們的。”
“嗨!我哪會二胡,就是把曲子告訴你們罷了。”秦九章說。
吳震修則問道:“二位平日在哪家茶樓演出?我怎麽沒見過,更沒有聽過?莫非是從南方過來的名家?”
楊爺爺道:“我們一直在天橋演。”
“道兒南的天橋?!”
兩邊的進展都非常迅速。
三天後,楊曉寒與楊爺爺的曲目練得已經非常熟練,秦九章便提議道:“咱們去前門大街全聚德吃頓烤鴨,提前慶祝慶祝!”
——不算半場開香檳,畢竟有九成把握。
楊曉寒搖頭道:“烤鴨是宮廷禦膳,一頓最少一兩塊大洋,太貴了。”
“現在不差錢了!”秦九章笑道,“反正以後你們也是道兒北的名角兒,吃頓烤鴨有何不可?”
楊爺爺想了想說:“好吧,既然小秦如此有心,也不能拂了他好意。”
“那咱們約好了,明天中午全聚德見。”秦九章說。
前門大街位於秦九章住的毛家灣胡同以及楊曉寒他們住的天橋兩地的中間。
次日,秦九章帶著妹妹萱萱到了全聚德。
這也是一家百年老店。
沒多久,楊曉寒扶著楊爺爺到了。
楊爺爺看了看那塊招牌,似乎非常有感觸:“上次來,還是20多年前。”
“20多年前?前清光緒年間?”秦九章說。
“對啊,”楊爺爺歎道,“時代不一樣了。”
跑堂的已經過來招唿他們這一桌客人:“時代不一樣,但味道還是那個味道!蒲師傅還是掌爐大師傅。”
“20多年了,還是蒲九?”楊爺爺問。
跑堂的說:“所以我才說味道還是那個味道。”
建國之前,全聚德就已經開了起碼七八十年,這麽久,卻一共隻有四代掌爐師傅。
基本都是上一代大師傅臨近退休時,才把手藝傳給徒弟。
舊時代都是這種規矩,畢竟有個說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手藝輕易不會傳人。
在北方,以往烤鴨主要是宮廷裏的菜,清朝的幾代皇帝都喜歡吃烤鴨。
到了清末,時局動蕩,一些大師傅從禦膳房離開,才把宮廷壟斷的烹飪技術帶了出來。
全聚德能起家,靠的就是從禦膳房出來的第一代孫師傅,——他把掛爐烤鴨的手藝帶到了全聚德。
這手藝目前是全聚德的最高機密,孫師傅年邁退休,作為徒弟的蒲師傅學到手後,也不能隨便傳人。
全聚德的掌櫃更不願意大師傅輕易教人,因為每多一個人會技術,就多一分外泄的風險。
一旦發現掌爐師傅允許他所喜愛的某個弟子試烤一隻鴨子,掌櫃的馬上就會過來製止:“你讓徒弟烤,砸了我的生意怎麽辦?”
反正目前的全聚德,的確是相當正宗,畢竟是宮廷手藝。
秦九章幾人坐好後,跑堂的問道:“客官,吃點啥?”
楊爺爺道:“如果還沒變,就來隻烤鴨,然後四個熱菜,四個涼菜。”
秦九章加了一句:“再來壺酒。”
“好來!”跑堂的向包廂外高聲喊道,“烤鴨子一隻;四熱炒,炒鴨腸、燴鴨心、火燎鴨胗、燴鴨翅膀;四冷盤,鹵鴨胗,拌鴨掌、糟鴨心、鹽水鴨胗;好酒一壺啊——”
最後的長音拖得很長,肺活量真大。
喊完後,跑堂的又說:“各位,隨我去選個鴨胚子吧。”
民國吃鴨子講究挺多,竟然能自己選鴨子。
秦九章起身說:“楊爺爺,請吧!”
兩人挑了隻肥大的鴨子,迴身落座。
萱萱幹慣了家務活,已經倒好茶水。
秦九章笑道:“楊爺爺,看得出您也是闊過的。”
“以前的事就不要提了。”楊爺爺喝了口茶。
此時,門口又走進來兩人,秦九章一瞅,立刻過去說:“梅老板。”
梅蘭芳看了秦九章一眼,“你是……”
“那個拉過你的車夫秦九章。”
“哈,對對對!”梅蘭芳說,“車夫多了去,但你這個車夫可不簡單。我現在還時常給班裏的人說哪,才子車夫秦爺曾經拉過我!”
果真成了炫耀的資本。
秦九章笑道:“這話要是讓仁和車廠聽到,他們一定又要換個廣告牌。”
梅蘭芳說:“秦爺現在不簡單啊,我在報上看過好多次你的新聞。”
“要聊的還很多,”秦九章笑道,“要不一起坐?”
梅蘭芳問向身旁的一人:“吳兄,你說哪?”
與梅蘭芳一同來的人叫做吳震修,兩人是多年朋友。
吳震修本人並不是梨園人士,他的本職工作是bj中國銀行的總文書。但他卻是個梨園大拿,很懂戲,經常給梅蘭芳出謀劃策。
吳震修問道:“報上的秦九章?”
梅蘭芳說:“沒錯。”
“可惜啊!”吳震修歎道。
梅蘭芳問:“可惜什麽?”
“可惜秦師傅不再拉車,我不能體驗一把。”吳震修道。
秦九章接上話說:“不可惜,今天你們能看到不少好活兒!”
梅蘭芳說:“要是有好活兒,就當賞!這頓飯讓吳兄買單!”
吳震修笑道:“你真會借花獻佛。”
兩人隨即也落了座。
秦九章立刻招唿跑堂的加了兩道菜。
然後說起正事:“梅老板,吳經理,我們的好活兒,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
“現在就能亮出來?”梅蘭芳問。
秦九章對楊曉寒和楊爺爺說:“讓梅老板鑒賞鑒賞新曲。”
楊曉寒和楊爺爺當然知道眼前就是當今梨園界最炙手可熱的大腕梅蘭芳,有機會必須抓住,端出二胡說:“給梅老板獻醜了。”
梅蘭芳訝道:“二胡。”
秦九章胸有成竹道:“梅老板,聽完你就知道了。”
楊曉寒剛要拉,秦九章又打住:“為了節省時間,三首曲子隻拉一小段就夠。”
楊曉寒點了點頭。
《豬八戒背媳婦》、《半生緣》、《市集》三曲的經典部分一一拉出。
其實聽到第一段,梅蘭芳就已經非常震驚了,三曲終了後說:“原來二胡還能有這麽棒的曲目!”
楊曉寒說:“都是九哥教我們的。”
“嗨!我哪會二胡,就是把曲子告訴你們罷了。”秦九章說。
吳震修則問道:“二位平日在哪家茶樓演出?我怎麽沒見過,更沒有聽過?莫非是從南方過來的名家?”
楊爺爺道:“我們一直在天橋演。”
“道兒南的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