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來上海之前做攻略的時候看到這麽一句話——到上海不去老城隍廟,等於沒去過大上海。


    現在我站在老城隍廟的街上,看著四周如織的行人,倒是沒覺得這話有多對,隻覺得這裏像個常年不落幕的廟會。


    街道兩旁的建築都是飛簷翹角的古式建築,幾乎每一家商店門口都掛著匾額和幡兒,再把戲做得足一點的商家甚至讓服務員穿著古人的服飾,讓人好像置身於一個古代集市一般。


    我是無神論者,所以沒有進城隍廟裏麵燒香拜城隍什麽的,站在廟門口蹭了幾個旅遊團的導遊的解說,也把這上海城隍廟的曆史聽了個七七八八。


    海城隍廟真正始建於明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曆史。除了曆史悠久這個特點之外,上海老城隍廟還有另外一個很有趣的特點——一廟三城隍。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是儒教《周宮》八神之一。也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長。


    所以一般來說,一個地方隻有一個城隍爺,就和一個縣隻有一個縣長一樣。


    而上海的老城隍廟就偏偏有三個城隍,三個城隍分別是西漢名將霍光,秦-裕伯,以及陳化成。


    霍光是三個城隍裏資格最老的那一個,老城隍廟原來是霍光的神祠,後來才變成得城隍廟。霍光這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很多人一定很熟悉——霍去病。


    至於秦-裕伯,傳說他是一個孝子,因其母感歎未見過金鑾殿,故專門建了一座像金鑾殿的建築。被人告密,皇帝派員來查,他就連夜將殿改成金山神廟,躲過了一場災禍。


    後來清軍南下時,遭到了上海地區人民的強烈抵抗,清軍將領原準備屠城。屠城前夜,清軍將領夢見了秦-裕伯,秦警告他不準殺人,將領害怕了,這才取消了屠城計劃。因秦-裕伯“顯靈”,使得上海免於屠城浩劫,救了上海百姓,所以秦-裕伯被上海百姓奉為城隍爺。


    最後一個陳化成,原來是江南提督,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血染吳淞口、在吳淞炮台戰死的。原來不在城隍廟裏,在陳公祠,後來抗日戰爭爆發了,市民把他從陳公祠裏請出來,當第三尊城隍爺供著。


    來城隍廟上香的人很多,不過我的目的不是這個,覺得蹭導遊們的講解聽得差不多了,就繼續朝前走去。


    其實在外旅遊,如果不跟團而是自駕的話,在某些場合找個旅遊團跟著蹭蹭講解是很不錯的事情,特別是那些有曆史背景的景點,隻有知道了景點背後幾百年乃至幾千年裏的故事,才會覺得這個景點有趣,不然就走馬觀花的看看,一點意思也沒有。


    一路朝前走到南翔饅頭店,這是在旅行網上被最多人提起的一家店,看攻略說這裏的南翔小籠包很好吃,所以我決定來試試看。


    還沒走到店門口就發現店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店裏則是幾乎一個空座也沒有。


    走到隊伍最前方打聽了一下,發現這家店是分等級的,按不同的價格排不同的隊在不同的地方吃。我看了一下,便宜的人多,貴的人少。


    雖然沒見到南翔小籠包,也沒進去這家店,但是這家有名的店首先讓我體會到了有錢就是老大這個道理。


    算了一下錢我決定吃個中等的,等了二十多分鍾等到座兒了,走進去要了小籠包和灌湯包,加起來大概一籠的量。


    沒多久包子上來了,包子的皮很薄,褶很多,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小寶塔。透過晶瑩剔透的皮能隱隱約約看到裏麵的湯汁。


    一邊正好有導遊在介紹小籠包的吃法,聲音不小,“各位遊客注意一下,大家當中有可能有第一次吃南翔小籠的,我給你們說一下這南翔小籠的吃法。這南翔小籠的吃法啊,和一般的小籠包可不一樣。南翔小籠特點是皮薄餡多,如果直接咬一大口,要麽燙得直吐舌頭,要麽因大咬一口而湯汁盡失。所以正確的吃法是,先小咬一口,咬出個小洞,就著吸吮,把湯汁美美地吸咂品味了,再吃包子的皮和餡兒。”


    導遊話音剛落,一個看起來隻有十幾歲的小孩子便老氣橫秋大聲道:“服務員,給我拿根吸管!”


    店鋪裏因為小孩的這句話頓時笑聲一片,我笑著夾起一個南翔小籠,按照導遊所說的吃法開始吃。


    包子入口我頓時明白,這南翔饅頭店為什麽敢按不同的價格排不同的隊在不同的地方吃然後還能在旅行網上被那麽多人稱讚和推薦,包子的味道的的確確沒得挑。


    我有個上海同學,平時關係還不錯,玩得到一塊兒去,吃飯的間隙我給了他發了條微信,說我在上海老城隍廟。


    沒多久他迴我消息了,一個墨鏡表情加一句那地方上海本地人都不去的,都是騙像你這樣的外地遊客的。


    我才注意到一件事情——店裏的人似乎都是遊客,幾乎沒有上海本地人,因為我聽不到一句上海話或者是上海普通話。


    上海同學的這句話讓我想起帝都的王府井小吃一條街,似乎每一個大一點的城市都會有一條類似的街道,在當地人口中那條街當地人從來不去,隻有外地的遊客會去,而那條街上的店鋪也被說成是專門騙外地遊客的。


    我不知道這是一種世界普遍的現象還是一種對於文化過分開發過分商業化的表現,至少走在老城隍廟的街上,我隻是覺得這裏人很多,建築有古風,卻沒有體會到老這個字。


    “李.....察?”


    一道充滿不確定的聲音突然打斷了我的遐想,我抬起頭來一看,是王輝,那個夜色酒吧的老板,身旁則是那天在夜色酒吧讓王輝把我和王小芮趕出去結果被王小芮甩了一耳光的女的。


    王輝笑著坐在了我的對麵,“果然是你,我就覺得背影像你。一個人嗎?王小芮呢?沒跟你一起?”


    我一聳肩,“她給我放了幾天假。”


    王輝給了我一個男人都懂的眼神,“明白,所以你就出來瀟灑對嗎。”


    我猜這家夥是誤會了,但是也懶得解釋,撇撇嘴沒有迴應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旅行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鼠並收藏我是旅行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