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求支持!
-------------------------------
瘋狂而殘忍的砍殺仍在繼續,鮮血繼續染紅了牧馬河。
從第一次岸邊接觸,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個小時了,短短的兩百多米的岸邊,倒下了一千多契丹騎兵和一千多易州唐軍步卒。層層疊疊的屍體,包括人的屍體和馬的屍體,在岸邊越堆越高,正中央的兩軍對壘,已經變成隔著屍體來相互捅了,甚至有些不耐煩的唐軍,從地下撿起一支長矛或者長刀,用力向屍堆另一邊的契丹人狠狠扔過去。
更多的戰鬥發生在戰線兩側。
契丹重騎兵早已損失殆盡,現在衝過來的都是輕騎兵。輕騎兵控馬相對容易,一見前麵屍體堆得太高,便向兩邊走,河邊的戰線不斷拉長,從一百米擴展到兩百米,兩百米擴展到四百米,現在已經將近五百米了,越來越多的契丹騎兵上岸後跑了起來,從兩邊包抄過來衝擊唐軍兩側。
隻要騎兵跑起來,步卒立刻就不夠看了,每一名跑起來衝進唐軍步卒陣營的契丹輕騎兵,即使最後自己也免不了一死,但是至少能帶走五名唐軍步卒的性命來陪葬。
傷亡交換的比例立刻開始擴大!
整個唐軍陣地搖搖欲墜,戰線也從河岸邊的水地,退到岸上離水邊五十多米遠的旱地。
站在遠處高台指揮的劉在明也是久經戰陣,臉色絲毫未變,手中指揮旗做了一個複雜的動作,旁邊的傳令兵立刻跑開去傳達變陣的命令。
一陣急促的鑼響,唐軍開始後退,所有步卒們一邊繼續勉力抵抗著衝擊力不斷加強的契丹軍,一邊向兩百多米外後方的晉昌小鎮步卒陣地上慢慢退去。
而契丹軍這邊,一方麵有一些騎兵繼續與這些後退的唐軍們保持接觸,你一矛我一刀地砍來砍去,拖延他們後退的速度。另一方麵,一部分上岸後的騎兵則開始在長官的指揮下,整隊結陣,拉開距離,準備向唐軍的步卒陣地發起集群衝鋒!
戰爭逆轉的時間點迅速地接近!
可是......
“將軍,左邊有唐軍騎兵!”
“是銀鞍契丹直!”
河岸的左邊大約兩裏遠的一個山坡的坡頂上,突然冒出了許多身穿唐軍製服的騎兵,好像大批螞蟻似的,無聲無息漫過山坡,然後流暢無比地從山坡上一路向下,沿著河邊向著這片戰場直衝過來!
三千騎“銀鞍契丹直”!
這個時候,耶律察割的五千契丹軍這邊,已經有三千人渡過了河,其中一千多人已經在對岸戰死。還有兩千人還沒完成渡河,其中五百人在河裏!
也就是說,河對岸剛剛上岸的兩千契丹輕騎兵,在編製全亂的情況下,左手邊是河,右手邊是唐軍嚴陣以待的步卒陣地,兩千契丹輕騎兵擠在一條狹窄的河邊通道上,將要遭到三千銀鞍契丹直騎兵大隊的衝擊!
“哇咧!”“哇咧!”
這些突然身陷絕境兩千契丹輕騎兵們裏,有兩名小將軍開始大聲喊叫,要求所有契丹輕騎兵立刻跑起來,向著唐軍的銀鞍契丹直衝過去!
騎兵對騎兵,要是你停在原地,那就是等死,必須要跑起來,形成對衝陣勢才有的打!
契丹軍的軍隊素質之高,在這時也體現出來了!
盡管編製已亂,所有的騎兵們根本找不到自己的直接上司,也不知道自己歸誰指揮。但是,明知前方有三千編製完整,士氣高昂的敵軍騎兵大隊正朝著自己殺過來,卻沒有一個人轉身逃跑!
所有人都撥轉馬頭,向著同一個方向,開始拍馬向前加速,迎著對麵衝過來的唐軍銀鞍契丹直騎兵們對衝過去!
這些人在拍馬前進的時候,已經心懷死誌!
“哇咧!殺啊!”
“哇咧!殺啊!”
兩邊都是同樣的契丹人麵孔,兩邊指揮官唿喊的都是同樣的契丹語言!此時此刻,卻代表著不同的國家利益,在景色秀麗的牧馬河邊,在這個陰沉沉的早晨,毫無憐憫地撞在了一起,奮起手中長長的馬刀,朝著各自同胞的腦袋上瘋狂地砍去!
這注定是一次不公平的偷襲!
“銀鞍契丹直”是標準配置的騎兵衝陣隊形,指揮鏈完整,動作統一。
五百名騎射兵排在最前麵,兩邊快要接近的時候射出第一波箭,然後迅速轉身讓出了身後的五百重騎兵。
從騎射兵背後顯露出來的五百名“銀鞍契丹直”重騎兵,排著緊密的隊形,迎頭撞上了隊形不整,稀稀拉拉的契丹軍輕騎兵!
這些契丹輕騎兵們剛剛被人射了一腦袋的箭,倒下了一大片,前排僥幸活下來的人還驚魂未定的時候,銀鞍契丹直的重騎兵就已經衝到眼前了!
重騎兵對戰輕騎兵基本沒有懸念。
根本就不考慮阻擋敵人的馬刀,隻是自顧自地一刀劈下去,自然就能殺開一條血路。一個重騎兵要是沒殺夠五個輕騎兵就死了,那到了天堂可是要被人笑死的!
近距離看到重騎兵集群撞入輕騎兵集群的慘烈景象,那是極其的驚心動魄,震撼心靈。隻見那支重騎兵隊幾乎沒有發生任何變形,除了前排不斷有人跌落馬下,被後麵的馬群踩成肉泥以外,整支隊伍向前衝殺的速度和氣勢沒有絲毫變化,並且隨著戰事推進的順利,騎兵們士氣愈發高漲,攻擊力也愈發強大!
而輕騎兵這一方卻悲慘得多了。
高高揚起手中的馬刀奮力一劈,卻無法劈開重騎兵身上的盔甲,轉眼被人家一刮一帶,便失去平衡,要麽被對麵衝過來的重騎兵撞散了架,要麽被對方一刀劈為兩段,反正結果都是落馬後被迎麵而來的重騎兵踩成肉泥。
己方不斷響起的慘叫,和到處飛舞的殘肢斷臂,將契丹輕騎兵們剛才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勇氣炸的粉碎。
有一個轉身逃跑的,就有第二個,幾個唿吸之間,後麵的契丹輕騎兵們已經四散逃開。
有的直接竄進了河裏,在遠離淺灘的深水處被河水衝走,有的一頭撞進了唐軍步卒嚴陣以待的陣地裏,被一輪亂箭射死,更多的人則是轉身向後逃跑。
可惜,他們忘了,這次來的一萬易州兵裏,還有兩千易州騎兵!
這些易州騎兵,就在他們後麵等著呢!
唐軍校尉們一聲喊,兩千易州騎兵便快馬加鞭,朝著倉惶逃竄的契丹騎兵們追了過來,並且,毫無例外的,前麵三百騎又是重騎兵!
重騎兵撞入輕騎兵陣營的慘狀再一次重演了!
到了這個時候,河對岸的兩千契丹騎兵已經完全潰不成軍,打是沒有勇氣了,問題是逃也沒地方逃啊。
等到銀鞍契丹直和易州騎兵兩軍會師之時,中間的契丹騎兵已被徹底殲滅!
戰死一千五百人,掉進河裏淹死五百人,還有不到一百人投降被俘!
唐軍騎兵這邊,銀鞍契丹直戰死兩百人,其中重騎兵一百,易州騎兵戰死一百多人,其中重騎兵二十人。
今天劉在明算是揚眉吐氣,依靠地形打了個漂亮的勝仗。
以不到兩千人的代價,消滅了三千契丹騎兵,其中包括八百重騎兵。這個成績在過往與契丹人對戰的曆史上,也是少見的大勝!
“銀鞍契丹直”在對岸突然出現的時候,耶律察割就已經知道輸了。
耶律察割的大將氣派還是有的,輸了就輸了!他立刻召迴還在河裏的五百契丹騎兵,總共收攏了不到兩千騎殘兵,二話不說便拔馬離開了戰場,返迴太原去了。
劉在明本來還想拉住耶律察割聊兩句的,說一些比如:“今天我打得這麽樣啊?你痛不痛啊?”之類的廢話來嘚瑟一下,誰曾想他剛剛屁顛屁顛跑出來,竄到河邊,還沒來得及開口,那老熟人已經一聲不吭就跑路了。
尼瑪老子好不容易贏一把大的,你也得給我個台階,讓我裝個逼爽爽吧?
怎麽就這麽走了?
勝負乃兵家常事,輸了不是應該驕傲地說:“今日且讓你一陣,來日討還!”之類的場麵話嗎?或者放放狠話再走也行啊!就這麽走了算個什麽東西!
太缺德了!有你這麽打仗的麽?
還什麽契丹十大英雄!我看契丹十大烏龜還差不多!
劉在明站在河邊破口大罵,罵了半天,旁邊的唐軍騎兵們還以為長官發羊癲了,個個都眼神怪怪地看著他。
最後還是無可奈何,悻悻然下令其他人打掃戰場,自己迴去忻州睡覺。
忻州城裏還有兩個契丹小娘在等著他呢。
-------------------------------
瘋狂而殘忍的砍殺仍在繼續,鮮血繼續染紅了牧馬河。
從第一次岸邊接觸,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個小時了,短短的兩百多米的岸邊,倒下了一千多契丹騎兵和一千多易州唐軍步卒。層層疊疊的屍體,包括人的屍體和馬的屍體,在岸邊越堆越高,正中央的兩軍對壘,已經變成隔著屍體來相互捅了,甚至有些不耐煩的唐軍,從地下撿起一支長矛或者長刀,用力向屍堆另一邊的契丹人狠狠扔過去。
更多的戰鬥發生在戰線兩側。
契丹重騎兵早已損失殆盡,現在衝過來的都是輕騎兵。輕騎兵控馬相對容易,一見前麵屍體堆得太高,便向兩邊走,河邊的戰線不斷拉長,從一百米擴展到兩百米,兩百米擴展到四百米,現在已經將近五百米了,越來越多的契丹騎兵上岸後跑了起來,從兩邊包抄過來衝擊唐軍兩側。
隻要騎兵跑起來,步卒立刻就不夠看了,每一名跑起來衝進唐軍步卒陣營的契丹輕騎兵,即使最後自己也免不了一死,但是至少能帶走五名唐軍步卒的性命來陪葬。
傷亡交換的比例立刻開始擴大!
整個唐軍陣地搖搖欲墜,戰線也從河岸邊的水地,退到岸上離水邊五十多米遠的旱地。
站在遠處高台指揮的劉在明也是久經戰陣,臉色絲毫未變,手中指揮旗做了一個複雜的動作,旁邊的傳令兵立刻跑開去傳達變陣的命令。
一陣急促的鑼響,唐軍開始後退,所有步卒們一邊繼續勉力抵抗著衝擊力不斷加強的契丹軍,一邊向兩百多米外後方的晉昌小鎮步卒陣地上慢慢退去。
而契丹軍這邊,一方麵有一些騎兵繼續與這些後退的唐軍們保持接觸,你一矛我一刀地砍來砍去,拖延他們後退的速度。另一方麵,一部分上岸後的騎兵則開始在長官的指揮下,整隊結陣,拉開距離,準備向唐軍的步卒陣地發起集群衝鋒!
戰爭逆轉的時間點迅速地接近!
可是......
“將軍,左邊有唐軍騎兵!”
“是銀鞍契丹直!”
河岸的左邊大約兩裏遠的一個山坡的坡頂上,突然冒出了許多身穿唐軍製服的騎兵,好像大批螞蟻似的,無聲無息漫過山坡,然後流暢無比地從山坡上一路向下,沿著河邊向著這片戰場直衝過來!
三千騎“銀鞍契丹直”!
這個時候,耶律察割的五千契丹軍這邊,已經有三千人渡過了河,其中一千多人已經在對岸戰死。還有兩千人還沒完成渡河,其中五百人在河裏!
也就是說,河對岸剛剛上岸的兩千契丹輕騎兵,在編製全亂的情況下,左手邊是河,右手邊是唐軍嚴陣以待的步卒陣地,兩千契丹輕騎兵擠在一條狹窄的河邊通道上,將要遭到三千銀鞍契丹直騎兵大隊的衝擊!
“哇咧!”“哇咧!”
這些突然身陷絕境兩千契丹輕騎兵們裏,有兩名小將軍開始大聲喊叫,要求所有契丹輕騎兵立刻跑起來,向著唐軍的銀鞍契丹直衝過去!
騎兵對騎兵,要是你停在原地,那就是等死,必須要跑起來,形成對衝陣勢才有的打!
契丹軍的軍隊素質之高,在這時也體現出來了!
盡管編製已亂,所有的騎兵們根本找不到自己的直接上司,也不知道自己歸誰指揮。但是,明知前方有三千編製完整,士氣高昂的敵軍騎兵大隊正朝著自己殺過來,卻沒有一個人轉身逃跑!
所有人都撥轉馬頭,向著同一個方向,開始拍馬向前加速,迎著對麵衝過來的唐軍銀鞍契丹直騎兵們對衝過去!
這些人在拍馬前進的時候,已經心懷死誌!
“哇咧!殺啊!”
“哇咧!殺啊!”
兩邊都是同樣的契丹人麵孔,兩邊指揮官唿喊的都是同樣的契丹語言!此時此刻,卻代表著不同的國家利益,在景色秀麗的牧馬河邊,在這個陰沉沉的早晨,毫無憐憫地撞在了一起,奮起手中長長的馬刀,朝著各自同胞的腦袋上瘋狂地砍去!
這注定是一次不公平的偷襲!
“銀鞍契丹直”是標準配置的騎兵衝陣隊形,指揮鏈完整,動作統一。
五百名騎射兵排在最前麵,兩邊快要接近的時候射出第一波箭,然後迅速轉身讓出了身後的五百重騎兵。
從騎射兵背後顯露出來的五百名“銀鞍契丹直”重騎兵,排著緊密的隊形,迎頭撞上了隊形不整,稀稀拉拉的契丹軍輕騎兵!
這些契丹輕騎兵們剛剛被人射了一腦袋的箭,倒下了一大片,前排僥幸活下來的人還驚魂未定的時候,銀鞍契丹直的重騎兵就已經衝到眼前了!
重騎兵對戰輕騎兵基本沒有懸念。
根本就不考慮阻擋敵人的馬刀,隻是自顧自地一刀劈下去,自然就能殺開一條血路。一個重騎兵要是沒殺夠五個輕騎兵就死了,那到了天堂可是要被人笑死的!
近距離看到重騎兵集群撞入輕騎兵集群的慘烈景象,那是極其的驚心動魄,震撼心靈。隻見那支重騎兵隊幾乎沒有發生任何變形,除了前排不斷有人跌落馬下,被後麵的馬群踩成肉泥以外,整支隊伍向前衝殺的速度和氣勢沒有絲毫變化,並且隨著戰事推進的順利,騎兵們士氣愈發高漲,攻擊力也愈發強大!
而輕騎兵這一方卻悲慘得多了。
高高揚起手中的馬刀奮力一劈,卻無法劈開重騎兵身上的盔甲,轉眼被人家一刮一帶,便失去平衡,要麽被對麵衝過來的重騎兵撞散了架,要麽被對方一刀劈為兩段,反正結果都是落馬後被迎麵而來的重騎兵踩成肉泥。
己方不斷響起的慘叫,和到處飛舞的殘肢斷臂,將契丹輕騎兵們剛才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勇氣炸的粉碎。
有一個轉身逃跑的,就有第二個,幾個唿吸之間,後麵的契丹輕騎兵們已經四散逃開。
有的直接竄進了河裏,在遠離淺灘的深水處被河水衝走,有的一頭撞進了唐軍步卒嚴陣以待的陣地裏,被一輪亂箭射死,更多的人則是轉身向後逃跑。
可惜,他們忘了,這次來的一萬易州兵裏,還有兩千易州騎兵!
這些易州騎兵,就在他們後麵等著呢!
唐軍校尉們一聲喊,兩千易州騎兵便快馬加鞭,朝著倉惶逃竄的契丹騎兵們追了過來,並且,毫無例外的,前麵三百騎又是重騎兵!
重騎兵撞入輕騎兵陣營的慘狀再一次重演了!
到了這個時候,河對岸的兩千契丹騎兵已經完全潰不成軍,打是沒有勇氣了,問題是逃也沒地方逃啊。
等到銀鞍契丹直和易州騎兵兩軍會師之時,中間的契丹騎兵已被徹底殲滅!
戰死一千五百人,掉進河裏淹死五百人,還有不到一百人投降被俘!
唐軍騎兵這邊,銀鞍契丹直戰死兩百人,其中重騎兵一百,易州騎兵戰死一百多人,其中重騎兵二十人。
今天劉在明算是揚眉吐氣,依靠地形打了個漂亮的勝仗。
以不到兩千人的代價,消滅了三千契丹騎兵,其中包括八百重騎兵。這個成績在過往與契丹人對戰的曆史上,也是少見的大勝!
“銀鞍契丹直”在對岸突然出現的時候,耶律察割就已經知道輸了。
耶律察割的大將氣派還是有的,輸了就輸了!他立刻召迴還在河裏的五百契丹騎兵,總共收攏了不到兩千騎殘兵,二話不說便拔馬離開了戰場,返迴太原去了。
劉在明本來還想拉住耶律察割聊兩句的,說一些比如:“今天我打得這麽樣啊?你痛不痛啊?”之類的廢話來嘚瑟一下,誰曾想他剛剛屁顛屁顛跑出來,竄到河邊,還沒來得及開口,那老熟人已經一聲不吭就跑路了。
尼瑪老子好不容易贏一把大的,你也得給我個台階,讓我裝個逼爽爽吧?
怎麽就這麽走了?
勝負乃兵家常事,輸了不是應該驕傲地說:“今日且讓你一陣,來日討還!”之類的場麵話嗎?或者放放狠話再走也行啊!就這麽走了算個什麽東西!
太缺德了!有你這麽打仗的麽?
還什麽契丹十大英雄!我看契丹十大烏龜還差不多!
劉在明站在河邊破口大罵,罵了半天,旁邊的唐軍騎兵們還以為長官發羊癲了,個個都眼神怪怪地看著他。
最後還是無可奈何,悻悻然下令其他人打掃戰場,自己迴去忻州睡覺。
忻州城裏還有兩個契丹小娘在等著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