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很快天色黑了下來,胡家寨裏張燈結彩,趙將軍大婚禮儀正式開場。
太平山莊李老爺從祖上起就崇拜漢人的生活習慣,原先是準備要按照全套的漢族貴族大婚的禮儀來操辦的。可是何大仙哪裏耐煩那麽複雜的禮儀,直接簡化到夫妻三拜,一步到位就行,然後大家開吃開喝吧。
簡單的儀式過後,便是大開宴席,新郎趙平陪著貴賓們吃了一輪,喝了一圈,看看時間差不多快到九點了,推說春宵一刻值千金,自己是時候入洞房了,大家繼續,該吃吃,該喝喝,千萬不要客氣雲雲。
然後轉身在小丫鬟蟬兒的陪同下,返迴新房,消失在眾人眼前。
你道何大仙真的急吼吼地去洞房找兩個小新娘圓房麽?
不是的,何大仙是急著去裝逼。
去洗澡間卸下沉重的胸甲,隨便拿水洗了洗,換上一身輕便的書生長袍,用白布紮好頭發,整個人頓時書生氣十足,瀟灑脫俗,風流倜儻。迴到新人房裏,抱住大李小李兩個小新娘在她們的臉蛋上各親了一口,吩咐老婆們早點休息,便和小蟬兒兩人鬼鬼祟祟地躲進了書房裏。
“蟬兒,泡茶。”
“蟬兒,磨墨。”
何大仙似乎完全忘記了還在新房裏等他的兩個小新娘,自顧自拿著一根毛筆在白紙上比劃著,姿勢挺拔,動作優美,一幅逼格甚高的樣子。
“大人,你拿個筆劃了半天,一個字沒寫呢。”
“我這是在醞釀,讀書人的事,你一個小丫鬟懂個屁。”
“可是大人既然不寫字,蟬兒是否可以不要磨墨了?”
“繼續磨,莫要廢話!”
“可是蟬兒已經磨了快一個時辰了呀,歇一歇行不?”
“你這個小丫鬟怎麽一點毅力都沒有,聽過桑維翰大人的磨穿鐵硯的故事麽?”
“啊呀,這故事大人都說了十遍了,可是”
“可是什麽?”
“可是桑大人磨墨,磨穿鐵硯,確實是了不起,怎麽到了趙將軍讀書的時候,卻是找個小丫鬟來磨墨了?不是應該趙將軍自己來磨穿鐵硯麽?”
“廢話,讀書人哪裏要自己磨墨?當然是丫鬟磨墨,讀書人隻會寫字。你以為桑大人那鐵硯是自己磨穿的?他也是讓丫鬟給他磨的。”
“啊這天下的讀書人都是讓丫鬟磨的墨?那磨穿鐵硯這種事情,關讀書人什麽事兒?”
“少廢話,你再想偷懶,我就把你送給桑大人,你天天給桑大人磨穿鐵硯去吧。”
想一想桑大人那五短身材,獐目鼠眼,還滿臉的痘痘,蟬兒不禁打了個冷戰。
算了,那還是老老實實的給趙將軍磨墨吧,否則他哪天一生氣真的把她轉送給桑大人,那就一輩子都完蛋了。想著想著,涉世不深的蟬兒確實被嚇到了,也不敢再作聲,隻好撅著嘴,眼淚在眼眶裏打著轉,乖乖地繼續磨墨。
可是,什麽時候才能磨穿鐵硯啊,好遙遠的目標!
當然,何大仙也不會真的洞房春宵都不顧,就傻傻地躲在書房裝逼。
他在做一件改變曆史的事情!
十幾天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決定不理會趙平,按照原定計劃帶著五萬大軍通過了揚武穀。然後,後麵發生的事情就跟曆史上一模一樣,契丹大軍經過代州和沂州時繞城而過,直接一步到達了太原城下,耶律德光也與石敬瑭見了麵。
兩邊大老板商定確認了滅唐後,大家瓜分國土的細節,耶律德光就率領大軍在虎北口擺開陣勢。契丹軍擺在前麵的是輕騎兵,張敬達這個笨蛋以為有便宜撿,居然指揮唐軍全軍出動攻擊契丹軍。
結果契丹人三千輕騎兵轉身就逃,吸引唐軍進了埋伏圈,然後重騎兵就殺了出來。
這一戰打得慘烈,契丹軍將唐軍一切為二,一萬多步卒根本跑不掉,全被契丹鐵騎來迴衝刺殺了個精光!唐軍隻有騎兵得以逃脫,剩下的五萬人龜縮到晉安大寨裏結寨防守,被晉軍和契丹軍團團圍住。
所以說為什麽史學家對張敬達實在是討厭之極。
書生誤國就是這個道理。
什麽是書生?說起來一套套的,做起來確實雞手鴨腳,看著都可氣。
你是書生,不懂軍事不要緊,那就讓有本事的來指揮。誰知這張敬達現場都沒去看,隻是聽報契丹軍隻有輕騎兵,便馬上下令全軍衝鋒,幾萬唐軍一窩蜂衝了過去!
你說他是不是傻?
契丹鐵騎聞名天下,沒兩下子敢千裏迢迢跑到太原來?跑來給你張敬達送死?
契丹人擺出個示弱的態勢你就信了?
有人說,是不是這個張敬達膽子很大,很有血性?
這也錯了。
與契丹人第一仗敗了,其實沒那麽可怕,唐軍還有五萬精銳,契丹軍和晉軍加起來也是就五六萬人的樣子。你要是真的有血性,那就再衝上去戰啊!
結果他不!吃了一次敗仗,嚇破膽了!慫了!
全軍龜縮在晉安大寨裏不敢動了!
這下就徹底害死了這五萬唐軍了!
你不是文官麽?會不會數數啊?五萬人每天吃多少糧食?你營房裏還有多少糧食?
結果就是傻傻地呆在原地,一直熬到出現糧荒,軍心不穩。最後唐軍的副招討使楊光遠和次將安審琦實在忍不住了,隻好一刀砍掉了張敬達的腦袋,率全軍投降了石敬瑭。
這還不算完!張敬達自己腦袋掉了是小事,還害得好多人腦袋跟著掉了!
張敬達被圍,逼得後唐皇帝李從珂五十歲高齡還要從洛陽禦駕親征來救他!除了李從珂,還有盧龍節度使趙德鈞和宣武節度使趙延壽兩支軍隊來救他!
哪知三支軍隊還沒到太原,張敬達的腦袋掉了!
這下就徹底亂了套,唐軍的態勢一下就變成了絕對劣勢。契丹大軍擒獲趙延壽,擊退趙德鈞,殺掉李從珂,一路殺入洛陽,燒殺搶掠,頓時人頭滾滾,十戶不存其一,大好繁華都市變成了一片廢墟,黃河兩岸千裏無人煙。
弄得後來石敬瑭都沒法在洛陽建都了,隻好跑到鄭州去建都。
所以說,後唐亡國,其實全係於張敬達這個傻叉一人身上,前麵久圍太原不克,又不去增強雁門關,放了契丹人進來,後來正麵對陣契丹大軍的時候又是亂打一氣,最終害得後唐滅亡,無數人死於非命。
當然,最大的笨蛋還是皇帝李從珂,這麽多人才不用,偏偏弄了張敬達來搞軍事,盧文紀來做宰相,這樣來用人,還真是沒得治了。
何大仙對這段曆史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他前一段時間在書房裏裝逼的時候,一直在不斷地進行沙盤推演和模擬,看看怎麽才能改變曆史進城,讓自己的爭霸事業更加順利。
對於何大仙來說,最好的結局其實是唐晉兩家都不滅,兩家形成相持局麵,同時契丹大軍退出中原,這樣在多方勢力相互牽扯下,他才有足夠的騰挪餘地。
現在這個時候,就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
太原城下,唐軍新敗,龜縮在晉安大寨裏,糧荒還沒開始,軍隊的血性還在。
所以,何大仙派出了陸敏兒和單武,帶著幾名屁吐屁狙擊小隊成員,準備就在這個趙平大婚的晚上,暗殺張敬達!
按照何大仙的推演,張敬達的腦袋如果早兩個月掉下來,戰爭局勢將會完全改變!xh:194
很快天色黑了下來,胡家寨裏張燈結彩,趙將軍大婚禮儀正式開場。
太平山莊李老爺從祖上起就崇拜漢人的生活習慣,原先是準備要按照全套的漢族貴族大婚的禮儀來操辦的。可是何大仙哪裏耐煩那麽複雜的禮儀,直接簡化到夫妻三拜,一步到位就行,然後大家開吃開喝吧。
簡單的儀式過後,便是大開宴席,新郎趙平陪著貴賓們吃了一輪,喝了一圈,看看時間差不多快到九點了,推說春宵一刻值千金,自己是時候入洞房了,大家繼續,該吃吃,該喝喝,千萬不要客氣雲雲。
然後轉身在小丫鬟蟬兒的陪同下,返迴新房,消失在眾人眼前。
你道何大仙真的急吼吼地去洞房找兩個小新娘圓房麽?
不是的,何大仙是急著去裝逼。
去洗澡間卸下沉重的胸甲,隨便拿水洗了洗,換上一身輕便的書生長袍,用白布紮好頭發,整個人頓時書生氣十足,瀟灑脫俗,風流倜儻。迴到新人房裏,抱住大李小李兩個小新娘在她們的臉蛋上各親了一口,吩咐老婆們早點休息,便和小蟬兒兩人鬼鬼祟祟地躲進了書房裏。
“蟬兒,泡茶。”
“蟬兒,磨墨。”
何大仙似乎完全忘記了還在新房裏等他的兩個小新娘,自顧自拿著一根毛筆在白紙上比劃著,姿勢挺拔,動作優美,一幅逼格甚高的樣子。
“大人,你拿個筆劃了半天,一個字沒寫呢。”
“我這是在醞釀,讀書人的事,你一個小丫鬟懂個屁。”
“可是大人既然不寫字,蟬兒是否可以不要磨墨了?”
“繼續磨,莫要廢話!”
“可是蟬兒已經磨了快一個時辰了呀,歇一歇行不?”
“你這個小丫鬟怎麽一點毅力都沒有,聽過桑維翰大人的磨穿鐵硯的故事麽?”
“啊呀,這故事大人都說了十遍了,可是”
“可是什麽?”
“可是桑大人磨墨,磨穿鐵硯,確實是了不起,怎麽到了趙將軍讀書的時候,卻是找個小丫鬟來磨墨了?不是應該趙將軍自己來磨穿鐵硯麽?”
“廢話,讀書人哪裏要自己磨墨?當然是丫鬟磨墨,讀書人隻會寫字。你以為桑大人那鐵硯是自己磨穿的?他也是讓丫鬟給他磨的。”
“啊這天下的讀書人都是讓丫鬟磨的墨?那磨穿鐵硯這種事情,關讀書人什麽事兒?”
“少廢話,你再想偷懶,我就把你送給桑大人,你天天給桑大人磨穿鐵硯去吧。”
想一想桑大人那五短身材,獐目鼠眼,還滿臉的痘痘,蟬兒不禁打了個冷戰。
算了,那還是老老實實的給趙將軍磨墨吧,否則他哪天一生氣真的把她轉送給桑大人,那就一輩子都完蛋了。想著想著,涉世不深的蟬兒確實被嚇到了,也不敢再作聲,隻好撅著嘴,眼淚在眼眶裏打著轉,乖乖地繼續磨墨。
可是,什麽時候才能磨穿鐵硯啊,好遙遠的目標!
當然,何大仙也不會真的洞房春宵都不顧,就傻傻地躲在書房裝逼。
他在做一件改變曆史的事情!
十幾天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決定不理會趙平,按照原定計劃帶著五萬大軍通過了揚武穀。然後,後麵發生的事情就跟曆史上一模一樣,契丹大軍經過代州和沂州時繞城而過,直接一步到達了太原城下,耶律德光也與石敬瑭見了麵。
兩邊大老板商定確認了滅唐後,大家瓜分國土的細節,耶律德光就率領大軍在虎北口擺開陣勢。契丹軍擺在前麵的是輕騎兵,張敬達這個笨蛋以為有便宜撿,居然指揮唐軍全軍出動攻擊契丹軍。
結果契丹人三千輕騎兵轉身就逃,吸引唐軍進了埋伏圈,然後重騎兵就殺了出來。
這一戰打得慘烈,契丹軍將唐軍一切為二,一萬多步卒根本跑不掉,全被契丹鐵騎來迴衝刺殺了個精光!唐軍隻有騎兵得以逃脫,剩下的五萬人龜縮到晉安大寨裏結寨防守,被晉軍和契丹軍團團圍住。
所以說為什麽史學家對張敬達實在是討厭之極。
書生誤國就是這個道理。
什麽是書生?說起來一套套的,做起來確實雞手鴨腳,看著都可氣。
你是書生,不懂軍事不要緊,那就讓有本事的來指揮。誰知這張敬達現場都沒去看,隻是聽報契丹軍隻有輕騎兵,便馬上下令全軍衝鋒,幾萬唐軍一窩蜂衝了過去!
你說他是不是傻?
契丹鐵騎聞名天下,沒兩下子敢千裏迢迢跑到太原來?跑來給你張敬達送死?
契丹人擺出個示弱的態勢你就信了?
有人說,是不是這個張敬達膽子很大,很有血性?
這也錯了。
與契丹人第一仗敗了,其實沒那麽可怕,唐軍還有五萬精銳,契丹軍和晉軍加起來也是就五六萬人的樣子。你要是真的有血性,那就再衝上去戰啊!
結果他不!吃了一次敗仗,嚇破膽了!慫了!
全軍龜縮在晉安大寨裏不敢動了!
這下就徹底害死了這五萬唐軍了!
你不是文官麽?會不會數數啊?五萬人每天吃多少糧食?你營房裏還有多少糧食?
結果就是傻傻地呆在原地,一直熬到出現糧荒,軍心不穩。最後唐軍的副招討使楊光遠和次將安審琦實在忍不住了,隻好一刀砍掉了張敬達的腦袋,率全軍投降了石敬瑭。
這還不算完!張敬達自己腦袋掉了是小事,還害得好多人腦袋跟著掉了!
張敬達被圍,逼得後唐皇帝李從珂五十歲高齡還要從洛陽禦駕親征來救他!除了李從珂,還有盧龍節度使趙德鈞和宣武節度使趙延壽兩支軍隊來救他!
哪知三支軍隊還沒到太原,張敬達的腦袋掉了!
這下就徹底亂了套,唐軍的態勢一下就變成了絕對劣勢。契丹大軍擒獲趙延壽,擊退趙德鈞,殺掉李從珂,一路殺入洛陽,燒殺搶掠,頓時人頭滾滾,十戶不存其一,大好繁華都市變成了一片廢墟,黃河兩岸千裏無人煙。
弄得後來石敬瑭都沒法在洛陽建都了,隻好跑到鄭州去建都。
所以說,後唐亡國,其實全係於張敬達這個傻叉一人身上,前麵久圍太原不克,又不去增強雁門關,放了契丹人進來,後來正麵對陣契丹大軍的時候又是亂打一氣,最終害得後唐滅亡,無數人死於非命。
當然,最大的笨蛋還是皇帝李從珂,這麽多人才不用,偏偏弄了張敬達來搞軍事,盧文紀來做宰相,這樣來用人,還真是沒得治了。
何大仙對這段曆史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他前一段時間在書房裏裝逼的時候,一直在不斷地進行沙盤推演和模擬,看看怎麽才能改變曆史進城,讓自己的爭霸事業更加順利。
對於何大仙來說,最好的結局其實是唐晉兩家都不滅,兩家形成相持局麵,同時契丹大軍退出中原,這樣在多方勢力相互牽扯下,他才有足夠的騰挪餘地。
現在這個時候,就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
太原城下,唐軍新敗,龜縮在晉安大寨裏,糧荒還沒開始,軍隊的血性還在。
所以,何大仙派出了陸敏兒和單武,帶著幾名屁吐屁狙擊小隊成員,準備就在這個趙平大婚的晚上,暗殺張敬達!
按照何大仙的推演,張敬達的腦袋如果早兩個月掉下來,戰爭局勢將會完全改變!xh: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