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密直學士”這個官職,在中國曆史上就是從五代時期開始設置的,在之前的漢朝,隋朝和唐朝裏都沒見過。
這個官位的職能是:“承領文書,參掌庶務,升殿侍立,以備顧問。”
沒看懂吧,說白了,就是皇上的文學顧問。找個精通中國文學的老頭,早朝時呆在皇帝的身邊,那些有大學問的大臣們上奏時寫的文章酸過了頭,皇帝懵了逼看不懂的時候,隨時可以向他諮詢。
我們可以理解為皇上禦用度娘。
明白了吧?
嘿嘿,可是,這些都是浮雲。
糊弄老百姓的浮雲。
那麽真相是什麽呢?
真相是:皇上不識字,要找個識字的幫他讀稿。
沒辦法,後唐皇朝是沙陀人朱邪他們家建立起來的,朱邪一家打仗十分的牛逼,但是在讀書一道上卻是標準的蠢貨,全家都是蠢貨,世世代代子子孫孫都是蠢貨。
饅頭那麽大的漢字,一個都不認識!
這下可不得了了,史書上哪敢寫啊!讓天下老百姓知道皇帝是個文盲,那不就多了個非常重要的造反理由了嗎?
所以,這個辛秘在史書上從未記載過,“樞密直學士”這個奇葩的官職在史書上也是春秋筆法,含糊帶過。
事實上,“樞密直學士”因為跟皇上關係太密切,國家大事參與的程度太高,算是天子近臣裏的vip中p。甚至後來皇帝覺得押寶壓在一個人身上風險太大,大家都不認字兒,就他認識,萬一他騙了我們怎麽辦?所以,後來又弄出來一個“端明殿學士”,相互牽製平衡。
對於李專美來說,本來這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職業。可惜風水輪流轉,現在是老王家的孩子當了皇帝。
老王家的孩子李從珂是什麽人?漢人啊!漢人哪裏會不認識字呢?
雖然跟沙陀人哥哥們混得時間老長了,但是架不住大家都知道他是漢人啊,大家都認為漢人就應該識字啊。再加上他那美麗的媽媽天天拿根棍子逼他讀書,敢偷懶就打屁股打到又紅又爛為止,所以,李從珂的功課還真的沒敢拉下。
“三兒,來,給哥哥看看,這個是什麽字?”
“哦,大哥,這個是蠢貨的蠢字!”
“哇,筆畫好多,好複雜。”
“不複雜,一點兒都不複雜。春天裏有兩隻蟲子,沒事幹你盯著我,我盯著你,咦,你咋那麽醜呢?你才醜,你才醜,於是那倆蟲子就打起來了,最後同歸於盡,統統死翹翹,浪費了大好的春光。你看他倆蠢不蠢?”
跟義父李嗣源的兩個親生兒子比起來,李從珂按年齡大小,在家裏的男孩子裏排行老三。兩位哥哥都是紈絝子弟,不讀書,不練武,天天拿個鳥籠上街去逗各種肥瘦的姑娘,直到被三弟搶了龍座,才追悔莫及。
當然,那是後話了,此處不提。
所以,自從李從珂當了皇上,李專美的地位就非常尷尬了。
皇上居然認識字了?這上哪兒說理去?再不想想辦法,這個高貴而體麵,年薪幾十萬的“樞密直學士”的崗位豈不是要裁員了?為了求生存,求發展,他隻好在馬屁精一途上尋找事業的突破方向了。
成功人士的秘訣很簡單,就是比別人更勤奮,更聰明,更專注,反應更快。
後唐王朝的大馬屁精李專美剛才不小心打了個盹,被皇上一瞪眼兒,驚得一屁股坐倒在地,這才發現,整個大朝堂裏所有人都盯著他,等著他說話呢!
尼瑪你們剛才說什麽來著?勞資沒聽見啊!
不行,這個關鍵時候,可不能冷場!
剛才他們好像說那個趙平來著,雖然不知道他們說到哪兒了,但是先提起話頭再想辦法。
於是李專美假作鎮靜地清了清嗓子,說道:
“這個趙平,這個振武節度使......”
咦?為什麽突然鴉雀無聲了?為什麽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這時,站在朝堂中央的宰相盧文紀陰陽怪氣地插了一句:
“怎麽才振武巡邊使,現在就想要給他升官了?振武節度使?好大的官威!那姓趙的是李大人家的親戚麽?”
盧文紀和李專美本來就政見不合,在朝堂上吵架那是家常便飯了。要說在其他朝代,宰相作為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是牛逼得不得了。可在後唐朝廷就不一定了,這不還有個“樞密直學士”麽?
在“樞密直學士”眼裏,宰相還真不算個事兒,你連給皇上做翻譯都沒資格呢。
李專美一聽就知道是自己口誤了,將“振武巡邊使”說成了“振武節度使”了。這兩個官職差別大了去了,一個是軍隊裏的職務,一個是統領一方的封疆大吏,中間差了好幾個級別!
隻是說錯話是我的事,打我的臉那就不行!勞資在馬屁精一途上剛剛起步,你就在皇上麵前打我的臉?這是何等的深仇大恨啊!
李專美當時就怒了。
尼瑪你盧文紀搞出來的一屁股屎,這是看到有人接盤了是麽?那就玩大的吧。
“盧宰相,你瞞著皇上給人家發一張振武巡邊使的委任狀,我都沒說你什麽,現在我隻是提議皇上給他個振武節度使,至於給不給,那是皇上要考慮的事情,你著什麽急?”
盧文紀一聽李專美又開始想要坐實就是他偷偷給趙平發的文,你這不是逼著人跳崖麽?頓時口吐白沫,差點就要昏過去。
哪知這時本來坐在龍椅上萎靡不振的李從珂皇上突然精神起來了,根本不管盧文紀的事,隻是很有興趣地看著李專美,鼓勵地說道:“李大人說得有道理,接著說。”
嗯?貌似皇上看中了那趙平?好吧,那就順著皇上的意思掰扯幾句。
李專美是專精馬屁術的人,揣摩上意那是基本功。皇上這麽明顯的意圖哪裏還看不出來?
“皇上,先不說這趙平的來曆如何,就衝他能扛住契丹人,那也是很有能力的武將。如果我們貿然去打壓他,豈不是把此人推給了石敬瑭了嗎?就算此人不投向石敬瑭,自己去獨立造反,在河東河西到處亂跑,也是給我們添亂子啊。”
“嗯,有道理,繼續說!”
“是,皇上乃聖明之主,當今世界天下太平,隻是有幾個小毛賊在作亂而已,盡早平定石賊,與契丹國簽訂和平條約,才能盡早大展宏圖,重新恢複我大唐盛世啊。”
“嗯,李愛卿說得大有道理。接著說!”
“皇上,吾觀這趙平出身貧賤,卻假冒文書自命為大唐官員,想必此人心向朝廷,做官心切。既然有才,又想做官,不如就給他個官,也是為我大唐招攬一員猛將啊。”
“嗯,說得好!”
“皇上,此人擊殺契丹皇長孫耶律阮,重傷契丹皇弟耶律李胡,契丹人必不會放過他。此人現在惶惶不可終日,躲入大山裏避險,此時正是招攬的好時機。皇上不必與他糾纏那振武巡邊使是不是朝廷發的,直接給他發個新的任命,比那振武巡邊使高一級別,必可讓此人死心塌地為皇上賣命。”
“嗯,李愛卿說得太好了,那麽給他個什麽官最好呢?節度使嗎?”
“皇上,振武節度使現在雖然空缺,但微臣不建議現在就給,可以先給個振武四麵招討使。振武地區好多州縣現已投靠石賊,我大軍暫時沒有時間去攻打。我們可以暗示這個趙平,要是他為皇上收複了這些地方,待政局平定,振武節度使就是他的。”
“好,就這麽定了。盧愛卿,著你立刻起草文書,任命趙平為振武四麵招討使。李愛卿,麻煩你親自將此任命書送達趙愛卿,順便替朕當麵考察一下此人。”
“吾皇英明,吾皇萬歲!”
這個官位的職能是:“承領文書,參掌庶務,升殿侍立,以備顧問。”
沒看懂吧,說白了,就是皇上的文學顧問。找個精通中國文學的老頭,早朝時呆在皇帝的身邊,那些有大學問的大臣們上奏時寫的文章酸過了頭,皇帝懵了逼看不懂的時候,隨時可以向他諮詢。
我們可以理解為皇上禦用度娘。
明白了吧?
嘿嘿,可是,這些都是浮雲。
糊弄老百姓的浮雲。
那麽真相是什麽呢?
真相是:皇上不識字,要找個識字的幫他讀稿。
沒辦法,後唐皇朝是沙陀人朱邪他們家建立起來的,朱邪一家打仗十分的牛逼,但是在讀書一道上卻是標準的蠢貨,全家都是蠢貨,世世代代子子孫孫都是蠢貨。
饅頭那麽大的漢字,一個都不認識!
這下可不得了了,史書上哪敢寫啊!讓天下老百姓知道皇帝是個文盲,那不就多了個非常重要的造反理由了嗎?
所以,這個辛秘在史書上從未記載過,“樞密直學士”這個奇葩的官職在史書上也是春秋筆法,含糊帶過。
事實上,“樞密直學士”因為跟皇上關係太密切,國家大事參與的程度太高,算是天子近臣裏的vip中p。甚至後來皇帝覺得押寶壓在一個人身上風險太大,大家都不認字兒,就他認識,萬一他騙了我們怎麽辦?所以,後來又弄出來一個“端明殿學士”,相互牽製平衡。
對於李專美來說,本來這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職業。可惜風水輪流轉,現在是老王家的孩子當了皇帝。
老王家的孩子李從珂是什麽人?漢人啊!漢人哪裏會不認識字呢?
雖然跟沙陀人哥哥們混得時間老長了,但是架不住大家都知道他是漢人啊,大家都認為漢人就應該識字啊。再加上他那美麗的媽媽天天拿根棍子逼他讀書,敢偷懶就打屁股打到又紅又爛為止,所以,李從珂的功課還真的沒敢拉下。
“三兒,來,給哥哥看看,這個是什麽字?”
“哦,大哥,這個是蠢貨的蠢字!”
“哇,筆畫好多,好複雜。”
“不複雜,一點兒都不複雜。春天裏有兩隻蟲子,沒事幹你盯著我,我盯著你,咦,你咋那麽醜呢?你才醜,你才醜,於是那倆蟲子就打起來了,最後同歸於盡,統統死翹翹,浪費了大好的春光。你看他倆蠢不蠢?”
跟義父李嗣源的兩個親生兒子比起來,李從珂按年齡大小,在家裏的男孩子裏排行老三。兩位哥哥都是紈絝子弟,不讀書,不練武,天天拿個鳥籠上街去逗各種肥瘦的姑娘,直到被三弟搶了龍座,才追悔莫及。
當然,那是後話了,此處不提。
所以,自從李從珂當了皇上,李專美的地位就非常尷尬了。
皇上居然認識字了?這上哪兒說理去?再不想想辦法,這個高貴而體麵,年薪幾十萬的“樞密直學士”的崗位豈不是要裁員了?為了求生存,求發展,他隻好在馬屁精一途上尋找事業的突破方向了。
成功人士的秘訣很簡單,就是比別人更勤奮,更聰明,更專注,反應更快。
後唐王朝的大馬屁精李專美剛才不小心打了個盹,被皇上一瞪眼兒,驚得一屁股坐倒在地,這才發現,整個大朝堂裏所有人都盯著他,等著他說話呢!
尼瑪你們剛才說什麽來著?勞資沒聽見啊!
不行,這個關鍵時候,可不能冷場!
剛才他們好像說那個趙平來著,雖然不知道他們說到哪兒了,但是先提起話頭再想辦法。
於是李專美假作鎮靜地清了清嗓子,說道:
“這個趙平,這個振武節度使......”
咦?為什麽突然鴉雀無聲了?為什麽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這時,站在朝堂中央的宰相盧文紀陰陽怪氣地插了一句:
“怎麽才振武巡邊使,現在就想要給他升官了?振武節度使?好大的官威!那姓趙的是李大人家的親戚麽?”
盧文紀和李專美本來就政見不合,在朝堂上吵架那是家常便飯了。要說在其他朝代,宰相作為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是牛逼得不得了。可在後唐朝廷就不一定了,這不還有個“樞密直學士”麽?
在“樞密直學士”眼裏,宰相還真不算個事兒,你連給皇上做翻譯都沒資格呢。
李專美一聽就知道是自己口誤了,將“振武巡邊使”說成了“振武節度使”了。這兩個官職差別大了去了,一個是軍隊裏的職務,一個是統領一方的封疆大吏,中間差了好幾個級別!
隻是說錯話是我的事,打我的臉那就不行!勞資在馬屁精一途上剛剛起步,你就在皇上麵前打我的臉?這是何等的深仇大恨啊!
李專美當時就怒了。
尼瑪你盧文紀搞出來的一屁股屎,這是看到有人接盤了是麽?那就玩大的吧。
“盧宰相,你瞞著皇上給人家發一張振武巡邊使的委任狀,我都沒說你什麽,現在我隻是提議皇上給他個振武節度使,至於給不給,那是皇上要考慮的事情,你著什麽急?”
盧文紀一聽李專美又開始想要坐實就是他偷偷給趙平發的文,你這不是逼著人跳崖麽?頓時口吐白沫,差點就要昏過去。
哪知這時本來坐在龍椅上萎靡不振的李從珂皇上突然精神起來了,根本不管盧文紀的事,隻是很有興趣地看著李專美,鼓勵地說道:“李大人說得有道理,接著說。”
嗯?貌似皇上看中了那趙平?好吧,那就順著皇上的意思掰扯幾句。
李專美是專精馬屁術的人,揣摩上意那是基本功。皇上這麽明顯的意圖哪裏還看不出來?
“皇上,先不說這趙平的來曆如何,就衝他能扛住契丹人,那也是很有能力的武將。如果我們貿然去打壓他,豈不是把此人推給了石敬瑭了嗎?就算此人不投向石敬瑭,自己去獨立造反,在河東河西到處亂跑,也是給我們添亂子啊。”
“嗯,有道理,繼續說!”
“是,皇上乃聖明之主,當今世界天下太平,隻是有幾個小毛賊在作亂而已,盡早平定石賊,與契丹國簽訂和平條約,才能盡早大展宏圖,重新恢複我大唐盛世啊。”
“嗯,李愛卿說得大有道理。接著說!”
“皇上,吾觀這趙平出身貧賤,卻假冒文書自命為大唐官員,想必此人心向朝廷,做官心切。既然有才,又想做官,不如就給他個官,也是為我大唐招攬一員猛將啊。”
“嗯,說得好!”
“皇上,此人擊殺契丹皇長孫耶律阮,重傷契丹皇弟耶律李胡,契丹人必不會放過他。此人現在惶惶不可終日,躲入大山裏避險,此時正是招攬的好時機。皇上不必與他糾纏那振武巡邊使是不是朝廷發的,直接給他發個新的任命,比那振武巡邊使高一級別,必可讓此人死心塌地為皇上賣命。”
“嗯,李愛卿說得太好了,那麽給他個什麽官最好呢?節度使嗎?”
“皇上,振武節度使現在雖然空缺,但微臣不建議現在就給,可以先給個振武四麵招討使。振武地區好多州縣現已投靠石賊,我大軍暫時沒有時間去攻打。我們可以暗示這個趙平,要是他為皇上收複了這些地方,待政局平定,振武節度使就是他的。”
“好,就這麽定了。盧愛卿,著你立刻起草文書,任命趙平為振武四麵招討使。李愛卿,麻煩你親自將此任命書送達趙愛卿,順便替朕當麵考察一下此人。”
“吾皇英明,吾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