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


    -------------------------------------


    唐軍占據的這片西河口的伏水沙洲,麵積大約有三四個足球場那麽大,上麵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各種砂礫,大的有拇指大小,小的就是一些細沙。整個沙洲就像一個島一樣,三麵被水麵圍住,契丹騎兵在正常情況下是過不來的。


    想從外界陸路進入這片沙洲的話,隻有在西麵有一條大約三百多米長,五十多米寬,看上去比較直的沙道。


    沒過半個小時,契丹騎兵在恢河上遊找到渡河的淺灘,迴到西河口,已經出現在了河道的東岸。


    整個西河口的河灘十分平坦,四周基本沒有視線阻隔,騎兵們的身影在河岸邊時有時無的雜草灌木掩映之下,漸漸地越聚越多。清晨的朝陽從唐兵們的背後升起,照耀在水汽彌漫的河對岸,將契丹騎兵們的身影扭曲成一條條纖細的條狀。


    數以千計的條狀蠕動著,時而分裂時而聚合,好像是無數人在來迴穿梭舞蹈。


    契丹騎兵們正在排隊,他們要排成騎兵衝鋒陣。晨風也隱隱約約地傳來各種含含混混聽不清楚的人聲和馬嘶,幾個軍官騎著大馬跑前跑後的樣子格外刺眼。


    後來,大概是排隊排好了,對岸喧鬧的聲音也漸漸小了下去。


    唐軍的陣地上也安靜下來,大家統統按照趙平趙校尉的指示,有坐在地上休息的,也有蹲爬在地上的,做好了戰鬥準備,除了一些短促的下令聲音外,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不許交談,緊張地等待著契丹騎兵們即將發動的衝鋒。


    眾人耳邊隻剩下不遠處三流交匯,河水激蕩的嘩嘩聲,持續不斷,惱人得很。


    來犯的契丹將領,正是“騎軍將軍”蕭魯英。


    契丹民族此時正處於學習漢文化的初始階段,加上剛剛崛起不久,各種民族大雜燴在一起,各種曆史遺留問題一大堆,所以,軍官的官職係統比較混亂。


    這個聽上去很牛逼的“將軍”的稱號,其實也就是個千人長的職位,跟唐軍的校尉差不多待遇。你看看他上麵還有多少階梯要爬就明白了:上將軍,大將軍,副元帥,都元帥,大元帥,兵馬大元帥,天下兵馬大元帥.......這還隻是軍官的等級,要想真正做大官,最終還是要走文官路線。


    所以大家以後遇到自己號稱是“契丹將軍”的人,千萬別慌,小軍官一個而已,你要是忍不住納頭便拜,那就傻了。


    不過,這次來的蕭魯英有點不太一樣,因為他姓蕭。


    讀過曆史的人都知道,契丹族有個奇怪的傳統,皇帝永遠姓耶律(這不廢話麽?),皇後永遠姓蕭。奇怪吧,這個沒辦法,誰讓人蕭家代代出美女呢。以後看別的小說忽悠出來一個“蕭皇後”,千萬要留意了,因為大遼朝所有皇後都姓蕭,十幾個“蕭皇後”呢。


    是的,蕭魯英是蕭家的子弟,當然,隻能算是遠房親戚了,否則早就去朝廷裏混文官了,哪裏還會出來做武官,還要風裏來雨裏去地做個先鋒武官。


    因為身份特別,所以蕭魯英這個“將軍”旗下,還有兩個“小將軍”,那倆才是真正的千人長,各帶一千名騎兵。換句話說,蕭魯英這次領了兩千騎兵出來,本來是要去打草穀籌備軍糧的,正好接到命令,要來捉拿這批殺害皇長孫耶律阮的兇手。


    耶律阮不幸隕落的消息還處於保密階段,這支隊伍裏,也隻有蕭魯英一人知道這次行動的真正意義。


    “乃瓜撒刺,準備好了沒有?”


    乃瓜撒刺是一名“小將軍”,聽到長官問,連忙將左手握拳在護心鏡上重重地敲了一下,迴道:“蕭長官放心,一個衝刺,便殺盡唐狗!”


    這倒不是乃瓜撒刺在說什麽大話,這麽平直的衝鋒道,正好符合騎兵們的作戰習慣,而對方隻有一千多名營養不良,瘦的跟雞似的步兵。按常規來說,他手下的五百騎兵一個衝鋒,基本就全殺完了。


    乃瓜撒刺手下一共有一千騎兵,所以說那五百騎兵其實還隻是第一波,第二波還有五百騎兵隨時可以殺出來。


    至於在蕭魯英將軍的心裏,那就更加沒有懸念了。本將軍領的可不是一個千人隊,而是兩個千人隊。這不,後麵還有一名小將軍呢,還有一千騎兵呢。前麵這些弱雞唐兵,要不是擔了個殺害耶律阮的名義,蕭魯英才不耐煩一大清早就爬起床,跑那麽遠過來追擊呢。


    兩千契丹騎兵殺光一千唐軍步卒,真的不要太容易了,根本一點點的功勞都撈不到。


    “小將軍”乃瓜撒刺手中的馬槊高高舉起,大喝一聲:“哇咧!”


    跟在他身後排成數十排的契丹輕騎兵們齊聲響應:“哇咧!”


    數百們男人們渾厚的齊喊聲頓時響徹雲霄,驚起大片的飛鳥,連河邊小樹叢裏的葉子也噗噗地嚇得掉一大堆下來。


    頭帶鋼盔,一身重裝甲的乃瓜撒刺小將軍一馬當先,領著第一排四十騎契丹鐵騎開始啟動,然後是第二排,第三排,馬步逐漸加快,距離逐步拉開。


    滾滾馬蹄聲踏在沙地上,仿如密集的鼓點,速度由慢到快,節奏由雜亂到整齊,騎兵集群衝鋒帶來的毀天滅地驚人氣勢,隨著層層聲浪向四麵八方次第傳開,震撼著這片河灘上的所有生靈,也震撼著正當麵處於防守狀態的唐兵士卒們。


    契丹騎兵還離的很遠,唐兵陣地上已經有人趴在地上開始嘔吐了。


    超過一半的兵卒臉色發白,牙關咬緊,雙手顫抖著,本來就睡眠不足的眼圈更加紅了。


    何平何大仙這時也穿戴整齊,騎著高頭大馬走了出來。


    他身上早已鳥槍換炮,身上清一色是原來耶律阮的那一套高級盔甲。腦袋上戴的是全甲塗銀頭盔,頭頂一咎紅穗隨著馬步節奏穩穩地跳躍著,肩上披著黑色肩甲,有一邊是缺了一個角的。耶律阮的胸甲雖然裂了條大縫,但是拿繩子捆起來,裏麵再穿一件原來黃校尉的背心式盔甲,感覺也是安心得很。


    耶律阮的紅色披風就不要了,太鮮豔了,他換了一塊黑布來做披風。


    裝逼人人會,還要看品味。契丹皇族喜歡用大紅色做披風,實在是讓人倒胃口。


    還有護裙和馬鞍之類的東西也都是從耶律阮那裏拿來的,護腕隻有一隻是好的,就套在他的右手前臂上了。這樣的話,左手曜石盾,右手精鋼護腕,也算是防護得周全。


    耶律阮的混元槊太重,何大仙現在使不動,黃校尉的镔鐵棍已經被打成一個鉤了,也不能用。這兩件玩意兒先放進七魂鐲裏再說,先隨便從戰場上選了一個輕型馬槊。


    半尺長的菱形尖刃,後麵還有一小團紅布。


    以何大仙的眼光看來,與其說是馬槊,不如說其實就是一把長槍,一把紅纓槍。


    現在,在敵人騎兵衝鋒的恐怖壓力下,何大仙必須要出來裝個逼。


    趙校尉單手高舉紅纓槍,身後的黑色披風隨風飄起,胯下戰馬富有節奏地優雅舉步,一路沿著唐軍的前鋒橫線小步慢跑,一副趾高氣昂的姿態,簡直就是一場盛裝馬術表演。


    “必勝!”趙平大人迴頭看著唐軍步卒們逐漸灼熱的眼光,從喉嚨裏發出滾雷般的吼聲。


    “必勝!”唐軍步卒們現在已經開始熟悉趙大人的這一套東西了,齊聲跟著喊了出來。


    “必勝!”趙大人迴旋馬步,再次在前鋒橫線上優雅走過,又一次的滾雷從他口中喊出。


    “必勝!”唐軍步卒們被點燃了,上千人齊聲跟隨呐喊,聲勢瞬間蓋過了遠方的契丹鐵騎滾滾而來的馬步轟鳴聲。


    趙大人立定馬步,戰馬人立而起,前蹄飛揚,發出長長的一聲長嘶。


    馬蹄落定,趙大人單手握住紅纓槍的末端,雪亮尖鋒向著滾滾而來的契丹鐵騎遙遙一指,口中大唿:


    “嗬.........戰!”


    “戰!”


    “戰!”


    “戰!”


    “戰!”


    “戰!”


    整個唐軍陣地上刀槍並舉,矛尖林立,響聲震天!


    無關肥瘦,無關民族,隻有團結一致,隻有同仇敵愾!


    每個人都被迫發出了最後的吼聲,每個人心中那隻屬於男人的血性被徹底激發起來!


    (當然,那倆小丫頭除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唐悍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多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多多並收藏亂唐悍匪最新章節